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经理掌控人脉的88个细节
6754400000022

第22章 用口才润滑人脉(2)

有一次,她公司的一个业务员在营销方面屡遭失败后,对自己的营销能力几乎丧失了信心,因而想辞职。当玛丽·凯得知此事后,她把这位业务员叫到跟前,对他说:“我听你的前任总经理提起过你,他说你是一个很有闯劲的年轻人。他认为把你放走是他公司的一大遗憾和损失。”

她的这番表扬,让丧失信心的小伙子重燃希望。自那以后,这位下属振作起来,终于在自己的营销工作中找到了突破口,最后获得了成功。

总而言之,赞美既是对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也是送给对方的最好的礼物和报酬,只要妥善地运用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拓展人脉。不过如果在赞美他人的时候说得太夸张、太虚假,就会被对方所厌弃,所以在赞美他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要对对方的年龄多加留意

面对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如果你称赞他的父母如何了不起,就不一定能打动他,如果你把他与他的父母一起称赞,他就会欣然接受。面对老年人,他已经历经几十年的沧桑,对于自己已不再有过多的希望,而是将自己希冀的一切寄托于子孙身上,如果你说他的子孙能力突出,将来一定有大发展,他肯定会认为你慧眼识英雄!

2赞美要与对方的职业相协调

比如对于商人,如果你称赞他学问好、品德好、或是清廉自守等,他可能会以为你在讥讽他,但如果你称赞他眼光独到、头脑灵活、生财有道等,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对于文人,你如果称赞他驭人有术,他就会认为你在挖苦他,相反,如果称赞他学有根底、妙笔生花、思想恢弘等,他就会认为你的称赞就是真诚的。

3赞美要适度

赞美虽好也要适度,如果在赞美他人时刻意堆砌一些敬语,说一些夸张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事情,不但不会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造成他人的反感,可谓得不偿失。常言道:“语言是衡量沟通双方心理距离的尺度。”过分地赞美和奉承对方常常会在无意中拉开彼此的距离,更有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所以,当你不知道该怎样赞美对方的时候,你最好是用倾听来表达你的敬意。

4在赞美地位较高的人的时候,恰当地表达出尊敬的态度

很多地位较高的人常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这时候,如果你在赞美对方的时候如果能表现出对对方的尊敬,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写给总经理的话★★

如果你能坚持赞美他人,你会赢得上司的欣赏、同事和下属的支持以及朋友的帮助,这样,你的工作会更顺利,生活会更和谐,人际关系也会更融洽。

巧妙提问打开对方话匣子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表达欲望,如果总经理能够以巧妙的提问方式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就能让沟通顺利进行下去。反之,如果你提出的问题不当或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对方的畏惧就会造成沟通障碍,甚至使沟通中断。

因此,总经理要想在沟通中与对方形成良好的互动,就应该及时找出对方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对方对这个问题形成自己想要的观点,而不是挑剔对方的失误或者指责对方,以免引起对方的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总经理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之前要理解对方的想法

要想把问题问到点子上,以引起对方积极的回应,总经理首先要认真倾听对方所说的内容,同时也要仔细揣摩对方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的情感状态,弄清楚对方的言外之意。

2谈话的过程中积极做出回馈

提出问题之后,当你在听对方回答的时候,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有一些疑问或者需要确认一下自己理解的正确性,这时你就应该及时做出回应,并把你的疑问和需要确认的理解提出来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3提问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

提问不宜太早,否则就会打断对方的思路,同时也是对对方的一种不尊重。

4提问要结合对方的谈话内容

当你需要向对方提出问题的时候,你所提出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谈话的主题,否则就会让人以为你心不在焉,从而对你产生不良印象。

5提问要控制数量

总有一些总经理在向自己的下属提问的时候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甚至到了让下属来不及回答的境地。这种没完没了的提问方式颇有些咄咄逼人之势,不但会让对方不断被打断思路而疲于应付,而且也会怀疑你的诚意,而不愿再与你交谈下去,但提问的数量也不能太少甚至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对方就会得不到相关信息的及时反馈,同样会对你产生质疑。所以,当你确实有很多疑问的时候,你就可以按照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当你确实没有问题的时候,你也可以把自己对对方说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说出来,从而让对方认为你真的是在倾听。

6提问要注意速度

有些总经理在向人提问的时候就像被谁催着一样,急匆匆地提问题。其实这样会极大地影响沟通的效果,因为对方很可能因为说话太快而听不清你的问题,或者来不及做出反应,而让对方对你产生不满。但如果因为怕对方听不清而放慢速度,甚至到了要一字一顿的地步,也会让对方失去耐心而不愿与你交谈。因此,提问的时候,既要让对方听清你的话,又要不至于太慢。

7提问的语气要适中

当你与对方交流的时候,就千万不要使用那种咄咄逼人的严厉的语气,因为这样的语气会使对方望而生畏。此外,那种比较急迫的语气也要看具体场合慎重选用。一般而言,提问的语气要温和、恳切,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8提问要注意方式

一般而言,提问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就是问题不确定,回答者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的提问方式。这种方式能让你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让你更全面地了解情况,不过它只适用于双方的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封闭式提问是那种只需要对方回答是与否的提问方式,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你往往能够得到明确的回答,而且只需要很少的时间,但也正因其答案简单,你所能得到的信息会很有限,除非你所设置的问题非常全面。在决定使用哪种方式的时候,你要根据具体需要和时间来进行选择。

★★写给总经理的话★★

身为总经理,也许你不能口若悬河,也许你不能舌绽莲花,但只要你能适时提问,你一样可以打开他人的话匣子,并与对方顺利交谈下去。

总经理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作为总经理,会说固然重要,但会听也一样重要。对于总经理而言,善于倾听能让自己更有亲和力,也能让公司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小毛是某机械制造公司的一名机械师,他日常操作的是一部价格昂贵的机器,为了避免损坏机器,也为了避免受伤,小毛每次操作机器的时候都必须戴手套,而手套本身就是易耗品,因此小毛需要经常更换新的手套。根据公司的规定,小毛要换手套就必须向上司申请,等上司批准之后他才能拿到新手套。但问题是,如果他找不到人帮忙看机器就必须停机以保证安全,然后小毛才能走到另一幢大楼填申请表,接下来他要找主管签字。等到办好这一堆烦琐的手续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这时小毛才能拿到一副新手套。小毛认为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还影响工作效率。

后来不厌其烦的小毛鼓起勇气走进了总经理劳先生的办公室,然后对他说了自己换手套这件事情的看法。在小毛说的时候,劳先生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地听小毛说话。

最后小毛说:“不知公司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定?”劳先生听说这个事情之后马上把相关负责人叫来问:“公司里为什么要定这个规定?”负责人看了看劳先生后小心翼翼地说:“以前我们丢失过一箱手套,为了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我们才不得不制定了这个规定。”劳先生听后很快就说:“从现在开始把手套箱放在离使用者最近的楼层中。”

很多时候,对于企业日常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真正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的人往往并不是整日坐在办公室的总经理,而是那些奋斗在工作第一线的员工。总经理只有耐心倾听下属的意见才能针对实际情况找出更合适的解决之道,反之就很可能会让问题继续存在下去。就像故事中的劳先生那样,他正是因为听了下属的问题,才解决了问题。相反,如果他根本不把下属当回事,那个既费时费力又影响工作效率的规定就会继续存在下去,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就很可能会影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总经理不仅要会说话,还要会倾听。

1倾听能够极大地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

耐心地倾听下属的想法,对他是一种尊重和欣赏,下属会非常高兴。从而在总经理面前更好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并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2倾听能取得信任

认真、专注的倾听,表明你对下属的意见和想法非常重视。正是你的这种诚恳谦逊的态度,才会令下属更加尊敬你、拥戴你、信任你。

另外,通过倾听,总经理能更好地了解下属,更容易掌握每个人的思想动态,这样有助于给每个下属做出恰当的指示,保证团队取得良好的绩效。

3倾听有助于总经理不断学习

虽说职位的高低能够表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但是人无完人,总经理也有不如下属的地方,而通过倾听正好可以从下属身上学到一些优点,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通过倾听,总经理可以从下属那里获得一些自己不了解或是忽视的东西。

4倾听有助于化解矛盾

有时下属找总经理诉苦,抱怨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总经理不认真倾听,就无法得知事情的原委,也就无法进一步解决下属之间的矛盾。另外,如果总经理不耐心倾听下属的意见,很容易造成沟通不畅,这就容易引起误会和误解。因此,倾听有助于防止领导和下属之间产生矛盾。

★★写给总经理的话★★

一个卓越的总经理的耳朵要远远重于嘴巴,他们不会长篇大论,更不会把大量精力浪费在作报告、定调子上,他们希望下属能有自己的主见,也能在服从大局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工作。当下属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能够竖起耳朵,集中注意力倾听下属“倒苦水”,而不是凭空“想当然”或轻易下结论。所以,作为总经理的你要能耐心地倾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要学会拒绝

作为总经理,常常会遇到一些求助的人。对此,很多总经理来者不拒,一概应承,结果却让自己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其实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别人都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否则就会使自己陷入困境。所以,当你答应别人的请求的时候一定要权衡一下可能性,看自己是否能够帮助,对于那些不能帮忙的事情一定要坚定地说“不”。

昌先生因为工作能力突出,所以进入公司后不久就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自从他当上公司副总之后,来求他帮忙的人络绎不绝。最开始的时候,昌先生碍于面子,就只要有人求助,他就答应下来,然后尽力帮忙,后来有些人相求的事情已经不是昌先生所能为的了,但昌先生由于说不出“不”,就只好勉强撑下去。终于有一天,有一个人来求昌先生帮忙弄一份文件,而这个文件正是昌先生公司里正在做的一个新项目的计划书。昌先生很不情愿,他完全明白出卖公司的计划书的后果,但这时的他已经丧失了理智,很快就把计划书交给了来人。不久之后,公司因此遭受重大损失,于是进行彻查。最后,昌先生不仅被公司开除,还被判偿还公司所遭受的所有损失。

其实,如果昌先生当初能够坚持说“不”字,他的结局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所以面对对方的请求,总经理必须保持足够的理智,权衡一下利弊。如果对方请求的事情已经超出你的能力,你就要委婉地拒绝,让对方理解你的苦衷。如果对方请求的事情已经违背了社会公德甚至已经构成了违法犯罪,你就要不给对方任何通融的余地。如果你不会说“不”,你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也就无法圆融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以拒绝的艺术不可不知。以下三方面可供参考。

1以“制度”为借口

在拒绝他人时,用制度限制来作为借口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仅能达到拒绝别人的目的,而且不伤和气。

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一位普通职员鼓起勇气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对总经理说:“对不起,我想该给我涨工资了……”说句实在话,这位职员在这里工作已经很长时间了,她的工作做得很不错,虽然她的工资已经不低,但她觉得自己确实应该得到更高的工资。

总经理笑着回答道:“你确实应该了,但是……”总经理指着自己办公桌上的一块玻璃板下的一张印刷卡片不慌不忙地说,“根据本公司职务工资制度,你的工资已经是你这一档中最高的了。”

职员一听就明白了,她沮丧地说:“哎,我忘记我的工资级别了!”

职员退了出来,几条打印出的制度使她放弃了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她想:“我怎么能够推翻那张压在玻璃板下的印刷表格呢?”

2以时间为借口

很多时候,当对方提出你无法办到的请求时,大可不必当场拒绝,你可以说:“让我再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这样,你就可以让时间来冲淡对方让你解决对方提出的问题的欲望,既使你赢得了考虑如何答复的时间,也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很认真对待这个请求的。

职工小乐找到蓝经理要求调换工种。蓝经理心里明白小乐的工种根本调不了,但他怕伤及小乐的自尊,就没有马上回答说“不可能”。而是说:“这个问题涉及好几个人,我个人决定不了。我先把你的要求反映上去,让厂部讨论一下,过几天答复你,好吗?”

蓝经理这样的回答让小乐明白:调工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让厂部讨论之后既可能能够调动,也可能无法调动,自己在思想上就有所准备,这比当场回绝效果要好得多。

3语中藏“不”

学会婉言拒绝,实际上就是学会说“不”。生活中有不少人不懂得“不”字的伟大,遇事优柔寡断,畏首畏尾,什么事情都答应,最后又无法实现,结果常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听命于人。也许这些人心里知道自己不能做到什么、能做到什么,为什么不能做到、为什么可以做到,却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将“不”说出口。于是简单的“不”字,只能在嗓子眼儿里打滚,怎么也跳不出来。其实学会说“不”,并非直言其“不”,而是语中藏“不”。

一家大公司的总裁的朋友向他打听一些公司运作的事情,总裁十分自然地笑笑说:“你也知道,这属于商业机密。如果泄露出去,对公司很不利的。那么请你告诉我,对这类绝密的情况,你能保证不告诉其他任何人吗?”

“绝对保证,我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说。”朋友回答得非常坚决。

总裁说:“说得对,我也和你一样。”朋友先是一愣,继而一笑,便心知肚明地不再追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