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
6666400000021

第21章 植物探秘(7)

我国山东省枣庄市的北庄乡,生长着一种“咬人树”。这种树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确认,是目前我国稀有的优质野生漆树。这里的野生漆树约有万余株,它所产生的生漆,具有防腐、防锈、耐酸、耐高温、绝缘等优良的特性。它的种子可以榨油,是医药、化工和纺织工业中常用的原料之一。漆蜡是生产硬脂酸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叶子也是一种药材。因为野生漆树含有强烈的漆酸,容易引起人的皮肤过敏或中毒,所以被人误认为“咬人”,故称其“咬人树”。

世界上有黑色的花吗

在绚丽多彩的鲜花王国,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最为常见,而黑色花最少见。有人对4197种花的颜色做过统计,发现只有8种是黑色花,因此黑色花显得特别名贵。例如,墨菊、黑牡丹、黑郁金香等,都被认为是花中珍品。为什么黑色的花特别少呢?这与花卉的生理因素有关。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由于各色光的光波不同,它的色温也不一样。红、橙、黄光的光波长,色温高;蓝、紫光的光波短,色温低。而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娇嫩,容易受高温伤害。自然界中之所以红、橙、黄色的花多,是因为它们能反射阳光中含热量最多的红、橙、黄光,不至于引起花组织被高温烧伤,起了保护作用。而黑色花能吸收全部光波,在阳光下升温快,花组织容易受到伤害,从而影响花朵的正常发育。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淘汰,黑色花也就寥寥无几了。

两千多年前的西红柿

1983年7月,我国考古学家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凤凰山挖掘出一座巨大的西汉时代的古墓,从中发现一些藤制的筒和竹筒,里面装着板栗、桃、杏、稻谷等种子;有的因年代已久,分不出是什么种子了。考古队员们为了不让这些筒在出土后干裂,就用湿布盖在上面。几天后,队员们发现这些筒中竟长出了40多株植物的幼苗。从西汉到今天,已有两千年的时间了,可见植物种子的寿命真是长得惊人!经过鉴定,这是西红柿的种子。在科学家们的精心培育下,这些植物终于开了花,结了果。长出来的西红柿,比我们现在吃的西红柿味道还好呢。西汉古墓中发掘的这些西红柿种子帮助生物学家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呢!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西红柿只有400年历史,是一种长在南美森林里的植物,当地人叫做“狼桃”,100多年前才传入我国,叫它西红柿正是因为它是从西方传来的。这一发现,使古生物学家推测,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可能种过西红柿。

荷叶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

荷叶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因为荷叶表面的构造与其他叶子不同,它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绒毛状蜡丝,可以起到保护叶面气孔的作用。当雨水滴在叶面上时,由于细小绒毛的推动,会形成滚来滚去的水珠;当污物或灰尘掉落在叶面上时,也由于叶面上细小绒毛的作用不易黏附,而极易被风吹走或被水冲净。荷叶正是由于有这种特性而获得了“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名。

环境保护者

一些花不仅外观美丽,还能很好地吸收一些有毒气体,净化空气,是人们生活中很好的环境保护者,杜鹃是抗二氧化硫等污染较理想的花木。石岩杜鹃距二氧化硫污染源300米多的地方也能正常萌芽抽枝。木槿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毒气体。它在距氟污染源150米的地方亦能正常生长。山茶花能抗御二氧化硫、氯化氢、铬酸和硝酸烟雾等有害物质的侵害,对大气有净化作用。紫薇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每公斤干叶能吸收10克左右。米兰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在含1毫克/千克氯气的空气中熏4小时,1公斤干叶吸氯量为0.0048克。桂花对化学烟雾有特殊的抵抗能力,对氯化氢、硫化氢、苯酚等污染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性。在氯污染区种植48天后,1公斤叶片可吸收氯4.8克。它还能吸收汞蒸汽。梅对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氟化氢、硫化氢、乙烯、苯、醛等的污染,都能有监测能力。一旦出现硫化物,它的叶片上就会出现斑纹,甚至枯黄脱落,向人们发出警报。

新型能源作物菊芋

菊芋,俗称“洋生姜”,以其优异的经济、环保、能源开发价值以及不断拓展的适种范围,有望弥补传统能源作物“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致命缺陷。近年来,以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生物乙醇,引发了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生物能源的发展因此也“亮”起了“红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若能大力推广菊芋等优良能源作物品种并加以有效利用,则有望形成我国生物质能源战略优势。

坏血病的克星

在18世纪中叶以前,有一种可怕的疾病在远洋航海水手中流传。每当水手们在海上连续航行上一个多月以后,这种能使人的牙齿松动、脱落,皮下出血,直至全身内脏出血坏死的病魔就会出来作怪,吞噬了成千上万水手的生命。人们把这种可怕的病叫做“坏血病”。一艘名叫“航海五号”的船在海上航行一个多月后,水手们先后都患上了可怕的坏血病。船上的医生林德试着不给一部分病人吃药,而是让他们喝柠檬汁。不久,奇迹出现了,喝了柠檬汁的病人就像是吃了灵丹妙药一样,很快就恢复了健康。而那些只吃药的病人却日益严重,他马上让那些服药的病人也喝柠檬汁,结果,所有的病人都摆脱了坏血病的魔爪。水手们十分感激柠檬汁,把它称为自己的救星。柠檬汁虽然极酸,但含有十分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正是坏血病的克星。水手们正因为在海上长期吃不到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身体里缺乏维生素C,所以才患病的。柠檬汁能治疗坏血病的谜底,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科学家揭开。

植物的“氮肥厂”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肥料,尤其是缺少了氮肥,植物就会长得又矮又小。虽然空气中含水有大量的氮素,可是绝大部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只有豆科植物有这种特殊的本领,能将它转化成氮肥,供应自己生长的需要。因为在它们的根部,都有一个小小的“地下氮肥厂”,也就是根上面长出的许多疙疙瘩瘩的东西。在这些被称做根瘤的小疙瘩里,竟还有许多辛勤劳动、专门制造氮肥的“工人”呢。这些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小家伙叫根瘤菌,正是它们通过体内分泌的固氮酶,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素还原成能为植物吸收的氨态氮,源源不断地供应给豆科植物,满足它们生长的需要。

生物前沿科技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把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到植物的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至今已有35科120多种植物转基因获得成功。国际上已有30个国家批准数千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的植物种类有40多种。种植的转基因植物种类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西葫芦和木瓜等。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尤其是转基因农作物的产业化,由于提高产量、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使用量和节约大量劳力,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蓝藻暴发的主要诱因

蓝藻暴发与全球变暖造成的极端天气有关。蓝藻被称做“湖泊里的蟑螂”,这种藻类植物遍布各处,很难消除,即使太阳照射也不会躲到角落里;它们不停生长,甚至能长到90厘米厚。蓝藻被认为与人类皮肤疾病和致命肝脏疾病有关。美国各地政府曾投入巨资治理各地水系,但这种藻类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流行。几乎全世界的主干水系,包括非洲的维多利亚湖、波罗的海、伊利湖、五大湖、佛罗里达州的欧基求碧湖等都长满了这种水藻,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水温升高是蓝藻暴发的诱因。以前北部湖里的水温太低,不适合蓝藻存活。温暖的天气使得生长季节变长,这就激发了北部水系里的蓝藻。原先欧洲南部发现的一些藻类,现在在德国北部也生长极盛。而一种原先在佛罗里达发现的藻类,现在则生长在美国东南部。更有一些藻类已生长到北部的蒙大拿,甚至遍及加拿大。蓝藻生长极盛使其他水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变小。鱼类都对蓝藻“敬而远之”,因此它们就会吃不到食物。蓝藻死亡后,沉到水底分解腐烂,又损耗了很多氧气。但蓝藻却是地球上最早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植物。如果没有这些蓝绿藻,我们根本不可能存活在世界上。但现在,它却威胁着那些水源地人类的健康,也威胁着以鱼养殖为生的人们的生活。

太空蔬菜

由于太空是一个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拥有强宇宙射线及交变磁场的特殊环境,植物种子随卫星在距地球200~400公里的太空中飞行后,遗传物质可能发生多类型变异。自1999年以来,国内共有800多个品种植物种子被送入太空,其中包括甜瓜、番茄、西瓜、向日葵、蝴蝶兰等。太空种子落地培育初期,各地一片叫好声。有的说太空蔬菜抗寒、抗盐碱;有的说太空蔬菜营养价值极高;有的甚至说太空蔬菜有美容、减肥、抗癌功效。但遗传变异有优有劣,上过天的种子不一定能长出好东西。有些茄子、萝卜、丝瓜种子上天走了一遭后,发芽又慢又小。

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成长植物的蒸腾部位主要在叶片。叶片蒸腾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叫做角质蒸腾;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叫做气孔蒸腾,气孔蒸腾是植物蒸腾作用的最主要方式。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它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可加速无机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速率,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

甲醛的克星

绿萝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藤长可达数米,节间有气根,叶片会越长越大,叶互生,常绿。萝茎细软,叶片娇秀。这种植物是很好的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高观赏价值,蔓茎自然下垂,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充分利用空间,为呆板的柜面增加活泼的线条、明快的色彩。一盆虎尾兰可吸收10平方米左右房间内80%以上多种有害气体,两盆虎尾兰基本上可使一般居室内空气完全净化。虎尾兰白天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吊兰、芦荟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可以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

植物可以防辐射

仙人掌或仙人球是庭院绿化美化的上好花卉品种,尽管它们满身带刺,但外形却很美观,可用以加工入药和食用,又具有吸收电磁波辐射、减少电脑危害人体健康的“特异功能”。仙人掌类带刺的身肉质厚,含水分多,易于吸收和化解周围环境的电磁场辐射毒素,减少室内外的污染,有益人体健康。园艺专家建议,凡有电磁场辐射的电视、电脑和微波炉等放置地方,同时摆上几盆仙人掌为宜。国外许多大型的电脑放置场所,无不摆满了大大小小的仙人掌,这是先进的科学措施,不妨借鉴。对于不喜欢仙人掌的人,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话,可在电脑前摆放芦荟和水果是最好的吸收剂和除味剂,将洋梨、橘子、香瓜、小南瓜等带果植物盆景放在电脑旁,不仅环保,而且香味也自然。

空气净化器

垂叶榕表现出许多优良的特性。它可以提高房间的湿度有益于我们的皮肤和呼吸。同时它还可以吸收甲醛、二甲苯及氨气并净化混浊的空气。此外,垂叶榕的小型叶片使它们成为房间里的漂亮装饰,它经常被室内设计师用来营造欢快的氛围。可以去除:甲醛、甲苯、二甲苯、氨气,垂叶榕是十分有效的空气净化器。

植树造林的好处

在人口集中,交通、工矿企业发展很快的城镇,噪声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过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噪声超过70分贝的环境很多。因此,噪声作为一种公害,已引起人类普遍重视,采取了各种减少噪声的措施,而绿化造林就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从科学试验中得知:公园成片林木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降低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15分贝,比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消减4分贝以上;在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实践证明,在城市街道、空旷地以及房屋庭院种上绿树花草,能减轻噪声污染。

植物也有“雌激素”

中国人已经吃了五千年的大豆,过去在西方人的眼里只能用作饮料和榨油,大豆中含有多种异黄酮,因它与雌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被称为“植物雌激素”,尤其与女性一生的健康关系更为密切。大豆异黄酮能增强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防止钙从骨骼中流失,从而增加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更年期妇女服用大豆异黄酮,还能有效缓解各种更年期不适。亚洲妇女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率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的膳食原因就是亚洲人的大豆摄入量明显高于欧美等国。为此,科学家已将其研制成“天然元”营养补充剂。

植物也许能适应全球变暖

大量北极植物也许能够适应全球变暖,许多生长在北极地区的植物已经做好了迎接气候巨变的准备。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后的长达两万年的时间里,相对温暖和寒冷的时期曾交替出现,而北极附近的植物也随着气候一次次地退守和重新占领地处挪威外海斯瓦尔巴特群岛的一个个崎岖不平的阵地。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至少在北极附近地区,植物可以根据气候的变化大范围地改变分布地域。这对人类引起的全球变暖效应来说具有特殊意义。

新型清洁能源

一种可以在欧洲及美国种植的高高的装饰性植物能够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而这不会引发全球变暖等不良后果。这种多年生的植物是一种非常经济且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作物。它们可以长到大约14英尺高。科学家们正着眼于将这种植物和煤一半对一半地混合起来,燃烧后产生电力。在现存的一些发电站里,这一技术已经能够得以实施,而另外一些发电站则还需要进行改进。这种极具吸引力的多年生植物和一些类似的植物能够提供一种明显抵消化石燃料辐射的方法。

植物光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