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6591000000009

第9章 世上没有完美的工作

生活:对工作不满意。

修行:世界上没有完美这回事。

有一位年长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喝茶聊天。有一天一起喝茶,我看他进门时就是一副忧心忡忡、愁上心头的样子,便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难道工作中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他想了想,便跟我说了心中的烦闷,确实是因为工作的事,却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一年前大

学毕业的女儿工作出了问题。

原来,他的女儿已经毕业一年了,却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如今在家待业,一直在找工作,却总是遇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份。

我问他,您女儿从名牌大学毕业,学习成绩也不差,找工作应该没问题的。她究竟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朋友说道,女儿挑选过各种工作,总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单位离家太远,经不起每天奔波,于是放弃了。有的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没有经验,就开出

了很低的工资,这点儿钱连应付日常开销都不够。还有的公司,离家近,工资也高,可是公司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有时候工作忙起来,甚至通宵加班。这么累的工作,完全把自己的生活时间压榨光了。诸如以上几种问题,总是会遇到,所以,总也遇不到一个适合的工作,只好自己在家闲着。待业时间长了,心生郁闷,总给父母甩脸子,整日没个好脸色,这样下去,家里所有的成员都受她的影响,每天唉声叹气,心情都很差。

我听完朋友的诉苦,笑着说,看来您女儿对工作的要求,真应了那句话 :钱多事少离家近。但是,真的有这样完美的工作吗?另外,即使找到这样的工作,这种心态能让自己在工作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吗?在佛经中,有“四圣谛”的说法,“谛”的意思是真理,颠扑不

破的真理。“圣谛”指的是只有佛陀才能开示的真理。在“四圣谛”中,佛陀告诉人们,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愁苦,没有解脱之道,即使辟支佛也无法度化众生,只能听从佛陀的指示对其进行解说。用俗话说,就是世间总有不完美,无法求全。

佛教公案中也有关于“不完美”的描述。

老和尚看到小和尚在画画,总是画完一幅画就把画揉烂扔掉,再继续重画。总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好,小和尚都急哭了。老和尚走过去,捡起揉烂的画,问道 :“这些画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要扔掉呢?”小和尚哭着说 :“我是完美主义者,我认为这些画还不够完美。”

小和尚哭完了,去洗沾了墨水的手。洗了一遍又一遍,洗完手又一遍遍洗脸。老和尚问 :“你这是干什么?用这么久的时间来洗手,不是浪费时间吗?”小和尚说 :“我有洁癖,见不得哪里有不干净的地方,即使来寺里烧香的香客,他们坐过的椅子,我都会擦很多遍才能让自己满意。”

老和尚笑道 :“这能叫作干净吗?你嫌天脏、嫌地脏、嫌人脏,外表虽然干净了,但内心已经不洁净了,心里已经有病了。真正的洁癖,是帮助每个不洁的人,使他洁净。完美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行走的、进行中的状态,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求这世界的完美。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

现在确实有许多人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完全达到自己的要求,想要找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的上班族很多,这种工作非常难遇到,甚至没有可能遇到。但是,在追求完美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人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成长。希望马上找到理想的工作,更像是守株待兔,坐等机会的降临,却忘记了很多机会都是要靠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创造的,世上没有一步到位这回事。

这种心态,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在为谁工作。他们把工作当作负担,当作自己不情愿却必须要去为别人完成的事。对工作的理想和展望,无非是下个月能照常领到全额工资,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外还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年假。在这种心态下,他们无法体会到工作对于他人和自己的意义,也就是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了谁在工作。即使找到了这样的工作,他的心思也不会完全放在工作上,而是安心享受这份闲暇舒适,从而把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进取精神完全荒废了。

朋友听到我上面说的话,微微颔首道 :“确实如此,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便只能强求外在的条件达到完美,但是这种完美又是不存在的。你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中国的《道德经》上也有相似的词语——大成若缺。完美的事物,看起来总是有所残缺的。关键还是要修行自己那颗追求完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