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6747300000010

第10章

鲜于枢早年曾向张天锡学习书法,常为不能超越前人而愧憾。有一次,鲜于枢偶尔漫步郊野,见两人挽车于烂泥中,坎坷难行,逐渐萌发到了书法的要诀。他写的字因而具有笔画朗秀、奇态横生的特点。鲜于枢与另两位书法大家赵孟頫和康里巎并列,互争一雄长,当时许多人都曾向他请教过书法。

有个叫陈绎曾的人,字伯敷,浙江处州人,举进士,官至国子助教。他虽患有口吃,但却异常精敏,诸经注疏,多能过目成诵,又工书法,用枕腕法写得一笔清丽婀娜的小楷书。后来,陈绎曾觉得只写小楷用途不广,于是转而学习大楷。

写大字须用悬腕法将手腕离开桌面,悬在空中书写。对于一个用惯了枕腕法的人来说,刚开始自然是比较困难的。陈绎曾每天写不了数百字,就累得手臂颤抖,手腕酸疼,疲惫不堪。有人告诉他,本朝书法家鲜于枢善用悬腕和悬肘写字,你何不去拜访拜访他,陈绎曾于是慕名前去祈求教诲。

鲜于枢知道陈绎曾的来意后,先要他当场写几个字看看。陈绎曾颤颤抖抖地写了“永字八法”四字,鲜于枢见后,就闭上眼睛伸出右臂大声说:“胆!胆!胆!”陈绎曾照着鲜于枢的指示大胆去写,果然比先前稳健得多了。几个月后,他的执笔就好像千钧之石,终于也练得一手悬腕好书。

赵雍学书秉父诀

元代书法家赵雍(公元1289年—公元1360年),字仲穆,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擅长画山水,师法董源,书法则正、行、草书兼精,亦长篆书,体势清劲,名重当时。赵雍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高超的书法成就,这与他的父亲赵孟頫的严格家教是分不开的。

赵孟頫是元代的大书法家,他的妻子管道升,字仲姬,也是书法名手。据说管氏刚嫁给赵孟頫的时候,书法比赵孟頫还要好。赵孟頫夫妇为了使自己的书艺代有传人,就编了一套口诀,亲自让儿子赵雍领会。譬如写“斜”字的草书,“斗”旁的直下笔,要先回锋向左然后向下,并且要用颜真卿所比喻的“屋漏痕”写法;又如写“月”字,起笔的撇是中继笔,不是完成笔,所以应当含蓄而少出锋。赵雍照着父亲的话去练,不到一年,就基本掌握了其中的要领。

赵孟頫为了使赵雍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常给他讲古人的书法轶闻,讲得最多的要数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故事。赵雍在练字的时候,赵孟叛还常常仿照王羲之拔儿子笔杆的方法,悄悄地从背后拔他的笔杆。

假如从手中抽出毛笔,墨汁沾污了三个指头,就要厉声训斥;假如毛笔随着手腕一起被拔起而不放松笔杆,赵孟頫就笑着不作声,知道儿子写字已有了手劲,就把书法上更精深的道理悉心教给了他。

在父亲的严厉监督和指导下,赵雍承家学诗文书画皆精,同时擅长鉴赏,人物、山水、界画、花鸟、鞍马无所不能,后来成为了成就不亚于赵孟頫的书法名家。

宋克弃武习书法

宋克(公元1327年—1387年),字仲温,又字克温,家住南宫里,故自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是元末明初的着名书法家。

宋克小时候博涉经史,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副强健的体格。长大后,他周游四方,未遇“伯乐”,因而拜师改攻书法。有一次,他听老师说:“赵孟頫各体书法无不冠绝一时,左右本朝书苑,有谁还能超过他呢!”

宋克听了很不服气,认为老师的话也讲得太绝对了,我就要下决心超过他。就这样,宋克便以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为法则,每天练习数十纸,从不间断。

一天,宋克生病发烧,他的妻子劝他说:“今天不要写字了。早点休息吧!”宋克回答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发扬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我这一点小毛病算得了什么!”说完,便又像往日一样继续泼墨挥毫去了。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数十年后,宋克的书法终于摆脱了数人的习俗,写得气韵隽秀。特别是章草,当时很少有人研习,而宋克却独以章草崛起于明初书坛,与同时期的另两位书家宋广、宋璲合称“三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章草出现于汉代,是对草隶(隶书的简化快写)加以规范整理而形成的一种字体,字字独立,点画不相钩连,它有草书的使转,更强调了隶书的波磔(zhé),结体与章法独具特色。章草在唐朝几乎无人问津,宋代蔡襄和元代赵孟、邓文原重继绝学,但影响不大。

宋克则潜心研究皇象、索靖的书法,但又能独树一帜,糅人今草灵活、跌宕的意态,形成了有别于古人浑厚拙朴的艺术风格。名篇《急就章》是他六十岁时的得意之作,“结意纯美”,但与皇象的《急就章》又貌合神离,体势开张,字形趋长,点画瘦劲挺拔,粗细变化强烈,节奏活泼奔放,气息清新古雅,较之赵孟、邓文原等书家所写的《急就章》更显生动精彩,富于感染力。

文征明落榜不落志

我国封建时代科举取士制度注重书法。唐代以来更有明文规定:书写遒美。因此习字教学在当时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那时候,有很多人的试卷,虽文理通顺,但由于书法拙劣而名落孙山,明代着名书法家文征明便是其中的一个。

文征明,原名璧,字征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因书法不好,在一次秀才岁考中被列为三等,取消了参加乡试的资格。这件事使文征明很不光彩。从此以后,他除了发愤读书外,还孜孜苦练隋朝书法大师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并规定自己,每天坚持临池十遍,作为必修功课。他忙闲无间,寒暑不废,终于书法大进。

文征明对自己的书法精益求精,不论临帖或自运,从不敷衍了事。有时给亲友复信,稍有一、二字不惬意,也总要不厌其烦地再三更改,以至重抄。因而文征明的书法愈到晚年,愈加精妙。

文征明拒拜严嵩

明代着名书法家文征明(衡山)家境清贫,但却不爱钱财,不畏权势。他除五十岁以后在京做过短期的翰林院待诏,掌校对章疏文史外,一直住在乡里!以鬻(yù)字卖画为生。

由于他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因此一些达官显宦途经苏州,总要带了厚礼去拜望他,并求讨他的翰墨以藏,但文征明却有个规矩:一不受礼物;二不作回拜,只是当面说一声“恕不答谢”就算罢了。

当时奸相严嵩为了笼络人心,挂起“礼贤下士”的招牌。一日路过苏州,便备了厚礼去看望文征明。严嵩心想:文征明书名雄天下,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yàn)纵横。此行我屈尊俯就,总可以获得文氏的几幅书画真品了吧。

这天,严嵩进了文征明的家门,文征明却还是按常人的礼仪接待人。严嵩佯装谦恭的样子对文征明的书画嘉赞了一番,并要向文征明讨教书艺。文征明却只是冷淡地听着,很少作答。说着说着,严嵩觉得自讨没趣,也就留下住址,告辞而去。

严嵩回到下榻处后,一直等候着文征明的回拜,但一连等了几天,都不见文征明的人影,因此心里很不高兴。恰巧那时来了一个久违的朋友顾磷,严嵩便告诉他说:“文征明这人真是不识抬举,别人他不回拜也就算了,但我以堂堂相国之尊,路过苏州特去拜他,他也不来回拜,居心何在?”顾磷笑了笑,然后回答说:“倘若不回拜别人,而破例回拜你,那就称不上‘文衡山’了。”文征明的为人脾性由此可见。

祝允明题匾讽太师

明代“吴门四子”之一的祝允明(公元1460年-公元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举人,官广东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是我国明代着名的书法家。

祝允明的祖父和岳父均能诗善书。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祝允明五岁时就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能作诗,聪颖的天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祝允明性格豪放,举止倜傥,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和吴宽等书法家过从甚密。他自己专工书法,小楷学钟繇、王羲之,狂草法怀素、黄庭坚,笔势劲健,又能出入变化,自成面目。因而登门欲求者前后相继,名动海内。

当时无锡有个华太师,为了挤进“雅士”行列,很想请祝允明亲笔题一块匾额,但祝允明却不畏权势,屡屡借故推诿。有一天,华太师亲自上祝家登门拜谒,并把祝允明接到太师府,强索祝允明为他儿子的书斋题匾。祝允明欲书不愿!”欲推不能,踱着方步紧张地思考着对策。

忽然他见到太师后园竹影婆娑,新苞丛生,顿时计上心来,联想到太师的两个儿子,状貌丑陋,不学无术,于是胸有成竹地说了一声“献丑,献丑!”随即饱蘸浓墨,如行云流水嗖嗖数笔就写好了“竹苞堂”三个一语双关的大字。书罢,把笔一掷,扬长而去。

数天后,几个聪明人在华太师家见了此匾,窃窃地议论起来。他们当着太师的面不敢直言,但心里却早已明白:“竹苞堂”中的“竹苞”两字,实际上是由“个个草包”四字组合而成。原来这正是在讽刺华太师的两个草包儿子,而那位华太师,见了祝允明的题匾,还一时摸不着头脑,竟为他那超妙入神的手笔高兴了好些天呢!

祝允明题扇换酒

明代书法家中,祝允明(枝山)与唐寅(伯虎)、张灵(梦晋)书艺切磋,交谊很深。祝允明热情好客,讲究义气,不重金钱,也不会理财,从不过问家中生计。当他有所收入时,就邀请朋友畅饮一番,直至把钱花光或者把余钱分给大家,自己很少留用。

有一次,祝允明与唐寅、张灵同到苏州的一家酒楼,一边喝酒,一边谈论诗文书画,越谈越投机。但由于来得匆忙,三人身边都忘了多带酒钱。正在犹豫之间,祝允明看了一下自己手中的折扇,便连声说:“有了,有了!”唐寅和张灵一时莫名其妙,祝允明慢条斯理地说道:“伯虎兄在我的这把素扇上画一幅画,我又在反面写一首诗,交给店小二去当铺质了价,岂不是解决问题了吗!”

唐、张两位见祝允明的这把折扇是名贵的真檀香扇,换了实在是可惜,可是祝允明却不肯赊账,执意要换,无可奈何,唐寅只得率先在其中的一面画了一枝桃花,接着祝允明又随兴在另一面用狂草写了一首题画诗,然后两人都落了款,打发店小二拿去典当。

此情此景恰巧给两个饮酒的富商看到了,一个即刻要买;另一个却说:“这幅扇面画的下面要是能添上一个美女,成为‘人面桃花’,那不是更可锦上添花了!”张灵听了连忙唤回伙计,在画下添了半身美女形象,再叫店小二上质铺去质价。这时,其中的一位商人忙起身拦住说:“不用拿去当了,我出百两银子买下吧!”说着付了白银拿着墨宝,乐陶陶地走开了。

萧显雄书“天下第一关”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十五公里的万里长城最东端的山海关城台上,有一座高高的城楼,上方悬着一块长过六米,高达一米半的白底黑字巨匾,题着“天下第一关”五个丰腴洒脱的楷体大字。民间传说它是“书圣”王羲之的手笔,也有人说这是“小圣”王献之所写。其实这些均属讹传。据有关史料记载,山海关城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匾额为明代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萧显所书。

据说,萧显写匾的那天,正值阳春三月,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他来到山海关前预先摆布好的书桌旁,提起粗大的楂笔,饱蘸浓墨,略作沉思,便在洁白的宣纸上疾书起来,当他正写到“天下第一关”中“関”字的门框末笔,要写一“钩”字,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腕力不支。他急中生智,抬起右脚尖,稳健地将笔往左上方一蹋,竟助了“一足之力”,使点画波磔始终保持平整。由于全身运力!萧显一气呵成“天下第一关”五字后,已是浑身汗水。于是他把笔一放,来到附近的一家茶馆内擦汗休息。

不一会,一个匠人匆匆赶来报告:“题匾刚张挂起来,才发现‘下’字的底部漏了一‘、’,变成个‘T’字,真是美中不足!”萧显听了匠人的话,来到关楼下定睛一看,果真一点不假。便神态自若地向店主索取了一块抹布,捏成一拳,以布代笔,蘸上浓墨,用力向字匾方向掷去。这团浓墨正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地落在“下”字底部的空缺处,变成了一个“下”字。时,参观的人群顿时一片欢腾。他们对萧显的巧书神功,无不啧啧称奇。

为了保护文物,如今有关部门已将萧显所书的这块原匾藏放在楼下的陈列室内。现在张挂在山海关上的那块“天下第一关”巨匾,是一九二四年根据原匾复制而成的。

徐渭三江书楹联

徐渭(公元1521年—公元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书法家。诗文、戏曲方面也卓有成就。明人陶望龄撰《山人徐渭传》云:“渭于行草尤精奇伟杰,尝言‘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识者许之。”可见徐渭生前对自己的书法是极为自负的。

徐渭的书法,初学黄庭坚,继学米芾、苏轼,以后又参人时人祝允明、文征明和王宠等的布局特点,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雄奇秀逸、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其中以行草书为最着。当时绍兴的一些古迹名胜,大都留有他的手笔。

明世宗嘉靖年问,绍兴三江建造了一座飞檐跳角的万年戏台。戏台落成后,绍兴知府汤绍恩想请人写一副楹联,镌刻在檐柱上。当时,绍兴能诗善书者人才济济。汤绍恩一反常规,采取以考试的方法,把书法家们召集在一起,要大家各自撰写一副楹联,然后张挂在墙上,逐一评比,择优录用。书家们都十分用心,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吟诗写字。

没过过久,对联写成了。亦谙书法的汤绍恩一一过目,仔细精选,但是汤绍恩看了半日,始终没有一副是中意的。他走着走着,来到后廊的一角,突然很有兴致地停下来,仔细地观看着眼前的一副书着“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十四个行草大字的楹联。看了一会儿,便问左右的书法家们说:“这是谁撰写的?”书法家们有些莫名其妙,因为这对联是-个年轻后辈的作品,而且照他们的眼光看来,两边都是同样七个字,没有多大的意思。但因为是知府的询问,也不敢不回答,便恭敬地说:“此楹联是绍兴小后生徐渭所写的。”汤绍恩听了深有感慨地说:“我看了这么多的对联,虽然也遇到一些措辞华丽的联语,和字体遒美的书法,但是联语与书法两全其美者,唯有此徐渭-人而己。”

这时,好些书家对此评论并不十分理解,于是忙问知府究竟这副对联好在哪里?汤绍恩便笑着解释道:“这楹(yíng)联两边的七个字虽然相同,但其读法却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盛’和‘行’是两个常见的多音字,‘盛’字既可念‘成(绍兴方言)’,也可念‘肠(绍兴方言)’;‘行’字也可念‘引(绍兴方言)’,又可念‘航(绍兴方言)’。要是将上联的一三五六字都念‘成’,二四七字都念‘肠’;下联的一三五六字都念‘引’,二四七字都念‘航’,则就能悟到其中的含义所在。”经汤绍恩这么一开导,这副对联果然变成了“成肠成肠成成肠”和“引航引航引引航”两句,成了台上锣鼓喧天,台下观众雀跃情景的生动形象的写照。

众书家听了汤绍恩的这番话,顿开书窍。大家方对这副楹联的作者徐渭用心之良苦,书法之潇洒和汤绍恩的高明鉴赏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傅山作书物我两忘

明末书法家傅山,性情孤高,平时不肯轻易为人作画写字。他认为书画虽然是小事,但也必须有所创新,绝不能因循守旧,亦步亦趋地片面追求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