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6843900000088

第88章 称谓·名城(2)

南北朝时期,书记逐渐演化为抄写员的专称了,《齐景陵文宣王行状》中说道:“谋出股肱,任切书记。”吕向在《文选注》中对此注解为:“书记,谓文字之士也。”

唐朝时期,在元帅府和节度使手下主管撰写文字的属官称“掌书记”,也可称为“书记”,就是上面所说的“文字之士”,这些“掌书记”官职较低,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如同官衙里的师爷。杜甫《送高十五书记》诗,诗题下鲍注云:“高书记适也……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是说当时高适的职务是左骁卫兵曹参军,因为他兼任掌书记的职务,所以杜甫称他“高十五书记”。

宋代时,各州也设有掌书记一职,属府衙属官,掌管笺奏公文,着名文学家苏辙就曾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自此以后,掌书记的地位逐渐提高,明代大臣李善长就是从朱元璋的掌书记一职开始,最终担任了丞相之职。

在当代的中国,党、团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都称为“书记”或“总书记”,这跟“书记”一词的演变是分不开的。

009“宦官”与“太监”

宦官和太监,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似乎是同一概念,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根据《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太监都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的特有人员,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帝王服务的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

宦官这个名称,究竟起自何时,已无法考证,至迟在周代宫中也已使用宦官了。为何称为宦官?是取星座的名字,因宦者四星在帝星之侧,所以人们就把伺候在君主身边的人称做宦官。东汉以前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在东汉光武帝以后就完全开始用阉人了。

唐朝时,宦官又叫太监,辽代南面官太府、少府、秘书、将作、都水等监长官皆称太监,但与宦官有很大区别。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用太监一官。在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到了明代,太监才和宦官发生较固定的关系。朱元璋称帝后,设置了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十二监的头目称太监,都是由宦官充任。充当大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到了清朝,宦官取消了,统统称为太监。清朝的太监分为三六九等,下级的受苦受难,上级的为非作歹。慈禧的太监李莲英可制约文武大臣,与太后吃一个灶,家乡有地三十六顷,财产无数。

可见,阉人、宦官在东汉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东汉时起二者才合流。太监则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或者说是阉人首领,三者不应混为一谈。

趣味链接:不同品级太监的服饰

太监是有等级大小之分的,那太监的服饰自然也有等级之分。一般来讲太监的服饰华丽考究,根据等级大小,华丽程度也各有不同。

以清代为例。二品太监,头戴红顶花翎,蟒袍补子为仙鹤;三品为正蓝顶花翎,蟒袍补子为凤凰;四品,埠蓝顶花翎,蟒袍补子为孔雀;五品,亮白顶花翎,蟒袍补子为鹭鸶;六品,啤白顶花翎,蟒袍补子为黄鹂;七品,金顶花翎,蟒袍补子为鹌鹑;八品,金顶寿字花翎,蟒袍补子为鹌鹑。

没有品级大小的太监,一律穿紫色绸缎袍,补子为蟠龙花和五蝠捧寿的吉祥图案。其他充当杂役的太监均穿紫色布袍。

010慈禧太后为什么又叫“老佛爷”

慈禧太后,人称“西太后”、“那拉太后”,又称“老佛爷”,这是为什么呢?跟佛有什么关系吗?

慈禧太后乳名兰儿,姓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入宫,封兰贵人。咸丰六年(1856年)生子载淳,晋升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去世,其六岁的儿子载淳即位,这就是清穆宗同治皇帝。慈禧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宫廷中便以“老佛爷”称呼。

其实,“老佛爷”不是慈禧太后专用的称号。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都是“老佛爷”。清代帝王为什么自称是“老佛爷”呢?

这是因为女真族首领最早被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珠”的转音,有“佛爷”、“吉祥”的意思。所以,不但女真首领被称为“满柱”。女真显赫家族首领的名字也叫“满柱”。

所以,清朝皇帝将满语“满柱”汉译为“佛爷”,成为自己的“特称”。慈禧让别人也称她为“老佛爷”,是企图把自己比做皇帝,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政治欲望。

至于“慈禧”徽号的来历则是加封来的,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尊咸丰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加徽号为“慈安”;尊载淳的生身之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加徽号“慈禧”,这就是两宫皇太后。咸丰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后,慈禧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所以又称为西太后。

趣味链接:清历代太后之最长的称号

1852午5月,慈禧太后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1908年病逝。她的神牌上有生前死后得到的称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共二十五个字,为清历代太后之最。

011“官老爷”是个什么称呼

现实生活里,很多人都会用“官老爷”来比喻作威作福的为官者。“官老爷”这种称谓作为戏剧用词或讽刺语已为人们所熟悉。“老爷”作为权贵的尊称,本就由来已久。在宋代,对当官者也有尊称为“爷爷”的。如《宋史·宗泽传》:宗泽“威声日着,北方金人常尊惮之,必曰宗爷爷”。由此可知称“爷爷”是因为“北方金人尊惮之”,即既有几分尊重也有一些惧怕。

据考证,“官老爷”的称谓大约发端于宋元,定型于明清。最早见于正史的是《元史·董博霄传》。但朝廷并无明文规定,只是随意性尊称。

到了明清就不同了,朝廷对此有了明文规定。据清人王应奎撰《柳南随笔》载,前明时代规定所有的小官称“爷”,朝廷的九卿和外任的司道以上的大官才有资格称“老爷”;到了清代,这种规定就更加明确了,但与明代略有不同,反而是五品小官可以称“老爷”,四品以上的大官则称“大人”。

在封建社会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劳苦大众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处于被压迫和任人宰割的境地,称官为“老爷”,其实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反映。表明封建官吏高高凌驾于社会和人民群众之上,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现如今,“官老爷”这一称号已逐渐消失了。

趣味链接:为什么用“匹夫”称普通老百姓?

古时候的“匹夫”是指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地位也不高的普通百姓。为什么称普通老百姓为匹夫呢?

匹是个数量单位,古代四丈为匹,又言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两,每两就成一匹,长四丈。两而成匹,相合的意思。按照这个意义,夫妇阴阳相合,就叫做匹夫、匹妇。夫,男子;妇,女子。段玉裁注《说文》说:“虽其半,亦得云匹……犹人言匹夫也。”说的是匹夫、匹妇也可单独拆离使用。

后来匹夫和匹妇,就专指没有爵位的平民。匹夫、匹妇成了普通人的代称。《尚书·咸有一德》:“匹夫匹妇,不获自尽。”《韩非子·有度》:“赏善不遗匹夫。”句中的匹夫就是平常人的意思,由于匹妇较少使用而渐渐淘汰。

真正让“匹夫”两字焕发光彩,登堂入室的,是清代爱国文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顾炎武在着作《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见保家卫国是全天下人的事。

012什么样的官才是“父母官”

“父母官”是老百姓对那些为官清廉、忠于职守、为民造福的地方官的敬称。语出自《汉书·循吏传》、《后汉书·杜诗传》。那么什么样的官才被称为“父母官”呢?

《札记·大学》说:“《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从中可以看出,只有那些为民谋福利,时刻关心民众疾苦的有德君子,才配称父母官。与之相类似的词语有“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等。

那么什么样的官不算“父母官”呢?《孟子·梁惠王上》说:“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从中可以看出,孟子称损害仁义的无德暴君为“残贼之人”,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贪官污吏,也就是“狗官”。

现在官场上有人喜自称“父母官”,实在是有欺世盗名之嫌,让人觉得十分滑稽。为什么呢?因为古代被称为“父母官”的清官,皆是百姓的口碑,公共舆论的赐予,鲜有自封者。

其实,真正的父母官多以人民的子女自居,视仕途为替国民尽忠孝义务,反称人民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毕恭毕敬地侍奉百姓。

趣味链接:“县官不如现管”的由来

关于“县官不如现管”,有这么一个传说。古代若想入仕途,只要通过考试就行了。有一天,县衙门口贴出了告示,说是三月进行乡试,金秋进行大考。消息一出,文人墨客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临考前,主考的县太爷恰巧病了,便授权县主簿单淦行使这一职责。单淦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得到这个发财的美差,乐得一夜笑醒三次。

开考前,考生们为了取得功名,个个破囊捐银,倾财加码,忙着给主簿送钱送礼,一时忙得不亦乐乎。

唯独一个身穿绸缎,挺胸凸肚的豪门子弟,他半文钱也不送,要前来报名。单淦料定此人是个“铁公鸡”,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进庙不烧香,菩萨也不会保佑你。现在时限过了,等下年再来吧!”

那人说:“我是……”单淦一下子火冒三丈,吼道:“滚!枉读诗书不知礼,哪配应试?”说罢合起花名册,转身就走。

原来那个富豪子弟是县太爷的小舅子,他冲到县太爷家,号啕大哭。县太爷为之愕然,问明情况后,唉声叹气地说:“真是县官不如现管呀!”从此,“县官不如现管”的俗语便流传下来。

013皇帝的坟墓称“陵”之始

上古的时候,土葬是最主要的埋葬方式。君主的坟墓都只称“墓”,不称“陵”的,春秋晚期,中原地区出现了坟丘式墓葬。各诸侯国的国君死后,所下葬的坟墓都称做丘或墓,不叫陵墓。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后葬今陕西凤翔县城东南角,自古至今,皆称秦穆公墓,未见称陵。楚昭王的“昭丘”、赵武灵王的“灵丘”、吴王阖闾的“虎丘”等,都不称陵。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开始,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当时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把自己的坟墓造得很高,像山陵一样,因此,国君的坟墓便叫做陵。《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

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证明,陕西省临潼县的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墓。汉朝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陵都有称号,如汉武帝陵称为“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称为“昭陵”等。

趣味链接: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而且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014古代的“店小二”

店小二最初可以指饭馆、酒馆、客店的老板或者伙计。并不是人们臆想中的头戴白帽、肩披白毛巾的精干小生。据元代史料中记载:“自家是店小二,在这东京居住,别无营生,开着个小酒店儿。”这里的店小二就是指经营小本生意的老板。

后来,这个称呼逐渐用来专指招待客人的伙计了。那么,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店小二”呢?有人认为,店小二与古人以排行顺序称名的习惯有关。在旧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一般都没有正式名字,因此,他们多以在家中的排行顺序作为称呼,比如张三、李四等。古代酒店、饭店或旅店当家老板是理所当然的“店老大”,这些服务员也就随之被人们称为“店小二”了。

另外,在旧时南方将在茶房、酒店、餐厅做服务员的男青年称为“堂倌”。“堂倌”,顾名思义,就是“跑堂”的,也是“伙计”的意思。有则顺口溜表达了对“堂倌”的同情:“为官不管民,日行千里不出门。白天腰缠万贯,晚上身无分文。”这也是他们的最真实写照。

趣味链接:古代的“伙计”

伙计是指旧时的店员或长工,类似的有“店家”、“小二”、“伙计”、“堂倌”等等。“伙”是古代兵制的一个单位,十人为一火,即吃一锅饭,同火称伙伴,这锅饭就叫伙食。《木兰辞》云:“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句中的伙伴就是指兵士的意思。

“伙计”有时也指在一起合伙共事或做生意的人。明朝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王士性在他的地理笔记《广志绎》中对“伙计”一词考证曰:“晋中俗俭朴,左称有唐、虞、夏之风。”“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这种用法在现代依然存在。

在现代,北方部分地区,男性熟人之间也常用“伙计”相称,相当于是朋友的别称。而在粤语方言地区则没有这种用法,仅限于在小饭馆或大排档称呼男性侍应。而有些小型企业的老板,也有把雇员称为“伙计”的。

015最早的“东道主”

“东道主”这一词语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最初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可以随时供应秦使往来所需物品,做东路上的主人。

为什么郑国甘愿做秦国的东道主呢?原来,这里有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

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无奈,求救于老臣烛之武。烛之武是个能言善辩之士,信心十足,决心以敌人之间的矛盾分化对方,以退敌军。当夜,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粗绳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去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之间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就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兵攻打郑国,郑国从上到下都知道保不住了,如果郑国灭亡了对贵国有好处的话,那就请您攻打好了。但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的土地,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您何必灭掉郑国而让晋国得到实惠呢?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削弱一分啊!”

秦穆公觉得此言有理,烛之武进一步说:“要是您能把郑国留下,让它作为你们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您的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什么,郑国可以给他们供应财物,这对您有什么不好呢?”秦穆公终于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但跟郑国签订了和约,还派了部分秦军留守郑国。晋文公无可奈何,也不得不退兵了,郑国的一场危机就这样得到了化解。由此,“东道主”一词便流传了下来。

后来,则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为东道主,请客为做东。到了近、现代,“东道主”一词逐渐通用于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国际体育赛事中。

趣味链接:“做东”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