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6825500000011

第11章 营销管理:让买卖无处不在(1)

扩大市场营销是确保公司利益的手段,也是公司在管理竞争中致胜的关键,要想在竞争中不落马,不亡于商战敌军的铁蹄之下,就要求私营公司在营销上转换脑筋,去吃透顾客,去摸准顾客,去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让买卖无处不在。

一、多转脑筋,营销竞争才有出路

营销管理是私营公司做大的最重要的杀手锏,它总是不断地变化,可以讲新的营销管理方式跟不上,就会让公司见不到利润。因此,对于创办公司而言,老板一定要换脑筋,找出路,不能做落伍者和守旧者。

(1)技术变革的步调加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出现新的突破。创新的时滞(从技术的发明到商业化之间的间隔)不断缩短,新技术的运用和扩散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应运而生和飞速成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从而使产品的能耗更低、物耗更小、效率更高、用途更广、种类更多、档次更精、运转更灵活。人们靶这种状况称为主技术对产业结构的“软化”。这种软化增加了知识在成本中的比重,未来世界的产品,知识的含量成为其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

(2)即使在一个很窄的市场分割区,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也在激增;而多样化的趋势又促使市场细分化不断加剧

随着消费者收入逐步提高和生活品质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欲望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追求特殊需求的欲望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不愿意购买与别人相同的东西,希望“突出”、“与众不同”甚至“标新立异”。感性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的消费主流。

(3)分销渠道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传统的销售模式正受到挑战

传销、直销、上门推销等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当人们预期的电子售货、计算机和电视导购、自动化商店、家庭维修服务中心和邮购零售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营销方式的时候,公司传统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发展战略、销售习惯、贸易手段、金融业务、人事制度等都必然会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

(4)传统的促销方法正在逐渐失效,信息高速公路、国际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并带来巨大效益

互联网络的开通与不断完善,为公司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营销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预示着一场营销革命即将发生,网络营销时代的来临。上网公司可以利用互联网,以很低的成本进行国内商品信息的查询;对网上目标客户进行产品测试与满意调查,让客户自行设计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可以网上发布有关信息,进行广告、促销活动;可利用网络渠道进行直接的网上交易,或配合传统的送货上门、结算完成交易过程;也可通过网络提供各种售后服务,建立客户档案,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双向互动沟通。

上述变化,使得商业环境和竞争结果越来越难以预测,越来越难以为公司的行动提供正确的指导。对资源的拥有不再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公司竞争正在从资源转向资源利用能力竞争,而这种竞争,还在于整个营销活动的综合能力以及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公司声誉等非物质因素。此外,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的可承受度”这一新的经济术语应运而生,并引起世界各国市场营销者的高度关注。根据国内一著名经济研究所的调查,已有不少公司在市场推出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项目时,遇到消费者不予接受的难题。为了使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产品顺利地得到消费者认可,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市场承受度的目标,以跟上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对传统的营销观念和营销技能推陈出新,让需求者更加紧密地参与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二、竞争的关键就是销售网

体系就是“网”,对于私营公司而言,常苦于没有这张销售网,而打不开推销产品的局面。

了解了市场的情况之后,紧接着就应选择自己产品的销售体系。由于掌握各部分客户的情况、市场的竞争、各流通渠道的特点,你要选择最适宜的销售体系来销售自己的产品或劳务。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究竟哪条路或哪些路的组合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利润呢?

在进行各种行销和促销活动之前,你必须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人员和推销人员的准备工作。

在公司内部,必须把公司要走的道路、追求的目标和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选择的手段告诉老板;也必须把这些情况告诉生产部门,因为有些销售人员不好解释用户十分需要的纯技术问题,这需要生产部门予以解答。总而言之,你必须向所有的人,包括“不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说明公司的情况。

必须在公司内部培养商业经销人员,尤其是培养与顾客直接接触的销售人员,使之通晓最新的情报。鼓励他们的作战积极性,因为你商业计划的成败与否,前线战场是最关键的部分。

在公司外部,必须把一些必要的情况通告给批发商、零售商、代理人、承包商等,对经销那些技术复杂的商品的销售人员,甚至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这一切都应尽量安排好,这是为你的产品开渠铺路的工作。当你不具备条件直接面对消费者时,公司命运的一部分就会掌握在转卖商的手中。

在选择你的销售体系时,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国际市场营销协会所提倡的原则性作法一般包括以下六点:

(1)产品类型

销售渠道的选择因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食品、非食品等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商品对销售有着固有的要求。如高价值的贵重品或大型商品要选择最稳妥的渠道,有时甚至“一对一”地面对用户,小型的大规模工业品则要经过批发途径,保鲜食品要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

(2)客户情况

购买你产品的客户是大批普通消费者还是少数有特定需要的群体;是遍布于各个收入阶层还是主要针对少数高收入阶层;客户的分布区域性是否明显,是主要分布在某一地区,还是遍布各地;他们在年龄、性别、行业等方面有无明显的特征。

(3)经销商的习惯作法

不同的经销商具有自己的一套惯例,他们对不同商品采取的办法也不同。在价格、回扣、利润率、支付期限和结算办法上会有不同的比较。

(4)公司自身的实力

公司是否有能力专营自己的产品,也就是说,公司能否直接向零售商推销产品,而不经过批发商,这种份额可达到多大。要达到这一目的,你必须对自己的基本设施进行投资(仓库、存贮、运输)。这笔费用相当巨大,创业之初的公司是很难有这些资金的。但这些设施功能如得以正确运用,所产生的长远利益是不可低估的,这是你需要考虑逐步予以配套的。

(5)某些经销商的实力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经销商实力过弱,必然会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利润的实现,但有些经销商的实力过于强劲,他们的条件十分苛刻,经常迫使公司让步。这种大经销商反过来控制小公司的例子数不胜数。

(6)法律制度的限制

有些产品有专门规定的经销路径,有些经销商又只能经销某类商品。

选择销售体系当然是要以产品销售通畅为第一目标。但同时,经销费用的尽量节省也是同一问题的另一方面。你应在不减少销售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经销费用。只要运用的手段与追求的目标相适应,也就是说符合市场和产品的特点,经销费用是可以减少到最低水平的;对于每个经销人员来说,在不使产品的最后开价受损失的情况下,应该最大限度地压缩一切可能的费用,以下几方面为应考虑的问题:

劳动力是经销商费用中的最大的支出项目之一,占总经销费用的50%—65%。因此,提高促销人员的素质,提高成功率是很关键的。再有,以合理化的大规模机械操作可以减少许多人力费用。

运输费用是经销费用中的另一大支出,约占10%左右。国外许多产品有优势的厂家或大批发商都采用“现金出货、运输自理”的办法,让零售商自选商品,自行运输。但如果你的产品不具有绝对优势,还是放下架子为好,你应该培植自己的运输力量,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与有关运输公司签订一个较长期的固定意项,这样可以争取到很多优惠。

商品的“滞销”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昂贵的。想方设法让你的所有商品都流动起来。你要经常与各推销商和基层销售点保持交流,研究尽可能快的供货——贮存——周转办法,找出适当的购货费用和存货费用之间的比例。在此过程中,掌握好大量订货和分期分批订货、集中订货零散配送和零散订货集中配送、现金支付和赊销、代销和代理、经销等等微妙的选择,这些选择之间的微妙差别值得你做长期的深入研究,以制订公司的一系列商业政策。

三、吃透客户,摸准客户,竞争才能不败

要想彻底打开销路,必须要摸透客户的心,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1)求廉的心理

人们在消费的实践活动中,都希望用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效用,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追求物美价廉是最常见的消费心理。买主在消费活动中,对商品的价格的反应最为敏感,在同类以及同质量的商品中,消费者总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

(2)耐用的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讲究消费行为的实际效果,着重于消费品对消费者的实用价值。人们需要吃、喝、穿、住等,实际上绝大部分人是将其大部分精力放在获取这些基本必需品上。购买行为也是为了满足这些实际的需要,消费者自然就讲求其实用价值。

(3)安全的心理

这里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获取安全,二是避免不安全。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后,要求消费品在被消费过程中,不会给消费者本人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或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人们之所以要购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或把钱存人银行,是因为他们想年迈和困难时得到安全。人们所以要购买消防装置和防盗门锁,是因为害怕缺少这些东西可能会带来恶果,为了安全,宁愿在这方面投资。这种安全心理在家用电器、药品、卫生保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选择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4)方便的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的特征是,把方便与否作为选择消费品的第一标准,以求尽可能在消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人们追求购买各种能给家庭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来方便的东西。洗衣机、吸尘器、自动洗碗机、饮料、半成品食物等,就满足了人们这种消费心理。

此外,在方便的心理中,还包括要求商品有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

(5)求新的心理

追求和使用新产品是消费者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心理。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某些新颖、先进的日用品,即使价格高一些,使用价值并不太大,人们也愿意购买。而陈旧、落后的消费品,即使价格低廉,也会无人问津。这种求新的欲望,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强烈。

(6)求美的心理

美的东西一旦撞击到我们的神经和情感,就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满足和快乐。美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求美心理越来越明显和强烈。

(7)自尊和表现自我的心理

人人都有自尊心,消费者也不例外。特别是生存性消费需要得到满足后,消费者更期望自己的消费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其他消费者的尊重。不论怎样,我们都有这种心理,喜欢听好话,受人恭维,从而觉得自己有成就,并通过某种消费形式予以表现。

(8)追求“名牌”和仿效的心理

消费者对名牌产品有着强烈的追求欲望和信任感。他们总是认为买到名牌消费品才能保证使用期,提高消费效果。年轻的消费者更崇尚时髦,进而相互仿效。

(9)猎奇的心理

这种心理的表现形式与众不同,奇特至上。这在青少年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其心理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奇特本身就是一种美。二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

(10)获取的心理

不隐晦地说,绝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占有欲。人拥有了财产才算是踏上了寻求人生安全的康庄大道。精明的推销员利用这种心理的做法,一般是通过产品的试用推销产品。比如,一个买主已经试用了一台计算机或电子打字机一个多月,他就很难再舍得让人搬走了。他的占有欲会变得十分强烈,坚决要求把东西留下。

四、迅速成交的6大绝活

办公司、标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成交赚钱!那么如何迅速成交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你必须有几下绝活,才能出奇制胜。要不为什么有很多人就是很难与人拍板成交,还费了半天口舌呢?

成交是整个推销工作的根本目标。因此,一位优秀的推销员应该具有明确的推销目的,千方百计地促成交易。只有真正掌握各种成交理论和成交技术的人,才能有效地促成交易。那么,成交的基本策略有哪些呢?

(1)密切注意成交信号,当机促成交易

所谓成交信号,是指客户在推销。面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成交意向。成交信号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客户有意无意中流露出来的种种言行都可能是明显的成交信号。成交是一种明示行为,而成交信号则是一种行为暗示,是暗示成交的行为和提示。从实际推销工作中,客户往往不首先提出成交,更不愿主动明确地提示成交。为了保证自己所提出的交易条件,或者为了杀价,即使心里很想成交,也不说出口,似乎先提出成交者一定会吃亏。正如一对有心相恋的情人,谁也不愿先说出内心的真情,似乎这样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价,客户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成交的障碍。不过,好在“爱”是藏不住的,客户的成交意向总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推销员必须善于观察客户的言行,捕捉各种成交信号,及时促成交易。在实际推销工作中,一定的成交信号取决于一定的推销环境和推销气氛,还取决于客户的购买动机和个人特性。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实例,并且加以分析和说明:

①直接邮寄广告得到反应。在寻找客户的过程中,推销员可以分期分批寄出一些推销广告。这些邮寄广告得到迅速的反应,表明客户有购买意向,是一种明显的成交信号。

②客户经常接受推销员的约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客户往往不愿意重复接见同一位成效无望的推销员,如果客户乐于经常接受推销员的约见,这就暗示着这位客户有购买意向,推销员应该利用有利时机,及时促成交易。

③客户的接待态度逐渐转好。在实际推销工作中,有些客户态度冷淡或拒绝接见推销员,即使勉强接受约见,也是不冷不热,企图让推销员自讨没趣。推销员应该我行我素,自强不息。一旦客户的接待态度渐渐转好,这就表明客户开始注意你的货品,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暗示着客户有成交意向,这一转变就是一种明显的成交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