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经理掌控人脉的88个细节
6754400000025

第25章 保持低调人脉广(2)

狡兔尚且三窟以便给自己留下逃生的余地,饿狼尚且不尽杀猎物以便为自己留下狩猎的机会,更何况是要依靠人情来广结人脉的总经理更要做到无论恩怨是非都要留有余地。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时,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而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有一个缺口的圆圈。然后,企业家问道:“这是什么?”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

面对这些不同的回答,企业家笑笑说:“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这位企业家可谓深通人情世故,他为下属们留下一个“缺口”的同时,不但激发起了下属进取的欲望,也为自己的成功留下了机会。这也是所有的总经理们都应该学习的,要知道,独自追求完美,最终只能更不完美,而为对方留下发挥才能的机会,完美的合作却会使你获得最大的收益。

也许有人会说:“那这样岂不是显得我自己太无能了?”其实给别人留点余地,并不意味着能力不足。就像授权一样,管理者之所以授权不是不管,而是更高效地管。同样的,为别人留下一点余地并非无能,而是充分地调动起彼此的潜能。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凡事留有余地,也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而这也正是企业管理者用人的最高境界。

★★写给总经理的话★★

人生总会有坎坷,也总会有一帆风顺。无论怎样,留点余地给自己和他人,都会使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

勇敢承认错误也无损形象

总经理也有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这时,有些人为了面子拒不认账,找借口推脱,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维护好自己的面子,还失去了他人的信赖。其实,他们之所以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根本原因不过是害怕承认错误有损于面子,害怕失去了身为管理者的权威,害怕承担责任而已。

化工厂总经理吴先生一向以严厉著称。有一次,吴先生在视察工作的时候发现一位员工在工作时间不在工作岗位上,他十分生气。等到这位员工回来之后,就当众把这位员工毫不客气地训斥了一通。没想到,吴先生刚刚训斥完,该员工所在的部门的经理就闻讯赶过来,告诉吴先生刚才是自己把这位员工叫去谈话的。吴先生这才知道自己太性急了,但他碍于面子,就装做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若无其事地走开了,事后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解释。这让这位员工从此心里留下了芥蒂,总觉得吴先生是在借题发挥,而部门经理也因此事心生不快,对吴先生的印象十分不好。

事实上,勇于承认错误的后果并不会损害总经理的威信,而威信也并不是建立在拒绝认错基础上的。如果你能坦率承认自己的错误,表面上看好像当众出丑了,实际上去却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当你犯错的时候,你的认错的态度也就决定了你能否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不会损害你的形象。只要你能勇敢地承担自己应该承担责任,并采取恰当的措施,你仍然可以成为他人尊重、敬重的对象。

某公司一位财务经理,有一次因失误错发给一名请病假的员工全薪。他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通知那名员工,并解释说必须纠正这项错误,要在下月发工资时减去这次多付的工资。那名员工说这样会给他带来严重的财务问题,因此请求分期扣除他多领的薪水。但这样做必须经过老板的批准。财务经理知道,这样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但这一切混乱都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必须在老板面前承认。

他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如实地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板,老板大发脾气地说这应该是人事部的错误,但财务经理解释说是他的错误。老板又说这是因为会计人员的疏忽,财务经理重复地说是他的错误,老板又责怪办公室另外两个同事,但财务经理坚持说是自己的错误。最后,老板惊喜地看着财务经理:“好,这是你的错误,现在就按你的方案解决掉吧。”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财务经理没有回避,而是勇敢地承担了一切,自那以后,老板更加器重他了。

人们大都是在不断地出错、不断地改正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直接反映了他的敬业精神和个人品行。乔治面对自己的错误没有逃避,没有辩解,更没有推托给他人,而是用高度的责任感来面对这次事件。可以说,让乔治征服了老板的也正是他的这份责任感。

英国大都会总裁谢巴尔德说过:“犯了任何错误都不能找借口推脱。”同样的,当你犯了错的时候,与其逆风而行,不如放下面子,真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写给总经理的话★★

任何人都有可能会犯错,更何况有时候犯错也就意味着进步,所以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却拒不承认,甚至转嫁给他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管理者并不少见,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而是把下属或其他人当做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它不会让你的形象更高大、更美好,相反,它只会败坏你的美好形象。

不要总是炫耀自己

与普通人相比,总经理往往会自然不自然地具有一种优越感。其实,身为成功者,优越感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你对自己的优越感的显现毫不加以控制,甚至故意在人前显露你的优越感,它就会破坏你的人际关系。

王先生是某公司的老总,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他姗姗来迟,公司的皇冠车送他到聚会的酒店门口,他手握移动电话,昂首挺胸向众人招手问好,身后还有一位婀娜多姿的女秘书随行。在场的人都傻了眼,不知是朋友聚会还是某要员莅临现场,没有一个人上前和他打招呼。一位心直口快的老朋友还不轻不重地来了一句:“不知王老总驾到,恕我等有失远迎!”弄得王先生进退两难,心里颇不是滋味。

在这个故事中,王先生就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朋友聚会不是生意场,更不是交际场所,如果在老朋友面前显阔、拿派头,无疑是在贬低他人、炫耀自己,只会自讨没趣,还会为今后朋友间的交往留下隐患。试问,谁会喜欢一个常常在朋友们面前炫耀自己的人呢?

与对方相处的时候,即使你比对方成功、比对方受宠、比对方地位高、比对方拥有更多的财富,你也要控制自己的优越感,收敛锐气,不耍派头,学会谦虚,表现得平易近人,才能与对方成为朋友。

老高担任一家公司的项目部经理,他在技术与学识上要比其他同事优秀,工作能力也很强,还常常受到上司的表扬,他常常因此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尽管非常优秀,却仍然和同事们难以和睦相处。不管是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上,还是在工作方案的安排上,甚至就连日常琐事的看法和处理上,只要别人意见与自己不合,他就一点也不能容忍,并立即发作起来,非要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不可,否则,就会不依不饶,甚至恶语相加。因为,他觉得自己永远高人一筹,意见必然正确无误,别人只有跟着走的份儿,否则就是以邪压正。正因为他的这种毛病,所以,凡与他相处稍久的人,无不敬而远之,避之犹如瘟疫。

某些具有高度的优越感的总经理常常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且为了时刻维护自己的优越感而刻意与朋友们和下属、同事划清界限,一旦有人逾越了这个界限,就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是攻击。他们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权利,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最终,在面子的世界里,他们成为“有面子”的人,而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却成为最失败的人。可见,具有优越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过分的优越感伤害了自己的人脉关系,甚至断了自己的财路。

★★写给总经理的话★★

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放下优越感,低调一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失意人面前不谈得意事

李白有两句著名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其实人有得意事,难免会得意之情,但是身为总经理,你在谈论你的成功、权利和财富的时候一定要选对场合和对象,还要注意措辞。如果你在那些失意者面前毫无顾忌地畅谈你的得意之事,就很可能会招致他人的不快。

但遗憾的是,总有一些总经理认为自己高人一筹,喜欢在人前卖弄自己的得意事。尤其是在亲朋好友面前,他们会完全无视他人的心情而迫不及待地吹嘘自己,满脸都是得意之情,以至于他们本想炫耀自己,结果却成为最令失意者反感的人。

大凡失意者都会比较敏感,如果你不管不顾地和失意者谈你的得意事,就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以为你是在挖苦、讥讽他。所以当你正春风得意时,尽量不要在失意者面前显现出来,更不要大谈特谈。

某企业因经营不力,总经理原先生没办法只得宣布破产,妻子也因为和他感情不和,想和他闹离婚。他现在是内忧外患,不堪重负了。有一天,他的朋友筱先生为了让目前正处于心情低落状态的原先生放松一点,就约了几个朋友和原先生到自己家里聚会。他想,朋友们在一起说说谈谈,原先生也许就能暂时忘了令人不快的事情。

应约而来的人都知道原先生目前的状况,因此大家都避免去触及与此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朋友三杯酒一下肚,就口不择言了,再加上刚做生意赚了一大笔,忍不住就开始大谈他的捞钱经历和消费功夫,说到兴处,还手舞足蹈,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让在场的人都感觉不舒服。而正处于失意中的原先生更是面色难看,低头不语,一会儿去洗脸,一会儿去上厕所。最后实在听不下去了,原先生就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开了。原先生后来跟送他走的筱先生生气地说:“他再会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炫耀,这不是成心气我吗?”

失意的人往往会对他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即使对方是无心之谈,他们也会听成是对自己的嘲弄和蔑视。对失意者谈得意事,就像在胖子面前抱怨自己太胖,在饿汉面前说食物不好吃一样,你表现得越得意,对对方就越是一种伤害。虽然对方可能不会当面表现出来,但心里肯定会对你十分反感和厌恶,这样你就会有意无意地失去一个朋友,甚至从此多了一个敌人。但无论怎样,这对你的人际关系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写给总经理的话★★

无论有怎样让你得意的事情,都尽量不要在失意者面前卖弄。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你都要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多给失意者一点同情和理解。这样,你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而对方也愿意为你的成功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