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6843900000087

第87章 称谓·名城(1)

001古代“中国”一词的含义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而在古代文献中,“中国”一词却有多种含义。

在古代,“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的意思。一指京师,即首都,《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及建立的国家。中国这个词是怎么用做国家代称的呢?

“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者,天下之中心也。国者,大都城也。“国”字的含义本身就是“城”或“邦”的意思。“中国”最初的字面意思是位于天下之中心的大城。“中国”是华夏君主所驻的城市,华夏正统帝王代表其统治下的华夏帝国。“中国”也就衍化为华夏国家。

“中国”自上古(不晚于周朝建国时期)就是华夏国家总体的代称,华夏儿女在蛮夷之人的眼中口中就是所谓的“中国之人”,此类记载遍布华夏和非华夏的文字记载中。

古代各个王朝虽然自称“中国”,但是并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趣味链接:中华的由来

“中华”一词,起源于魏晋,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关于“中华”名号的来历,有各种说法。

“中”字有中间之意,“华”字有美丽的意思。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称所居住的地方为“中华”,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中华”最早是使用在天文上的词汇。古人比拟世间的宫城构造了天宫,东西两面各有三个门,中间的门用“中华”命名。

002为何中国人又称“龙的传人”

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常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那么,你知道这种称呼是从何而来的吗?

在山东省嘉祥县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中,有一组古代帝王画像。画的是伏羲、祝融、神农、黄帝、唐尧、夏禹等十位帝王。其中九位帝王是人头人身,唯独伏羲氏形象奇异,并且和女娲画在一起,两人都是人身而龙尾,像是由龙转化来的。

而我国古代神话中,说人类是由伏羲与女娲结合而来的,人类当然也就是龙的子孙,故称为“龙的传人”。

趣味链接:“炎黄子孙”称呼的由来

“炎黄子孙”现在用来泛指中国人。这个称呼来自历史传说,即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炎黄,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两个大部落联盟的首领。

炎帝姓姜,号烈山氏。炎帝部落崇拜牛,生活在姜水流域(今陕西一带),以后向东发展至中原地区。黄帝姓姬,号轩辕氏。黄帝部落崇拜熊,居北方,后定居黄河流域。这两个部落联盟在汉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因此,炎帝和黄帝被认作汉民族的始祖。后来推广开来,就把中国人统称为炎帝和黄帝的后代,“炎黄子孙”的说法从此被传了开来。

003“黎民”和“百姓”

如今,人们常将“黎民百姓”放在一起说,在现代汉语词汇中,“黎民”也被释做“百姓”。可是在古代,这两个词语却不是一个意思。

“黎民”在早期是黎族俘虏和奴隶的意思。据《山海经》记载,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流域,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了蚩尤率领的从南方进犯的九黎族,俘虏了九黎族的人做奴隶,由于他们都是从九黎族来的,故而黄、炎部落的人就称他们为“黎民”。

联盟消灭了蚩尤之后,炎帝和黄帝的部落之间开始争逐,结果黄帝得胜。当时,许多部落都由氏族组成,而黄、炎部落联盟约有一百个氏族,每个氏族又各有自己的姓氏。因而黄、炎部落联盟的氏族就被称做“百姓”。百姓是主人,黎民就是奴隶。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趣味链接:古代对民众的称谓

百姓:古代对贵族的总称。商代贵族总称为“百姓”(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商王是贵族的最高代表,自称为“第一人”,周代仍有这种称号。战国以后,“百姓”为平民的通称,与“民”为同义词。

黎民:即平民,亦即“众民”的意思,一说“黎”通“骊”,黑色。“黎民”因黑发而得名。一般泛指劳动人民。

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秦朝时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布衣:即平民。古代富人穿丝绸。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未做官的一般平民。

004“仲父”是“叔父”的意思吗

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故事见自《战国策·齐策》。后人也有称“孔子”为“尼父”或“仲父”的。这里的“仲父”可以解释为“叔父”吗?

“父”在古代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仲”意即排在第二位,比如“仲夏”。通常说仲父,“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仲父之弟曰叔父”(《释名·释亲属》)。这里的“仲”也可取排在第二之意,“仲父”也可以作“叔父”解,但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还是有差别的。

现在的仲父、叔父,可统称为“叔父”。但此处齐桓公所称管仲之“仲父”,只是一种敬称,是一种按排行加一“父”字的敬称,不能泛作为“叔父”解。

古代还有另外一种敬称方式是以其名冠一“父”字。比如《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周武王姬发尊称吕尚(姜尚)为“师尚父”。刘向《别录》,“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

古代尊称长者的方式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二种。

趣味链接:伯、仲、叔、季是怎么来的?

根据《国语辞典》孔颖达释义说:“伯、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

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郑玄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汉班固《白虎通·姓名》:“《礼·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乃称伯仲。《论语》曰:五十而知天命。称号所以有四何?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伯者,长也。

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少也。适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孟,以鲁大夫孟氏。”

005为何称呼厨师为“大师傅”

师傅在生活中是个很普遍的称呼。人们对木匠、瓦匠称师傅,对石匠、铁匠也都称师傅。可是做饭的厨师却称为大师傅,助厨的称为二师傅,这是为什么呢?说起大师傅的由来,还有一则民间故事。

古时有个皇帝,一次来到修建宫殿的工地上,想找一些本事大的人封为师傅,于是就让各工匠说说自己的本领。众工匠都抢着表白自己的功劳,皇上也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毕竟造房屋是个系统协作的活儿,离开了谁都不行,皇上想到这点就干脆把他们都封为师傅,封完,皇帝就走了,众工匠在一边欢呼雀跃。

由于厨师是在工棚里边的,听到外边这么热闹,就出来了,给工匠们做饭的,是一对姐妹。姐姐见工匠们都有封号,便也想要个封号。没想到,那些被封为师傅的工匠们说:“做饭算什么行当?要封号做什么?”姐姐很生气,就决定饿他们一次。

众工匠干完活,都跑到饭棚去吃饭,却见灶房里没动烟火,就来责问姐妹俩。姐姐说:“做饭不算个行当,那你们就自己做吧!”为此众工匠向皇上报告了此事。

皇上问:“那这做饭的到底算不算个行当?”这些能工巧匠饿得肚子咕咕叫,连忙答道:“做饭算行当,太算行当了!”

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俩找来,准备封她们为师傅。姐姐指着工匠们对皇上说:“他们都是师傅,却做不了饭,给我的封号,得比他们大!”皇上说:“那就封你为大师傅吧。”姐姐乐了,指指帮助自己做饭的妹妹,问:“她呢?”皇上顺口说:“你是大师傅,那她就算二师傅了。”妹妹一听,也很高兴。

就这样,做饭的就被称为大师傅,助厨的就被称为二师傅了。

趣味链接:妇女中的豪杰人物为什么称为“巾帼英雄”?

“巾帼英雄”往往指为国为民不畏艰险而英勇奋斗的女豪杰,“巾帼”往往也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巾帼原指我国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书中记载道:“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女人之饰。”这是记载诸葛亮攻打魏国的一个故事。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翻山越岭,远道攻打魏国,魏将司马懿久居营中,不予应战。诸葛亮深知,这样拖下去,蜀军肯定吃不消,到时候魏军就会不战自胜。诸葛亮多次挑战,均无结果,司马懿还组织将士在营门里踢皮球。

于是,诸葛亮便想出了一个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妇人之饰”,意在讽刺司马懿不敢出来应战,胆小怕事,像个女人。但司马懿却穿着诸葛亮送来的衣服,哈哈大笑,照样按兵不动。这是巾帼一词的最早出处。

其实,巾帼并无特别之处,只是一种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巾装饰,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所以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并把妇女中的豪杰人物称为“巾帼英雄”。

006“先生”称谓的由来

先生是对男人的尊称,与女士相对应,不过在某些场合也被用来称呼女性。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先生这个称呼指代的对象有所不同。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为政》,篇里记载“有酒食,先生馔”,它的意思是指父兄。也就是指先出生的人,引申为长辈、有见识的人。《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也是指长辈与有学问的人。

战国时期,先生均是对有德行长辈的称呼,如《国策》:“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战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

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年教学者。)今称老师为先生,也是这个意思。正因为如此,孔子被后来各封建王朝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到了元代,把道士也称做先生。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乾隆之后,官场上这种称呼已不常用。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颇为流行。交际场上,对老年人都一律称之为老先生。

如今,“先生”已成为社会场合通用的礼貌称谓,不仅男人可以称做“先生”,女人也可称做“先生”。有些女子也把自己的丈夫称为“先生”。在有些地方,也有称医生为“先生”的。

趣味链接:“同志”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同志”这一词汇源远流长,原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意思,与“先生”和“君”一样都是对朋友的尊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

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就对“同志”一词作出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东汉时,郑玄明确地说,同志就是朋友。在《论衡》一书中,着名思想家王充也用了“好友同志”这个说法。可见,在古代就已使用“同志”一词了。

到了中国近现代时,“同志”成了政党内部人士的称呼。例如在中国国民党内部,就称同志。1918年,孙中山先生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1920年,毛泽东等革命家在通信中,也开始使用“同志”一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受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我党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对“同志”一词赋予了新的含义,表明党员之间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大目标下的一种新型关系。

1965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在当时,人们认为,称“同志”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和抵制旧社会腐朽习气和官僚作风的大事。所以,当时的传统称谓如“先生”、“小姐”,已经没有人再称呼了。

007用“大夫”称呼医生之始

今天,给人看病的人被称为“大夫”,可是在古代,“大夫”并不指称医生。《周礼》中记载,古代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之分,“大夫”是官职的名称。

秦汉之后,名叫“大夫”的官员逐渐增多,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这些官员以议论政事为职,虽不专任行政事务,俸禄却较为丰厚。

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称号,而且名称更为繁多,有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等等。

到了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发展迅速,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员不断增多,“大夫”和医生开始有了联系。自宋徽宗政和年间改定官阶时,医官始别置大夫以下官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为七级,官职有22种之多,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

自此,人们就称呼医生为“大夫”了,如《夷坚志》乙编卷七就有“张二大夫”的称呼。由于习俗的不同,南方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

趣味链接:名医别称由来

我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代名医辈出,其有各自的别称,有的以官职称名,有的以居地称名,有的以医术称名,有的以用药称名。

仓公:创立中医“诊籍”(相当于现在的病历)而名垂青史的淳于意,曾做过齐国主管都城粮仓的“太仓长”,故后人称之为“仓公”。

许学士:宋代许叔微,多年研习中医经典着作《伤寒论》并加以阐释,对祖国医学很有贡献,因他考中进士后做过翰林学士,故后人称之为“许学士”。

刘河间:中医历史上着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寒凉派首创人物刘完素,家居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县),故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鼻祖朱震亨,世居浙江义乌丹溪,因而后世尊称为“朱丹溪”。

汪石山:明代汪机为一代名医,祖居安徽祁门县石山,自号“石山居士”,后人则称他“汪石山”。

外科鼻祖:汉代华佗因在外科手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或“外科圣手”。

张熟地:明代医学家张介宾为“温补派”代表,善用中药熟地黄。他创制的“新方八阵”中,补阵共有29方,用熟地黄的方子竟达22个,疗效显着,故时人称他为“张熟地”。

008“主席”词义的演化

世界上,把主持会议的人,或某些国家、党派、团体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主席。“主席”一词源于中国,但最初并不是这个意思。

中国古代没有桌椅,人们用筵来铺地,用席(跟现代的椅垫和蒲团差不多)当坐椅,用餐时席地而坐。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席地而坐也颇讲究。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方可入座。入席时,客人有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叫做“主席”。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沿用开来。

桌椅出现以后,这一习俗逐渐被淘汰。而今要考查这一遗风,除了在电影戏剧中可看到之外,在日本和韩国的家庭还可以见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主席”的意思慢慢演变成现在的会议主持人,或是国家、团体、公司领导人的职位名衔了。

现在大家常说的“酒席”、“筵席”、“酒筵”,都是从这一习俗演化而来的。

趣味链接:古代的“书记”负责什么事情?

在古代,“书记”不是官职,书记是用以记事的书写文字。三国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元瑜(即阮瑀)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之句,其中的“书记”,指的就是章、表、书、疏等类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