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下册)
6754000000070

第70章 装甲兵的奠基人(2)

当时的安庆,在五四运动的推动和陈独秀的影响下,新思潮风雷激荡。一批民主革命知识分子如蔡晓舟、光昇(明甫)、朱蕴山等编辑出版了《安庆评议报》、《安徽全省学生会周刊》等大批宣传马列主义及宣传科学与民主思想的进步刊物,许继慎在这里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等马列主义着作。1921年1月和4月,他参加了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备会和成立大会。同时还积极参加安庆的工运、农运、学运、非基督教大同盟运动,参加安庆学生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工读夜校”、“工商夜校”的义务教学活动。

在这些学习和实际锻炼中,许继慎意识到中国如果不经历一次彻底的变革,便很难使贫穷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为此,他经常与同学进行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由于他思想精辟,概念清晰,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语言生动有力,对方往往容易折服。但也有双方争持不下,互不相让的情况,这时他一般认为需要收集更多资料,经过更冷静的思考方可再谈。

北洋军阀爪牙倪嗣冲自任安徽督军以来,鱼肉人民,无恶不作。1921年安徽省议会编制预算时,不顾安徽省学校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和省教育会三个团体的多次呼吁,不仅不增加教育经费,反而将此前克扣的经费作为“特别预备费”,充作第三届省议会贿选之用。安徽的教育事业本已十分落后,此行为更激起了全省教育界的极大愤怒。6月2日晚各校学生代表到省议会请愿,要求马上召开会议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案。

那些军阀及御用的议员们,对学生代表的要求不仅置若罔闻,而且指使卫队辱骂和毒打学生代表。以许继慎等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为骨干的安徽学联闻讯后,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安庆各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结队前往省议会请愿。请愿学生被血腥镇压,造成“六·二惨案”。学生姜高崎、周肇基二人因重伤先后死亡,受伤者近50人,许继慎积极参加了这次请愿斗争,在惨案发生后,为了揭露军阀的罪行,又多方联络,奔走呼号。

6月3日,安庆市各校学生总罢课,许继慎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贴标语,发传单,组织讲演、宣传。工人、商人也罢工、罢市,支援学生斗争。经过群众的团结斗争,“六·二”运动取得了预期成果:教育经费由70多万元增至150多万元;规定省议员永不得兼任任何学校校长。“六·二”运动后,安徽学生联合会为了加强领导,以团组织为基础进行了改组和扩大。经过改选后,任命舒传贤为会长,周骏(周新民)为副会长,许继慎为常务委员兼联络部长。此后,许继慎积极参与领导了反对第三届省议会贿选、驱逐省长李兆珍、驱逐六安县长骆通与反对曹琨贿选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面对学生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安徽省反动军阀害怕至极,下令通缉王步文等34名进步学生,许继慎也为反动当局所注意。于是,他和一些进步学生逃到上海,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立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养革命军队的骨干。经党的推荐,许继慎于当年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生。

在军校期间,除了刻苦学习军事科目,积极参加操练外,许继慎还努力学习革命理论,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着作。由于他热情大方,善于交际,入校不久便结识了很多进步同学。在共产党员蒋先云的帮助下,许继慎的政治觉悟有了显着提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许继慎军校毕业,留校任教,被分配在新编教导团第二团任排长。

1925年2月,许继慎参加了广东革命政府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在淡水战役中,他因功升为连的党代表。棉湖战役时,又因作战勇敢,调任连长。

1925年7月,黄埔军校教导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10月,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11月中旬,在兴宁战役中,三师某团遇到陈炯明部一个师的抵抗,败退下来,该团团长慌张得脱去军服,骑马奔逃,他的部队也落荒四散。在这关键时刻,已任第七团党代表办公室少校干事的许继慎,率第七团两个连赶来增援,并奋力追上该团长,劝他穿上军服,重回前线。在革命军增援部队汇集,团长又重新回到前线指挥的情况下,敌军顿时惊慌失措,终于被击溃。因此次作战转败为胜,该团长升为少将。许继慎不但不谈战功,更对说服该团长返回前线一事保持缄默。但真相却在第七团传开,蒋先云据实向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在党内对许继慎的机智、勇敢和谦虚精神大加赞扬。

许继慎不仅军事上智勇双全,而且政治上坚定敏锐。在黄埔军校学习和工作期间,他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骨干和负责人之一,经常同国民党右派分子进行尖锐的斗争。当时军校内部,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发展大大超过“右”派的孙文主义学会,蒋介石感到害怕,决定加以限制。

1925年11月,蒋介石在潮州西湖公园,召开了连以上的军政人员联席会。右派分子缪斌等经蒋介石的授意,在会上肆无忌惮地贩卖戴季陶主义,公开制造分裂,排挤、打击共产党,诬蔑共产党员不忠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许继慎等先后在会上发言,据理对右派的谬论进行了驳斥。许继慎在发言中运用作战是否勇敢的实例,来说明军人对革命的忠实和不忠实。他当场指着蒋先云说:第一次东征时,他两次受伤,伤痕犹在,人所共睹。又说:共产党员唐同德营长,冲锋在前,壮烈牺牲。牺牲的共产党员的连、排长更属常见。就拿我本人来说,攻惠州时,我不但立于城下指挥,还亲自爬城。但是攻城指挥官某团长却在敌人猛烈炮火下,临阵脱逃。这不仅是勇敢不勇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革命忠实不忠实的问题,他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

事后,周恩来在汕头召开了第一军少校以上的共产党员会议,指出潮州会议是分裂的先兆,表扬了蒋先云和许继慎等人,称赞他们不仅作战勇敢,也擅长说理斗争。同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逼迫在一军中的共产党员放弃对马列主义的信仰,放弃自己的党籍,转而加入国民党。许继慎针对国民党右派的这一阴谋,与蒋先云等一起,首先公开宣布放弃国民党党籍,保留共产党党籍。这在黄埔军校内外影响很大。

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组织下,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北伐。由我党直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遣队,早在5月已挺进湖南。7月中旬,在独立团占领湖南浏阳后,党从广州派许继慎等30多名营、连、排干部去加强独立团的工作,许继慎被任命为第二营营长。

许继慎一到独立团就深入连队,了解战士们的思想、生活、作战勇怯等情况。他特别重视党的领导,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许继慎在第二营中健全和加强了党的组织领导。使重大事项除报告独立团党支部和团长以外,还得经过营党小组的集体讨论决定,从而使第二营置于党的直接领导之下。

强渡汨罗江,攻打平江,是许继慎到独立团后参加的第一个战役。独立团的任务是从上马铺附近渡过汨罗江,经狮子岩绕到平江城东北,向平江城攻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许继慎派侦察员对有关地段进行了详细侦察。19日晨,独立团强渡汨罗江,旋即攻占平江城,敌司令陆法被逼自杀。此役,敌在平江一带的主力几乎被全歼,计毙俘敌官兵6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战利品。

平江战役结束后,许继慎写了《平江战记》一文。在文中,他总结以往战斗经验,认为通过这一次战斗,才真正懂得“两军对峙,勇者为胜”的道理。

此后,许继慎率营随独立团,作为第四军的先头部队,会同第七、八军,沿京汉线北进。8月21日,攻占湖南的岳州(今岳阳),22日,攻占湖北的通城,之后又向汀泗桥进军。

1926年8月26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开始攻打通向武昌的交通要道汀泗桥。吴佩孚纠集了主力部队在这里死守,并用火力封锁铁路桥。第十师的先遣队无法前进,十师与十二师的联系也被隔断。

为了扭转这一局势,许继慎奉命率领第二营立即投入战斗并阻挠了敌军的退路。许继慎指挥第二营与敌军强大的优势兵力进行了将近18个小时的较量,才使第十师和第十二师恢复了联系。经过第二营和第十师、第十二师的共同奋战,又将敌军击退到汀泗桥,并用火力封锁汀泗桥,两军遂成隔河对峙的态势。随后,许继慎又率第二营于夜间以白刃战,击退了全部敌军。

8月27日,北伐军几个团同时向汀泗桥发起进攻。独立团在当地农民向导的帮助下,经鼓塘角绕到敌人背后,进行了猛烈攻击,敌惊慌失措,遂全线崩溃。许继慎率第二营随独立团冲向铁路,一举占领了汀泗桥,残敌向咸宁城逃去。这次战役中,独立团生俘敌军官兵2000多人,缴获步枪4000余枝。

在追击溃逃咸宁的残敌战斗中,叶挺团长命令许继慎率领第二营为前卫。许继慎受命攻击咸宁城后,即对全营进行简短有力的政治动员,讲清楚了任务的重要性,并给全营下了一道死命令:一直向前冲,占领对岸敌人阵地!党团员必须冲锋在前!8月27日上午11时,独立团占领咸宁城,并乘胜向贺胜桥进击。

8月29日晚,独立团第二营和第三营分别沿着铁路东西两侧,隐蔽地向敌阵地前进,准备攻击。当许继慎率二营部队进至距敌人阵地只有百余米远的地方时,即到前沿阵地侦察敌情和进攻路线。30日晨4时左右,敌军不断向我射击。许继慎从实际出发,决定提前行动,立即指挥并带领第二营全体战士向敌人发起冲锋。战士们一鼓作气冲进敌人阵地,敌人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独立团二、三营占领了桃林铺一带后,许继慎果断勇敢地带领部队向前猛攻吴佩孚的指挥阵地。

此时,吴佩孚慌了手脚,即令刘玉春率领第八师反扑,将第二营包围,战斗相当激烈。在这紧要关头,许继慎胸部负重伤,但他仍然坚持指挥战斗,对四面之敌进行反击。后在第一营的增援下,粉碎了敌人的包围。30日11点多,独立团攻占了贺胜桥,打开了通往武汉的最后一道门户。吴佩孚仓皇乘车向武汉逃去。不久,许继慎因伤口恶化,入院治疗。

1926年冬,许继慎伤愈归队,正赶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进行扩编。叶挺任新建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独立团改编为该师第七十三团,许继慎任第七十三团参谋长。他十分重视部队的思想建设,经常给干部和战士上政治课,进行思想教育。

1927年春,许继慎调任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二团团长。这个团原来没有党的组织,许继慎对同时调去的几个党员强调最重要的工作是搞好党的建设,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真正做党的宣传者与组织者,创造条件,发展新党员。

在北伐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篡夺了北伐军领导权,继一年前的中山舰事件之后,更加变本加厉地反共反人民。3月18日九江事件,3月23日安庆事件,4月12日,上海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广州的大逮捕、大屠杀。

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后,许继慎出席了各种讨蒋会议,参加了各项讨蒋活动。他认为,蒋介石野心早有暴露,由于陈独秀太软、太右、太麻痹,我党曲予优容,才致今日。必须清醒自反,与蒋刀枪相对,方可自立。

1927年4月间,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进入河南,进攻奉系军阀张作霖。这时,蒋介石勾结夏斗寅,乘武汉空虚进行偷袭,武汉危急。一些国民党军政人员惊恐万状,认为武汉即将陷落,准备逃走。在这紧急关头,我党坚决主张打退叛军,迅速动员一切力量保卫武汉。

许继慎所在七十二团的任务是抢先占领距武汉仅40里的纸坊,阻敌前进,并掩护后续部队开进。许继慎接受任务后,立即和副团长率领全团出发,乘火车赶赴纸坊。到达纸坊后,全团立即进入阵地。此时,敌先头部队已进占纸坊车站和纸坊镇附近。第七十二团在许继慎的指挥下,向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攻占了纸坊车站和纸坊镇,阻止了敌人的前进。

第二天拂晓,敌人集中兵力反攻,第七十二团团部被包围。值此生死关头许继慎命令全体官兵死里求生,击退敌军!他手执团旗,率先向敌人冲击,顿时冲散了敌人包围。激战数小时后,敌军开始动摇。许继慎下令吹冲锋号,带领部队向前冲去。这时,许继慎的左、右肘和胸腹部先后都负了重伤,肠子流出体外一寸多长,但他仍坚持指挥战斗。

敌人在第七十二团、第七十五团和中央独立师的打击下,终于溃退。革命军到至乌龙庙,在土地塘一带与敌人再次展开战斗,又将敌击溃,占领了土地塘。到此为止,夏斗寅的叛乱被粉碎,武汉转危为安。这次平叛的战斗,谱写了北伐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尽管北伐军英勇斗争,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还是在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之后失败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疯狂的屠杀。为了挽救革命,党决定举行南昌起义。许继慎重伤未愈,遵照指示乘车离开南昌,经九江转赴上海养伤。以后他一直以没有能参加南昌起义,引为憾事。

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许继慎与一部分起义人员住在上海租界内党的秘密机关。不久,他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率领薛卓江、李坦(荣桂)、陶紫光、孙一中、廖运周、胡允恭等秘密返回皖西准备建立工农武装。后因许继慎被敌认出,便不得不离皖返沪。途经合肥时,他找到了共产党员、原安徽省学联委员童汉璋及范毓南、徐梦观等,组建了中共合肥党小组。然后即返回上海,在党中央直属小组工作。

在上海,他充分利用乡土关系,以个人交友的方式,通过享有很高社会名望的家乡前辈朱蕴山对留居上海的安徽名流、北伐时期的国民党军政要人常藩侯、柏烈武等做统战工作。在促使这批人认清蒋介石的反动面目、抛弃拥蒋反共态度和倾向革命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当时党内一些同志不了解他的任务,又受“左”的思潮影响,议论他交结过广,甚至诬称他不分敌我,消极动摇。他听到后,总是一笑置之——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忍辱负重的宽广胸怀。

1928年,他奉命返回皖西收编流窜六安等地的豫南巨匪李老末部,因黄埔军校同学李自第(原名李自迷)告密,被驻六安的国民党军黄国梁师通缉,幸得鲍传胪的帮助,才脱险返沪。同年底,他参加了周恩来在上海召集的会议。会上,他批评了中共安徽省临委书记尹宽的“左”倾盲动主义政策,反对尹宽关于六安立即举行武装暴动的错误决定。在他和柯庆施、黄康的坚持下,尹宽的“左”倾盲动政策流产,六安也避免了一场无谓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