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经理掌控人脉的88个细节
6754400000024

第24章 保持低调人脉广(1)

恰当地保持自己的气势

作为总经理,在很多时候,你会处于强势地位,但如果一味表现自己的强势,就很可能使朋友离你而去。所以当你发现对方有比自己强的地方的时候,身为总经理的你就应该保持谦逊。事实上,如果对方的实力明显高于你,而你却意气用事并与对方硬碰硬,虽然你最后可能侥幸地战胜对方,但更大的可能是从此毁了自己。如果对方只是某一方面稍微比你强,而你一味地争强好胜,也许你会依靠自身的优势打败对方,其结果却有很大的可能是从此失去了对方的友谊,甚至使对方成为你的敌人,可谓得不偿失。

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会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态,他们喜欢看到自己比对方强大、优秀、聪明、能干,喜欢看到对方用一种仰视的目光看待自己,那些强大的人更是如此。所以,总经理在与这样的人相处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谦逊与和蔼,往往能够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苏东坡曾经说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豪杰尚且能够放下架子,在必要的时候保持低调,更何况是身为一家企业的总经理。

虽说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气势,从来不向对方低头,可以显示出你的勇敢,却也可能为自己树敌。相反,那些处事低调,心态平和,既不逞能,也不占先,待人温和有礼的人往往能够拥有好的人缘。所以作为总经理,要学会韬光养晦,避其锋芒,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尤其是当你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的时候,你就更应该放下架子。这样,就可以使对方顺利接纳你。因为身为事业上的成功者和生活中的幸运儿,总经理难免会让不如自己的人产生嫉妒心理,让比自己强势的人产生敌意。既然如此,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写给总经理的话★★

其实,人本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也没有永远的强与弱,这些都只是一时的。只要你愿意,那么保持低调就会是一种智慧的处世策略罢了。

心怀谦虚,放低姿态

很多总经理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妄自尊大,喜欢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但最终却很可能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其实,与人相处尤其是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彼此并不熟悉,如果你态度高傲,急于自我表现,做事张扬跋扈,时时刻刻都想压倒对方,那么即使你思路敏捷,口齿伶俐,也很难赢得对方的好感,甚至你一张嘴就会使人厌烦,更不要说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按照你的思路行事。相反,如果你能表现得谦让、诚恳一些,你会很容易就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所以一旦形势所迫,他们就会坚决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身为总经理,如果你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常常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地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这在对方看来无疑就是在挑战对方的自尊,对方自然也就很容易产生敌意,而你也就无法获得对方的好感和支持。

身为总经理,如果你能放下架子,对方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关心的感觉;相反,如果你只顾着表现自己而让对方反感,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拉大,而且当你肆意地表现自己的时候,你的短处和缺点也将在众人面前变得一览无余,从而使你自己为他人留下把柄。

袁先生是某公司的业务经理,在他刚到公司的那段日子里,在同事中几乎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原因就是他做人太过张扬,从来不放过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机会。由于袁先生自身拥有充满机遇的前途和才华横溢的资本。使得他春风得意,几乎每天要找机会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而同事的反应却十分冷淡,甚至有的人当着他的面表示出了反感。

就这样,袁先生在公司除了工作,几乎就是一个孤家寡人,没人愿意同他聊天。后来经朋友指点,才开始开窍。开窍后的袁先生就很少再谈自己的成就了,整天像个学生似的多听同事说话。同事以前在他这里遭到破坏的自尊又得到了恢复,很快,袁先生的人缘就在公司好了起来,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袁先生也能够很轻易地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现在的袁先生深知,在和同事打交道的时候,再也没有比谦虚谨慎更好的办法了。

可见,当你面对朋友或是对手的时候,放低姿态不但可以使你获得他人的好感,还可以使你赢得他们的大力支持。故事中的袁先生的在同事中际遇的变化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善于放低自己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作为总经理,也要深知这一点,才能让自己的事业发展得更顺利。

★★写给总经理的话★★

低姿态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在与人相处时,要心怀谦虚,而不要一味地炫耀自己。谦虚使人得到尊敬,自大使人远离朋友。心怀谦虚二字,自可以“呼朋引伴”,受益终生。

态度比道歉本身重要

为人处世的时候,就算你机灵圆滑,也难免会做错事说错话,即使是身为总经理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总经理往往不愿道歉,即使道歉也会不情不愿、勉勉强强地道歉,生怕自己会从此失去在众人心目中的威望,甚至被人轻视。但事实上,在必要的时候,“对不起”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丢面子。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勇于真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候更能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并加深彼此的关系。

另外,如果你说不出道歉的话,那么请用你的行动去表现你的歉意,这样对方仍然能感受到你的真诚。但如果你只是口头上说着抱歉,却没有任何诚意,或者摆出一副心不在焉、高高在上的样子,那么你的“对不起”不但会于事无补,甚至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龙女士在公司里工作了两年以后,由于业绩突出、人缘很好,所以被公司提拔为公司的副总经理,她原来的同事则成为她的下属。龙女士担心她会被这些人所刁难,但几个月过后,她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原来,在升迁之后,手握大权的她虽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决定原来的同事们的工作前途,可以评估他们的工作表现,但她始终低姿态地与他们相处。当她犯了错的时候,她也能够真诚地向对方道歉。

有一次,龙女士让一位同事整理以前的客户的名单。不久之后,同事就把名单送来了。当时龙女士正忙,就让同事放在办公室里出去了。不料,龙女士过后就忘记了这份名单已经送来了,结果过了好几天之后,龙女士想起自己要的名单,以为同事还没有送来,就把同事找来,不满地提醒他要提高办事效率。同事有些生气地告诉龙女士自己已经把名单送来了,还说自己是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出来的。龙女士闻言仔细一找,果然在一堆文件中把名单翻了出来。她知道自己错怪了同事,就赶紧对同事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忘了,以后我一定会注意的。”听到龙女士真诚的话,同事心里的不满也不见踪影了。

许多时候,总经理的道歉能否获得对方的认可,其关键就在于你的姿态。因此,当你需要向对方道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记道歉并非降低身份,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伟人也有道歉的时候。丘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是以赞誉方式做出的道歉。

(2)道歉一定要出于至诚。

(3)道歉要堂堂正正,不必低三下四。

(4)应该道歉的时候,就马上道歉,越耽搁就越难以启齿。

(5)假如你认为有人得罪了你,而对方没有致歉,你就该冷静应付,不可闷闷不乐,更不要生气在胸。写封短笺,或由一位友人传话,向对方解释你心里不痛快的原因,并向他说明你很想排除这一烦恼。

(6)你如果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这种没有骨气的做法,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同时,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与“必须道歉”的区别。比如你是上司,某一下属不称职,势必予以革职,你会觉得遗憾,但不用道歉。

★★写给总经理的话★★

无数的事实证明,当你放下架子向对方真诚道歉的时候,双方的宿怨会烟消云散,感情会更融洽。更何况,很多时候,当你做错事情的时候,对方其实并不会在意你错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意你在道歉的时候所表现出的那种真诚的态度。

留有余地好处世

身为总经理,要能够给自己也给别人留有余地,以便使双方都进可攻退可守,而不至于陷入尴尬之中。

当你制订一项计划的时候,留有余地可以使你以后面临困难的时候,处理起来能够更得心应手;当你批评别人的时候,留有余地可以成功地化解对方心中的逆反之意,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也使双方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当你在工作中为自己留下休息的余地,你会更加精神地重新投入工作中去。

家有余粮好度日,事有余地好周旋。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人处世留有余地,话不说满,事不做绝,那么自然就会“天无绝人之路”。如果你能留下更多的空间给别人,其实也是留给自己一个机会。

某食品公司的销售经理由于一次判断失误,给公司带来了十几万的损失。这位经理平时工作非常认真,从公司成立开始便与总经理一同打天下。事后,经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不要这一年的工资和奖金,并做好了相应的补救计划。但这一失误却未能得到总经理的原谅,总经理坚决要将他开除,其他人的挽留和劝说都无济于事,并在大会小会上经常提及此事。

这位经理离职后,依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客户资源也开了一家食品公司。由于他以前人缘就好,他离职的那家公司的一批技术人员也跟了过来;再加上销售渠道他也熟悉,所以业务很快便开展了起来。而那位总经理却因为开除他,致使手下人员不敢放手做事,导致公司最终难逃倒闭的命运。

其实,故事中的那位总经理如果能够得饶人处且饶人,照顾对方的面子,给对方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而不是步步紧逼,很可能就不会最终使自己走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可见,懂得照顾对方的面子,你才能换得对方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得理不饶人,就很可能会使双方都陷入尴尬之中。

俗话说:“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与人相处的时候,时刻为对方留下一些余地,而不是把事情做绝,这样不管是在什么时候见面,双方都不会因为曾经的不快而尴尬,当你需要的时候,对方自然乐意出手相助。所以,待人宽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条生意经,是处在生意场上的总经理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给别人留余地,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所谓的“养儿防老,囤谷防饥”、“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说的也都是未雨绸缪,为自己的明天留后路、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