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上)
6858200000031

第31章 教育篇(31)

第二,为解决好“三农”问题,超常规发展劳务经济服务,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甘肃省农村人口多,农业资源严重短缺,“三农”问题突出。目前,全省1200万农村劳动力中,大约有310万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更多,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40万。要解决“三农”问题,一个十分关键的举措就是要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2003—2010年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大规模开展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超常规发展。每年要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22万人次,经过培训的人员90%要掌握1~2门技能,就业率达到90%左右。通过几年努力,使甘肃省农民的贫困状况能够得到较大改善。

第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组织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近几年来,各地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今后,我们要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和龙头企业的作用,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要组织300万人次参加培训,使每人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通过几年努力,使甘肃省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第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组织实施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今后一段时期,甘肃省每年要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解决就业问题一要靠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要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实践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再就业培训,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城市从业人员、失业人员、新增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培训,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要培训在职职工25万人次,每年为15万名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同时要高度重视“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努力做到初中和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所有学生得到培训,绝大多数实现就业。

(三)深化“四项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职业教育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尽快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机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等的紧密结合。要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要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采取更加灵活的招生制度,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为职业院校走向市场,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第二,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标准和制度,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要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职业院校要为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提供“订单培养”,也可以为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企业要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这项工作落实好了,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学习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各地要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第四,进一步推进省内职业院校与东部地区职业院校、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是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甘肃省教育厅已连续两年先后组织较大规模的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考察团赴天津、青岛、厦门等地举办合作洽谈会。通过牵线搭桥,已有80所省内学校与天津、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浙江等省市的100多所学校和企业开展“1+2”、“1.5+1.5”、“1+1+1”等形式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2005年联合招生人数达到8600人。省内城乡联合办学也取得新的进展,城市对农村联合招生人数达到6394人,成为职教发展新的增长点,出现了一批好的典型。各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和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就业市场,加大工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努力扩大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

(四)落实“四项计划”,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第一,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切实提高职业院校的培养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甘肃省提出要在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建筑技术、电工电子、煤矿安全、护理、生物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建成60个以上条件较好、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将以重点投入和奖励方式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各地、各部门也要加大投入力度,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现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的新亮点。

第二,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大力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近年来,甘肃省一些地方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大力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使职业中学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相比普通高中而言,县级职教中心条件还差很多。“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每年投入10亿元,重点支持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省上也将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带动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或职业学校。市县两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要把职教中心建设与普通高中摆在同等的位置,采取措施,安排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推动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第三,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努力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发挥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校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全省建成30所就业率高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大力提升这些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性作用,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第四,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非常薄弱,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普遍较低,专业课教师严重短缺,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亟待解决。“十一五”期间,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在建设好西北师大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同时,重点建设好3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二是要积极开展以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全省培养300名省级专业学科带头人,1000名省级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三是要建立职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2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对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四是要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五)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努力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第一,深化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甘肃省现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320所,公办高等职业学校12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少学校办学机制不活、规模较小、效益不高。今后要大力推动公办职业院校资源整合和重组,改变职业教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设置的状况,整合力量、盘活资源,走规模化、连锁化、集团化办学的路子,做大做强一批公办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加快公办职业院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聘任制和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第二,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目前,外省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一批办学规模大的民办职业学校,相比之下,甘肃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非常缓慢,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今后几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作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举办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机构,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在学校评估、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待遇等方面与公办职业院校一视同仁,切实保护民办职业院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兴办的各类学校及专业技术培训等机构的用地,可以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其房产能够单独计价的,免征房产税。还可以采取出租或经主管部门批准借用闲置的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院校予以扶持。同时要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赋予行业的重要职责。行业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并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强化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素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国务院出台的企业办社会的剥离政策,针对的是普通学校,不是职业学校,所以,国家提出要继续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我们要通过努力,使职业教育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三、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积极创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现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都已经明确,要完成《意见》确定的各项任务,关键在于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把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力度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涉及体制、投入、社会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各级政府一定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和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省政府已决定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市县两级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协调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工作,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各行业和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目标任务的完成。要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检查和指导。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把职业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