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创投中国:优秀创投家
6751700000009

第9章 熊晓鸽:信息使者,创投楷模(4)

熊晓鸽说过:“创业者首先要有激情、有梦想;其次逻辑思维得强,实干,不能像个诗人,整天天花乱坠的;第三必须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领袖气质,包容性强;第四学习能力强,能把握新的机会。还有,身体一定得要好,企业领导人必须得比别人多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季琦就是这样的创业者,而IDG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连续三次投资季琦,成为投资界的一段佳话。季琦创办的第一个公司是携程,第二个是如家,第三个是汉庭,作为连续的创业者,连续在纳斯达克上市,创业的时间是十年,但是上市却是在七年之内。季琦能够在七年中把他创办的三个公司拿到纳斯达克上市,而且每家公司的市值都超过10亿美元,这个记录全世界都没有。熊晓鸽领导的IDG资本是季琦三家公司的第一轮投资商,公司上市也给IDG带来了很高的回报。熊晓鸽和IDG对季琦这位优秀的创业者十分看重、十分信任,对此,季琦一直心存感激,并以实实在在的优秀业绩回报了熊晓鸽的信任。熊晓鸽高兴地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中国能够做到世界上没有别的人做到的事情,这很了不起!”

对于投资时机的选择,熊晓鸽也很注意,他会很慎重地选择和把握投资的最佳时机。从事投资之初,熊晓鸽主要关注早期项目和早期创业团队,因为这样能为创业团队提供更好的支持、帮助和增值服务,更有投资价值和意义。但是,早期项目的失败率高,投资早期项目,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对投资者判断能力的要求很高。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熊晓鸽对早期项目的投资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他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果断投资腾讯和百度,他在莫天全创办搜房网之初,大胆投资96万美元天使投资,都获得很高的回报,充分证明了他对早期项目的把握能力。他曾经自信地说:“我们最大的优势便是对早期项目和早期创业团队的判断,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当然,随着IDG的快速发展壮大,熊晓鸽的投资已不局限于早期项目,已经成功向中后期延伸,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个阶段。

熊晓鸽对投资时机的把握,还体现在他能从危机中看到商机。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熊晓鸽觉得这次破裂的最大贡献,就是使互联网这个行业成为一个赚钱的行业,泡沫挤掉以后,真正能够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找到了成长之路。像Yahoo,像中国的新浪、百度、搜狐、网易等,其实都是通过上一次的挤压而发展壮大的。正是在那段时间,熊晓鸽积极布局,成功投资了腾讯、百度等优秀的企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人比较失落,但是熊晓鸽却说,“冬天是VC播种的季节,虽然有些公司的股票不好,但是我们觉得它们有很好的成长空间,这个时候进入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2010年,熊晓鸽的看法得到了验证,这一年,IDG通过上市或者股权转让退出的项目达到12个,大获丰收。

熊晓鸽对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也非常看重,他说:“我们每天都在寻找市场,哪个是激动人心的市场,还有新的创业型的技术或商业模式,一个既有激情又有使命感同时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团队,这就是创业成功的三大要素。”他重视创新和技术,但并不迷恋创新和技术,更看重商业模式。谈到创新,他说:“‘颠覆’这个词很令人振奋,所谓颠覆就是跟过去完全不一样,拿出个全新的创意来”,“不要只是把创新认为就是技术,比如说对客户有更深入地了解并能够强烈地影响客户,这也是创新。”谈到技术,他说:“任何一个经济的发展其实都会出现一个所谓的主导技术”,但是,“千万不要被一种别人还不知道的技术所迷住,一定要警惕,痴迷技术可能让你丧失商业判断力。”早期熊晓鸽曾投资过的一个计算机电池项目、一个环保餐盒项目,尽管其技术很好,但最终因为其他各种非技术因素导致投资失败。谈到商业模式,他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本身创新更重要。”而“创业成功的企业商业模式都很简单”。事实上,IDG投资的成功企业,例如百度、搜狐、搜房、携程、腾讯等,他们的商业模式的确都很简单有效。

熊晓鸽认为,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一定要“专注”。他说:“不要同时做两个不同的事情,否则哪一个都做不好。”“作为一个创业型公司,千万不要什么都想做,产业链太长,而你的产品差异化太小,本身就是一片红海,你要在其中找到一片蓝海,我觉得很难。”二十年来,熊晓鸽自己专注地从事创业投资,而他所投资的企业,也对自己的业务领域保持了专注,他说:“企业如果要成功的话最好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两件或更多。做两件事情时我们就降低了一半兴趣,做第三件事情时我们就没有任何兴趣了。”百度是熊晓鸽所投的企业,其CEO及创始人李彦宏就专注做搜索,他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专注”,这与熊晓鸽的理念完全一致。

此外,熊晓鸽不仅容忍失败,还把失败的教训作为最宝贵的经验。在他看来,一个基金团队,最重要的不是投资了一个多么成功的项目,而是过去从失败中学得的教训。IDG资本投了200多家公司,其中“赔了二十多家公司,这些公司的失败教训,对未来投资基金是最重要的,可以避免未来犯同样的错误。”

熊晓鸽认为,虽然近年来创业投资行业有快速的发展,但数量再多,竞争再激烈,二八定律是个越不过的坎儿,也就是说,前20%的机构,会拿走80%的利润;后80%的机构,只能拿走20%的利润,“这是个规律性的东西”。

熊晓鸽不怕竞争,不怕失败,他常说一句话:“人生最大的赌注是你自己,你要敢赌你的明天比今天好,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也许正是他二十年来在中国坚持从事创业投资的原动力。

为创投业发展建言献策

熊晓鸽热心中国创投行业发展,积极为创投业发展建言献策,助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他积极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业投资论坛、创业者论坛、互联网论坛等各种论坛和会议,积极参加创投培训、创投交流等各项创业和创投相关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分享过去成功经验,介绍国外经验,分析当前现实问题,预测未来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他注意到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涉及的相关政府部门不一而足,认为美国的“小企业管理署(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SBA)”值得中国政府学习借鉴,建议“政府应该将目前分散在各部委司局级甚至处级机构的权力集中交由一个正部级的专门机构来行使”,并建议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行业相关的融资、退出机制及相应法律法规。

1999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股票额超过了纽约股市,恰恰也是在1999年,中国的创业板开始被逐渐提及。有关中国创业板的梦想,他一做就是十年,见证了创业板背后的十年风雨历程。

熊晓鸽意识到纳斯达克的建立对美国的企业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创业板的出台遥遥无期的现实情况下,他开始了为创业板摇旗呐喊的岁月。

“真正弄创业板就弄一个货真价实的,使得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有跟美国竞争的能力。”熊晓鸽对创业板充满期待。2009年春天,当他看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再提及创业板的事,那一刻,他心中的失落显而易见,在他看来,“不管怎么样,今年都是推出创业板的最好时期”。

熊晓鸽认为,股市不好,正好推出创业板,他说:“我个人认为,上次亚洲金融危机时没有推出创业板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如果上次有创业板,新浪、搜狐、网易、百度这样的公司可能都不应该在海外上市,都应该在创业板上市。换句话说,上一代的成功企业都应该在中国上市,而且现在这些公司经营得很好,市值更高,可惜中国股民买不到。”

十年磨一剑,有关创业板的梦,十年终成真。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市场开板仪式在深圳举行。

创业板推出之后,熊晓鸽继续关心创业板的发展和完善。创业板推出之初,熊晓鸽感到遗憾的是,在创业板首批上市的企业中,“居然没有看到一个真正以互联网为服务的公司。”他建议中国资本市场在政策方面还可以尝试做出调整,譬如对一些新兴行业的门槛放宽,比如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将有很大前途,然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就像当年搜狐、百度、腾讯上市的时候,销售额、利润额都很小,可能还达不到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如果不在这些方面做些调整,可能会使得很多成长快、质量优的企业到国外上市,因此中国的资本市场制度设计需要有前瞻性眼光。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赢在中国》电视节目开播。这项立意为“创业选秀”的节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迅速吸引了中国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在节目中,那个戴着眼镜、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斯斯文文的评委熊晓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多数时间里,熊晓鸽是温和的创业“指导者”,关键时刻他也偶尔变成毫不留情的比赛评委。喜欢唱歌的熊晓鸽,还饶有兴致地和同样担任评委的马云、牛根生等共同演唱《赢在中国》的片尾曲《在路上》。

从2005年到2007年,熊晓鸽连续三年担任《赢在中国》的评委,他沉稳亲切,面带微笑,逐渐被众多创业者和普通老百姓认识和喜爱。2008年年底,熊晓鸽从中国去美国,他一下飞机就碰到两个中国留学生,这两个年轻人告诉熊晓鸽:“看到你的节目特别好,我们特别想回中国创业。”熊晓鸽很高兴。后来他从美国回中国的时候,又碰到两个人,他们也是看了《赢在中国》后,准备回国创业。这让熊晓鸽倍感欣慰。熊晓鸽并不认为《赢在中国》是一个找项目的节目。在他看来,这更是一个传播创业理念的节目。熊晓鸽平时工作很忙,在《赢在中国》节目录制过程中,熊晓鸽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虽然很累,但是他觉得很值得,因为通过这个节目传播了创业的思想,宣传了创业投资的理念,帮助了创业者。事实上,熊晓鸽和IDG资本连续3年通过《赢在中国》节目向优秀创业者共计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对创业者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有力支持。

《赢在中国》节目的总策划人和主持人王利芬这样评价熊晓鸽:“熊晓鸽是最先愿意为《赢在中国》的获奖选手投资的人,也是坚持三年到最后的人。他的坚持,他的信守诺言,让《赢在中国》团队的每一位对他充满了尊敬。”

另外,由熊晓鸽参与投资的“创业邦”主办“创新中国”(DEMO CHINA)是源于美国、成长于中国的规模最大的创新型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展示活动,自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七届。熊晓鸽一直积极推动这一活动,积极参加演讲并亲自担任嘉宾评委。该活动成效显著,每年覆盖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成都、西安、武汉、深圳等10余个城市的2000余家企业,并已帮助50家企业融资逾亿美元。

感恩人生,回馈社会

熊晓鸽有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对老师,还是对生活。

熊晓鸽初到美国时,曾得到美国经济担保人的帮助,对此,熊晓鸽心存感激,念念不忘。当这位美国人的孩子考上大学时,熊晓鸽投桃报李,给予资助,而且资助的金额,至少是当初自己所获资助额的10倍以上。

熊晓鸽生性乐观,很爱笑,喜欢唱歌,喜欢音乐,喜欢运动,生活积极阳光,丰富多彩。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乐观的熊晓鸽也有为数不多的落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