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世界建筑文化
6611700000032

第32章 欧洲建筑文化(4)

马赛公寓是勒·柯布西耶的后期作品,此建筑建成于1957年,共18层,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底层透空,上面除了住房外,还有一些楼内的公共性用房。顶层除了设备性用房外,大量的是室外的公共性用地。住房类型很多,从单身住房一直到多达8个孩子的家庭居住的大户型。户型多达23种。在这个楼中,可容337户人家,大约可住1600人。在大楼中,还设有许多公共设施,如食品店、餐馆、酒吧、商店、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乃至旅馆等;在屋顶上还有幼儿园、托儿所、游乐场、游泳池、电影院、舞厅等。总之,楼内什么都有。甚至人们几乎可以一辈子不出去。作者开始是满以为能理想地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了,而且可能将成为一个“样板”,将来世界各地的公寓类建筑都会仿效这种形式。但事与愿违,马赛公寓中的住户们却对楼内的这些公共设施不怎么感兴趣,以致商店、酒吧、餐馆、理发室等多是冷冷清清,少有光顾者。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物质生活的满足只是一种基本的满足,他们更多地需要人际交往,而且要求不断更新这些活动的内涵,把人们关在大楼里,仅仅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是不够的。因此,人们不喜欢这种形式,后来很少有人效法这种形式。

(5)典雅主义建筑

流派的特点往往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人们对朴野主义产生厌倦、讨厌这种形态时,便出现了与之相反的流派一一典雅主义。

“典雅主义”(又译形式美主义)是同粗野主义同时并进,然而在审美取向上却完全相反的一种倾向。粗野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典雅主义主要在美国。前者的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功能、材料与结构在战后的夸张表现,后者则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它的代表人物主要为美国的P·约翰逊,斯通和雅马萨奇等一些现代派的第二代建筑师。可能他们的作品使人联想到古典主义或古典建筑,因而,典雅主义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或新复古主义。

E·斯东设计的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和布鲁塞尔的美国馆,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由E·斯东设计,1955年建成。这座建筑位于两条道路的交叉处,进入大门是一条林荫道,主楼呈长方形,建在一个大平台上,前面有水池。房屋的四周是一圈高二层的建筑,有柱廊。廊后面是白色的漏窗式木枪。中间是院子,有水池、树木。水池上方有网片,用以遮阳。屋顶是中空的双层屋顶,用以隔热。建筑外观端庄典雅,而且意象出印度古建筑泰姬·玛哈尔陵的形态。

布鲁塞尔的美国馆建成于1958年,是世界博览会中的美国馆,也由E·斯东设计。这是一座圆形平面的建筑,圆的直径达104米。四周是柱廊,钢柱高达22米。这个建筑采用悬索结构。建筑装饰也很精致,充分体现出典雅主义建筑风格。

(6)解构主义建筑

1980年代后期,一种称为解构主义的新思潮出现在西方建筑界,它不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主义之后已经出现的那些历史主义或通俗主义的思潮和倾向都持批评态度,具有广泛批判精神和大胆创新姿态,颇具先锋特征。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别之处为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学设计原则的变形与移位。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

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却又被某些设计家们厌恶,作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解构方法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路,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对待图像,解构方法企图揭示多层面的意义,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标志着解构主义建筑兴起的是1988年夏天的两次重要活动。一次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解构主义建筑”七人作品展,参展的七位建筑师是:美国的盖里和埃森曼、法国的屈米、英国的哈迪得、德国的李伯斯金、荷兰的库哈斯以及奥地利的蓝天设计组。另一次是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建筑与艺术中的解构主义”国际研讨会,随后出版了相应的专刊。这两次活动都旨在推出一些人物及其作品,以引发公众注意到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正在形成。

(7)新现代主义建筑

取悦公众的后现代主义、气派非凡的高技派以及有思想没功能的解构主义,它们都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建筑舞台上轰动一时的明星。不过,在这个舞台上活跃的并非只有这些明星。事实上,饱受非议的主张简单、明确和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并未就此消亡,相反,在以贝聿铭、迈耶(1934~)、努维尔(1945~)、安滕忠雄(1941~)等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大师的不断努力下,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被注入了技术和情感相结合的充满个性化的活力,并且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日益受到应有的重视。

身为第二代现代建筑家的贝聿铭是当代少数“顽固”坚持现代主义的泰斗级人物。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在求学其间贝氏埋首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并且获得学校举办的优秀设计奖,激励了他对建筑的兴趣使他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1942年,贝聿铭与毕业自卫斯里学院的陆书华结婚,同年贝氏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入学不久,贝聿铭就辍学,工作于国际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摧毁德意意志境内的桥梁。1945年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聿铭开始他未竟的学业。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1948年贝聿铭开始建筑生涯,早期贝聿铭作品采用混凝土,如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纽约基辅湾公寓大楼等。到中期,作品开始趋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性,如全球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肯尼迪纪念图书馆属于机构建筑,该图书馆是贝聿铭建筑生涯的转折点,使贝聿铭名扬四海。

香港中国银行的中银大厦(1982~1991)是贝聿铭所有设计方案中最高的建筑物。1990年5月落成后贝聿铭就宣布退休,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颠峰。

20世纪70年代初,针对国际主义风格单一刻板的垄断风格,在设计界出现了大规模调整的浪潮,新现代主义在美国逐渐形成。1973年由美国著名设计师里查德·迈耶设计的道格拉斯住宅,是一幢精美优雅,纯净洁白的建筑。它座落在风景如画的密执湖畔陡峭的山坡上,周围是郁郁葱葱繁茂的树木。由于地势的原因,进厅位于顶层,通过楼梯可到下一层的挑台方可进入卧室。起居室是室内空间的中心,湖面的一面是被白色的框架分隔的大玻璃窗,每一个框架都是一个绝佳的景框。透过玻璃窗俯视湖面,产生出一种扣人心弦翱翔般的感觉,几件柯布西耶式坐椅和迈耶自己设计的沙发,起到了界定空间的作用。隐喻船形母题的洞口,与顶层天窗构成纵向贯通的光井,为底层餐厅提供了光线的同时,也把住宅的公共空间全部联通起来。它的垂直式因山就势的空间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室内空间观念,给人以全新的空间感受。迈耶的另一个典范性作品是亚特兰大海伊艺术博物馆。当人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内外空间序列来到四层高的中央大厅时,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出一种纯净澄明的景象,阳光透过具有装饰性的放射行顶梁光棚洒向墙面产生极有节奏的光影,大厅一侧水平的楼板和垂直的圆柱以及突出的正方形墙面形成一种很规矩的虚实关系,也为空间注入了很强的现代感和力量感。与此对应的大厅另一侧的环形坡道也是赖特古根海姆博物馆旋坡道的延续和发展,避免了倾斜的地面不利于人们驻足观赏,从而使坡道和展厅分开布置。同时这一坡道把人们引入一个连续的空间,是给参观者提供一个过程去回顾已参观过的站品,以及对即将参观的展品祈祷酝酿情绪的作用,其他个展区的空间处理也相当干净利落,没有任何纯装饰的构件干扰观者的视线。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现代主义在肯定现代主义功能和技术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切入点去修正,完善和发展现代主义,使新现代主义呈现出多元的形式和风格向前发展,而并非某一个单一的设计风格。正是由于现代主义具备在社会发展阶段的合理性,新现代主义的探索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成为21世纪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向。

(第二节)欧洲建筑风格和特点

欧洲建筑风格是一个地域文明的象征,是一个有别于其他文明的典型代表,更是一个种族文明将自己所拥有的最高才能发挥到极致的体现。当然欧洲建筑式样并非单一,欧洲文化自希腊罗马时期始,迄今已达三千余年之久,欧洲建筑亦随时递嬗而呈现出多样化之风貌。综括而论,自欧洲上古以迄当代,依时先后欧洲建筑风格可细分为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等。本节拟就各时期之建筑风格及特点加以阐述,期能明了欧洲建筑艺术演进之脉胳。

1.欧洲建筑风格

欧式风格分好几种,典雅的古代风格、纤致的中世纪风格、富丽的文艺复兴风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直到庞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风格,在各个时期都有各种精彩的演出,是欧式风格不可或缺的要角。欧洲风格在建造形态上的特点是: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在意态上则使人感到壅容华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拜占庭艺术源于古罗马,但很快便发展为东西方融合的艺术。从建筑装饰方面来说,拜占庭人可谓是极有天赋的室内装饰家,墙面往往铺贴彩色大理石,拱券和穹顶面不便贴大理石,就用马赛克或粉画。马赛克是用半透明的小块彩色玻璃镶成的。为保持大面积色调的统一,在玻璃马赛克的后面先铺一层底色,最初为蓝色,后来多用金箔做底。玻璃块往往有意略作不同方向的倾斜,造成闪烁的效果。粉画一般常用在规模较小的教堂,墙面抹灰处理后由画师绘制一些宗教题材的彩色灰浆画。形成了著名的“碎石工艺”(碎石工艺,指一种马赛克镶嵌工艺,即将贝壳、碎石等材料切割成各种形状,在建筑的特定部位拼合成各种人物、动物及植物的图案)。在拜占庭建筑中,通常还将这种工艺组成的镶嵌画装饰在圆顶、拱顶等部位,以一种程式化的图案手法表现基督教的内容。

拜占庭教堂是朴素的建筑物,外面几乎不用任何雕塑来装饰,但是里面用镶嵌画盖满了墙壁,这些画经常用金色的背景,以便使室内明亮些。罗马镶嵌画限于地板和小规模的壁饰。这种画是用彩色的大理石制成的,它能够提供的色彩有限,而且调子也不够明朗。当时用来装饰宫殿的世俗镶嵌画留传下来的极少,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画,了解到在715年被召到大马士革大清真寺工作的拜占庭艺人们制成的那些镶嵌画的模样。罗马最初的镶嵌画,没有丝毫拜占庭的特点,它们接受了古希腊的影响。但在公元5世纪时,拜占庭的特点开始出现,这可以在圣母大教堂的祭坛拱门中看出。

拜占庭的建筑装饰还主要体现在它独特而精美的柱头装饰上,所用到的手法是雕刻。早期,在狄奥多西时代,使用古典的科林斯式,拜占庭人还在以自然主义的手法雕刻莨菪叶饰;此后,出现了以爱奥尼亚和科林斯相结合,并在其间穿插有人物和动物形象的柱头。从6世纪开始,带有明确的拜占庭装饰趣味的柱头开始出现,其外形被雕刻成上大下小的斗形,并以透雕的手法将平面化、图案化的植物纹样装饰于四面。此外,在柱头之上和拱券之间的过渡部位,拜占庭人以另外一个斗状的石块来处理,被称为“拱基柱头”,而希腊的古典方式是在柱头上加柱上楣,这个拱基柱头也以同样的方式装饰有华丽的纹样。

封建分裂形成后,地区性的小教堂代替了国家性的大教堂,失去了纪念性的思想艺术任务,晚期的拜占庭建筑不再有激发创造力的构图与结构要求。在教堂建筑中,重复着过去的艺术与技术手法,渐渐地把注意力转向过度装饰方面去了。

(2)罗马式建筑风格

罗马式建筑形式从古代罗马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它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创造出复杂的建筑拱顶。罗马式教堂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出宗教的威力。教堂在平面设计上,大多是由巴西利卡式演化而来的十字架形,这种罗马十字形成为罗马式的主要代表形式。罗马式教堂的外墙特别厚,而窗户开得很小,且距离地面较高。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碉堡式的钟塔。屋顶上有一采光的高楼,这是室内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因而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和压迫感。法国的圣塞南教堂、德国的沃尔姆斯教堂、英国的杜汉姆教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等,都是罗马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