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还记得二月十四日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签订后,王稼祥大使举行盛大酒会,庆祝中苏条约的签订和毛泽东、周恩来访苏成功。斯大林和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米高扬、莫洛托夫、布尔加宁、赫鲁晓夫等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和各国使节都出席了酒会。会上,斯大林谈笑风生,称赞中国酿的葡萄酒味道好。毛泽东说,要用飞机给他运两箱来。斯大林笑道,一个多月前,我七十大寿,你送的大白菜、大萝卜、大葱、大梨子一共两万斤,也是飞机运来的,现在又加上两箱好葡萄酒,再加上我们中苏同志的友谊,这份礼够重的……一番话说得毛泽东和周恩来呵呵大笑起来,宴会上充满了融洽的气氛。记得当时胡志明正在莫斯科,也参加了宴会,胡志明对斯大林说,过两天他准备和毛泽东一起离开莫斯科,取道中国回越南,问斯大林对他有什么指示。斯大林笑着说:我怎么敢指示你,你是“总统”,官比我大!胡志明又半开玩笑地说:你们同中国同志订了个条约,趁我在这里,咱们也订个条约吧?斯大林说:那人家要问你是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呢?你不是秘密来莫斯科的吗?胡志明说:那好办,你派架飞机把我送到天上转一圈,然后再找些人到机场欢迎我,在报上发个消息不就行了?斯大林笑说:这倒是你们东方人特有的想象力。
从那次见到斯大林到现在,其间虽然只有短短八个月左右,但东方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变化,形势变得如此严峻,恐怕斯大林再也不会纵声谈笑了吧?
就在周恩来这样想着的时候,斯大林办公室的接待人员出现在他面前,微笑着向他问好,并且为他们一行打开了斯大林办公室的雕花烫金大门。
周恩来又一次见到了斯大林,当他笑着同斯大林握手,相互问好的时候,他发现斯大林似乎比半年前初次见面的时候更加衰老了,面部肌肉显得很松弛,握手的时候感觉十分无力。
“毛泽东同志让我代他问候您!”周恩来微笑着对斯大林说,接着又同维辛斯基握了手。
双方在长桌两侧分别坐下,斯大林习惯地在他面前的桌上放了一支削好的红蓝两色铅笔和一张白纸,手中依然握着他的烟斗。
“林彪同志怎么也来了?”斯大林仿佛才注意到林彪的到来,笑着问,“如果我没弄错的话,维辛斯基同志,林彪同志是在南俄养病吧?你看,让我说对了……”
林彪恭敬地欠了欠身子,点头道:“我是在南俄养病,不过,我很想和恩来同志一道来看望您,这正好是一次机会。”
斯大林仿佛没注意到林彪在说什么,没等翻译把他的话翻完,就转向周恩来,用一种很平淡的口气说:“我们已经知道中国已下令向朝鲜出兵,任命了彭德怀同志做统帅——听说这个彭德怀作风勇猛,仗打得不错?”
“是的,无论在红军时期领导三军团,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西北战场,彭德怀打得都不错。”周恩来点头道。
“不过和美军作战,情况会有不同。”林彪插话道。林彪素来知道彭德怀作战勇猛,但是他同时认为彭德怀勇气有余而谋略不足。林彪自己打仗一向比较谨慎,而且喜欢动脑子,研究战略战术,权衡利害得失。美军仁川登陆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想让他率兵赴朝作战,他开始没有马上表态,但后来考虑良久,觉得以志愿军现有装备和美军作战,风险太大,搞不好要把他在辽沈、平津等战役中打出来的威信全丢光。况且,到朝鲜作战条件肯定会十分艰苦,部队又没有制空权,飞机狂轰滥炸,指挥部也要钻洞子,而他的身体状况难以适应艰苦的战争环境,他神经衰弱,怕水、怕风,甚至听到水声流动也使他会皮肤过敏。干脆,上苏联治病去。于是他给中央打了个请求赴苏联治病的报告,同时附上了卫生部长傅连璋的病情诊断书。可现在连养病也不能安生,周恩来硬要他从南俄赶到莫斯科,他赶来后才知道周恩来是要和他一起去见斯大林,谈关于中国暂缓出兵的问题。他心里暗自叫苦: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搞不好会给斯大林留下坏印象的。不过他已经到了莫斯科,无法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和周恩来一起来到克里姆林宫,反正是有周恩来挡着的,问题恐怕不至于太严重。况且,和以前在苏军总参谋部工作时不同,那时他是斯大林的下属,现在他和周恩来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来与斯大林商谈国事,斯大林不会太不客气的。
“美军有什么了不起呢,林彪同志?要知道,他们是在别国领土上进行的不义之战,士气必然低落,你说是吗,林彪同志?”
林彪愣了一下,才知道斯大林的话是对自己说的,于是赶紧回答:“当然,美军师出无名,是不义之战……不过,我们部队目前的装备太差了,一个野战军仅有几十门火炮,还不抵美军一个团的火力,而且,装甲部队又极少……按目前我军的装备情况和美军作战,我估计……至少要集中五倍甚至六倍于敌的兵力,才能取胜……”
在林彪说着这番话的时候,斯大林靠在椅子上,随手从桌上抄起铅笔,在那张白纸上勾勾画画,一会儿,一只线条简单的狼跃然纸上。这个习惯是他多年形成的,不论是在出席重大会议,还是在外交场合,他时常这样做,或者是画一只狼,或者是画一座教堂……这些熟练的动作并不影响他的思考,常常在画着什么的时候,对某一问题的决断就在脑中形成了。
“是的,你说的也许有道理,”斯大林对林彪说,眼睛依然在欣赏纸上的那只狼,“中国军队的装备有待改进……你们提出要苏联帮助你们装备四十个师,我们同意,但要分步骤来,目前,我们可以立即着手先为你们装备二十个师……不过,依我们的经验看,不必等装备好了再作战,应该边作战边改装,这样士兵会更快地熟练运用这些装备,在实战中提高部队的战斗能力……”
“我们党中央感谢斯大林同志对我们的援助。”周恩来觉得时机到了,立刻设法转入正题,“毛泽东同志一再嘱咐我向斯大林同志表示我们衷心的谢意!但是,我们还想向您反映一下我们的困难情况,那就是我们的空军目前还刚刚组建,飞行员正在训练,还不能立刻投入战斗……因此,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决定,暂缓出兵……希望斯大林同志……”
“怎么?你们不是已经出动了吗?”维辛斯基说,“为什么要暂缓呢?要知道,朝鲜的情况非常紧急……”
斯大林不动声色,他把熄灭的烟斗轻轻放在桌上,两眼默默地盯着那张画了一张草图的纸。明白了,由于苏联方面空军的暂缓出动,中国方面也暂缓出动了。
“关于空军的问题,”斯大林用低沉的声音,不紧不慢地说,“我想我们还可以再设法解决。维辛斯基同志,我们应该告诉总参谋部,空军方面应该加紧对中国空军进行战前训练。”
“是,斯大林同志,这件事我们马上办。”
“请原谅,”斯大林对周恩来说,“目前苏联空军尚不能出动。飞机到了空中,很难划定个界限,如果和美国全面冲突起来,仗打大了,也会影响中国的和平建设,特别是你们还处在战后恢复阶段……”
“我看苏联空军可以穿中国志愿军的服装,以志愿军的名义作战,”林彪灵机一动说,“这样,既可以解决我军的制空权问题,又避免了美苏直接冲突……”
“可是,如果有的飞行员被对方捉了俘虏,那只穿一身中国志愿军的衣服又有什么用呢?”斯大林微微一笑,令人不易觉察。片刻,他问周恩来,“那么您此次来莫斯科,就是来通知我们这件事的?”
“是的,斯大林同志,没有苏联空军的配合作战,我们暂不出兵。”周恩来的声音虽然很低,但不容置疑。
维辛斯基的嘴微微张开了。
沉默了一会儿,斯大林拿起了那只熄了火的烟斗,开口道:“那么好吧!我们是不是应该通知金日成,让他在东北通化建立流亡政府?”
周恩来没有立刻回答。是呀,这个结果将是令人痛心的。不过,斯大林恰恰用这个将了周恩来一军:谁会忍心看到北朝鲜的领土全被美国军队占领呢?
“不过,金日成可以带游击队上山打游击嘛!”林彪接口道,“北朝鲜山多林密,背靠东北,适合开展游击战……革命一定会成功的,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将握着烟斗的手一摇,然后从桌边起身,在室内踱步,边走边说:“我理解中国方面的困难,应该能够充分理解,只是暂缓要缓到什么时候?你们看,朝鲜的事情对于我们最好的结局是:既不引起世界大战,同时又能有效地制止侵略……”
“也许朝鲜问题在短时期内得不到解决,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战争准备,”周恩来说,“希望苏联方面答应提供我们的二十个师的装备能尽快运到,而且,我们还需要大量的运输汽车……”
斯大林用心地听着周恩来的话,忽然,他停下了步子,转头对周恩来说:“这个问题我刚才讲过,装备还是在实战中改换更好,部队可以在实战中训练,在实战中迅速掌握使用技术,发挥先进装备的效力。”
周恩来不露声色地笑了,脸上依然十分严肃。到底是谈判的老手,不愧为智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斯大林,他居然轻而易举地把问题又引回到中国应该参战的问题上来。不过,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将中共中央的决定向斯大林做解释。事情既然办完,就没必要再谈下去,免得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