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6747300000007

第7章

唐高宗李治时,皇后武则天酷爱王羲之书法。有一次,她听说王方庆藏有祖传王羲之法帖多件。就特地把他找来,说:“卿家可有王羲之等人的书法名迹?”王方庆回答道:“臣家原有王羲之书法四十余纸,先父于贞观十二年奉献给了朝廷。现在臣家尚存十一世祖王导、十世祖王洽、九世祖王询、八世祖王芸首、七世祖王僧绰等二十八位先祖的书法十卷,如蒙圣上不弃,臣即可奉上。”武则天得了王氏一门的法帖后,喜上眉梢,摹拓把玩,遍示群臣,又命当时的名书法家用填空心字的方法各复制一份,编为《万岁通天帖》等,珍藏于宫廷内府之中。然后派王方庆的好友、着名书法家钟绍京仍将王氏法帖真迹一一退还给王方庆。

钟绍京,字可大、虔州赣(今江西赣州)人,一作颍州(今河南禹县)人。博学善谈,娴于辞令,家藏前贤书法真迹数十百卷。当时的一些宫殿门榜以及九鼎铭文大多出自钟绍京的手笔。这回,他来到王家见王方庆正患疾卧床,就和他缓论书法。当时,王方庆对历代书法的师承传授还不是十分理解。于是钟绍京便以王门法帖作楷模,引经据典逐一讲解。

钟绍京说:“有一次,东汉书法家蔡邕途经嵩山,在一块摩崖上见到古人的篆书题刻,先默读审察了三天,然后才落笔临摹。蔡邕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学书心得写成‘九势论”传授给崔瑗、韦诞和女儿蔡琰;后来蔡琰又传授给钟繇,钟繇又传授给庾征、卫夫人和儿子钟会,卫夫人又传授给王羲之。书法艺术到了王羲之生长的时代,已各体兼备,完美成熟。预示着名家四起,流派纷呈……”

王方庆静静地听着,精神为之振奋。第二天,病情便减轻了一半。王方庆的妻子见此情形,十分惊奇,忙问钟绍京。钟绍京笑着回答说:“我与方庆研讨书法,目的在使方庆沉浸于书法艺术美的享受之中,从而达到转移精力,恢复健康的目的。”

张旭学书观万物

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工书,精通楷法,草书尤为知名。他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狂走一番,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一个“张癫”的雅号。其实张旭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

有一次,张旭外出游览,在路上看到书生与担夫在争道,凝视片刻,便领悟出书法布局要主次分明、互相避让的道理。又有一次,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在寒光剑影中,她那娇美的动态,刚柔交织的舞姿,使他想象飞腾,从此笔法变得流畅飞动,不拘一格。张旭还认为,自然界中的山水崖谷、飞鸟走兽、日月星河、雷霆霹雳等等,也能促使书法的变化。因此每有闲暇,他必仔细观察。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之中,从而形成了“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唐·韩愈语)的新风貌。当时人们把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词,裴曼的剑舞合称“三绝”。

张旭的书法笔势雄壮,结构奇伟,早在唐代就已名闻中外。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珍藏。那时候,张家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屡次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经济上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他每每收到邻人的来信后,即连夜回复!”并在其中的一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我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将疑地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从此日子也就好过起来。

张旭常熟得墨宝

唐代杰出的书法大家张旭,从小苦练书法,年仅弱冠就在书坛上崭露头角,深得书法前辈的器重和同辈的仰慕。

张旭二十几岁初登仕途,到离家乡不远的常熟做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他上任后不久,有一位老人拿着一份状纸上衙门去求判,张旭浏览一遍后,很同情老人的境遇,就在状纸上用行草书体洋洋洒洒地批了数十字。老人取回家中,打开一看,见批示墨迹运笔劲健,结构严整,十分惊奇。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新任县尉就是书法新秀张旭。

老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墨宝,过了十余天,又将状纸重抄了一遍,推说未能解决,于是上陈张旭要求再判。张旭见了,有些不耐烦地责问他说:“你怎么敢以这些区区小事而屡次扰乱公门呢?”老人见势不妙,只好如实地说出了意图。

张旭听了将信将疑,忙问老人喜爱书法的缘由,老人恭恭敬敬地回答:“家父生前亦勤于泼墨挥毫,小人常在一旁替他理纸磨墨,由于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也爱上了书法。现在小人家里尚存有先父墨迹数幅,还有几部书论着作。张大人若有兴趣,请到小人家中一睹为快。”张旭一听说有墨宝,顿时欣喜若狂,连忙跟着老人来到了他的家中。张旭接过墨宝再三赏玩,不禁拍案叫绝:“妙哉,妙哉!这真是天下第一流的书品啊!”

事后,张旭又诚恳地向老人借了不少墨迹,朝夕临摹,从此倍得笔法之妙,因而称冠于一时。

李白醉枝《郭君碑》

唐代大诗人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属甘肃省)人。人称“谪仙”,官至供奉翰林,书名为诗名所掩。他擅长行草书,师法张旭,“字画飘逸,豪气雄健”(赵佶语)。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亦谓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现今传世真迹有《上阳台》、《送贺八归越》和《月下独酌》《残帖》等等。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遭权贵排斥,从幽州经魏郡(今河北大名县东),第二次流寓山西太原,慕名来到汾阳品味甘馨醇美的杏花村黄酒。当地有个老人告诉他:“距杏花村东堡约二里的郭栅镇(后改名永安镇)荒郊上有一块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所立的《郭君碑》,书法苍劲。但由于日久石质风化,再加被人残损,故而碑文已很难辨认,只知道上面记载的是郭君随唐太宗李世民驰骋疆场屡建战功的事迹。”

当时,李白正在搜集地方金石碑刻,他听了老人的话觉得很感兴趣,立即带了数瓶美酒和朋友们一起,在老人的带领下来到那里。他看到这块大石碑上长满了苔藓,碑文上端果然有“郭君碑”等篆体大字,顿时喜笑颜开,剔去苔藓,展纸研墨,席地而坐。李白一边酌酒,一边乘着酒兴逐字逐句地推敲起来,并不时与同去的好友探讨其中难辨的文字。又凭自己所学,从上下文的语气中猜度碑文的内容,然后提笔将释文录在纸上。

李白一校完毕,已是夕阳西沉,暮色苍茫。他是个治学态度极其严谨的人,犹恐碑文尚有疏漏,以讹传讹,贻误后人。因此仍放心不下,又点起篝火夜以继日地仔细复核起来,直到繁星已落、旭日东升,核对工作才告完毕。

通过这次细校,李白澄清了碑文的真谬,并为研究李渊太原起兵反隋、李世民夺取东都这一段历史提供和补充了参考资料,为唐代历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阳冰寝卧观“碧落”

李阳冰(凝的古字,读作níng),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朝着名书法家。唐肃宗李亨乾(公元758年-公元760年)时为缙云县令,官至将作监。李阳冰善写篆书,平时除了埋头于蝌蚪书(汉末发现于孔子古宅的墙壁中,字体头粗尾细,形似蝌蚪。)和秦朝李斯所作的《峰山刻石》临摹外,更留意古迹名胜中的碑刻题额。

有一次,李阳冰到今山西新绛县,有位老翁告诉他,县内尤兴观里有一块写于本朝高宗李治总章三年(公元670年)的石碑,没有记载书写人的姓名,上面的篆字与古不同,颇为怪异,其中“碧落”两字尤其清晰,因此当地人都叫它《碧落碑》。

李阳冰听了后,立即跑到那里,在一座佛像背后的墙壁上找到了这块古碑。碑上的文字奇妙古奥,像磁铁一般吸引着李阳冰。他横看竖看,越看越有味。腿脚站得酸了,就坐在地上看,还是看不够。这时傍晚来临,门外下起了滂沱大雨,庙内烧香磕头者先后避散,紧接着一阵关门声,但李阳冰却仍两耳不闻寺中事,一心只读碑上字。

过了一会,天色渐暗,李阳冰知道时候已经不早,就起身要走,这才发现寺观门已紧闭,并上了锁,于是他急忙东呼西喊,求救于僧人,才把寺门打开。

李阳冰出了龙兴观,书兴仍浓,晚上连梦中也惊呼“碧落”。第二天一早,他索性带来铺盖行李寝卧在《碧落碑》下观赏,一连几天舍不得离开。这几天的细心揣摩,对他帮助很大。他的篆书水平也就大大提高,成为李斯以来篆书写得最好的书法家之一。

李阳冰的篆书变化开合、毫骏墨劲,被时人誉为“笔虎”。李白的《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中旬云:“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对李阳冰的篆书也很称扬。当时,颜真卿以书法名世,他书写的碑版,大多由李阳冰题额。李阳冰存世的石刻有《怡亭铭》、《般若台题名》、《城隍庙碑》等等。

一日之中连观“三绝”

唐代着名书法家吴道子是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年轻时曾拜张旭、贺知章为师学习过书法。唐玄宗时任内教博士,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开元年间,他随玄宗皇帝到河南东都(今洛阳)巡游。由于多年未返家乡,因而这次随御驾重游故里,他心情十分畅快。

唐玄宗一行到了东都后,恰巧以舞剑驰名的将军裴曼也正奔母丧服孝在家。有一天,裴曼登门拜见吴道子,两人相谈甚欢,饮酒赋诗,彼此都相见恨晚,裴旻见吴道子性格开朗,待人诚恳,就想用重金请他到天宫寺为不久前亡故的母亲画一幅悼念的壁画。吴道子不便推却,就对裴曼说:“我曾听张旭老师说过,他见到公孙氏舞剑器,就悟得书法的神韵。今天裴君要是也能为我亲自舞剑一曲,那定能开拓我绘画写字的气度!”裴旻欣然答应说:“承蒙道子先生厚爱,鄙人愿一献薄技。”

作画的当天,吴道子又把自己的老师张旭请到舞厅。裴曼见观众云集而至,就脱去丧服,换上戎装,骑着枣红马出现于众人之中。他忽儿执剑左旋右转,忽儿又将利剑掷到数十丈的高空。利剑坠落时好像一道电光下射,这时裴旻迅速用剑鞘承之,利剑不偏不倚插入鞘内。吴道子和张旭凝神观看,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剑舞结束后,吴道子抓住这个难得的艺术兴会,立即解衣执笔,如疾风一般地在壁上施色挥毫。不一会,一幅惟妙惟肖的《佛寿图》跃然壁问。接着张旭也应邀在画旁用狂草题了一首记事诗。当时在场的观众看了后没有一个不佩服他们的高超艺术才能的,都异口同声地说:“今天我们真幸运极了,一日之中连观‘三绝”剑、画、书都是绝妙的精品啊!”

吕向连绵书百“福”

吕向,字子回,径州(今甘肃径州)人。唐玄宗开元中(公元713年-公元756年)被召入翰林,官工部侍郎。吕向博通古今文史,又善写草隶书,常常一笔连环数十百字,世号“连绵书”,唐代书法家窦泉(jì)《述书赋》云:“吕公,欧、钟相杂,自是一调。虽则筋骨干枯,终是精神峻峭。其余小楷,尤更巧妙。”由于吕向的书法自成流派,名重一时,所以当时就有很多的人求他写字题匾。

有个喜欢附庸风雅的大财主,为人刁钻、吝啬,但他听说吕向的书法很出名,也想搞到一幅来装点门面。一日,大财主拿了一张宣纸来到吕家求写“福”字。吕向知道这个财主的品行,就说:“写字可以,十两银子一个字。”这人为了自耀富有,就当场许诺,润格从优,并说等着要用。吕向听了淡然一笑,请他如期来取,到了那天,打开宣纸一看,原来是百来个小不丁点儿的楷书,吓得这个吝啬鬼瞠目张舌、狼狈离去。

当时,有个书生喜临吕向的书法,他听说吕向有幅百字书,就破产请购。可吕向却爽快地说:“我并不是真的贪钱,而是为了教训这个为富不仁的人。你如诚心喜欢,我就无价赠给你吧!”说着便把这幅书法送给了书生。

裴休撕袋书素壁

裴休,字公美,孟州济源(今属河南省)人,唐代书法家。能文章,工楷书,源出欧阳通和柳公权,遒媚有法。

裴休年轻时家境清贫,发愤读书。后来考中进士,登上仕途,便徙居任所,把自己在故乡的几问老屋加以扩建,捐为僧舍,取名“成化寺”。

有一年,裴休外出巡察,途经故乡,就特地跑到成化寺去拜望寺僧方丈。方丈见书法名家荣归故里,连忙盛情款待。裴休在寺内住了两夜,心里十分喜欢。第三天正打算告辞,突然方丈拉住他的衣袖,硬要他临别题词。

裴休情而难却,便予允诺。他见寺内墙壁粉刷不久,洁白平净,就叫寺僧端来砚台和墨,轻轻研磨起来。他边磨边想:写字难道非用毛笔不可吗?东晋书法名家王献之小的时候,有一次出门玩赏,见泥水匠正在粉刷自家北屋外壁,就快步走上前去,借来刷帚,沾上泥浆,写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大字。当时围观的人多得像赶集一样,王羲之闻讯后,也跑去观看,他深为儿子的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所赞叹。我这次何不仿效王献之也来个独具一格呢?

想到这里,裴休眼里忽然一亮,于是解开衣襟,撕下一幅袋布搓成一团!”饱蘸浓墨,不假思索,便神态自若地抹写起来。一会儿写下了一首字势奇绝的即兴诗章。寺僧方丈见了墨宝,高兴得搓手致谢,送客出门。

裴休回到家里,妻子见他的大襟衣袋被撕破了,不觉吃了一惊,连忙上前询问。裴休乐呵呵地告诉她:“我刚才正用衣袋当笔给成化寺书题诗壁呢!”

李邕济贫无厚积

李邕(公元678年—公元747年),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唐代学者李善的儿子,初为谏官,继任郡守,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是唐代着名的书法家。

李邕能诗文,工书法,尤善行楷书,《宣和书谱》说他“初学王羲之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当时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前前后后共为人写了数百篇,得到的润笔费竟达数万之多。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人才,常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穷人,以至家里很少积蓄。

有一次,李邕重返故乡,见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远房族弟,由于屡屡落第而穷得不堪。李邕对这位族弟的境遇十分同情,除了每月供给他生活费用外,还随时邮去他所需要的典籍和文房四宝。后来这位族弟登上仕途,对李邕感激不尽,差人给他送银子去,但李邕却婉言谢绝。

李邕撰文书写的碑文,常请伏灵芝、黄仙鹤和元省己镌刻。据明代杨慎的《丹铅录》考证,这三人很可能也是李邕的化名。如果真是,那他还是一位刻碑的名手呢!

足趾夹笔书恭楷

你听说过失去双臂能写字,而且写得一笔苍劲有力好字的古人吗?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年—公元779年),东都(洛阳)西南天津桥的一个乞丐,就创造出了这样的使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这个乞丐还在孩提时,就被巨石压伤,截去了双肢,连穿衣吃饭都无法自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看到别人入塾读书,心里很羡慕。有一次,他听人讲了一个古代书法家在折断右臂后,知难而进,刻苦练字的故事,于是也下定决心要学书法,以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