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世界建筑文化
6611700000031

第31章 欧洲建筑文化(3)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在建筑中又出现了一股新思潮,即后现代主义。这股思潮波及整个文化领域,如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在他的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开篇中以一种耸人听闻的方式断然宣称:在“名声很糟的帕鲁伊特·伊戈居住区,或者说它的若干板式建筑物由黄色炸药给予了慈悲的临终一击”之后,“现代建筑,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他的这本书终于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一种对国际风格垄断设计领域持强烈批判态度,认为现代主义运动应该对千篇一律、传统文脉阻绝、思想贫乏的城市面貌负全责,主张返回历史,公开地向历史索取符号,作为装饰,以取悦公众的“通俗口味”的设计流派给定了名称——后现代主义。到8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引起广泛关注时,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建筑元素、并运用讽喻手法的折中风格,因此,它后来也被称作后现代古典主义或称作后现代形式主义。

后现代主义重新确立了历史传统的价值,承认建筑形式独有的联想及象征的含义,使之摆脱了技术与功能逻辑的束缚,恢复了装饰在建筑中的合理地位,最重要的是树立起了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从根本上弥补了现代建筑的一些不足。然而,后现代主义现象本质上是一场如詹克斯所谓激进的折衷主义运动,它在实践中基本停留在形式的、风格化的层面上,在批判性之外并没有更为深刻的建设性内容,1980年代后期,这股思潮大大降温。

3.欧洲建筑潮流

西方建筑艺术潮流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变化,新流派不断涌现,建筑也面向多元化发展。

(1)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一词源自中世纪的词汇“Romanans”,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它作为一场艺术运动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表现在当时欧洲艺术的各个领域。浪漫主义建筑的美学源头不是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而是从中世纪建筑中汲取的经验,主要来自对哥特式建筑的模仿,因此,浪漫主义建筑又称哥特复兴式建筑,其代表作为英国议会大厦,该建筑始建于1836年。

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这一阶段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出现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至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此时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其特点是高大而复杂,形状为倒立的长方形,以石柱和尖拱为标志,部分采用砖材建成,雕刻不再追求华丽,多采用简单线条勾勒,多用于教堂建筑。其建筑的下部大多为店铺,有些尖顶被方顶取代。

(2)风格派建筑

“风格派”即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说其松散是因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都互相不认识,且参加的人从没同时展览作他们的作品。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这场运动的主要促进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

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胡札、雕塑家万东格洛、建筑师欧德、里特维尔德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对于风格派的这种艺术目标,蒙德里安更喜欢用“新造型主义”一词来表达。从20世纪20年代起,风格派就越出荷兰国界,成为欧洲前卫艺术先锋。其美学思想渗入各国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诸多领域,尤其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风格派”与表现主义基本同时产生,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他们与那时流行的未来主义、立体主义、构成派和更早些的分离派等艺术流派通常都是由建筑师、画家、雕塑家以及文学家和音乐家共同结合的产物,其中多种艺术领域往往互相渗透和影响。

风格派在建筑领域最早的表现是由范·特·霍夫(1887~1979)于1916年设计的乌得勒支的亨尼住宅。霍夫曾在1913~1914年间拜访过当时已大名鼎鼎的赖特,因此这座建筑与赖特的草原住宅有许多相像之处并不让人奇怪。但亨尼住宅比它的原型更为严谨和简洁,不同的色彩和线面组合清晰区分了结构各部分的属性。

最有代表性的风格派建筑是由里特维尔德(1888~1964)设计于1924年的乌得勒支施罗德住宅。建造这座建筑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验证风格派的理论,它几乎就是蒙德里安画作的三维版。在这里,构成建筑的各个部分,比如墙、楼板、屋顶、柱子、璃璃窗、栏杆,甚至是窗框、门框和家具,都不再被看做闭合整体中理所当然的或者可以视而不见的组成,而是毫不含糊地表明各自不同的结构属性、功能属性和地位属性,以及它们是如何被按照严格的规律组合起来从而形成建筑空间的。

施罗德住宅是荷兰风格派建筑最杰出和最具典型性的代表,其简明的几何体块,错落的线、面穿插,素朴而鲜明的颜色组合,都与荷兰风格派画家的绘画有着极为相似的意趣。它将视觉要素和建筑理念从传统的解释中分离出来,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是现代建筑非常重要的开端。

施罗德住宅是由里特维尔德与施罗德夫人共同构思设计的。这座住宅位于乌德勒支市城郊的一片开阔地中,周围是景色优美的田园,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与新鲜的大自然的气息。就如同建筑师本人里特维尔德所概括的那样:“选址的特点是光线、空气、空间和自由。”

住宅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各部分都由面与线构成,是一座由简洁的几何体块、光滑的墙面、形状简单的大片玻璃所组成的高低参差、横竖错落的建筑。建筑立面由一些不同方向、不同比例的方块和长方块穿插而成,充满了单纯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建筑表面涂抹着以白色为主的朴素色彩,杂以不同深度的棕色,鲜明地反映出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组合的风格派特征。栏杆是金属的水平细管,和外部构成十分统一。整个构图充满了大小、方向、形状的巧妙穿插和对比,并不对称,却因共同的简洁纯净的风貌而十分统一和谐。就像是蒙德里安式绘画的立体化,若即若离,充满相似的意趣。

在建筑空间的安排上,住宅的另一设计者施罗德夫人提出是否“不用墙但仍然可以分割空间”的要求,里特维尔德便产生了“活动隔断”的想法。于是,他打破了常规的设置,设计创造了“活动隔断墙”的新手法,将楼梯放在中央,而没有像通常那样放在角落。围绕着它,房屋可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利用异常灵活的隔断墙来自由地分割空间,构成流通的变化。除椅子外,室内家具全部是固定的,式样简洁明快,充分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所在。这种构思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

施罗德住宅在20世纪20年代建成后,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现代的建筑,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包豪斯学校校舍的创始人格罗庇乌斯和现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大师柯布西耶都曾造访于此,从中得到不少的启示。

施罗德住宅用轻灵的手法表现出明晰的建筑主题,是荷兰风格派艺术在建筑领域最典型的表现。虽然也有人批评它是一件摆设多于可用的建筑,过于强调可观性而忽视了其实用性。但它却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参照物和先导。

(3)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之为“集仿丰义”。折衷主义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折衷主义的产生是由几方面因素促成的。自从资本主义在西方取得胜利后,资产阶级的真面目很快就暴露出来。他们曾经打过的民主、自由、独立的革命旗帜被抛弃一边,古典外衣对它也失去了精神上的依据,正像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社会完全埋头于财富的创造与和平竞争,竟忘记了古罗马的幽灵曾经守护过它的摇篮”。这时,一切生产都已商品化,建筑也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商标的要求与供资产阶级个人玩尝和猎奇的嗜好。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廷、哥特、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在城市中杂然并存,汇为奇观。同时,在19世纪时,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出版事业大为发达,加上摄影的发明,便于人们认识与掌握古代建筑各种遗产,以致可能对古代各种式样进行选择模仿和拼凑。另外,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新建筑类型的出现,以及新建筑材料、新建筑技术和旧形式之间的矛盾,造成了19世纪下半叶建筑艺术观点的混乱,这也是折衷主义形成的基础。

折衷主义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常沉醉于对“纯形式”美的追求。但是它在总体形态上并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范畴。因此在建筑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仍然没有获得解决。

折衷主义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

1893年美国在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是折衷主义建筑的一次大检阅。在这次博览会中,美国资产阶级为了急于表现当时自己在各方面的成就,迫切需要“文化”来装潢自己的门面以之和欧洲相抗衡,所以芝加哥博览会的建筑物都采用了欧洲折衷主义的形式,并特别热衷于古典柱式的表现。这种暴发户的精神状态与思想上的保守落后,使美国当时刚兴起的新建筑思潮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法国大革命以后,原来由路易14奠基的古典主义大本营——皇家艺术学院被解散。1795年它被重新恢复,1816年扩充调整后改名为巴黎美术学院,它在19世纪与20世纪初成为整个欧洲和美洲各国艺术和建筑创作的领袖,是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

20世纪前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导致了谋求解决建筑功能、技术与艺术之间矛盾的“新建筑”运动。于是,一度占主要地位的折衷主义思潮逐渐衰落。

(4)朴野主义建筑

朴野主义又称野性主义、粗野主义,原文Brutalism,即兽性主义。但在这里的意思还含有朴实、不加修饰、实事求是的意义。这些建筑往往表现为材料和空间表达的真实性。不虚伪,不矫揉造作,该怎样就怎样。所以好多建筑的外形都不加粉刷或用贴面材料,直接将混凝土(墙或柱)暴露在外,甚至模板拆除后不加任何修饰就算完工,上面还有好多模板的木纹也无妨。英国的亨斯特顿学校、伦敦南岸艺术中心以及日本的仓敷厅舍等,都属朴野主义作品。

英国著名建筑师史密森说:“假如不把粗野主义试图客观地对待现实这回事考虑进去——社会文化的种种目的,其迫切性、技术等一任何关于粗野主义的讨论都是不中要害的。粗野主义者想要面对一个大量生产的社会,并想从目前在存在着的混乱的强大力量中,牵引出一阵粗鲁的诗意来。”这就说明了这个流派的实质。但是,由于这种建筑的形象实在“太粗野”,有好多业主受不了,因此这个流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流行了一阵子以后,就渐渐消失了。

亨斯特顿学校建成于1954年,这座建筑用钢结构,设计者就是朴野主义的代表者史密森。这座建筑的形象,直接地、老老实实地表现钢、玻璃和砖,甚至把电线和水落管也暴露在外,不加掩饰。

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除了马赛公寓外,其他好多作品也同样用朴野主义手法,如印度昌迪加尔法院及行政中心议会大厦等,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