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永续经营的闪光之魂
6652900000011

第11章 日本最了不起的五家企业(8)

在全盛期时,这条商店街有一百二十家店铺,整条街充满活力,现在大概有一半的店铺都拉下铁门,变成了“铁门街”。开门做生意的,也只剩不到七十家。

这种冷清的气氛在乡下地方的商店街是很普通的景象,不过,这里却有一家我认为应该要好好珍惜的公司,或者称它为店铺会比较适当。

这是一家由家族五六个人一起经营、很普通的水果店“杉山水果”。

我调查了一下全国大概有多少家水果店,不过因为很多店铺都是水果和蔬菜一起卖,所以统计的对象应该是蔬果店,而不是单纯的水果店。根据2004的商业统计,这样的店铺有二万七千七百零九家,总销售额有一兆二千一百四十七亿日元。

在十年前,有四万零七十三家店铺,也就是说,这十年间,蔬果店的数量减少了三成,每三家就有一家关门。十年前的销售额有一兆八千亿日元,很明显地,这个行业也面临相当的危机。

在这样的状况下,杉山水果却是例外地呈现成长。

在1991年,它的销售额有八千万日元,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又成长了一倍。它既不是股份有限公司,也不是有限公司,只是一家个人商店,那种“邻家叔伯大婶的商店”。

因此,很多人都好奇“这家店到底有什么能耐?”

全国各地的零售店,甚至是知名的企管顾问公司,都曾经来这里寻求答案。

杉山水果的例子告诉我们,生意的兴隆和规模或是地点都没有关系。

入赘的女婿

杉山水果创立于战后不久的1950年。原来是杉山久男和太太两个人朴实地经营着,后来他们为女儿招了女婿,就是现在的老板杉山清。

大家可能会猜想,这个女婿相当有经营头脑,很快就让小小的水果店生意兴隆。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不过这正是杉山水果有趣的地方。

杉山清生于北关东,小时候家境十分穷困,他长大以后便立志“总有一天要开好车,到高级餐厅用餐,我要当老板,最好是开餐厅”。

高中毕业以后,阿清在东京的饭店里找到一份厨师的工作,不过当然得从洗碗开始做起。但是这条路他走得并不顺遂,除了他以外,同期的其他人都一个个获得晋升。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杉山郁美。两个人开始交往后,阿清得知郁美家在开水果店。本来阿清的梦想是开餐厅,和郁美之间的感情逐渐稳固后,他想:“经营水果店应该也不错……”

后来两个人决定结婚,阿清就入赘到杉山水果,当时是1982年。

经营者的觉醒:“再这样下去店就要倒了!”

阿清来到杉山水果过了十年,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不景气但也不是太糟,平常在店里看看报纸,有客人上门就卖卖水果。

当时这条商店街上有两家大型超市,吸引了不少人潮。有人特地来买东西,也有人来凑热闹,总之商店街的生意就这样搭上了顺风车,说难听一点,就是“捡散客”。

大部分客人都是冲着有大停车场、商品种类丰富又齐全的大型超市来的,可能五个或十个人里有一个人,先在一般店家看到自己想买的东西,又或者忘了在超市买的,就近找个店家买齐。

一般店家靠的都是这类型的散客,所以阿清也不用怎么努力,生意自然就会上门。

但是,到了1994年,商店街起了大变化,严重影响店家的生计。

原本在吉原商店街里的两家大型超市,以重组分店为由相继结束营业,商店街失去了吸引人潮的大目标,变得冷冷清清。原来的一百二十家店铺,一下子减到六十九家。

阿清这时才警觉:“再这样下去水果店也要关门大吉了!”他必须想办法改变杉山水果的经营方式,实行改革措施。

为生存而改革

水果店如果和过去一样卖普通的水果,就没有发展空间。因此,改革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将店里的商品特色化。

阿清想到可以提高商品的等级,专门卖水果礼盒。

他认为过去店里从高级品到快要坏掉的特价品都有,现在必须把项目缩减为特定的等级。

第二项是举办活动。

以前不用做什么,去超市的人路过,看到这里有水果店,就会想“啊,有水果店,看起来比超市便宜呢”或是“这里有超市没卖的东西”,顺便停下来看一看。但是接下来如果不做点广告宣传,顾客是不会上门的。

店里没有钱可以做广告,阿清想了一个点子,举办活动来引起报纸杂志或电视媒体的兴趣,吸引他们前来采访。

刚好一年后,网络开始流行,阿清马上灵机一动:“就是这个!

利用网络来开拓新的商机!”

他努力学习如何使用网络,1995年就开始利用网络展开活动。

阿清还有一项改变,过去他总是看看报纸、喝喝茶,有客人上门也一副“有什么事吗?”的态度,接下来也不能再这样下去。他知道“如果没有亲切热忱的态度,就不能得到顾客的支持”,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他却在大型超市关门以后才察觉。

他所作的种种改变获得肯定,不久后顾客变多了,生意也慢慢有了现在的规模。

配合顾客的时间,全年无休

目前杉山水果不管是店员每人的销售额,或是每平方米的销售额,都比同业者多一倍,由此可以证明他们相当受到顾客群的支持。

店里有五名店员,每天上门的客人,平常日大约是一百多人,周末则有一百五十人左右。每个客人平均消费三千到五千日元,几乎都是买礼盒。而且大部分都是私人购买,不是以公司的名义消费。

对于交际费、教育费、研究费、交通费等,许多公司现在都是持着尽可能缩减的态度。礼物的开销也算是交际费的一种,所以很多企业都开始不送礼物或礼盒。

但是杉山水果的客群主要都是个人,所以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最令人称道的是,杉山水果没有公休。一整年都没有休息。

一般商店有的时候还会挂上“今天因故临时休息”,但是杉山水果绝对没有这种情形。阿清说:“如果只考虑我们自己的话,当然随时都可以休息,但是我们一定要替顾客着想,所以全年无休。”

此外,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把店门打开而已,阿清每天早上都会自己开车到日本最大的水果市场“大田市场”去采购,所有的商品都亲自挑选、试吃。回到店里,他也会和所有店员讨论:“这样的商品能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心?”如果他们自己吃了也不满意的商品,就不会摆到店里卖给顾客。

某些特定商品,他甚至会亲自跑去找生产的果农购买。如此日复一日的努力,才能得到顾客的信赖。

比如说,在市场采购的橘子,都是五六层装在箱子里,通常比较大的放在上面,下面的就比较小,或是被压坏。一般的店家也不会管这些商品的品质是否良莠不齐,就杂乱地堆成一堆。

杉山水果买进一箱水果之后,会把它们全部倒出来,把品质不好或是损伤的挑出来,剩下的才会拿到店里展售。因为他们能够做到这样,所以顾客们也都相信:“价格虽然比较贵,但卖给我们的一定是好东西,因为这家店已经为我们挑选过了。”

“提供真正好的商品、新鲜的商品给顾客”是杉山水果一直努力的目标。

高价哈密瓜一年卖掉七八千个

还有一个数字可以证明杉山水果广受支持。一个要价四千到一万日元不等的高级哈密瓜,他们一年可以卖掉七八千个。以单一商店的哈密瓜销售数量来说,这可能是日本之冠。

这里不过是个人口二十万人的中小都市,而且位于已经沦为“铁门街”“缺牙商店街”的地点,山杉水果竟然还能达到这样的销售数字。光是如此,就知道顾客们完全信赖且支持老板所提供的商品。

杉山水果还有一项改革就是宣传手法。这也是老板花尽心思的有趣表现。所有用来送货的货车全部画上水果,看上去就是个活动广告,路人一眼就可以认出:“啊!是杉山水果的车!”

杉山水果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橘子卖了一百箱就有“橘子一百箱销售纪念特卖会”,还有“橘子五产地品尝猜谜活动”,猜对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箱橘子。此外,“削苹果皮比赛”“水果绘图比赛”

等,一年都有好几次。这些活动让店员、顾客都玩得尽兴,真是一家有趣的店。

通过水果传达心意给故乡的母亲

杉山水果除了在本地扎根、广作宣传之外,也利用网页把整个日本都当成一个商圈在经营。

这里我要与读者分享一个小故事。

某天,一名男子来电:“我在网络上看到杉山水果的网页……”

这个人住在滨松,是一家大企业的高级主管,经常需要调职到全国各地。电话中他提到自己的老家在长野县的寒村,现在只有年迈的母亲还独自住在那里。

他也多次对母亲说:“老妈,你就搬来跟我一起住啊。”但是老人家却推说:“我的朋友都在这里,而且,搬去你那里,那我从小到大最爱听的小河流水声就再也听不见了,我住在这里是最好的了……”

母亲说什么都不肯离开老家。

老人家独自生活着实令人担心,所以他有时会抽空回家看看,但是工作又很忙,不能经常回去。

这位先生上网的时候偶然看到杉山水果的网页。

杉山水果的网页其实有点令人难以恭维,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舒服。

斗大的字又加上鲜艳的颜色,还一闪一闪的,看到的人第一个反应都是:“这是什么?”这个网页是阿清自己工作之余无师自通做出来的,一看就知道是外行人的杰作。

但是打电话来的这位先生仔细看过网页后,觉得:“啊,这位老板或许可以帮我把心意传达给母亲。”

他打电话到杉山水果表示:“想请您帮个忙。我想请您每个月帮我送水果给在老家独居的母亲。水果您帮我挑就可以了。”

阿清是个一板一眼的人,他说:“您住的地方有比我们这里更大、更气派的水果店,我可以帮您介绍,您直接与他们接洽如何?”

但是对方却坚持说:“您怎么这么说呢?因为是您,我才敢这么请求的。我看了贵店的网页,就觉得如果拜托您,一定可以帮我把心意传达给我母亲,所以我才打这通电话。”

结果阿清接受了这个客人的要求。

随后阿清又问:“如果令堂是一个人,那么水果也只需要两三样就可以了吧?”

对方却说:“我希望可以再多一点。我的意思是,如果数量多一点,她还可以分给附近邻居,或是邀朋友到家里来吃好吃的水果。让她可以借着水果和邻居交流互动。”

原来这就是这位客人的主要目的。

他还要求:“水果篮也请讲究一点的,比如说像以前那种竹子编的,里面再放一点松果或是树果,看起来比较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