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6591000000008

第8章 没有那么多办公室政治

生活:做什么都会得罪同事,草木皆兵的心态影响工作。

修行:自在不自在,全在人为。

我跟一位朋友聊天时聊到了“办公室政治”,我问他 :“你觉得办公室政治是不是真的无处不在?”他没直接回答我,而是给我讲了他初入职场时的一段经历。

他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主要工作是建设网站。网站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他负责中文版的文字编辑。有一次在对稿的时候,他发现英文版有两处单词拼写错了,于是就把错误的单词标注出来并修正好发给了英文版的总编。英文版总编收到修改后称赞了他,同时批评了英文版的两个文字编辑。这两个文字编辑跟他的关系平时还不错,每天一起吃午饭。他以为这是个小事,可这天中午的时候,那两个英文版编辑没叫他一起吃午饭,还故意疏远他。

他觉得纳闷,就跟其他前辈聊天。结果前辈说 :“你这事做得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不灵活。你发现这种问题,应该直接发给那两个英文编辑,他们改了就行了。可你直接发给他们的顶头上司,这就跟打小报告一样。”

说到这里,他对我说 :“当时我觉得特不服气,我明明没做错,你们也不过是挨了两句批,没有损失什么,怎么就对我不依不饶呢!”

我问他 :“那后来呢,你们关系修复了吗?”

他说 :“修复是不可能了,只是面子上过得去而已,大家都已经有了心结。”

我又问 :“那你后来做事是不是圆融一点了?”

他说:“自从这件事以后,我就杯弓蛇影,小心翼翼,总怕得罪同事。我毕竟是个新人,把同事得罪了还不是自己遭罪!有一次,我又发现两个小问题,是另一个同事出现的失误。这次我学乖了,没有直接把问题发到领导那儿,而是私下跟他说了一下。结果他嘴上说谢谢,背地里却说我喜欢越职多管闲事,说我一个中文版的文编偏去管英文版的事。

“这件事后,我是怕了,以后凡是英文版的错误我绝对不管。结果呢,有一次英文版出问题了,大领导狠狠批了英文版的总编和文编,还顺道夸了中文版。这下可好,英文版觉得中文版发现错误故意不报,彻底跟中文版成了死对头。只要是需要英文版处理的事情,英文版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刁难我们,弄得我们工作也没法进行。最后大家一起挨批呗,你说何苦呢?后来在职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算明白了,所谓办公室政治,就是心魔。你嫉妒我,我嫉妒你 ;你防着我,我防着你。其实哪有那么多‘政治’,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有时候有些新人也会战战兢兢地来问我该怎么处理一些事,我就告诉他们,放平心态,先不要恐惧什么‘政治’,做好自己的事,能帮别人的时候还是要帮一把,你做人的大原则不变,就不会出什么问题。”我听了朋友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像佛教讲的,你想得自在,也得让别人自在,因为别人不自在,一定会让你不自在。如果佛教徒都怕被别人盗法,怕被别人抢了功德,那法早就不存在了。大家在一起工作,如果时时处处想着职场厚黑学,就会忘了工作目标,就像我那位朋友讲的,大家只顾着互相提防和刁难,最后连工作都耽误了,结果还不是一起挨批!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是一位得道高僧做开示时讲的。

昭化道简禅师是云居道膺禅师的首座弟子,跟随老师时间久,修为最高,是老师认可的可以继承衣钵的人选。

道膺禅师圆寂的时候,左右服侍的人问:“老师,谁能继承您的法脉?”

禅师说 :“堂中简首座也。”意思是弟子中的道简。可服侍的人没听懂,把“简”理解成了“挑拣”的“拣”,结果整个意思都误会了,以为是在堂中挑拣一个。

禅师圆寂后,服侍的人把理解后的意思告诉了众僧。众僧商量着要推选谁当方丈。就在这个时候,道简站起来毅然登上了方丈法座。他是禅师认可的继承者,所以没有谦让。可众僧不服,对他充满怨气。道简一看,也不贪恋法座,自己下山去了。

等到道简离开,群山呼啸,众僧才知道道简是最有资格坐上法座的人,于是又找回了道简,再也不敢有所抱怨。

由始至终,道简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你们不服,我就离开 ;你们希望我回来,我就回来,一切都是为了佛法而已,这个目标始终不变。只要记住目标,大家迟早会团结一致的。后来有学生问道简禅师:“维摩居士的前身是金粟如来吗?”

道简禅师说 :“是。”

学生又问 :“维摩居士既然已经是金粟如来,为何还要去听释迦牟尼佛讲法呢?”

道简禅师说 :“因他不争人我!”

这句话也正好解释了道简禅师当初为何不为自己辩解。大家在一起都是为了弘扬佛法,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还分什么你我、大小?当不当方丈都一样。

职场之中也同样如此,牢记工作目标,这是最重要的。不要本末倒置,把办公室政治当成首要任务,而把工作目标放在了末位,到最后工作完成得一塌糊涂,人人都得接受处罚。

当然,不要把办公室政治当成负担,并不意味着做人做事不需要讲究方法。所有职场人都有一种心理 :“如果他比我强,我就可能面临淘汰”。在这种心理基础上,对任何外部因素都会呈现防御状态。作为新人而言,不要试图攻破他人的防御,在他人的安全距离内相处会更加轻松。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我可以列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对公事,不要漠不关心 ;对私事,不要太过关心。在工作上,要把自己当成团队的一分子,不要展现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应该积极跟同事交流,主动攀谈;不要把功劳据为己有,时刻把光环分给大家。在私事上,不要总是刨根问底,如果你问一句“怎么了”,对方说“没事”的时候,就不要继续追问。如果对方愿意跟你说点私事,也要学会保密,切忌四处宣扬。如果对方是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那你只能敬而远之,不应和,也不刻意疏远。他说,你听,但不要发表意见,笑笑了之。如果涉及别人的隐私,最好找个借口走开,听都不要听。

(2)不出头,不垫底。有能力要藏起锋芒,但也不能沦为最后。做事不要做满,别人用 10 分钟做完的事情,不要用 5 分钟做完,即便你有这个能力。人的心理都相同,对跟自己相同或类似的人有好感,就像在照镜子,这是“镜子效应”。当然,能用 10 分钟,绝不用 15 分钟,人跟比自己相差太远的人会有距离感,也不愿接近。

(3)工作的时候工作,休闲的时候休闲。工作的时候就专心工作,不要说说笑笑,不要搬弄八卦,展示敬业、勤劳的一面 ;休闲的时候就专心娱乐,不要把工作掺在其中,展现会生活、懂得公私分开的一面。

(4)真诚与大度。真诚并不是要让你挖心掏肺,也不是让你了无心机,而是要守信、友善 ;大度也不是让你放弃所有原则,一味退避谦让,而是主动缓和关系。

知道这些处事规则,不是要在规则里争个第一,而是要在规则里让自己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