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豪气干云石达开
6820500000034

第34章 大渡河之战(4)

屋子里众位将领和幕僚正展开激烈的争论。有的觉得应该放弃进川之策,现在清军把主要兵力都摆在了长江一线,长江在这一段又险恶无比,两边大都是高山峻岭,对于远道而来的太平军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大坟墓。进川固然有利,但是要找准时机。现在时机不对。

以赖裕新、李福猷为住的武将,却大都同意继续进川。赖裕新说:“骆秉章已经调动了他能调动的所有兵马,却并没有阻止我们活动。现在两下僵持,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渡江机会而已。只要我们找到了合适的机会,渡江成功,而四川的兵力现在都集中到了长江一线,省内各地防卫必然空虚,渡江过去,四川就将是我们的天下。如果我们现在撤出四川,必定还是要做流寇,再想打回来,可就困难了。”

孔之昭说:“赖将军之言差矣,我们现在说的不是进川之后,而是说进川的危险。现在清军虎视眈眈,数倍于我,又凭长江之险,我们凭什么能渡过长江?”

石达开站起来,还没说话,刚好看到了站在窗外的叶梅。叶梅朝他点点头,石达开摆手示意他暂时没空。然后,他清了清嗓子,说:“诸位的话都有道理,现在清兵大军都集中于此,我们渡江确实困难。不过,我们现在无法后退。退到任何地方也无法摆脱清军,所以我们只能一拼。现在大军合在一起行动,行动起来太慢,也无法分开清军主力。现在跟太平军做对的清军除了刘岳昭部,就是唐友耕部,剩下的大都无法独立为战。所以,我决定,下一步我们兵分三路。李福猷带一部人马南下贵州,从川南进入四川,赖裕新带一部人马从川北入川,我带中军主力,趁敌军分兵混乱之际,相机渡江。只要我们三方的任何一方渡江成功,都可以从陆路攻击对岸的清军,另外两方渡江就不会成为问题。”

翼王的方案,让大家眼前一亮。这就像把一块砖头,打成了三块,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打击敌人,自然成功的机会就大得多。在撤退没有好的去处、进攻受阻的情况下,分兵迎敌,让刚集结的清军再次调动,无疑会让太平军有很多的主动性。

经过几番讨论,他们最终确定了三方各自的进军路线和联络方式,会议到傍晚才结束。石达开来到住处,宋氏王妃的身子都已经凉了。

石达开看着哇哇大哭的儿子,一屁股坐在了王妃的身体前。叶梅说:“王妃知道您忙,临死前,也没让我去叫您。”

石达开点头,没说话。他不吃不喝,在王妃面前一直坐到半宿,然后对身边的人说:“找个地方……把王妃埋了吧。不要声张,不要起坟,也不要留什么记号。不过要埋在好记的地方,等我们打回来,我再给王妃另造坟墓。”

当天晚上,大军各自准备,第二天一早,叶梅和石达开偷偷到王妃坟前吊唁一番。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们没烧纸也没烧香,只是默默哀悼。

大军从纂江进入贵州,在清军还在稀里糊涂跟着的时候,突然兵分三路,各自出击。

7、折翼双龙场

石达开率领本部人马经过一个月奔突,进入贵州大定地界。

对于石达开来说,这是一段非常哀伤的日子。这些日子的痛苦,比当初彭大顺等人的哗变更让他感到锥心刺骨。

首先是王妃宋氏的死亡。他还没有从她死亡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刚刚出世几个月的小儿子,身体刚刚好转,竟然突发疾病身亡。

具体负责照顾儿子的韩宝英因为日夜劳累,加上悲伤过度,也一病不起。石达开因此决定在大定住几天,也顺便给她治病。

让石达开没有想到的是,大定的苗民竟然让族里的长老参加苗民特意为太平军举行的欢迎宴会。

张遂谋等人害怕出意外,不想让翼王去。翼王却说:“苗民欢迎我们,是好事,说明我们太平军得人心。我假如不去,会伤苗民的心。放心,没有那么多的意外,我石达开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不是千金小姐。”

翼王只带了张遂谋、曾广依等五六人参加了苗民的篝火晚会。苗民们载歌载舞,感谢石达开帮他们杀了欺压他们的土司和官吏。看着热情洋溢的苗族兄弟姐妹,石达开的心情好了许多。

他对张遂谋说:“大丈夫在世,当为民请命。我石达开能为老百姓杀了心头之恨,让他们快乐,不枉此生也。”

苗民们以“最尊贵的客人”仪式欢迎石达开,把用毛稗、高粱、小米、包谷和谷子酿贮的陈年美酒取出来,佐酒菜是鲜香的腌鱼腊肉,还有大块的烤肉,青年男女邀请太平军将士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尽情欢笑。

石达开也受到这个乐观的民族的感染,喝了几大碗酒后,当场吟诗一首: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当夜尽欢。

第二天,附近的苗族小伙就陆续有三百多人报名参加了太平军。苗族土司也给石达开送来了钱粮,表示不与太平军为敌。石达开亲自提笔,写了招兵布告,令贴之四乡。

告示如下:

真天命太平天国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为招募兵壮,出力报效事:

照得冲锋破敌,固力强可必得胜;斩将搴旗,而年富足以取功。缘本主将匡扶真主,诛满夷之僭窃,整中华之纲常,解士庶之倒悬,拯英雄之困顿。志士抱不平,均愿讲武;穷人原无告,共乐从戎。编为行伍,英锐非夸,立就功名,忠勇无比。虽今教练以成材,实由自奋而致此。试观英雄以事夷而羞,甘屈志于泉石;豪杰因勤王不遇,犹隐逸于蓬门。未获吐气扬眉,未能攀龙附凤。复见几许少年,多属终身飘荡;若非勇士,仍然闭世闲游。为轻振作二字,遂废事业于千年;非流而忘归,亦出乎无奈。又有替佣工,终衣食之莫给;抑或微本贸易,获利息之几何?然与其食居拮据于草野,曷若投军投效于王朝?杲能自拔归来,决不能求全责备。片长薄技,定录用无遗;俗子凡夫,岂有遴选不及?愿从征者,各须放胆,图树绩者,切勿隳心。现今处处均有聚义,可惜徒为乌合;人人皆欲奋兴,堪怜未遇龙飞。本主将大开军门,广罗武士,收纳不拒万千,招募无论什佰。先教以止齐之节,复列于戎行之间。待之同如手足,用之以作干城。先登为勇,于疆场标无名之敌;后殿为功,在朝廷邀破格之赏。尚翼群雄,相率前来;纵然一人,何妨独至。称戈比干,乃少壮之事;得爵受禄,亦忠勇所无难。慎勿落魄自甘,仍然裹足;当知见才不弃,尽可宽心。特此谕告,咸使闻之。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

在大定住了十多天,石达开补充了五千多兵员,韩宝英身体也有所好转,石达开告辞了异常热情的苗族老乡,经过云南镇雄,直插四川横江。

横江是金沙江南岸最后一条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境内,从横江驾船可以直入金沙江。金沙江是宜宾以上直至青海玉树巴塘河口的这段长江别称,如果渡过金沙江,就可以直入川南的核心地带了。

石达开命人在附近搜集小船,开始渡江。此时正值太平天国十三年的新春,冷风凛冽,石达开站在横江岸边,看着情绪高涨的太平天国将士,心绪难平。

叶梅拿着一件衣服走来,让石达开披上。大将曾广依从下面跑上来,请令:“翼王殿下,大军准备妥当,请下令吧。”

石达开一脸冷峻,说:“曾广依,命你带兵冲过横江,有决心否?”

曾广依大声喊道:“有决心!”

石达开大声喊:“杀进四川,建不世功业!众军将士听令:冲上对岸,杀退清妖!”

这边战鼓轰鸣,几十艘船只如离弦之箭,直射对岸。

到了河中心,对岸的大炮开始射击。小船上临时装的大炮,也开炮反击。曾广依一声令下,第二批小船也下了江,进行增援。

岸上的清兵有地理优势,却不如太平军英勇。太平军的小船被一艘一艘地打翻,剩下的太平军将士没有后退,浴血奋战。在他们的掩护下,有许多的小船冲上了对岸。清兵一波一波地冲下来,与冲上来的太平军拼杀,太平军杀光了,又冲上一批,杀光了又冲上一批。

叶梅虽然也是江湖人士,却很少看到这大军交战的场景,因此看得心惊肉跳,说:“达开哥,别打了吧……太惨了。”

石达开说:“打仗都要死人,自古如此。一将功成万骨枯,要成大事,必有一番悲壮。将来大业成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每一个人,我都不会忘记他们!”

在河中落水的太平军勇士越来越多,冲上对岸的也越来越多。双方都杀红了眼,战争到了关键的时刻。曾广依亲自在这边敲鼓呐喊,给军士助威,又一批船只开了过去,眼看太平军就要冲上对面山坡了,突然从山坡上出现一片黑压压的清军。这些清军朝着太平军一批一批地开枪,那些快要冲上坡顶的太平军被割韭菜一般打倒在地。

一会儿的工夫,冲过去的几百太平军就剩下了只有几十个,这边石达开等人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们的弓箭和大炮都无法增援,只能看着他们的弟兄一个个在挣扎,在倒下。

剩下的几十个转身就跑,但是他们没跑过后面拿着枪追杀的清军,一阵枪响,对岸的阵地上,就只有几百具尸体了。

河中间还有十几艘小船。船上的军士看到冲过去的士卒都被杀光了,也顾不得放炮了,掉头就朝后跑,对岸一阵炮声轰鸣,十几艘小船眨眼间就成了碎片。

石达开看着河中漂流的和躺在对岸的尸体,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叶梅喃喃地说:“太惨了……死了这么多人。”

石达开一拳砸在了眼前的石头上,恨恨地说:“功亏一篑啊!”

叶梅看着鲜血从石达开的拳头下顺着石头流出。

当天晚上,石达开又组织一百士卒偷渡。选出的这些士卒精通水性,武功又好,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趁着夜色,在水势平缓的地段偷偷下水,朝着对岸游去。

他们腰间系着绳子,一是为了力竭的时候拉回来,二是到了对岸找地方拴住,可以有更多的人拽着绳子偷渡过去。

这些人也没有成功。他们刚到对岸,对岸就突然响起一片枪声,然后一阵沉寂。石达开让人拽绳子,结果很多绳子被对方砍断,他们拽回的只是绳头。

太平军准备了一天,第三天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但是对面清军越来越多,太平军的攻击对他们根本造不成威胁。石达开看看不能获胜,只得含恨离开江岸,退到离江岸有二十多里的双龙场。

石达开在双龙场深沟高垒据守,同时寻找渡江机会。清军唐友耕率部在两岸布防,寻找机会歼灭太平军。

唐友耕等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太平军将领郭集益和冯百年化装成老百姓逃跑,被清兵抓住。这个低级的将领,一到清军大营,就尿了裤子,什么都招了。他告诉了唐友耕一个让他非常兴奋的秘密。太平军内部已经人心涣散,很多人想离开。还有,石达开驻守的双龙山后有一条小路,现无人把守,可以偷袭。

唐友耕重赏这两个软骨头,约定了偷袭时间后,让他们又回到太平军军营,并许以高官厚禄,到时候里应外合,夹击太平军。

到了时日,唐友耕部趁夜从双龙山小路偷偷摸了上来,太平军没有防备,乱作一团。两人联系了一些想投降的将士,先是趁乱杀了大将曾广依和宰辅张遂谋,又到处防火,石达开率众边打边退,等到了安全地界,清点人马,死伤二万余人。大将曾广依等十多位将领被杀。

石达开痛惜不已。

8、天有绝人之路

为了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石达开率部重新退回云南。

一路上,石达开因为屡屡失败,而且损兵折将,自责不已。叶梅宽慰他说:“您都说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怎么想不开了呢?现在您这还有好三万兵马,李福猷部和赖裕新部都在外面作战,不比您在贵县时好多了吗?”

因为石达开纪律严明宽厚爱民,在云南得到民众的拥戴。这让一度沮丧的石达开重新有了信心。

在云南住了一个月后,叶梅竟然带着石达开的老朋友邱道长来看他。石达开异常兴奋,命人摆酒,与邱道长喝酒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