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求真务实:通往中国现代文明社会2
6745700000007

第7章 无所不在,无坚不摧(1)

——美国的国家网络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关刍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光耀史册的《共产党宣言》中写下这段话,准确深刻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160多年过后再来回味这段话,仍令人惊叹于先哲敏锐的洞见力和深远的预见性,马恩所描述的,是科技和资本对世界的重新形塑,而这种形塑,从蒸汽机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正在经历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效率扫清着国与国、国与人、人与人之间的障碍、边界、摩擦和限制。美国以其信息技术的先发地位和既有优势,在奥巴马上台后迅速将网络政策确定为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政策同等重要的核心国家政策,希拉里连续两年发表“互联网自由”演讲,试图利用开放互通的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推向全世界,促成目标国家政权更迭,按照美国的利益、根据美国的面貌塑造整个世界。

美国的国家网络战略剑锋所向,拥有世界最多人口和迥异历史文化的中国,无疑首当其冲。2011年底,美国高调宣布将对外战略重心全面转向亚太地区,在传统政治、经济、军事手段无法有效遏制中国的情势下,整合政府、NGO、私营高科技企业和他国公民等各种资源,以“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中积累的“网络社会运动”实践经验不断改进行动策略,凭借在网络空间的优势推动价值观渗透和社会运动,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最重要选项之一。当今世界已进入互联时代,网络通信技术连接每个个人、连通整个世界,美国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达到无坚不摧的战略目标的雄心谋划,中国决策层和中国人民必须予以清醒认识、高度重视,这事关人心向背、政权兴亡。

一、通过网络重塑现实世界如何变为可能

1.技术上的可能性:信息技术及网络应用的深化发展

本文所指的“网络”是指包括互联网、电信网、计算机系统及控制器、处理器在内的信息技术设施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网络结构。互联网产生以来,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造力也最有破坏性的因素,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走向,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历史。

互联网(Internet)的雏形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1969年主持研制出的“阿帕网”(ARPAnet),最初用于加强军事科研人员的联系和科技信息的传递。1989年,美国把军用的Internet转为民用,也就是今天的互联网。20多年来,信息、通信和技术融合发展,信息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硬件的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设备的轻便性、移动性越来越强,数据资料从在单机的存储计算向基于网络的云存储云计算转变,软件开发应用从封闭化、私有化向开源化、服务化转变,网络连接从有线向无线转变,用户终端从个人电脑发展到智能手机,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信息技术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当今世界。

20多年来,互联网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互联网的世界性全民性应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到20亿,年增速14%;可以接入互联网的无线数字终端达到40多亿个;互联网上有2.55亿个站点,年新增站点2140万个;脸谱(Facebook)用户达到6亿,年新增2.5亿人,推特(Twitter)年新增1亿人,全年发送推特信息250亿条;每分钟被上传到youtube视频网站的视频长度总和达35小时、上传到flickr图片分享网站的图片达3000张。所有的设备终端以及使用者都被组织进一个统一的网络,国际电信联合会“一个世界,一个网络”的口号已基本成为现实。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加速影响,“数字鸿沟”将被进一步填平,“人人时时处处上网”愿景的实现已经可以预期,这给世界上每个公民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互联网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繁荣的程度,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市场动力、使用者需求之间持续高强度的互动。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和同类沟通的需求,通过市场形塑了互联网技术的功能和特质,形成了目前这个基于信息技术的世界性平台,全球化和信息化研究专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这样评价这个平台:它已经开始摧毁我们所在世界的围墙、天花板和地板。

摧毁围墙,是指世界通过光缆、互联网和软件的连接,已经摧毁了妨碍交流合作的围墙,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的传统边界被打破,弗里德曼(以及希拉里·克林顿)将其与柏林墙倒塌相提并论,整个世界被连接成一个地球村,这个地球村的基本准则是TCP/IP协议,基本建筑则是视窗系统(Windows System)和安卓系统(Android System)。

摧毁天花板,是指人们通过在网络上表达意见、上传文件,使自己取得向上的突破,以至具备了对世界产生冲击的能力,中国的魔兽游戏玩家在论坛上留下一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就引来了上百万条回复,催生了一种语言模式,“蝴蝶效应”的现实版本屡屡上演。

摧毁地板,是指人们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事实、引文和历史,甚至陌生人的隐私,某种程度上,人们具备了“挖掘一切”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对一个和中国红十字会本身莫须相干的郭美美进行“人肉搜索”成为可能,引发了对这个中国最大、历史最长的慈善组织的举国质疑。

网络是现实,而绝非虚拟。Web2.0技术赋予了互联网平台无穷的威力,人们在平台上寻找信息的同时,也创造着无穷无尽的信息。事实上,网络绝不是所谓的“虚拟空间”,而是另一种维度上的现实空间,网络深深影响着历史的演进,同时,现实中的矛盾也无不投射到网络之中。正因如此,“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足不出户做“宅男”“宅女”也可以衣食不愁成为可能。网络这个平台,给现实提供了无限可能,无论是通过政务网站施政、通过商业网站赚钱,还是通过翻墙软件瓦解民心、通过移动技术组织暴动。

2.前车之鉴:网络技术在“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中的角色

美国利用互联网颠覆一国政权的实践,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屡屡上演。早在1997年针对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的“民主抗议”运动中,网络技术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场运动中,以美国大使馆为中心,专业人员通过网上聊天室、博客文章和手机短信诱导和组织学生走上街头,组织他们像一群蜜蜂一样采取快速灵活的行动(美国兰德公司将其称为“蜂拥战术”),这场运动为米洛舍维奇的下台埋下伏笔。

在南联盟初试牛刀后,网络技术和“蜂拥战术”在美国主导的“颜色革命”中大展身手。2004—2007年的“颜色革命”浪潮中,乌克兰“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黎巴嫩的“雪松革命”以及缅甸的“袈裟革命”,无论成功或者失败,这些“革命”都具有鲜明的网络时代特征,即通过网络完成政治动员、通过手机等现代通讯方式实现组织协调,互联网成为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

2007年,美国公司推出推特(twitter)。这一具有“病毒式广播”性质的互联网服务迅速在全世界风行。作为一种随时随地可以使用、拥有强大社会动员组织能力的社交网络工具,它迅速被美国运用于推动敌对国家政权更迭的实践。2009年4月,摩尔多瓦举行议会选举,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取得超过50%的选票,反对派利用推特发布煽动信息,号召群众游行抗议,示威人群一度占领议会大厦,美国媒体称之为“推特革命”。同年6月,这一工具和脸谱(facebook)又被运用到伊朗大选骚乱之中,经美国国务院人员斡旋,推特公司甚至推迟了原定在骚乱期间进行的系统升级,并发表声明要继续在“决定伊朗命运的时刻发挥作用”。

2011年1月,在突尼斯总统本·阿里有效控制本国传统媒体的情况下,突尼斯民众通过不受审查的脸谱社交网站、优兔视频网站(youtube)向示威人群发布通知、向世界发布消息,促成了本阿里的倒台。埃及方面,脸谱上一个社交群体曾问道:你们1月25日去游行吗?很短时间里,提问者就得到9万个表示要去的回答。25号埃及举行了30年来最大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埃及人聚集在开罗解放广场抗议穆巴拉克的统治,当晚,埃及政府就停止了人们通过互联网接入推特的端口,随后又切断了移动电话网,而推特马上推出可以通过电话留下短消息的服务。某种程度上,埃及政府败给了世界上几家最有实力的互联网技术公司,而这些公司,总部都在美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是利用网络平台制造政治动荡,作为美国最坚定盟友的英国,有着更加从容更加有效的选择,英国的年轻人显然没有得到脸谱、推特的垂青。在2011年8月由伦敦蔓延至英国全境的骚乱中,曾经有这样一条新闻广受关注:“英国考虑骚乱时关闭社交网站”,消息援引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下议院的发言:“信息自由流通可以用来做好事,但同样可以用来干坏事。如果有人利用社交网络制造暴力,我们需要阻止他们。所以,我们正与警方、情报部门和业界合作,研究是否应当在我们知道有人策划暴力、骚乱和犯罪时,阻止他们通过这些社交网站和服务串联。”显然,媒体将这段话解释成英国要关闭社交网络确实有失偏颇,卡梅伦还专门出来辟谣说他从来没有说过要关闭或停止脸谱和推特,他要停止或关闭的只是那些骚乱分子的账号或通讯。网站可以一断了事,而要在网站开放的条件下停用某个人的社交网络账号,显然需要更多、更强大的权力和资源,这种权力使它足以获得美国那些运营社交网站的高技术公司的协助,卡梅伦进而敦促脸谱和推特删除与骚乱相关的信息、照片和视频。在美英的共同努力下,这场骚乱如愿平息,脸谱、推特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配合与顺从,跟在阿拉伯世界中的表现大相径庭。

可以看到,以脸谱、推特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美国打价值观之战、对外输出革命最重要的方式手段之一,也成为美国维护自身及盟友利益的有力武器。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运用网络手段输入价值观和革命,技巧已经炉火纯青。

3.动机上的可能:美国对外战略转向亚太、直指中国

201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高调宣称美国今后10年对外战略的重心将“锁定”在亚太地区。11月,奥巴马访问中、日、韩、澳、新等亚太国家,并宣布将加强美国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必须高度关注这次美国对外战略重心的转移,因为正如国内外分析家普遍认识到的,美国在亚太的矛头所指实际上是中国,这一点连美国自己都不隐晦。

显而易见,美国的目的无非包括这几点:政治上压制中国,军事上遏制中国,经济上控制中国或至少分一杯新兴市场之羹,思想文化上瓦解中国。知道了美国要干什么,更要知道美国要怎么干。因此,必须高度关注美国的战略选择。美国深知,靠“硬实力”的比拼打败中国绝非易事,这一点已经被近百年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为此,希拉里钟爱的“巧实力”无疑成为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巧实力”发挥作用的关键不在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混合比例,而在于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上的“软实力”本身,即使只占1%,“软实力”只要击中美国对手的要害,就能收到奇效。而“软实力”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包括网络外交在内的网络战略,以及以网络战略为渠道的价值观之战。

美国把互联网作为推进世界民主的工具不是最近两年的事。1989年互联网投入民用以来,美国历任总统都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推进民主”中的作用。1989年,里根总统宣称:“芯片将会摧毁极权主义。”1991年当比尔·克林顿还是总统候选人时就指出:“信息时代来临,观念传播不可阻挡,美国面临着推动全球自由民主进程的历史机遇。”正是在克林顿任上,“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推动了信息技术超常规发展。1999年,小布什声称:“一旦互联网占据中国,就可以想象自由会怎样飞翔。”如果说,奥巴马前面的三位总统对互联网有的还是略带理想主义色彩的憧憬寄托,那么这种乐观的憧憬正在被他们的继任者奥巴马及其政府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奥巴马政府对互联网定位的转折性转变,酝酿在美国对“颜色革命”、“推特革命”和“阿拉伯之春”的思考之中。2009年伊朗大选骚乱一例或可说明美国的认识历程,美国在边境封锁无法增派人员渗透、无从着力的情况下,转而将互联网渗透作为强有力的手段,一位美国情报官员称:这时官方突然发觉,通过互联网输送美国的价值观,远比派人到目标国家煽动或组织代理人造反容易得多。在这些政权更迭和政局动荡中,美国的意识形态优势通过互联网发挥得淋漓尽致,这让奥巴马政府重新认识了网络技术极具破坏力的力量,迅速将对网络政策的定位从“策略性的”上升为“战略性”的。

正是基于该认识,美国升级和重新设计了自己的网络战略,并将其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方略之一。这一旨在推进世界“和平、安全和民主”的网络战略,矛头直指损害“连接自由”、发动“黑客袭击”的“非民主国家”。笔者不是阴谋论者,而当美国高调宣称进军亚太之时,我却不得不怀疑,奥巴马政府精心设计的网络战略,在多大意义上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一张“网”?看不清这张网,就会被牢牢困在网中央,无谓地伸展用力、无效地对抗消耗,最终无可奈何地接受“温水煮青蛙”的结局。欲破网,先认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