书城成功励志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6591000000012

第12章 重要的不是在哪里办公,而是做什么

生活:公司规模小,地址在民居里,感觉很没面子。

修行:只要有修行的决心,在哪里都无所谓。

大鹏毕业半年了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看着同学一个个都就业了,心里难免不平衡。他给我发来咨询邮件,问我该如何调整这种不平衡。我回复他说:“很简单,先找一份工作干着。”然后收到了他这样的回信:

“我也很想找一份工作干着,但没有合适的。我看上的工作岗位都要求有经验,而那些不需要经验的大多是销售工作。我学的是平面设计,想从事相关行业,不想当销售。还有几个公司的岗位倒挺合我的专业,可都在居民区里办公,规模也小,只有十几个人。我那些同学都在写字楼里上班,怎么也算是个白领。我要在居民区里办公,就像一个小作坊的从业人员。在那么小的公司工作,能有什么发展?”

我没有直接回复他该怎么做,而是先发给他一篇故事。

有三个和尚在河边修行,三人各自找到一块大石头在上面打坐禅定。过了一会儿,有个和尚站起来要走,原因是有虫子咬他,他不想杀生,于是想找个没虫子的地方打坐。又过了一会儿,又站起一个和尚离开河边,原因是河水湍急,声音太吵,他想找个更偏僻的地方修行。这时就剩最后一个和尚,一动不动地坐在河边,蚊虫来叮他,他不动;河水“哗哗”地从他面前流过,他也不动。

到了中午,三个和尚在一起吃午饭。提前离开的那两个和尚互相说 :“那个地方不适合修行,到处是虫子,咬得我没法入定。”“是啊,河水声也很吵。我们应该找个更适合修行的地方。”只有一直没离开的那个和尚一言不发,这两个和尚就问他 :“你觉得呢?”

和尚放下碗筷说 :“蚊虫叮我咬我,是我前世欠下的。也说不定,它们在某一世当过我的父母,父母对我有养育之恩,我牺牲点血又有什么呢?河水流淌是自然之声,我们既然生在自然之中,那我们的每一句经文也都是自然之声。既然都是自然之声,流水声和念经声又有什么区别?区别的是修行的心,只要足够坚定,在哪里修行都一样。”

两三天后,我收到了大鹏的回信,他说已经在那几家办公地址在居民区的小公司里挑了一家去上班。我想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只要心存目标,不管什么样的环境都能有所发展。其实像大鹏这样的毕业生看不上小公司,归根结底是因为面子问题。不是找不到工作,是找不到有面子的工作 ;也不是觉得在小公司里没前途,而是觉得说出去很没面子。

在 心 理 学 上 有 个 理 论 叫“ 马 斯 洛 需 求 层 次 理 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他将人类需求分成了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呈金字塔形,分别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人们对面子的追求属于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自信、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内容,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人们希望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得有能力、有信心、有自主权,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人们希望获得外界的尊重、认可、赞扬,并以此获得地位、建立威信。只有尊重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才能找到自我价值,对人生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所谓的面子,就是渴望得到外界的称赞、认可,由此加强自尊,是一种理想化的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的统一。

如何放下面子,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可能需要一段比较漫长的过程,只有在这段过程里经历过挫折、体会过不容易,才知道面子跟尊严是两回事。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现在能为目标做些什么,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显得高贵、优雅。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清朝有位禅师批卦算命很准,有很多信徒、追随者,备受尊重。有一天,禅师为自己算了一卦,卦象显示自己后天早上启明星消失后就会死。禅师很担心,不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个卦象传到了信众耳朵里,大家担心禅师会有不测,于是自发组织在寺庙门口为禅师日夜祈祷。到了应卦的那天凌晨,信众们更加紧张,他们遥望启明星,嘴里不断念诵经文,希望能改变命运。而禅师此时在藏经阁里也同样战战兢兢,但他担心的不是性命将休,而是一直到当下,他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周围也没有什么危险环境会让他送命,他担心自己的卦象不准,失去在信众间的名誉。

时间一点点消失,启明星也慢慢隐去了光辉,禅师还是没有一点将死的迹象。他推开窗户,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信众,心想 :“不能丢面子。”于是,就在信众认为禅师会躲过一劫的时候,禅师从藏经阁纵身跃下,死在了信众面前。

禅师为了面子而丢了性命。他却从没想过,自己不死,信众会更相信佛法具有无边力量可以改变命运。他只想到,自己如果不死,信众再也不会相信自己。

大鹏也一样,他只想到在居民区工作不如同学在写字楼工作有面子,却没想过抓住眼前的机会,将来可能会一飞冲天。为了面子丢了机会,才是最大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