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讲给儿子的真心话
6860500000017

第17章 积累丰富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成长的加油站(3)

2005年,一家闻名全球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北京大学招聘员工。与大多数招聘单位所不同的是这家专业性极强的事务所所开列的招聘基本条件并不包括会计专业出身或具体会计实务经验,而是要求英语能力与计算机运用能力要出众。

该公司招聘人员解释说,这并非是因为我们需要英语与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的是会计和审计人才);英语与计算机能力出众只是意味着你已经具备学习的能力。只要具备学习的能力,我们自己可以来培训你的专业技能。因此只有一个条件,你必须具备学习的能力;按我们的理解,英语与计算机的熟练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当然计算机和英语专业自当别论)。要学好这两项科目,必须具有学习的努力、领悟和坚忍不拔的执着,举一反三的推导能力,这就是这两种技能成为测量学习能力的标准的原因。

这是一个变革的信号。现在单位招聘新人时问的不再是过去的“你可以做什么”,而是要知道“你可以学什么”,你是否能够学会我们要你掌握的东西。上述这家事务所新员工上班第二天,每人发给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套财务软件,放假一周,学会后再来公司上班。

许多教育学家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会学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学会学习”,在这里意味着掌握4项最基本的学习技能:读、说、写、作。

1.学会读书

读书之事,由来已久。读书多少为宜?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赵普却说:“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书主义”。显然,这些说法都有些夸张。实际上,读书的数量以适当为界,以人的读书能力为限。

不谈专业的差别,就人才个体来说,读书宜多不宜滥,恐怕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原则。宜多不宜滥,就是说读书要有个数量界限。那界限应该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具体条件来划定。比如,有的学者就认为作为大学生,应以教材10倍数量的书来读书,也许比较现实,也比较合理些。那就是说,一个本科生,要学20几门课,就应读与之有关的300册书为宜。

读书除去把握读书的数量外,还应该把握读书的技能。我们把读书的技能概括为“三个相结合”:其一,读与思的结合。读书惟有经过思考、观察和实践,才能“读到糊涂是明白”。对于思考与读书的关系;古人议论很多。张载说:“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朱熹说:“后生学问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者为少畏耳。”鲁迅先生也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因此,为防止读书硬化,甚至逐渐死去,第一要则就是思索。其二,读与问的结合。提问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凡是创造者,无不从发问始。创造者,必然精审细密,却又眼光锐利,他能够看出问题,于是发而问之,无论什么权威,不明的就要问,问不倒的权威才是真权威,问清楚的答案才是真理解。其三,读与做的结合。读书应与实干相结合。读而不做,时间长了,就会有点呆头呆脑,自己看别人不明白,别人看你也有点奇怪。现代的人才个体,不但要有知识、有文化,而且要有技术、有实际工作能力。如此这般,才能学海无涯,书山有路,将古往今来的优秀书籍化为人生丰富的营养。

2.学会语言

我们知道,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结构来说,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社会成员的独白能力如何,又是社会文化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独白语言是一个人独自进行语言活动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认为,学会语言就是要学会和掌握独白语言的三要素:立论正确,言之成理;感情真挚,以情动人;讲究技巧。技巧很难一言而尽,从最低的标准讲大致包括:语言完整,晓畅明达,逻辑清楚,首尾相顾,结构合理,节奏适宜,手势得当,声音清楚,还要能够进行即兴发挥以及可以比较顺利地回答问题。

3.学会写作

写作能力在古代是很重要的。古人称:“文章能事”。近代以后,专业多了,写作独尊的地位也就没有了,但写作仍然是诸业之首。我国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写作课,就可见其重要。那么,如何学会写作呢?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其一,勤写。懒于动笔,是最要不得的事。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就得勤于动笔。其二,要有较高的标准。散散漫漫是学不好写作的。目标既不高,要求也不严,错别字也不在乎,文法不通也不重视,结构不好也无所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绝对不会让人产生有才华之感的。其三,多读名著,精研范文。好文章不多读,脑子里没有相当多的词汇,写起文章来就会语言贫乏,辞藻生涩。而且好文章有一种口不能言的好处,只有烂熟于胸,才能充分体味其绝妙。日后提起笔来,那种写作的神韵也会油然而生。其四,善于改写文章。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人把它概括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在看来,这仍然是锤炼文字的座右铭。

4.学会操作

操作技能,指的是对高科技产品的实际操作和对现代科技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这种能力对现代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显著。曾风行世界的《第三次浪潮》,作者的资料来源主要依靠对各种报纸和杂志的剪裁,而通过重新裁剪和编排后的资料,却出现了一个个极精辟的思想,展示给世人一个全新的视野,这就是一种高超的操作技能,一种艺术的创造能力。因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都十分重视促进公众接受多种操作技能的训练,特别注重掌握学习的能力,以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对青少年来说,掌握以下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1)学会计算机。计算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须臾不可分离,已成为完成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会计算机,将很难在现代社会中立住脚。

(2)学会掌握资料。掌握资料,就能掌握社会的最新发展动态,这对于寻找成才机会将是十分重要的。资料的整理和积累是一门学问。资料本身是客观的,但掌握哪些资料,利用哪些资料,如何整理和编排资料,却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专业方向的把握,对掌握有用信息的灵敏以及对资料的综合运用能力大有帮助。

(3)学会调查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决策还是管理,无论是制订计划,还是处理各类问题,都需要了解情况。了解情况就是调查。因此,调查研究是青少年制定学习、生活计划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真心话:

现代社会讲究的是以学求学,你只有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技能,才有可能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

6.学以致用很重要

你千万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

生活中有不少人也经常在读书,甚至有的人读的书还很多。但是,有的人能做到活学活用,有的人则读了同没有读差不多,甚至还带来了害处。

从古到今,读书人常常犯这样一个错误: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孔乙己深受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年轻时一心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谁料运气实在不佳,直到垂垂老年时仍未能如愿,自己反倒落了个贫穷潦倒,最后在饥寒交迫、羞辱无奈中死去。

孔乙己的经历深刻地揭示了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的悲剧。类似这样的读书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

五代时有一个书生,一生读了很多书,并且背诵得滚瓜烂熟,人称“两脚书橱”,但是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即使饱学终究也没有用处。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一些人,虽然爱读书却不能很好地利用,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过来时,那些平时不注意接近现实、对书本之外的事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的读书人,几乎要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读书人,肚子里的学问或者理论水平很不错,却拙于实际操作,不能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要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找到造成读书人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并在实践中努力克服。造成读书人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读书人常常辗转三尺书斋,只一味埋头读书而疏于与实际结合,只顾沉浸在书中所描绘的神奇世界而不愿知道屋外都发生了什么,久而久之便脱离了丰富火热的实际生活,而像一只蚕一样把自己紧紧地包裹了起来。

二是读书人自古有一种清高自傲的毛病,喜欢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总以精神贵族自居,而不愿与更多的普通人接近。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闭目塞听,孤陋寡闻,自以为是。

三是读书人往往热衷清谈,却不善动手,所谓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就是说的这样一种情况。

作为读书人,要避免与实际脱离、不能致用的读书倾向,就要把学以致用作为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

其实,做到学以致用并不难,如果能够从下列几方面去做,就会大致避免读书与实际脱节的倾向。

1.在广泛涉猎的同时,要经常注意读报,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新闻,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

2.要在读书的同时注意思考,尤其要重视联系实际问题,要注意读那些现实性、指导性强的书籍,把书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要经常走出书斋,同广大的普通人接触,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同他们打成一片。

4.要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注意养成经常动手的习惯,通过亲自实践来印证或修正、补充和完善理论,使理论知识化为实际工作效果。

5.要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的读书学习,是否紧扣实际需要,是否真正增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防止为读书而读书,以至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的倾向。

真心话:

你一定要防止成为只会读书不会运用的书呆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读书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才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从书本中得来的知识。

7.不断充实新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你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灵活地适应未来,成就自己的辉煌。

人类在发展初期,由于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低下,难以逾越地理上的险阻,因此不仅文化交流的范围很小,而且交流的速度也十分缓慢。几乎每一样新的发明,都只能在很小的圈子里传播,甚至有时还常常得而复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所以,在人类漫长的三百万年的历史过程中,竟有99%的时间是在原始社会(即旧石器时代)度过的。那时,人类在各自的诞生地生活,活动的地域不广,文化交流发展之慢,是可想而知的。“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有了良好环境的人类是不愿意迁徙辗转的,而愿意定居一地。在过去的一百万年中,只有当天气变化无常、食物短缺、好战者的侵袭,人类才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居住地。”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有人曾作过推算,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是以每年一公里的速度向欧洲推进的。到了铁器时代,人类征服海洋的能力大大增强,东西方之间在“丝绸之路”之后,又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此外更有汉代的楼船远航印度洋、明代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等壮举。人类文化交流的速度大为加快。到了蒸汽机时代,人类从海上和陆地将地球完全打通,世界迅速地缩小,人类的文化开始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了空前规模的交流。文化发展到今日,其速度已经到了一日千里的程度。如今的电子信息时代,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把人类的文明带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随着高科技和现代交通运输的高度发展,再加上空前的人员、物质的大流动,使得世界各民族精神财富的生产、传播、交流、影响的形式、速度、质量、数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在当代,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等工具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某种信息迅速地传遍全球。正是这种革命性的变化,使得文化开放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随着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据统计,在18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为80~90年;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知识更新的周期就迅速地缩短为30年;到了近50年,更新的周期又缩短为15年;如今在某些领域,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经缩短为5~10年了。面对信息网络全球化这种咄咄逼人、飞速发展的形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加强紧迫感与危机感,因时顺势,大力开展文化交流,及时引进先进的文化,紧紧跟上人类文化进步的步伐。

吉格先生在纽约市卡耐基学院当讲师时,他曾经遇到了一位六十多岁的杰出推销员叫爱德。爱德做的是广告生意,他的年薪有七万五千美元。这笔收入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一天晚上,吉格先生下课后跟他闲聊时,诚恳地问他:“为什么你要参加三位讲师合上的班级,而三位讲师的薪水加起来还没有你的多?”爱德笑着回答说:“吉格,我告诉你一个小故事。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一次,我父亲带我到我们家的花园去了一趟。父亲可能是邻里中最好的园丁,他喜欢在花园里工作,并且以此为荣。我们走了一趟以后,父亲问我学到了什么。当时我唯一见到的事情就是父亲显然在花园中做了许多工作。这时,他有点不耐烦地说:‘孩子,我一直希望你能观察到,只要蔬菜是绿的,它们就能生长,一旦成熟,它们就开始枯萎。’”

彼得·杜拉克说得好:“知识必须经过不断的改良、挑战与增加,否则,它就会消失。”

青少年们会花钱去修饰我们的外貌,但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要花同样的代价去修饰我们的头脑?青少年应该定期地读书学习来满足精神的饥渴,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如果这样,我们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靠吃饭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天填饱自己的肚子,我们又该怎样充实我们的心灵?大部分人都是在意外或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充实它。例如,在很方便或没有其他事可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我们平时常常说没有时间,这是一个可笑的借口,如果我们每天有时间去填饱肚子,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花点时间来充实那几乎是无价的头脑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