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翼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带着“二王”杂帖到洛潭,然后转乘商船抵会稽。夕阳西下,萧翼步入嘉祥寺,假装观赏寺宇壁画。辨才见寺中来人,就上前询问。萧翼彬彬有礼地向辨才打拱作揖道:“弟子是山东人,到会稽来卖蚕种,途经贵寺,见所作壁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伫立良久,乐而忘返。”辨才见萧翼也喜爱绘画,就把他引进客房。萧翼道过寒暄,居然一见如故。于是两人一壶酒、一卷书,就慢慢地开始了倾腹闲谈,直到夜深人静。
第二天早晨,萧翼又买来一坛美酒,送到嘉祥寺与辨才和尚赋诗畅饮。这样过了半个多月。有一次,萧翼拿着一幅曾祖父梁元帝(萧绎)书写的《职贡图诗》,让辨才和尚过目,辨才见了赞叹不已,认为这卷墨迹用笔痛快利落,宽舒一体,是萧绎的得意之作,于是与他谈论古今书法。萧翼谎说祖辈曾得王羲之用笔要诀,现在自己身边就带有传世的“二王”杂帖数通。法师若有兴趣弟子明天即可拿来。翌日,萧翼拿着书帖前往,辨才不知是计,他端详一番后不以为然地说:“这些法帖好倒是好,真倒是真,但都还不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代表名作!”
萧翼连忙追问:“那什么是王羲之最得意的帖子呢?”辨才不禁失防,脱口说了声:“《兰亭集序》真迹,是王羲之生前最满意的书作!”萧翼轻描淡写地说道:“《兰亭集序》虽好,可几经离乱,难道还会存有真迹?”辨才为了说服对方,忍不住从栋梁密槛中把珍藏已久的真迹出示给箫翼看。萧翼阅罢,故意说这本《兰亭集序》是假的,不是王羲之真迹。这样两人又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辨才自从出示《兰亭集序》后,也就不再把它放回原处,而是与萧翼的“二王”诸帖一起放在桌面上,以便随时探讨。有一天,辨才出门去邑汜桥严迁家做道场,萧翼便乘机借故独个儿闯进辨才和尚的房里,窃走了《兰亭集序》以及御府的“二王”杂帖,飞奔永安驿,并命驿长告诉地方官,要辨才速来见监察御史。等到辨才去后,萧翼才展示出唐太宗的圣旨,说明真相。一个和尚对于皇帝的命令又有什么办法呢?不仅丢了真迹,而且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真迹后,对房玄龄和萧翼大加赏赐,对辨才和尚也并没有问罪,数月后仍下谕会稽官吏如数拨给他绢帛三千段和稻谷三千石,辨才用全部所得建造了三层宝塔。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自知病将不起,就把儿子高宗李治叫到身边,对他说:“吾千秋万岁后,与吾《兰亭集序》将去也。”因而唐太宗死后,《兰亭集序》就被装上玉匣,陪葬于昭陵“人土为安”了。
后来流传于世的《兰亭集序》乃是唐代书法家的摹本,其中最逼真的要数冯承素的摹本。因是勾摹,忠于原作,故能保持本来的笔墨情趣和神态风韵。其余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临本,虽各具千秋,但不免掺杂了自家的笔墨,故与原作总难免还有一些差距。
褚遂良出新树新范
唐大臣、书法家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8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生于博学能文的书香人家。他小时候读古书,有了理解就讲出一些道理来。因此,有学问的老先生听了,也惊叹不止。褚遂良又喜好练字,年轻时伏膺于老一辈书法家虞世南,常常从友人处借来虞氏名迹临摹,久而久之,达到了与虞书丝毫不差,足以蒙哄人的地步。
有一次,褚遂良拿着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五幅近作,登门拜谒虞世南。虞世南一张一张地精细看过,甚为褚的苍劲笔力而钦佩,于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褚遂良见虞世南对自己的书法很赞赏,以为功夫已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说道:“世南老师,我的书法比得上智永禅师了吗?”
虞世南一听,立即意识到过分的夸奖对褚遂良的发展前途不利,因此就改口说:“我追随先师智永学书数十年,常见他每写一本真草《千字文》,就往往汗流浃背,湿透了两层衣服。你难道能够做到这样了吗?”
褚遂良心想既然比不上智永,但与本朝的欧阳询总还是可以相提并论了吧,于是接着又问:“那么与欧阳询比怎么样?”虞世南想了想,回答说:“欧阳询写字不择纸笔,都能写得得心应手。你呢,若遇着好笔好纸还能勉强写得好。”
褚遂良听了虞世南的逆耳忠言,脸刷地红了起来。马上领悟到自己的书法在运笔用墨上,尚不能摆脱虞氏的窠臼,达到奔放洒脱的境界。从此,他伏在案上照着王羲之的书法帖刻苦练习,不分白天黑夜地写,一直写了数十年,才“推陈出新,树立唐代新规范”,成为首屈一指的书法名家。
褚遂良慧眼鉴王书
“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不仅书法写得“古雅绝俗,瘦硬有余”,而且还有一双精妙神奇的书法鉴赏慧眼。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着名书法家虞世南不幸病逝,唐太宗心里郁郁不乐,惋惜地对魏征说:“虞世南去世后,就没有人能和我讨论书法了!”魏征想了想,便向唐太宗推荐道:“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书体的要领,可谓后起之秀!”于是唐太宗当天就召见了褚遂良,并任命他为侍书。
有一次,唐太宗征得一卷古人墨宝,钉挂在墙上终日玩味,用尽苦思,断定是王羲之的手笔。就把它拿给褚遂良过目。褚遂良认真地浏览了一会,却摇摇头说:“我看这是王书的赝品。”唐太宗听了觉得十分惊奇,忙问褚遂良是怎样看出来的。褚遂良微笑着用手指着帖中的“小”字和“波”字,胸有成竹地说:“这两个字中的点和捺是写了两次才写成的,王羲之的书法笔走龙蛇,超妙入神,不应有这样的败笔,所以这应该是王羲之稍后的一个书家的临本。”
唐太宗捧起书法,凑近瞧了瞧,一时还不知其中的奥妙。褚遂良见此,就恭恭敬敬地说:“皇上把这卷书法拿起来,透过太阳光看看就一清二楚了!”唐太宗把书法拿了起来,走出门外对着太阳一照。嗬!在“小”字和“波”字的点和捺中,真的还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呢!唐太宗为之惊叹,于是从心眼里佩服褚遂良的眼力。
此后,唐太宗征集到王羲之的墨迹,每逢真假难辨之时,总要请褚遂良帮他鉴定。后来,褚遂良还奉命将这些珍贵的书法编定目录,珍藏于宫廷内府。
怀素芭蕉练字
我国唐朝时候,有很多和尚是知识广博的学者,怀素(俗姓钱,字藏真,人称“醉素”、“狂素”)就是其中着名的一个。他以书法见称,对草书造诣精深,运笔连绵旋转,结构奇逸多姿,字体大小极变,然而梅度具备,浑然天成。他流传至今的《自叙帖》、《苦笋帖》一直被认为是书法的瑰宝。
怀素小时候家里很穷,年少时就出家到永州镇“绿天庵”做了和尚。诵经坐禅等佛事之余,他对练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买不起大量纸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写满一遍后,抹去墨迹再行重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猾,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开辟了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树。芭蕉树长大后,他每天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他写好一张后,就钉挂在墙上,仔细加以比较,分析哪些地方像,哪些地方不像,从中找出不像的原因。直到墨干后,才取下堆放在空屋里。日久天长,他练过字的芭蕉叶竟堆了满满的一间。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地练字,老的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他又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盛夏,火红的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焦,汗流浃背;严冬,刺骨的北风伴着鹅毛大雪,冻得他手肤进裂,十指麻木。但怀素还是毫不在意,继续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和自豪。
通过日积月累的勤奋锻炼,怀素最后终于练就了一手好字。
怀素拜师得妙法
唐朝书法家怀素,从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他以芭叶代纸,练就了悬肘挥毫的功力名闻州县后,仍是勤学好问,取人之长,补己之不足。怀素为了纵观前代书家的墨宝,曾不辞辛劳,靠着一根锡杖,千里迢迢化缘来到国都长安,拜见当代知名书家,综合剖析他们的书艺特点,并向他们借阅了前人遗留下来的法帖和名着。
后来,怀素为了继续弄懂张旭用笔的妙法,又来到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向邬彤登门求教。邬彤,官金吾兵曹,是唐代名书家颜真卿的人室弟子,所作草书如“寒林栖鸟,平冈走兔”(宋·朱长文语)。这次,他听说怀素有志继承前人的草书事业,心里十分激动,除了每天教给怀素草书的规律外,还拿出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和张旭的《古诗四首帖》和怀素一起观摩。
邬彤告诉他,“草书是继章草之后为加快书写速度而形成的一种字体,自东晋以来,渐趋繁荣,流派纷呈,璀璨夺目。如有‘小圣’之称的王献之,采用外拓运笔,故所作草书能得温润而幽雅之趣;又如隋僧智永禅师,草法字字分离,故产生了均称整齐之感;再如本朝张旭的草法,除向传统学习外,主要得力于对天地万物的观察。总之,对一个书法家来说,生活实践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怀素听罢,连声说:“先生说得有理,先生说得有理!”怀素临别时,邬彤还把自己学习所得的“古钗脚”(比喻书法笔力遒劲。)笔法秘授给了他。
怀素经过和名师高手的切磋琢磨,十分注意字内和字外的领悟。有一次,他正在练字,突然风起云涌,山雨欲来。怀素推开窗门,凝望着瞬息万变的乌云,顿时思绪滚滚,终于在笔端涌出一种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的新风貌,成为一代草书宗师。
怀素的伯祖惠融禅师,亦学欧阳询书法,世间有名,故乡中称惠融为大钱师,呼怀素为小钱师。
郑虔柿叶练字
郑虔,字弱齐,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官广文馆博士,世称“郑广文”,是当时的一位着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雄强浑穆,自成一格,所作山水树枝老硬,笔墨酣畅。他常常自作题画诗,诗、书、画三者都妙,被人誉为“郑虔三绝”。
郑虔所在的朝代,纸张虽早已发明并广泛使用,但由于价格昂贵,一般人仍买不起。郑虔年轻时酷爱练字,因为家境贫寒,没有纸可写,就找来一块砖用笔蘸着水书写。
有一次,郑虔应友人之邀去长安城南慈恩寺游览,别人都在寺中赏联观佛,他却独自一人注意到有几间小屋中堆放着的柿叶。郑虔心想柿叶虽不及纸张的柔韧,但没准可作书写之用呢?于是他征得寺僧方丈的同意,收拾行李跑到慈恩寺里。白天替寺僧打些杂差,赖以糊口;到了晚上,就坐在石凳上以柿叶代纸,借着长明灯的微弱灯光苦练书法艺术。
为了增加每片柿叶的使用价值,郑虔常常是先用淡墨写,待墨水干后,又用较浓之墨写,最后才用浓墨写。一张树叶,竟翻来覆去地写了三、五遍。日久天长,郑虔终于在艰难的条件下刻苦地练成了一笔好字。
心正则笔正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
柳公权的性格十分刚毅,并且忠直敢言,是唐代着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骨力遒健,结体劲紧,自成一派,对后来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
有一次,唐穆宗(李恒)问柳公权说:“我也喜爱书法,常在一些佛庙中见到你的笔迹。伫立良久,精心揣摩,但总还是写不好字,这是什么缘故呀?”
柳公权是个聪明人,他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心正笔就正,这就是写好字的要诀!”唐穆宗听了,以为柳公权故意取笑他,便变色道:“哪有做臣子的跟皇上开玩笑的!”
柳公权赶忙说:“臣原为布衣之民,今受皇上器重,拜为右拾遗侍书学士,怎么敢跟皇上开玩笑呢!常言道:‘字如其人,。书法与绘画、文学等一样,都是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从书法艺术角度来讲!”就是每一幅作品由‘形质,和‘神采,两部分组成。所谓‘形质”是指字的笔法、问架、运笔等;所谓‘神质”则是作者的性格、修养、思想感情的体现。人品不高,则落墨就无法。”
唐穆宗听了,转怒为喜,点头称赞道:“好呀,好呀,你用笔直谏了我的过失。”
柳公权发奋练字
有一天,幼时的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
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一大早就起了床,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见此情景,不由得对老头心悦诚服,他“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吧。”
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着名书法家。
柳公权重图籍清金帛
过去,请人写字画画,为了尊重他们的操劳,都要送些礼物作酬谢,这就是“润笔”“润笔”一词,始见于隋朝,到了唐代就已蔚为风行。
有了“润笔”,自然会产生许多与之有关的风趣感人的轶闻,成为艺坛佳话。有一次,唐宣宗李忱升殿命令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砚,枢密使崔巨源过笔,让柳公权作书。柳公权应命挥毫。他先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个真书大字,接着又用一纸行书“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最后用一纸草书八字,说道:“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这三幅书法都体势劲媚,龙飞凤舞,唐宣宗见了叹为奇观,当场就赏赐他数十件锦彩瓶银器。
柳公权一生为人写字所得的金银财物达数万之多。对于这些“润笔”,他除了作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大多用来购买古今图籍和“文房四宝”。
一次,柳公权外出探亲,有人乘虚撬开他的房门,偷走了许多金银。柳公权回家后,见此情景连忙检查书箱。他见自己珍藏的图籍均完好无损!”于是欣慰地说:“只要我的图书还在,其余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钟王论书治病
王方庆(—公元702年),名琳,字方庆、雍州咸阳(今属陕西)人。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率赠兖州都督,谥日贞。他平时爱好书法,喜欢收藏历代书家名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