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讲给儿子的真心话
6860500000018

第18章 积累丰富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成长的加油站(4)

在许多场合,我们会遇到一些沮丧、消极、失败、忧郁、破产,以及不快乐的人,这些人是属于消极阶层,却又都不愿意再充实他们的心灵。他们都迫切需要知识、信息与灵感,但是,他们却一直拒绝参加研讨会或是阅读好书、听录音。我们倾听这些人的谈话真是有趣,也许我们该用“悲剧”这个词来形容。当我们提到成功的人,并谈到他们如何乐观与积极时,消极失败的人会说:“他们的积极与乐观一点也不值得奇怪,因为他们一年赚五万美元。如果我一年能赚五万美元,我也会积极的。”消极失败的人认为成功的人每年赚五万美元,所以他们会很积极。这显然是因果倒置。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每年赚五万美元,是因为他们有正确的心理态度。可惜的是,空虚的头脑和空虚的肚子不一样,要是空虚的头脑也要填满一些东西才能让主人满足的话,那该有多好。

在每一个行业,不论是法律、医药、销售、数学、科学与艺术,那些达到高峰或快要达到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定期参加研讨会。他们阅读好书,定期听录音,并积极寻求资料、信息与灵感,结果,他们一直都在成长中。

为什么成功的人是积极的呢?反过来说,为什么积极的人是成功的呢?他们之所以积极,是因为他们定期地以“良好、有力、积极的精神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心灵。就像食物是身体的营养一样,他们也不忘每天补充精神食粮。

真心话:

任何人在今天都不敢说:我的知识已经够用了。在信息时代,你一定要确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决心。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走向成功。

8.给自己拟订一个学习计划

既然是学习,就离不开计划,何况对于你来说,也不可能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生活中还有很多事要自己处理,所以对待学习一定要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计划。

有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曾在网络上流传一时,文章内容谈的几名大学生讨论时间的宝贵和短暂。

文中是这样写的:

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在宿舍喝酒、打牌,打得正浓时,有人突然蹦出了一句:人活一辈子到底有多少天?

有的人按开了计算器:

按70年计算,每年365天,共2万5千……才2万多天啊?大家一下子惊呆了,半天没有人吭气……20岁前什么也干不了。

有人接着说,那就只剩1万8千多天了,50岁以后更是明目黄花了……还只剩1万零9百多天。睡觉时间呢?该减去1/3,剩下7千3百天了!吃饭,上厕所,看电视、事假……加一块算1/3吧,还剩4千8百,再剔除吵嘴,瞎侃,闹别扭,电话里逗乐的时间,还剩3千6,十年整……最后,大家都嚷累了才停下。

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历历可数的……那一晚的酒有没有喝完,怎么散的都已经忘记了,只朦胧记得大伙儿的红眼睛相互对望,身上直淌冷汗。

这篇文章让人震动不已,大学生们用最明了的数字,翻译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这说明靠有限的青少年时期的学校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学习的终生化简言之就是人生学习化。若让人生成为“学习化的人生”,就要不断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真正做到“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学习化,不仅是人们在新世纪的最佳生存方式,还是家庭、企业、国家在新世纪的最好生存方式。你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不要再把人生机械地划分为“读书”和“工作”两个阶段,学习伴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包括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生计教育和闲暇教育。它是你得以发展和进步的永久性动力,如同汽车加油站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是一种终身的权利,你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有权利享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在社会大学,人们对学习的选择则更为自由,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

学习既然是终生的,你就有必要给自己制订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15岁的时候就规划了自己的一生,他名叫约翰·戈达德,是一位大学教授,还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和纽约探险俱乐部的成员,约翰15岁时做的规划题目为“一生的志愿”,上面写着:

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

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菏思山;

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

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谱一部曲;

写一本书,结婚生孩子……

每一项都编上了号,共有106个目标,现在约翰在经历了15次死里逃生和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后,完成了其中的96个目标。约翰说:“我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目标。当有机会来临,我总是早已准备妥当了。”

他说得多好啊!

你如果不想停滞不前,不想被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就要不断学习。

微软公司那富于神话般的发家史,它在成长起来之后,骄狂不可一世,俨然以信息行业里的霸王自居。

比尔·盖茨曾在短短的6个月时间内就使微软公司的资产达到80亿美元,员工达到2万多人,可是他未能觉察信息行业内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失去了唾手可得的新机会。

因为,当时微软公司的高层经理们没有关注互联网的发展,直到1995年8月视窗95上市后,他们才全力投入互联网。这时,抓住时机先投入互联网的网景公司的股票在发行后的第一天就从28美元涨到58美元,在其股票上市19个月后,网景公司的总裁便成了亿万富翁。

比尔·盖茨是在微软公司成立12周年后,才达到这个水平的。而且,1995年11月6日,因为微软公司在互联网领域没有成绩,戈德曼·萨克斯公司在“推荐购买”表中去掉了微软公司的股票。

1996年6月,比尔·盖茨将注意力转向公司网,可比尔·盖茨承认必须用一年的时间,才可能摆脱困境,那是因为他错过的不是一点点机会。

信息行业的发展变化,让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也很难见其迹。他竟将互联网这一世界性的趋势忽略了,虽然后来他采取强力措施在中国发展家电接网业务,但那时已经江山变色,为时晚矣。

真心话:

在这样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不管你制订的学习计划是什么样子的,都首先要确立这样一种信念: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善于总结经验,进而贡献于社会。

9.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法宝

读书是掌握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的法宝,决不要把读书看成是分配给你不得不执行的任务,你最好把它看成是一个令人羡慕、不可多得的提升自己的机会。

现在的你有看不完的电视节目,有奇趣无穷的网络世界,有永远也玩不完的电子游戏,还有广播、电影、各种俱乐部、迪厅、沙龙、康乐宫……,而对于读书,你是不是已经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呢?

人变得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读书。

但是,这并不说明读书在你的生活中已不再重要。读书不但仍然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还是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生活,以至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非常好的方式。

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读书,是广义上的“读书”,也许我们用学习这个词更为恰当。如今的你可以读纸质的书,也可以读“电子书”、“网络书”、“音像书”。总之,可供学习的一切“书”,你都可以读。

读书,或者叫学习,是你掌握知识的法宝之一。人非生而知之,都是通过后天的直接实践和读书学习获得知识的。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比,后者占的比重更大。利用书籍,你能使自己在短暂的人生中,学习那些超出自己所能体验的数个世纪之前的智慧。17世纪的丹麦医学家巴兹林说过:“假如世界上没有书的话,就没有神、没有正义、没有自然科学、没有完美的哲学、没有文学……而且,世界上的一切,都仿佛在黑暗之中。”

一本好书通常是作者多年或一生智慧的结晶,你以短短的几小时或几天的时间来换取这些智慧,真是一件幸运的事。爱迪生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我们应该这样来提高读书的自觉性。

你如今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1991年,美国企业界就有人认识到知识价值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认为“现在资本意味着知识,而不仅仅是金钱。”世界财富将转移到知识资源掌握者手中。

人类正在脱离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宰权。

在今天,谁没有知识,谁就可能被淘汰。知识当然要通过实践来最终学到,但除了没条件读书的人外,完全靠在实践中摸索,那是愚蠢的人的做法。当然,书本知识要和实践结合,但不读书,又从哪里得来书本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