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易经文化地图
6854700000017

第17章 《周易》之卦占(2)

金榜上面提姓名,不负当年窗下功,人逢此卦多吉庆,一切谋望大相通。金榜提名喜气新,最宜合伙利婚姻,求财到手,交易出行也遂心。月令即善,寻人得见,走失能找,口舌消散。

这种解释比起《周易》卦爻辞来,通俗易懂,故在民间很受欢迎。

四、灵棋占

灵棋占是古代占法之一,其法详载于《灵棋经》。

《灵棋经》是我国古籍中唯一的一部完整、系统地记述古代杂卜的著作。灵棋,即是《太平御览》中著录的十二棋卜。

《灵棋经》二卷,作者不可考。旧题汉·东方朔(公元前154一前93年)撰,传说是黄石公授给张良的,后来东方朔掌握了其术,方流传于世。也有人说是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一前122年)所撰。这两种传说均无史实证明。

《灵棋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棋为卜具。它标志着卜筮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前,卜筮所用的工具全部是带有“灵气”的自然物,如龟甲、蓍草、竹枝等。而灵棋则是人类自己制造的“灵物”。自然产生的灵气,让位于人创造出的“灵气”。大约也是在此同时,筮法也完成了以自然物作筮具到人造物(钱)作筮具的转变。二是卜棋成卦,卦有繇辞。这显然是受了《周易》和《焦氏易林》的影响。标志着卜和筮正在走向合流。

《灵棋经》对后代术数影响最大的是为“签书”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路径。

《灵棋经》的卜法极为简单。卜具是一面刻着上、中、下不同字样的棋子十二枚(上四、中四、下四),不刻字的一面为镘。

《灵棋占》的卦象原理,以三为经,四为纬。十二枚棋子正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上”“中”“下”象征每个季节的孟月仲月季月,各四枚象征四季,合起来代表十二神。“上中下”又代表天地人“三才”,“上”为君,“中”为臣,“下”为民。这跟易卦六爻象征“三才”,乾为天又为君,坤为地又为民的卦象原理相似。

灵棋占也讲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阴阳又各分老少,一为少阳,二为少阴,三为太阳,四为太阴。少阳与少阴的配合关系叫“偶”,太阳与太阴的配合关系叫“敌”。如果得“偶”则相悦,得“敌”则相争,这是常理。但又有种种变化形式。其中有许多卦象分析法跟易卦的原理相通。

灵棋占一百二十五卦卦名、卦符。

灵棋占“上”、“中”、“下”都有的共六十四卦,只有其中两种的共四十八卦,只有一种的共十二卦,全部反面向上的一卦。

例:如掷得一上一中一下,为“大通卦”,其卦辞为“阳得令,乾天西北。象曰:从小至大,无有颠沛。自下升高,遂至富豪。宜出远行,不利伏韬。”卦辞通俗。

注:表“上中下”栏中的数字分别表示刻有“上”、“中”、“下”字样的棋子出现的次数。如“412”表示“四上一中二下”,即刻有“上”的棋子正面朝上者有四个,“中”面朝上者有一个,“下”面朗上者有二个。“o”则表示正面朝上者没有。

五、易林占

易林占即《易林》中所载的占测方法。

《易林》为西汉焦延寿所著,所以又称《焦氏易林》焦延寿字赣,幼年好学,曾得到梁王的赏识。据说他能够预知坏人的行动,使盗贼不敢轻举妄动。焦延寿在汉昭帝时由郡吏举为小黄令,他是著名易学家京房的老师,曾经跟孟喜学易,是易学中占侯派的创始人。

《易林》共十六卷,它的体例是以一卦变为六十四卦,这样《周易》上下经六十四卦共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配四言韵语或民歌民谣寻首,用以占算吉凶休咎。唐人王俞在给《易林》所写的序中说:“辞假出于经史,其意合于神明,但斋洁精专,举无不中。”

《易林》使用内外卦象、互象、正反象、错象、半象等解释易并系以韵语,但因其韵语艰深难懂,又不明言取象方式,故后世多“盲词呓语”,不得其解。近人尚秉和从《易林》中发现了大量已经失传的卦象,著有《焦氏易林注》和《焦氏易诂》二书,被称作“千古绝作。”

易林占的起卦,多以钱代蓍,画出本卦。如果本卦中有一爻到六爻有变,就变成一个新卦,这个新卦叫“之卦”或“变卦”。如屯的六爻全为少阴、少阳,没有老阴、老阳,就是六爻不变,为“屯静卦”。要查判语,先查到“屯卦第三”,其中第一卦即为“屯静卦”,判语为“兵征大宛,北出五关,与胡寇战,平城道西,七日绝粮,身几不全。”这个判语朦朦胧胧似在讲刘邦与匈奴打仗被困平城的事,如果出战占此卦则不吉,取其象征意义,与人党争、斗胜等,都是失败的征兆。如屯的初爻为老阳,三爻为老阴,其他爻均为少阴、少阳,那么这个本卦屯的“之变”(即“变卦”)就是蹇,所起的这一卦叫“屯变蹇”,在“屯卦第三”中找到“屯变蹇”,就查到此卦的判语:“为季求妇,家在东海。水长无船,不见所欢。”如占婚姻得此卦,就预兆着婚事阻隔难成,求婚会失败。取其象征意义,则预示谒见、求谋诸事,都难达到目的。

其他情况的起卦及查检判语,都可仿照上述例子的程序去进行。

六、太玄占

太玄占是用太玄卦进行占算的筮法。

太玄卦是西汉扬雄创作的。扬雄(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他在《太玄经》这部著作中详细阐述了太玄卦的揲蓍法,并仿《周易》为每卦系上占辞。其特点大略如下:

太玄卦不是象易卦那样分为两种爻,而是分成三种爻,但它不叫“爻”而是叫“赞”;赞的名称叫“一”、“二”、“三”,分别用一一、一一、一一三种符号来表示。它不象易卦由三爻或六爻构成单卦重卦,而是由四“重”构成,四重的名称由上至下依次为:方、州、部、家。把一、二、三这三种“爻”分布在方、州、部、家这四个“爻位”上,可以构成34=81种不同的“卦”,不过它不叫“卦”,而是叫“首”,合称为八十一首,每首都有一个名称。下面是八十一首的符号和名称:

这八十一首的排列是按数学的三进位法来排列的,其次序是:1111、1112、1113、1121、1122、1123、1131、1132、1133、1211、1212、1213、1221、1222、1223、1231、1232、1233、1311、1312、1313、1321、1322、1323、1331、1332、1333、2111、2112、2113、2121、2122、2123、2131、2132、2133、2211、2212、2213、2221、2222、2223、2231、2232、2233、2311、2312、2313、2321、2322、2323、2331、2332、2333、3111、3112、3113、3121、3122、3123、3131、3132、3133、3211、3212、3213、3221,3222、3223、3231、3232、3233、3311、3312、3313、3321、3322、3323、3331、3332、3333。其规律很容易掌握。

太玄“卦”的求“卦”法是用三十六策,其中三策是虚策,搁置一边,实际上只用三十三策。第一步,在三十三策中取出一策,挂在指间,然后任意将余策分为两份。然后用三策去除分开的两份,除到最后必有余数(余数如果是三,三算余数)。如果左手余数为一,右手余数也一定是一,如果左手余数是二,右手余数便是三;如果左手余数是三,右手余数便是二。把余数合在一起,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二,或者是五。这样,总数还剩三十或二十七。第二步是把剩下的三十或二十七策,按上述第一步的方法再演算一遍,左右手余数之和仍然有两种可能:或是二,或是五。这样,剩下的总数就有三种可能性:

30—1—2=2730—1—5=2427—1÷2=2427—1—5=21。

第三步再将剩下的总数用三策去除,就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7÷3=924÷3=821÷3=7。

假如得数为七就算“——”,得数为八就算“——”,得数为九就算“——”。这样就得到了一赞(相当于一爻)。按上述办法重复四次,就可以得到四赞,从上至下排列,即构成一首(相当于一卦)。每首有首辞。《占法》说:“首位即位,然后有阴阳昼夜经纬。”每首有九赞,每一赞重迭一次,即有一一、一二、一三、二一、二二、二三、三—、三二、三三九种情况,叫“九赞”。用“初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上九”为标题,系有九赞之辞。九赞之象叫“测”。太玄占即利用首辞和测的分析来判断吉凶。

太玄占规定旦筮与夕筮应用不同方法。《占法》中说;“凡旦筮者,旦占用经,当九赞之一五七也。遇阳家则一五七并为画,是谓一从二从三从,始中终皆吉;遇阴家则一五七并为夜,是谓一违二违三违,始中终皆凶。凡夕筮者,占其中用纬,当九赞之三四八也,遇阳家始休中终咎。若日中夜中筮者,二经一纬,当九赞之二六九也,遇阴家始中休终咎。所用赞下为始,次为中,上为终。”若判断吉凶,则“当观首名之义及所遇赞辞,与所筮之事,察其象,稽其美恶”,以星、时、数、辞四者参验,从多为休,违多为咎。

《太玄经》有一套比较严密的哲学理论和占卦方法。但由于其仅仅出于文人的精心设计,缺乏民俗基础,而且方法又很繁琐复杂,李白《侠客行》中有“白首太玄经”之句,形容经文艰深,故后世很少有人使用。

七、元包占

元包占为后周卫元嵩《元包经》所载占法。元包卦以太阴(坤)、太阳(乾)、少阴(兑)、少阳(艮)、仲阴(离)、仲阳(坎)、孟阴(巽)、孟阳(震)为次序,每纯卦下统八卦,共六十四卦。其卦序与《周易》不同,有人认为属《归藏易》范畴。卦名依《周易》,卦辞、传辞与《周易》不同,没有爻辞。

元包占的运蓍法,用蓍草三十六策,因为太阴之数为六,极太阴则为六六三十六。合而为一,代表太一,分而为两,代表两仪:揲之以三,代表三才,营之以四,代表四时,取其余数,取象于闰。

三次揲蓍的结果,左右各存之蓍数为爻数与归奇数。爻数得九为阳画,归奇数则为三;爻数得六为阴画,归奇数亦为六。三画皆阳为乾卦,其数二十七,重之为五十四,为六九之乘数,三画皆阴为坤卦,其数十八,重之而三十六,为六六之乘数;二阳一阴为兑卦,其数二十四,重之而四十八,为六八乘数;二阴一阳为艮数,其数二十一,重之而四十二,为六七乘数。

元包占也用六、七、八、九数以求卦,而以六为主。求出卦后,再依据经、传文占断吉凶。《元包经》将六十四卦按太阴第一、太阳第二、少阴第三、少阳第四、仲阴第五、仲阳第六、孟阴第七、孟阳第八的次序排列,其经传文解释也与《周易》不同。如其解释太阴第一甲的坤卦时说:“坤下坤上,荒卉莫然,瓜森囤匿。靖而不躁,朴而不饬。群类囵育,庶物生植。厥施惟熙,厥勋惟极。传曰;荒者,春之熙,卉者,夏之茂,莫者,秋之落;默者,冬之潜,母万物者,熙然足以布和,茂然足以长物,落然足以育众,潜然足以正气坤道备此四德,故曰荒卉莫然。瓜森囤匿何谓也?瓜者言其众,森者言其植,囤者言其受,匿者言其藏,皆地之性也。靖而不躁,阴之德也。朴而不饰,质之体也。”

八、潜虚占

《潜虚》中所载的占筮方法简称“虚卜”。《潜虚》为北宋司马光所著,模仿《太玄》而拟《周易》,属半占筮半哲学的著作。

《潜虚》共五十五名(卦),每卦七变(爻),凡三百六十四变(爻)。其中元、余、齐三名无变,皆不占。

潜虚占用蓍草七十五策。因为五行相乘为二十五,又以三才乘之,便得七十五。占筮时,抽出五蓍不用,实用七十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