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攻城是对的,从初爻开始酝酿到现在,不就是为了攻取天下么?这里只是讲攻城的策略。《象》解释得很明白:不“克攻”是因为“义弗克”,不是因为实力不足,而是道义上不去攻。为什么“道义上不去攻”呢?
《象》继续解释到:“其吉,则困而反则也。”守城者是为殷纣而守的,这就是“则”。但是,纣王无道,新的仁德之君来了,你还要为纣王卖命么?陷于此进退两难之境地,就是“则困”。再困难也要选择,只能选其一,并且刻不容缓。大势所趋,其理性选择只有违反过去的原则,接收招降,投奔到武王的讨伐队列中来,这就是“反则”。也正因为这些守城的将士不是元凶,甚至也是受害者,与殷纣不是一个性质,是可以争取的,所以才有了“义弗克”的说法,也才有了这个围而不攻的打法。
14大有雅正
【题解】大有,富足也。什么富足呢?抱负远大是心志富足,眼光深远是智慧富足,拥有天下是势力富足。知道主干逻辑后,枝丫就不难画出了,枝丫是对主干的丰富,本卦描写雄才大略的武王是怎样运筹经纬翦商事业的。
瘙棴大有,元亨。
大有抱负,志量要高远,只要敢想敢做,就能开拓出美好的未来。好比武王问姜太公,我要谋取天下,可以么?当然可以了,如此则道路会越走越宽。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休,美。同人时火还在天下,此时火在天上,已经势力大张,大得志也。君子观此象,用遏制邪恶来弘扬善良,从而顺应上天美好的命令。武王代天伐纣是也。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同人初九汇聚了一群奇人异士在门下。无,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害,伤害,损害。匪,假借为“非”,表示否定。不要互相伤害,即不要嫉贤妒能,要礼贤下士,平等地访求天下的能人奇士,收为己用,如此则没有过失。艰,艰难,困难。创业是最艰难的,尤其是姬发刚继任的这个阶段,只有艰苦地顶过这个时期,才能看到光明。怎么才叫艰苦呢?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时的老一辈领导人那样,与人民同甘共苦。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胸怀抱负的人在创业之初,不要嫉贤妒能,要广泛地招揽人才。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同人六二结盟各国诸侯。盟友之间平等相处,平时就要多来往通气,新盟友之间也要礼尚往来。
车(chē),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古音(jū),在此可按今日习惯读作(chē)。载(zài),乘坐,装载。用大车拉着礼物,有所前往,不要自视宗主,因为礼节不周而得罪同盟,不要居高傲慢因小失大。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时要有做大事的风范。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积累中道则立于不败,邦交互助也。
九三: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
同人九三砥兵砺伍,在做战斗前最后的准备,本爻描绘了这个场景。公,公众。享,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用享”,今流行本这里大多作“用亨”。天子,在此是对武王的尊称,以纣王为恶,武王顺天应命,为代天除暴也。小人,没有能力的,目光短浅的人。男人们进献物品给天子,比喻指争先恐后地参军,报效国家。小人不能胜任,因为武王要的都是精兵猛将,力弱不堪者不加录用。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如果任用无能力的人,比如老弱病残,则有害,精兵强将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同人九四起兵伐纣,所过地方尽量招降而不杀掠,在此又重申了这一点。彭,读(pánɡ),盛大貌、强壮貌、骄满貌。不要因为兵多将广就狂妄自大,一路烧杀屠城,骄兵必败也。不同于彭的样子,对于对阵而言,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个对手,严密制定每一步作战方案。如此才不至于因轻敌而落败。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晢也。
晢(zhé),通“哲”。明智,明白。不自我膨胀,是因为能看清现实并且有深远的思考。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牧野决战时,武王这边约四万人,纣王那边约十七万人,这里记录了武王当时的对阵策略。厥,其,他的。这时需要掌握的原则是两个如,即两种方法双管齐下:第一是结交,即拉拢对方,鼓动对方投诚,倒戈起义。第二是威严,即对那些负隅顽抗或者反复无常者严厉打击,绝不手软。一方面不虐待俘虏,善待归服者,一方面消灭反抗者。如此则吉祥。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交好对方,是用真心诚意来打开对方的心志,使对方弃暗投明。威慑的、实力的作用,是使之改变立场而不再防备。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朝歌城近在眼前,马上就要发动总攻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意如此,所有人都一条心,这样还能有什么可以阻碍武王大军的前进呢?无不利,不要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情来。可以有多种理解,比如:其一,此时士气正盛,要乘胜追击,不要坐失良机。其二,不要做出不利于“自天佑之”的事情来,即有违天时地利人和的事,过分屠杀是有违天道,不顾条件勉强行事是有违地利,做人失德是有违人和。其三,也可以是告诫殷纣的跟从者们不要逆着潮流做螳臂当车的傻事,不要试图反抗。总之,延续两代的克商大业,即将完成。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大有上爻之时的吉祥,是得自天命,上天保佑而来的。
本卦中容易发生误解的是:“九三: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
通行本为:“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通常解释为公侯向天子献贡,或者公侯享受天子的款待,而小人不能。“亨”,均通“享”。《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使卜偃卜,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这里“亨”直接写作“享”。
问题是,“公”就是指公侯么?《周易》中“公”是个常用字,比如“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益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益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饣束。其形渥,凶。”以上“公”明显是指的公众,而非公侯。按一文之中一字一义的原则,此处的“公”也应是指公众。公众献礼于天子,在此用人之际自然是踊跃参军了。小人指无能力的人,克是战胜、胜任。这时去上战场,不是游戏,胆小怕事、老弱病残的人不单是无法胜任,甚至会影响整体行动。
15、16卦白话
第十五卦谦下艮上坤
谦,亨?君子有终。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鸣谦,贞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谦:谦逊。
卦辞:谦逊,怎样才能使事业亨通呢?君子要始终如一。
初六:谨慎行事。谦之又谦,君子以此态度突破万难,吉祥。
六二:把握航向。谦逊地表明意见,讲究策略则吉祥。
九三:深入民众。勤于政务且态度谦逊,君子持之以恒这样做,吉祥。
六四:入主朝歌。当仁不让,但要摆个谦逊的姿态。
六五:收剿残余。有不臣服者,应当派兵剿灭,不要放纵对方。
上六:统一天下。发出号召,派大军征服邑国。
克商。
第十六卦豫下坤上震
豫,利建侯、行师。
初六:鸣豫,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豫:安乐。
卦辞:安乐的时候,应当去建立侯业,兴兵征战。
初六:初担重任。宣扬享乐,凶。
六二:果断抉择。面对歧路,及早作出决定,多用脑则吉。
六三:励精图治。沉浸于安乐之中,如果觉悟晚了,就会有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
九四:功成名遂。从此安乐,大有所获,不要怀疑已经富有天下。
六五:评估形势。分析隐患,把那些顽疾找出来。
上六:杜绝后患。沉浸于享乐,就会功亏一篑,不要犯这样的错。
抉择。
15谦卦雅正
【题解】谦,虚心,不自满。谦虚,谦逊。谦卦也是个小节卦,讲的是武王从即位到灭商这段时间的作为和所表现出的风范。按《竹书纪年》记载,武王二月克商,三月一日于纣王自杀之地南单,斩纣头,杀纣二妾,寓意废商兴周。三月四日,在殷商大殿举行庆典,并封纣王之子武庚为殷侯(以续殷祀),继续治理殷民。夏四月,王归于丰,飨于太庙。将殷商王畿(京城周围千里内)之地分为卫、庸、邶三个小国,封自己的三个弟弟分别治理,负责监视武庚,号称“三监”。然后狩于管。命周公作《大武乐》。
?瘙棶谦,亨?君子有终。
谦逊的策略能导致亨通么?作为决策者,只要能有始有终地这样做,虚心求教,谨慎抉择,就会有好结果。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裒(póu),减少。山不高耸地上而是潜于地中,谦退之象。君子观此象,减多余以补不足,称量财物以平均分给贫苦之人。这正是乱世时劫富济贫的思想,武王攻下朝歌后,把纣王聚敛的的财物分给穷苦百姓,正是伐无道而“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口号的具体表现。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初爻讲创业之初应当谦谦,对应刚接班的几年。要一直保持无比谦逊的态度,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君子以此态度来跋涉大川、挑战困难,就可以万事如意。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牧,放牧牲畜。用谦卑来自我约束。作为统治者,不要居高临下地与人交往,要放低姿态、诚恳待人。
六二:鸣谦,贞吉。
二爻讲计划攻商时应当鸣谦,对应接班数年基础稳固后到盂津观兵期间。鸣,鸟叫,泛指发声。发表意见要谦虚,有这样的想法就能把事做好。作为武王,有什么想法不要武断地下命令,独断专行,要允许别人提意见、提看法,比如把问题提交廷议讨论,经过多方参考然后做出合理的决定。但是在此,鸣谦有其更实质的内涵:由于此时文王已经去逝,殷商对周也不那么咄咄逼人了,周族中鸽派就会抬头,安于现状。作为武王,则因为有先王的嘱托,重任在肩,负有领航的责任,这时就要扭转朝野中的这个论调。但还不能硬来,要有一定的技巧,这就是此处鸣谦的内涵。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心中有谱,知道目的是什么,怎么做才好。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讲备战及伐殷时应当劳谦,对应盂津观兵后到灭商期间。劳,努力劳动。对于此时的武王来说,劳就是经常深入军营视察,不辞劳苦地处理军政要务。有终,有结果,到最后也是这样。勤于政事且态度谦逊,君子如果能够做到始终如此,就能吉祥如意。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勤勉又谦和的领导,自然是民众所敬服的。
六四:无不利,谦。
讲胜利时应当谦,对应武王进入朝歌城的两个月时间。(huī),挥动,指挥,后作“挥”。挥动谦就是黄袍加身时、群臣劝进时只是礼貌性地做做推辞的样子,不要再谦逊避让。此时不要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决定,根据形势发展不再谦逊,当仁不让也。不该谦退的时候,再谦退就是错误。
这一爻事件背景为武王克商后登南单之台宣告商灭周兴,历史上大都以此作为武王灭商的标志。但作者将此事件安排在四爻的位置,而不是五爻至尊之位,显然,说明当时只是把此事当做灭商后的一个仪式,一个过程,不是当做武王登基为帝的正式典礼。作者眼里,天下未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一年后的分封诸侯才是九五至尊的开国大典。
武王亲自于南台斩杀纣王,当仁不让也。他在仪式中说:“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这实际上也等于是宣告新主的诞生了,所以客观地说,将这个事件作为一个实质性的标志是合理的。历史上谦的故事数不胜数,多少枭雄在推辞谦让后即位为王,生活中也不乏谦的一幕。
《象》曰:“无不利,谦”,不违则也。
不违背法则。也就是说,武王此时“受天明命”,是合乎天道,顺应时势的。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讲清剿残余抵抗,对应灭商后的几个月。商朝灭亡后,有些地方势力和在外的军队割据自立,不臣服。怎么办呢?不能安定富裕是因为周围虎视眈眈,这些残存地势力时刻都是安全隐患,让我们不得平静生活,要想高枕无忧,就得马上派部队去剿灭余党,不要丧失良机乃至养虎为患。这一步是每个改朝换代战争都必经的收尾工作。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征伐那些不肯臣服的抵抗者。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讲征服商属诸侯、邑国,对应商境稳定后的几个月。当时诸侯国对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性质,奉中央为盟主,听其号令。历史记载,武王伐殷只是联合了部分西夷诸侯,那么其他诸侯呢?商纣灭亡后,那些诸侯国不来臣服,怎么办呢?征与伐,意义不同。征,是用武力制裁,以上攻下。伐,是以下攻上,以正义攻有罪。再一次鸣谦,与大家讨论,商议对策。其实主意早就有了,但需要通过这个讨论达成共识,统一思想,并且名正言顺。应当一鼓作气,出兵征讨不服从中央号令的邑国。
据记载,武王灭商后,先命纣子禄父,再设三监,命管叔、蔡叔、霍叔加以治理。安顿完毕,“遂征四方”。当时共讨伐了九十九国,另有六百五十二国向武王臣服,由此天下大定。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此时再次征寻意见,是因为心愿还没有彻底达成,即天下还未安定,还有虎视眈眈的诸侯在侧。
可,许可、同意。鸣谦的结果,是朝臣们意见一致,兴兵攻打那些不来归服、闹独立的诸侯。
本卦历来分歧甚小,只有“六四:无不利,谦”中的“谦”理解各异。通常认为“谦”是说“发挥谦虚的美德”。
“”,指挥。后作“挥”。“庄王亲自手旌,左右军,退舍七里。”——《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拱揖指,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淮南子·兵略》。
指挥谦虚,什么意思呢?武王此时真要是发挥谦虚的美德,那么也就不会如豫九四说的那样“大有得”了。即将到手的江山,武王会这样拱手让给别人么?王位哪有真就谦让的呢?所以说这里不是发挥谦虚,而是指挥、驾驭谦虚,灵活运用谦虚。所以谦卦酝酿着造山运动,英雄应运,即将改天换地也。
16豫卦雅正
【题解】豫,安闲、快乐。作为谦的偶卦,豫卦指出安不忘危,不进取就要挨打的道理。
?瘙棷豫,利建侯、行师。
侯业,在周易里泛指大的事业功勋。行师,是调动军队,用兵征战。当后顾无忧,国力富足的时候,就可以发展事业了,此时应当开疆辟土,拓展基业。武王隐忍了十年,宗周积蓄了两代,终于在此时爆发。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古人认为阳气于冬天潜藏于地下,立春后上升冲出地面而与阴气相搏激荡,雷出震响于云际,大地也跟着颤动,万物由是欢欣振奋。崇,尊重、推重。殷,盛、大、众多。也有说本义就是“盛乐”的。先王观此象,创作礼乐来颂扬先辈的丰功伟绩,用丰盛的祭品进献给上帝,并同时把祖先作为陪祭。此先王当指武王。作乐所崇之德,就是于此灭商之际,仰追历代先祖为宗周建立的赫赫功勋。
初六:鸣豫,凶。
发表看法,认为眼下局势安定,可以悠闲地享受生活了,这样凶。为什么呢?从谦卦我们知道,初六是武王刚从文王手里接过班,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可谓任重道远,国力也还不足以与殷商抗衡。所以爻辞说,这个时候就贪图安逸,丧失志向是危险的。终究会被纣王灭掉也。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志向到头。局面初安就知足,不思进取,不为国家的前途着想。鼠目寸光,自然凶险。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