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6873200000034

第34章

病人的家属来到他家后,果然见一只大公鸡在院中啄食。但他一听要拔他家公鸡的毛,便一口拒绝了他们。在病人家属的再三请求下,他才说,这样吧,病人需要吃鸡补养身体。我这只鸡也正想卖。你们把这只鸡买去吧,给我五钱银子就行了。

那家人因急着要以鸡毛做药引子,只好花五钱银子买走了那只大公鸡。其实,在市场上买这样的鸡连二钱银子都用不了。

后来,村上的人都说他家的鸡都像铁公鸡一样,一根毛都拔不下来。

恶作剧

“恶作剧”是现在人们众口流传的俗语,指令人难堪的戏弄。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书中记载: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叫韦生的读书人,在去汝州的路上遇到一个僧人,二人结伴同行,谈得颇为融洽,到太阳下山时,僧人便邀请韦生到他所在的寺院去住宿。韦生欣然答应。但僧人带着韦生继续走了许久,仍没到寺院。

韦生唯恐他不怀好意。暗暗地从靴子中取出弹弓,又从怀里掏出十几枚铜丸,准备就绪后便责问僧人道:“师父,你说寺院不远,为何现在已经走了二十里却仍然没到,这是为什么?”

僧人支支吾吾地不回答,只说还要往前走。韦生这时断定他是一个强盗,就拉动弹弓射去。正中僧人后脑勺,但僧人若无其事。韦生又连发四弹,弹弹打中。僧人这才捂着中弹的地方,慢条斯理地说:“郎君莫恶作剧!”韦生一看这家伙有点本事,也就不再用弹射他了。

后来韦生随僧人到了寺院,只见数十人列队迎接。僧人这才告诉韦生说:“我本是此间的强盗,对你的钱财起了心,并没有什么好意。不知你也有高强的技艺,让人钦佩。还好你用弹弓打的是我,如果是别人,早就支持不住了。”说完,用手一摸脑后,五个弹丸落地,而后脑毫无伤痕。然后这个僧人设宴款待韦生,二人互相敬慕,于是结为好友。

于是,“恶作剧”一词便从此传了开来。

不倒翁

人们常以“不倒翁”一词,来形容一个人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总是立于不败之地。“不倒翁”这一称谓源于春秋时期。

相传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上采得一块璞玉。此物外表上看去与普通的石头没什么两样,然而里面包的却是一块难得的美玉。

卞和便抱着去献给当时楚国国君厉王,厉王让玉工辨认,玉工不识真宝,说是顽石。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去世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宝、这一次玉工又没识出来,卞和又被武王砍掉了右脚。

不久,武王又去世了,楚文王登基坐了王位。卞和便怀抱璞玉,痛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得知此事,便命玉工将石剖开,果然得到了一块好玉。文王下令,将此玉制成玉璧,命名为“和氏璧”。卞和这种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称赞卞和说:“此人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

后来,一个秀才为了讽刺一个投机钻营、官迷心窍的官老爷,做了个不倒翁送给他,还写了首诗讽刺当官的内心虚伪:头锐能钻,腹空能受;状似易倒,实立不扑。从此以后。“不倒翁”便成了一个贬义词,用来讽刺投机者。

眼中钉

“眼中钉”,现在常用来比喻心目中最憎恶的人。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被百姓视为眼中钉的人是五代时后唐的赵在礼。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后唐明宗时,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在礼是个胸无点墨的武夫。他倚仗自己是皇亲国戚就横行霸道,巧取豪夺,为所欲为。宋州百姓敢怒不敢言,都把他看成是眼中之钉,肉中的芒刺。

后来有一天,朝廷下旨将其调往永兴。宋州百姓听说这一喜讯后奔走相告,相互祝贺:“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无独有偶,宋真宗时也出了一个万人恨的“眼中钉”。当时,有个叫丁渭的大臣,善于溜须拍马,他为迎合皇帝心意而大兴土木,又网罗奸臣,排斥忠良异己,搞得全国百姓民心沸腾,怨声载道。当时曾经流传着的一首童谣唱道:

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

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钉”和“丁”谐音,“眼中钉”即指丁渭,“寇老”即指寇准。可见人们对于丁渭是恨之入骨,而对寇准则是无限怀念的。

此后,人们便常用“眼中钉”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吃老本

“吃老本”这一俗语,在中国各地使用很广。它常用的是否定句式,也就是“不要吃老本”、“吃老本是不行的”。

“本”是“本钱”,“老”是“原来”,因此,“吃老本”就是指做生意投入的本钱被自己吃光了。

这一词语也的确来源于生意人。以前,有的生意人不懂得做生意也是一门科学,只会主观武断,一意孤行,结果,花钱比赚钱多,月月如此,便形成了把本钱吃光的局面。所以就有了“吃老本”一说。

虽然此语来源于做生意,但现在已引申成不再努力,不求进取,满足于自己取得之成绩的意思了。

跑龙套

“跑龙套”,常用来比喻在他人手下做些无关紧要的杂事小事。

“龙套”本来指的是戏剧中的侍卫、兵卒的服饰,后来又引申为指戏剧中的这类角色。在戏剧表演中,通常四人一组的士兵或衙役等龙套,需要代表千军万马的场面,这就需要主要人物指挥他们制造气氛。

龙套制造气氛有一定的舞台规矩和活动程式。例如,表现元帅升帐或官员坐堂,龙套要分站两边称为“站门”;在上场门或下场门迎候主人出场的龙套,要斜列两边称为“斜门”;带领主人前行的龙套,一路快步在台上兜圈子称为“圆场”;在交战场面,为表现战斗激烈,龙套要从兵器下穿梭钻过去,叫做“钻烟笼”;龙套分别从舞台两边出场,叫做“二龙出水”等等。

饰演龙套角色的人,虽然不必有造诣高深的作念唱打,但最起码的“站如松,跑如风”是要做到的。因为,龙套若在台上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动作不止,就会影响主角的表演;在需要龙套动作时,如果不是轻捷如燕、快走如飞跑起来,那便没了舞台气氛。所以,人们爱说“跑龙套”。

两面派

两面派一般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那么,“两面派”是怎么来的呢?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却感到苦不堪言,因为哪方的军队来了都要欢迎,在门板上贴上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

豫北怀庆府人素来生活节俭,想出了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着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军队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可是,他们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招来了大祸。

有一次,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见到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十分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被风吹得翻过来,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非常气愤,将挂两面牌的人满门抄斩。

后来,“两面牌”逐渐演变成为“两面派”一词。

二百五

日常生活中,“二百五”往往指那些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但“二百五”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代着名的策士。他在晚年的时候曾担任齐国的客卿,身居高位,深受齐王宠爱。齐国一些士大夫看到苏秦经常伴君左右,便嫉恨在心。于是,他们派了几个人去暗杀苏秦。苏秦被刺成重伤,不久死去。

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在城内外贴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祸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杀苏秦的人快来领赏。”

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早年五百两银子包好叫做一封,那么“二百五”即“半封”了。“半封”同“半疯”同音,于是人们就用“半疯”称呼行为完全不合常规的人,也称“二百五”。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蹩十”。

因为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幺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指不成事的人,久而久之,又讹传成“二百五”。

三脚猫

人们常用“三脚猫”一词形容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

“三脚猫”一词,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非熊即飞熊)。”文中的“三脚猫”是一种动物。

后来,明朝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猫的专职,“三脚猫”的本职技能相当不错,却“走不成步”,难怪郎瑛接着解释道:“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后来,“三脚猫”就成了技艺不精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是人们常常用来批评一些不负责任或不了解情况的人说的话,那么,究竟“三不知”指的是什么呢?

明人姚福在《青溪暇笔》这部书里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概本《左传》。”

再查《左传》中有这么一段故事:鲁哀公二十一年,晋国的荀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时,荀文子以为不了解敌情未可贸然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他的意思是:仁人君子的进攻谋略,是要对整个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局都弄清楚,才能最后决定怎么办。现在我们这三部分都不知道,不是很难吗?

可见,“三不知”的意思就是说对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局全然不知道。

下三烂

古代人没有机器磨面,因此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吃粮食就要先把粮食用石磨磨成面。这道工序一般要经过六七次反复,首先把粮食放在磨顶上,粮食通过磨眼进入两片石磨中间被轧碎,然后流到磨盘上。将磨盘上的碎粮收起,放在面箩里罗,细面被罗了下去,箩上面的再放到磨顶上。这样一个循环叫“一烂”。第二个循环叫“二烂”。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绝大多数的面粉都被剥离下来为止。之所以叫做“烂”,大概是因为将完整的粮食粒轧碎了,这也符合“烂”的本意。

在整个过程中,第二遍也即第二烂出面最多,所出的面皆为粮食的内核即精华部分,质量最好。而剩下的“三四烂”所出的面就掺杂了一些碎皮,属于不好的面粉,引申为“不是好东西”,属贬义词。“下三烂”即由此而来。

敲竹杠

用别人的弱点或寻找借口向别人敲诈钱财的行为叫“敲竹杠”。

“敲竹杠”一词来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帝国主义商船纷纷向中国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健康,牟取暴利。

后来,爱国官吏林则徐首先掀起了禁烟运动,在海关各个港口都重兵把守,严禁鸦片运入。

一天,一个码头上停下一条船,有一个扛着毛竹的人上了路,只几根毛竹就把他的腰压弯了,他上了船就坐在毛竹上,一动不动。这时,船上上来个乡下老汉,也一屁股坐在那毛竹上,抽着旱烟。

开船之前,有几个查烟人员上了船,他们各处盘查,看看是否有人私运鸦片。正好这时乡下老汉吸完了一袋旱烟,把旱烟锅在毛竹上敲了几下,扛毛竹的人脸一下就吓白了,他慌忙从怀中掏出一把钱,塞给老汉,那乡下老汉觉得很奇怪,怎么白白地就会有人给钱?

原来,那人扛的毛竹里装的都是鸦片,他见老汉敲他的毛竹,以为老汉看出来了,为了堵住老汉的嘴,他赶紧塞钱。其实老汉一点也不知道,是他自己心虚,白白地损失了一笔钱。以后,“敲竹杠”的说法就传了开来。

“敲竹杠”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四川山区,有钱人进山烧香时乘坐着一种用竹竿做的滑竿,滑竿由人抬着。走到半山腰抬滑竿的人就敲着滑杠,要求加工钱,否则就不抬人,乘坐滑竿的只好加钱。

另有一种说法:清朝末年,市场上小额的买卖,以铜钱作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里。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很不老实,陌生顾客进门,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就敲竹杠一下,示意提价。

刮地皮

旧时人们把地方上的赃官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称之为“刮地皮”。这句话源自《新唐书·程日华传》中的一个故事:

唐朝时,沧州刺史李固烈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胡作非为。沧州被合并后,李固烈也被免了职,这让他十分不满,在离任时,他将粮食和钱币搜刮一空,装满了几大车,准备运走。这事被他手下的一个军官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军官都非常气愤,一起去找李固烈评理。

他们说:“我们同你一起驻守沧州,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为你卖命还不够吗?你却要把所有的财货都拿走,甚至恨不得把地皮都刮了去,这让我们怎么活啊?”

李固烈阴险地笑了笑,说道:“你们怎么活,我就管不着了。三年清官,还要捞上十万雪花银呢!我这点东西算什么?”

众将士一听,怒火冲天,忽地把他围起来。一个军官上前说道:“姓李的,说明白了,这些东西你是拿走呢,还是留给我们兄弟?”李固烈平时对下属就十分苛刻专横,他见这个军官如此逼问他,便说道:“你们还敢造反吗?这些东西我就是要拿走,看谁敢拦?”说着就去拔剑。众军官一看他如此蛮横,也都拔出刀剑,蜂拥而上,挥刀把李固烈剁成肉泥。

当时,程日华作为使者正在李固烈府中,他吓得藏在床下,众将士把他叫出来告诉他:“这个混蛋已被杀,你用不着害怕。”于是,共同推举程日华为刺史。

民间还有传说说李固烈并没有死,他拿着搜刮来的财物去见皇帝,想讨好皇帝。当他打开一个箱子时,突然从里面跳出一个白胡子老头,大家都吓了一跳。李固烈忙问:“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大胆!”老头见皇帝在上面,忙给皇帝叩头,说道:“我是李固烈管辖区内的土地爷,因为他走时连地皮都刮了,也就把我装到箱子里了。这一路,闷得我好苦呀!”皇帝一听,知道李固烈搜刮民财,便罢了他的官,永远不再重用。

狗腿子

现在人们常用“狗腿子”来咒骂那些忠心依靠恶主而干坏事的小人。这一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有个富人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为讨主子的欢心,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上。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接着,主人又不安地问:“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奴才说:“给狗用泥巴捏上一条。”从此以后,狗在撒尿时,总要把后边一条腿翘起来,是怕那条用泥巴捏的腿让尿给冲掉了。这就是“狗腿子”的由来。

穿小鞋

从宋代开始,我国汉族妇女一直沿袭着缠足陋习。古代的妇女竞相争比脚小,以脚小为美为荣,并美其名曰“三寸金莲”。过去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根本互不相见,只能依照脚的大小,去衡量女人的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