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世界建筑文化
6611700000027

第27章 亚洲建筑文化(19)

金碧辉煌的缅甸仰光大金塔,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是驰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缅甸国家的象征。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瑞”在缅语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缅甸人把大金塔视为自己的骄傲。

传说中记载此塔是在2500年前建成的,而考古学家相信此塔是由孟族在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所建成的;可是,有佛教僧侣写的文献记载这塔在佛祖死前(公元前486年)已建成了;与考古学家的意见有异,所以此问题仍是颇具争议性的。该佛塔在建成后日久失修,直至1300年中由勃固王频耶陀努重建该塔至18米高,其后经过多次重建。15世纪的德彬瑞蒂王曾用相当于他和王后体重4倍的金子和大量宝石,对此塔作了一次修整。在随后的数个世纪中,该佛塔在多次地震中遭受破坏。而在1768年地震中,塔顶则被震毁。现在塔的高度是112米,是1774年阿瑙帕雅王的儿子辛漂信王修建的,本次修建时,在塔顶安装了新的金伞。而新的塔尖则在1871年英国入侵南缅后由缅甸王敏东敏捐赠。

塔身所铺的金是由真正的金块制成的,把塔的砖石结构覆盖。而金则是由缅甸上下各阶层的人捐赠出来的。这传统是由十五世纪自孟族女皇开始流传至今。塔内则有壁龛里供奉着玉石佛像。

大金塔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巨钟,用砖砌成,塔身高112米,塔基为115平方米。塔身贴有1000多张纯金箔,所用黄金有7吨多重。塔的四周挂着1.5万多个金、银铃铛,风吹铃响,清脆悦耳,声传四方。塔顶全部用黄金铸成,上有1260公斤重的金属宝伞,周围嵌有红宝石664颗,翡翠551颗,金刚石443颗。整座金塔宝光闪烁,雍荣华贵,雄伟壮观。

大金塔东南西北都有大门,门前有与中国寺庙前常有的守门狮子一样,各有一对高大的石狮。门内有长廊式的石阶可登至塔顶,阶梯两旁摆满商摊,有用木、竹、骨、象牙等雕刻的佛像和人像,有供佛用的香、烛、鲜花,还有各种缅甸的风味小吃。

阶梯上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平台,平台中央是主塔。塔内供奉着一尊玉石雕刻的坐卧佛像和罗刹像,刻工细腻,端庄秀美。塔的四周有64座形状各异的小塔环绕,有的像钟,有的似帆,有石砌的,也有木制的。这些小塔的壁龛里都有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玉佛。塔上的四角都有一个较大的牌坊和一座较大的佛殿;塔下的四角都有缅式狮身人面像。

1989年9月,缅甸政府对大金塔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拓宽了四条走廊式的入口通道,在塔的四面安装了有玻璃窗的电梯,使大金塔更加宏伟壮观和富丽堂皇。

2.王城建筑

吴哥古城是吴哥文化的象征,吴哥古迹不仅是柬埔寨辉煌灿烂的古文明的标志,也是东南亚和世界文化璀璨绚丽的瑰宝。

吴哥城即吴哥通王城,也称“大吴哥”,意思是“大王城”,是真腊王国国都的遗址,离吴哥寺4000米左右。王城为四方形,四周是一道厚3.8米、长5000米的巨石墙。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环绕着城墙。

全城共有5道城门,4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还有一道通向皇宫的“胜利门”,城门上面是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5座城门外各有一座横跨护城河的大桥,桥的两旁置有石像,每边27尊。石神高2米半,成跪坐状。城内主要建筑物为巴戎寺,其核心部分是一组由16座相连宝塔构成的建筑群,每座塔布满着雕刻。除中央塔外,在两层台基的四周还排列着几十座形体相同的石塔,每座塔各有一个四面佛,吴哥通王城南门他面含微笑,凝视远方,脸行似柬王摄耶拔摩七世的容貌。围绕着台基上的建筑有两个同心的方形回廊,回廊上雕刻着大量的浮雕,主要以神话故事、当时重大的现实斗争和日常生活为题材。

吴哥城有五个城门。历史上曾有的宫殿已经坍塌,但是中心寺庙贝雍寺上的54个佛塔却依然完好,每座塔的四面都雕琢着巨大的微笑着的脸庞,那是闻名于世的“吴哥微笑”。据说,那个迷人笑脸是神的脸庞,而更多的高棉人却愿意相信那是建造了吴哥城的国王苏利亚华尔曼二世的微笑。古老相传,佛像的眼睛虽然闭着,但他既能看到从王都到边境每个人的活动,又能看到天堂和地狱中的一切情况。他时刻在监督着众人的一言一行,因此,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除大吴哥、小吴哥及三个王都中心外,女王宫和空中宫殿也是吴哥古迹中著名的景点。空中宫殿是一座全石结构建筑,据说建于11世纪。宫殿建在一座高12米的高台上,成金字塔形,分三层。台中心建有一塔,塔上涂金,光芒四射。高台四周有石砌回廊环绕。由于台高,给人一种悬在空中的感觉,因而得名。而远离尘世的女王宫是吴哥窟最古老、最美丽、最具有印度风格的建筑,它精致如丝的雕刻被最早发现它的法国人称为是柬埔寨人的瑰丽珠宝,在1000年之后似乎依然有着古老的魔幻力量。

3.陵墓建筑

吴哥窟只是整个吴哥古迹其中一座建筑而已。吴哥一般分小吴哥和大吴哥,柬埔寨人都把吴哥窟昵称为“小吴哥”,意为“寺之都”,是吴哥建筑群的最精华部分。大吴哥一般是吴哥城及其外围的寺庙,包括:巴戎寺、迈布笼神庙、圣剑寺、斗象台、蟠龙水池等。

占地约208公顷的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与其他世界奇观如泰姬陵或金字塔等齐名;不同的是它并非陵墓,而是一个提供心灵慰藉的宗教中心。建立这座伟大寺庙的高棉国王是神勇善战的苏利亚瓦尔曼二世。他于1113年即位后便积极开拓疆土,兴兵占领邻国国土,领地跨越马来半岛东海岸等地。但他最伟大的贡献还是成就了吴哥窟。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建立吴哥窟是为了供奉兴都教的维希奴神。由于维希奴神的代表方向是西方,所以吴哥窟是吴哥古迹里少数大门朝西的建筑。由于西面亦代表死亡,高棉人也把吴哥窟称为葬庙。

吴哥窟建立期间,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出动了全国最好的工匠、彩绘师、建筑师及雕刻家,历时37年才完工。整座建筑以大石一块块砌成,没用上石灰水泥,更没用上钉子梁柱,充分展示出古人的建筑巧思。吴哥窟的建筑可分东西南北四廊,每廊都各有城门。从西参道进去,经一段长达约600米的石板路后,方是正门。伫立在吴哥窟的外墙往里头看,有一种因为震撼所带来的木然的感觉,虽然已成废墟,但是这座建筑还是很壮观,很难想象在它全盛的时候的磅礴气势。

吴哥窟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入塔门后,必须先经过一条跨越护城河的石砌长道,吴哥窟的190米宽的护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挡森林的围困,因此吴哥窟比其他吴哥古迹保存得更完整。河两侧各有一条七头蛇作为护栏。该蛇形图绘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力量。穿过塔门步入内过道,映入眼帘的是出水莲花似的五座圣塔,过道两边各有一方水池,点缀着圣塔莲花蓓蕾般的倒影。注视着前方的花蕾,再通过近500米的山道,才能抵达祭坛(中央神殿)。中心建筑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中心塔由第三层向上伸展达31米,距地面55米,是整体建筑的综合点,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是印度教诸神的居所,也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柬埔寨王国国旗上的三塔徽记就是这五座宝塔的正面图案,只因其余两座宝塔被遮挡住,看上去便成了三塔。

吴哥窟的建筑可分东西南北四廊,每廊都各有城门。每层的走廊设计错综复杂并全部相交,走廊环绕着四周,显露出中间的可使用空间。从西参道进去,经一段长达约600米的石板路后,方是正门。伫立在吴哥窟的外墙往里头看,有一种因为震撼所带来的木然的感觉,虽然已成废墟,但是这座建筑还是很壮观的,很难想象在它全盛的时候的磅礴气势。这里的建筑据说全部用石头堆砌,每一块石头从100到1000千克不等,没用上石灰水泥,更没用上钉子梁柱,石头之间竟没有明显的缝隙,甚至不能放进一片刀片,令人难以置信,充分展示出古人的建筑巧思。

墙壁上覆盖以图像描绘有关印度神话和重要事物的雕刻,吴哥窟大部分的雕刻都是最好也是最精美的艺术品。吴哥窟的装饰浮雕丰富多彩,它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令人目不暇接。

吴哥窟外墙内侧布满如真人大小的2000尊舞蹈女的浮雕像,呈现舞蹈形态的天女雕像都裸露上身,头戴华丽的头冠,显得雍容华贵。浮雕造型各异,有的拈花微笑,有的翩翩起舞,姿态之优美,雕功之精巧实在令人惊叹。最特别的是呈现在天女雕像脸上神秘的微笑,比起叫西方人迷醉的蒙娜丽莎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层回廊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从第二层回廊走向第三层回廊的中庭,吴哥寺丰富多彩的雕塑装饰与它严谨的匀称设计形成对比。不管有无屋顶的建筑物都有许多神祗的雕像,优雅、华丽又柔和,非常令人神往。在长达数百英尺的络绎不绝的长廊的浮雕上展现了高棉历史上的人物。最受喜爱和反复出现的形象是高棉舞蹈女神受斯帕拉斯。无论从建筑技术,还是艺术成就方面,吴哥窟都堪称奇绝。

4.寺庙建筑

印度尼西亚的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8世纪左右,石制建筑开始出现的时候。这里的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安山岩,这种材料在建筑毁坏后仍然能够重复使用。

婆罗浮屠率堵波是印尼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它建于9世纪,位于爪哇岛东部日惹城西北40公里的开度山谷。其建在一个人工堆成的小山丘上,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纪念性建筑物。它还是南半球最宏伟的古迹,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东方五大奇迹之一,并素有“印尼的金字塔”之称。

“婆罗浮屠”,就是建在丘陵上的寺庙的意思。它大约建于公元778年,长宽各123米,高42米,动用了几十万名石材切割工、搬运工以及木匠,费时五十至七十年才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遗址。随着15世纪当地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婆罗浮屠旺盛的香火日渐衰竭。后因火山爆发而遭堙没。直到十九世纪初,人们才从茂盛的热带丛林中把这座宏伟的佛塔清理出来。1973年,婆罗浮屠佛塔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