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顿悟
6608500000015

第15章 世无常事,法无定法(1)

荣辱随心不挂碍

有一天,药山禅师和弟子云岩、道吾在禅院中打坐,看到院子中一棵树长得很茂盛,旁边一棵却即将枯死,禅师便指着两棵树问道吾:

“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说:

“荣的好。”

药山又问云岩:

“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

“枯的好!”

云岩刚说完,一位姓高的侍者走过来,禅师又以同样的问题问高侍者,高侍者说:

“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树木荣枯固然有有人为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规律。

规律永远都是正确的,规律是没办法人为改变的,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只能顺应,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了。另外,我们平常所说的是非、长短、好坏、善恶等概念,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实际上好坏善恶等概念,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定的。比如我们攥紧拳头无缘无故打人一拳,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如果我们好心帮人捶背,或者打报不平,这个拳头又是善的。所以,我们切不可执迷一端,做人做事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世界上每一件事物的答案都不止一个,而那些有唯一答案的事物都是我们客观的以传统的道德去认知的,每一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切不可被固有的观念所束缚,我们要时常保持一颗探索的心,不要执迷于一个答案。

人们总习惯用固有的眼光去评判一件事物的好坏,殊不知,这样的好坏只是我们的一己之见,谁能够绝对的说这件事情对或是那件事情错。有时候我们看问题要换个角度,不要从一个方向去看,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就好比一个茶杯你从上面看可能是圆形的,而从正面看是方形的,所以有时候别人给你说杯子是圆的,你认为是方的,别人给你说是方的,你却认为是圆的,这就是角度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你不能说别人是错的,如果换个角度他们就是对的。每件事情都要因人制宜,持有固有的观点别人只能说你是迂腐的,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绝对的事情,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你的痛苦不再是痛苦,你的快乐也更加快乐。

执迷不悟的人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生活,他们的思想都跟随着传统的观念在走,所以看到的事物也都是一面性,没有洞察力和远瞻性,这样的人只能普普通通的一辈子,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学会变通的去看待问题,有时候会给自己意想不到的惊喜。假如某人犯了错,你可以从另一方面分析他没有错,这样不但照顾了他的自尊心,你也成了他膜拜的对象,他就以为你充满智慧。这样的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能够神得出手脚。所以,人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唐朝时,一个名叫张拙的秀才去拜访西堂禅师,问:“山河大地,是确实存在的吗?还是根本不存在?三世诸佛,是确实存在的吗?还是根本不存在?”

西堂毫不犹豫地答道:

“确实存在。”

张拙不以为然地说:

“禅师恐怕错了吧?”

西堂问:

“怎么说?你可曾参见过什么高人吗?”

张拙说:

“我曾经拜访径山禅师,问的是同样的问题,径山禅师说都不存在。”

西堂岔开话题,问他:

“施主你有没有妻子家属?”

张拙说:

“有。有一个妻子,两个顽皮的儿子。”

西堂又问:

“径山禅师有几个家属?”

张拙笑道:“禅师说笑了,当然是无。和尚哪里来的妻子家属呢?”

西堂也笑着说:

“这就是了,如果你像径山禅师一样出家为僧,我就告诉你一切都不存在。”

张拙当下了悟,俯首礼谢而去。

佛祖有云:法无定法。禅亦无定法。参禅的道路有千条,顿悟的方法有万种,这中间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用之别。

医学上特别强调人的个体差异,其实做人做事也应该如此。同样的问题,具体到不一样的人,就应该区别对待。同样的问题,具体到特定的环境,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同样是修行,可以出家为僧为尼,也可以在家修行。何必非得像那个秀才一样,非此即彼呢?

条条道路通罗马,世界上没有唯一的路,只要我们去走,就会发现成功的路有很多,不要拘束于唯一的那条路。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很多时候当别人的想法和我们不能保持一致时,就产生了矛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别人也只是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就有很多的冲突产生。

这个世界没有特定的答案给我们,我们却习惯于按照固有的答案去回答问题。用这样的答案去回答人生这个问题,所以就千篇一律,很多人都是相同的人生,也就成了普通大众。生活本没有固定的模式,何必去效仿别人的人生呢,我们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看清每一件事情背后隐藏的其他答案,找出区别于他人的答案,这样我们才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

同样的问题,放到不一样的环境或是场合中就可能有不一样的答案,所以很多时候当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一样时,不要一味的去争论,你可以站在他的立场上去看待一下问题,这样你有可能会发现问题的多种答案。每一件事情我们都要从多种角度上去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生活中,我们不要拘泥于一种固有的形式,这样的话我们就可能陷入普通人的模式中。每一个精彩的人生,都是在走不同于常人的路,因为他们遇到问题都会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式,所以才能走出一个成功的人生。

人生就是一个问答题,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只有每个人去用每个人的方式去回答,才会有不同的人生,才有精彩可言!

恰到好处地把握其中的度有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法归来,一个名叫普道的弟子很得意地说:

“师父!今天来了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两银子,您准备兴建的新寺的大雄宝殿有着落了。”

另一个弟子普德也报告说:

“师父!前两天城里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了各处的殿堂,他一高兴就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别的弟子也不甘落后,都竞相向禅师报告个人的化缘成果,但佛光禅师非但没有喜悦之之色,而且越听眉头越紧。最后,佛光打个手势制止大家发言,开示弟子们说:

“你们都辛苦了,可惜化缘太多,没有功德!”

弟子们不解,疑惑地问:

“师父,为什么化缘多了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说:

“只有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能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个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有一天信徒们不胜负担了,佛教还能发扬光大吗?”

世间的事情,最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度字。佛教徒也是人,是人就需要生活资源。佛教徒也有自己的事业,那就是光大佛法,但这一切大多都来自善男信女的布施。学佛之人,贵在知足,不但要为自己着想,更要为信众着想,切不可硬性募化。我们做人做事也要学会“细水长流”,如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其中的度,自然万事顺畅,心态祥和。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拿捏不准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事不该做,什么样的人该接触什么样的人不该接触,这个度量很难把握,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他们把握不好这个度量很多事情会弄巧成拙,他们不懂得维持平衡的道理,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怎么回报!

这个世界要维持平衡必须要阴阳协调,如果不能协调那么世界的万物也乱了秩序。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如果得到的和失去的同样多才能够让生活继续下去,否则生活将难以继续。在人际交往中,恰到好处的把握其中的度,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生活工作,都能够顺畅的进行。有很多人有时候很不知足,明明已经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了,但还要求再多一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味的去追求就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以至于无法自拔。这样就会徒增烦恼,找不到生活的乐趣所在。

人应学会知足常乐,把握好一个度量关系,才能够平衡自己的生活,就像喝酒要喝到适可而止,否则就会露出丑态,开车要掌握速度,否则就会失控,批评要有度,否则就会让人产生自卑,赞美要有度,否则就会让人心生骄横。只有把握好度量关系,才能维持平衡。经济学中有一种说法叫做供求平衡,如果供大于求就会产生滞销,如果供不应求就会产生脱销,最后会导致经济失衡。所以,掌握好供和求之间的度量,是维持经济平衡的重要因素。所以,要让一样东西源源不断地进行更替我们才能够从中取得利益。细水长流,获取有度,才能让万物循环,让事情顺利的进行下去。你也能寻得快乐。

不要一叶障目

坦山禅师(抱美女过河的那位)和云升禅师是同门师兄弟,但性格迥异,师兄坦山放浪不拘小节,烟酒不戒,信徒多怀疑其人品,进而怀疑其佛性。师弟云升则为人庄重,不苟言笑,甚受信徒的尊敬。

一天,坦山正在喝酒,见云升从门前经过,便叫住他说:

“师弟!

要不要进来喝一杯?”

云升不屑地讥讽道:

“没出息,烟酒不戒,还能修道吗?”

坦山仍然面带微笑,说:

“不管那么多,来一杯如何?”

云升扭头就走,丢下一句:

“我不会喝酒!”

坦山不高兴了:

“连酒都不会喝,真不像个人!”

云升停下脚步,大怒:

“你敢骂人!”

坦山故作不解状:

“我何时骂人了?”

云升:

“你说不会喝酒,就不像人,这不是明明骂我吗?”

坦山:

“你的确不像人!但我没骂你。”

云升更生气了:

“这还不是骂人?好,你说我怎么不像人?你说!”

坦山:

“我说你不像人,就是不像人!”

云升:

“好!你骂!我不像人像什么?你今天非得给我说个分明不可!”

坦山一笑:

“你像佛!”

云升愣在那里,哑然不知如何。

云升确实不像个人——至少不像一个开悟的人,当然更谈不上像佛了。那么坦山像人吗?也不像,但像与不像没关系,他不仅是个人,还是个具备大智慧的人。

但是正如很多信徒不信服坦山一样,现实生活我们也容易一叶障目,总是有意无意地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镜片还是放大镜的那种。实际上法无定法,法绝对不仅仅存在于那些一本正经的高僧大德那里,法无处不在,即使是那些普通人,那些稍有瑕疵的人,他们身上也不乏值得景仰、借鉴、学习的他们亮点。不要一棒子打死人,因为“打”

死别人是假,打死自己的慈悲心和辩证思维能力是真。

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人都是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身边的人或事,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把事情搞大,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是到了他们那里就变得复杂难辨。就像很多娱乐新闻那样,明明人家是和朋友去吃饭,但是到了媒体那里就变成了绯闻炒作,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我们不能被一些表象的东西迷惑双眼,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心去看的,有时候看到的表象并不代表其真实性。

就像看一个人,我们有时候看到的只是他的表面,而他的内心你是不了解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有时候会被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所迷惑双眼,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评判一件事物的好坏,那么得出的结论肯定也是错误的。就好比我们有时候看见一些人经常出入酒吧,我们就会认为他们是花天酒地的人,有些人爱说谎我们就认为他们不值得相信的人,有些人爱和女人说话我们就会认为他们是花心的人。难道我们看到的真的是事情的真相吗?假如是一个警官经常出入酒吧他可能是在查案,假如是一个有难言之隐的人撒谎他可能有不可告人的难处,假如一个搞设计的人和女人讲话他是在了解她们的习性,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去掉遮住眼睛的障碍物,才可能看到事情的真相。

生活里的障碍物有很多,我们不应该被它遮住双眼。我们看待问题就应该把事情分析透彻,这样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如果是被遮住双眼,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表象的东西,只能迷惑自己的心智。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双清澈的眼睛,这样我们的视线才能看的远看的长。

做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

有一次,众人请惟俨禅师上堂说法,惟俨当即拒绝。但大家苦苦相求,惟俨只得勉强答应。人们聚集在禅堂上,本指望聆听大师的妙谛,谁知惟俨只是缓缓地环视了一遍会场,便一言不发地回房去了。

主持这次说法的院主急了,追在后面说:

“身为禅师,你怎么能够这样戏弄大众呢?你同意上堂说法,为什么又急急回房?”

惟俨说:

“讲经有讲经的法师,说戒有说戒的律师,我是禅师,而禅是不能讲的,讲了也白搭,这又怎能怪我呢?”

还有一次,顺德禅师问雪峰禅师:

“我们禅宗的祖师先辈们是讲究以心传心的吧?”

雪峰点点头,说:

“对,还有就是不立文字语句。”

顺德反问:

“既然不立文字语句,又怎么传法呢?”

雪峰一语不发,只是看着顺德。好一阵子,顺德才省过味来,于是作礼致谢。

语言和文字是相对意识的产物,而真理则是永恒的实体。所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以免参学者胶着于文字。但是禅宗也不主张尽废文字。不立文字,可以传法;但是立了文字,有利于更广泛的传法。所以历代高僧大德仍然为后世留下了汗牛充栋的语言和文献。生活中,我们一方面不能尽废文字,也不能过分迷信文字,一定要做一个有思考能力、辨别能力的读者,不仅要读懂文字,还要读懂生活,读懂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

这个世界不缺少埋头苦干的人,只缺少会想的人。思考使人进步,做一个会思考的人会使我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会思考会使我们能够更快速的走向成功。不会思考的人往往会迂腐,遇到事情凭自己的感觉去做,最后只会尝到失败的滋味。

生活中有很多人抱怨,为什么别人那么容易成功而自己费了很大的力气一点收获也没有呢,为什么别人开好车住豪宅,而自己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却生活依然贫困呢?每一个人都想成功,但是每一个人并不会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那些成功的人,他们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把这件事分析透彻,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弊端,这样他们把弊端避开,把优势拉长,才使事情很顺利的进行进行下去。如果不思思考,只是一味的去使蛮力,不但事情解决不了,有时候还会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通通浪费掉。

我们知道这个社会不免会有一些死读书的人,他们虽然学识渊博,但是在生活中却没有很好的运用那些知识,依然一贫如洗。有很多人不明白,不是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的知识却还是不能成功呢?其实,这些人的思想还没有开通,他们只知道参照书本,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书上让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在生活实践中,不会去感悟,去探索,这样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枉然。每一个成功的人生都是需要自己亲身体会的,只有自己的经验到了那么成功也自然的水到渠成。所以,我们要想走向成功的道路,就必须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每一件事,只有亲自感悟才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