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6873200000035

第35章

因此,在媒婆说媒时,必先请男方看女方的鞋样儿,以示女方脚的大小。一旦男方同意了亲事,就留下此鞋样儿,按此样尺寸做一双绣鞋连同订婚礼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亲那天,新娘必须穿上这双绣鞋,以防脚大而受骗。女方如果当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就穿着不舒服,甚至穿不上,从而出丑。

后来,人们把这一风俗引申到社会生活中,用来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

红得发紫

“红得发紫”指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地位达到了巅峰,好得不能再好。它的由来与中国古代服色文化及其演变密切相关。

“紫”的地位开始并不高。在上古时代,紫色尤其被视为一种惑人的邪色。

“紫”的地位上升似乎与君主的喜好有关。《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可止之。’于是三日境内莫衣紫者。”

由此,“紫”得以与“朱(红)”同列为权贵服色。而“紫”的地位比“朱(红)”的地位还略高一筹。唐代三品以下五品以上服朱,宋代五品、六品服朱色,而两朝三品以上高官都服紫。

“红得发紫”正是由来于这种服色制度。

照葫芦画瓢

“照葫芦画瓢”这个俗语多用来比喻事情简单、容易,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办到;也比喻头脑简单,只知道马马虎虎模仿,不能发挥创造性。这句话语出《宋史》,其中有这样一个典故。

北宋初年,有一位名叫陶谷的翰林学士,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他的文笔相当不错,被推为一时之冠。陶谷自己也自恃不凡。可是他做了好些年起草文告的工作,官职都没得到升迁,一些人常为他感到惋惜。

终于有一次,他托人在宋太祖面前推荐自己,想让自己去到外地做官。赵匡胤听了这位官员对陶谷的一番盛赞之后,却颇不以为然。他淡淡一笑道:“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意思是说,起草文告这样的工作,无非是照着前人的旧文本,抄抄写写,其间改换几个字句,就像照葫芦画瓢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如此盛赞。

于是,陶谷没有被任用。事后,他心灰意懒,写了一首诗自嘲。其诗道:

官职须有生处有,才能哪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陶谷大彻大悟之后,再也不指望自己的才学能给自己带来晋升的机遇了。

后来,“依样画葫芦”这句诗,逐渐演变成了“照葫芦画瓢”的俗语。流传到现在,则成了“毫无创见”的同义语。

快刀斩乱麻

“快刀斩乱麻”,常用来比喻办事果断干脆不拖泥带水。这个俗语来自一个历史故事:

根据《北齐书》记载:北齐第一个皇帝高洋,小时候内心很聪明,但外表显得很隐晦,大家不了解他,只有高欢觉得他有独特之处,高欢说:“这孩子在见识和谋虑上都超过我。”

有一次,高欢想试一下儿子们的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十指协调能力等等,就给他们每人一团乱丝,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整理好。

儿子们都拿着麻各自到一旁去理。别的孩子一根根抽,一根根理,可是由于麻很多地方打结了,都连在一块,抽这根带那一根,越理越乱。一个个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只有高洋抽出腰中宝刀,三两下把丝团砍成几段,还说:“对乱的东西就必须斩断。”

高欢听后,连连点头。

从此,“快刀斩乱麻”就成了传颂他的聪明才智的故事。

姜是老的辣

“姜是老的辣”,多用来比喻老年人有经验,有办法,办事老练可靠;也用来比喻老年人足智多谋,不好对付;还有自比姜性,刚正不阿的。

其实这句俗语是有其事实根据的:姜是块根类香辛菜蔬,有辣味,做菜做汤放一点姜丝,香辛可口,可以使人胃口大开。姜还是一种药材,常吃姜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根据老农们讲,姜在地里生长时间愈长,其辣味愈大。一般来说,霜降后的姜即是老姜了。《本草纲目》上说:“秋社前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采食无筋,谓之子姜。秋分后者次之,霜后则老矣。性恶湿洳而畏日……”因此,有“生姜老的辣,沟葱白子多”的谚语。

《宋史》上就曾经记载有一个人以姜性自比的刚正不阿的老官员的故事。

北宋末年,徽、钦二帝任用奸相蔡京,自己则声色犬马,不务政事,结果半壁江山沦丧在金兵的铁蹄之下,自己也做了余兵的俘虏。康王赵构南逃,在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史称宋高宗。

这个宋高宗也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既软弱又糊涂,还任命比蔡京还奸的奸相秦桧做宰相,对他极为信任。这秦桧里通金国,主张投降,还将着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当时的文武百官对秦桧的恶行敢怒不敢言,但当时有一个老臣晏敦复却不怕。

秦桧当政时,晏敦复曾在两个月内向宋高宗起奏34次,为爱国的文武百官仗义执言,据理力谏,弹劾秦桧等一伙奸臣,使得奸诈的秦桧也不得不惧怕他三分。为了使朝廷不再有人和他对着干,秦桧想尽了一切办法,软硬兼施,想让晏敦复屈服。一天,秦桧派一名亲信去劝晏敦复说:“你能屈从,要路(指重要官职)旦夕可至。”晏敦复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慷慨激昂地对那个人说:“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岂能为自身而误国家?”那个人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的字面意思是说,大树倒了,寄居在树上的猢狲(猴子)也就散了。用来比喻为首的人一倒台,依附他的人也就随即溃散。

这句俗语出自宋人庞元英的《谈菽·曹咏妻》:宋高宗建立南宋后,奸诈的秦桧作了宰相,权势很大。他有个叫曹咏的亲戚,也是一个势利小人,见秦桧得势,就对他百般巴结逢迎,秦桧一高兴,也就封了他做大官。

曹咏有个叫厉德新的大舅子,却是个非常耿直的人,他不但不与曹咏同流合污,而且对他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经常用犀利的言辞讽刺、挖苦他,曹咏见厉德新对他这样无礼,便怀恨在心。暗地里利用自己的职权,指使地方官对厉德新进行种种刁难与威胁。厉德新是个硬骨头,怎么整都不屈服,并依然对曹咏冷嘲热讽。

后来,秦桧死了,失去了这座大靠山,曹咏可就什么都不是了。不久,曹咏便获罪被贬到新州(现在广东宝安),厉德新终于不再受他的欺压了。他托人给曹咏捎去一封信,里面装着一篇名叫《树倒猢狲散》的赋,对他加以讽刺。赋中把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桧”确是树的一种),把趋炎附势如曹咏之徒比作一群猢狲。猢狲依靠着大树作威作福,那么大树倒了,猢狲们自然就东奔西散了。从此,“树倒猢狲散”这个俗语就流传了下来。

太岁头上动土

“太岁头上动土”,词意类似于“虎口拔牙”,用来比喻那些敢于触犯权势或豪强的人物。有时也用来比喻敢于攻破科学禁区的精神和行动。

古人把木星称为岁星,也叫太岁。岁星自西向东运行,每12年循环一周。在古人眼里,太岁是个凶恶的煞神,是“百神之统”。太岁所经过的方位为凶方。有一句谚语就是说:“太岁当头坐,非灾便是祸。”

因此,迷信的古人认为,国家巡狩,出师各地,营造宫阙,开拓封疆,都不能向着太岁出现的方位。黎民百姓修葺宅舍,筑垒墙垣,也必须回避。否则,如果在太岁出现的方位破土动工,就会冲撞太岁,发生灾祸。

中国人纪年的干支,也称“太岁”。常说“命犯太岁”,即指碰到了自己生肖年份的地支(太岁),也就是本命年。太岁如此凶恶厉害,其方位动土不宜,遇本命年不吉,古人便把最凶恶的坏人比作太岁。“太岁头上动土”就被看做是胆大妄为的行动。

不过,人们是不愿意被这种虚妄的东西吓得萎萎缩缩的,他们总是要想办法来处理这种“人神相冲相克”的局面。于是人们在适当的时候也允许“太岁头上动土”,并赞扬这种胆大妄为的行为。

浪子回头金不换

游手好闲的、不务正业的青年人常被人称作“浪子”。“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说:不务正业的人,一旦改邪归正变好了,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比之金子还要珍贵。这种例子在古今中外都是不少的。

晋代人皇甫谧出生在河南新安县一个官吏家庭,从小娇生惯养。但是,一场战乱却让他家破人亡,失去了父母,他被叔母收养下来。叔母见他这么小就父母双亡,十分可怜他,对他仍很放纵,皇甫谧仍然过着一种娇生惯养的日子。

这样,皇甫谧从小就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他经常和一些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混在一起,消磨岁月,无所作为,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浪子。

叔母见他变成了这个样子,非常痛心,觉得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皇甫家的列祖列宗,忧愤加愧疚和操劳,不久就病倒了。皇甫谧回想起叔母的养育之恩,再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惭愧和悔恨。于是他痛改前非,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做一个有用的人。从此,他早起晚睡耕作劳动,勤奋攻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他不幸得了重病,下肢瘫痪,为了战胜病魔,使自己能够站起来,他又潜心研究医学,几年之内通读了大量医书,并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上万次的针灸实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说的一句口头语,表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的意思。

据说我国早期的谶纬家、阴阳家们都认为三七相乘的积是不祥的数。三国时期的陈琳在《神女赋》中写道:“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意思就是说,东汉建立二百一十年,到建安时期该遭厄运了。

其实,这段时间还不到二百年,二百一十年不是确指。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已经把三和七的积二十一看做是不祥的了。后来,这一看法经过长期演变,就逐渐出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口头语。

拜倒在石榴裙下

我们通常用“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语,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

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皇和杨贵妃有关。杨贵妃是唐明皇的宠妃,相传她喜欢石榴,唐明皇于是在华清宫西绣岭、王母祠等地遍种石榴树,以讨杨贵妃的欢心。而唐明皇又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因此,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又因石榴是可以醒酒的,唐明皇在观赏之后,常剥石榴喂在杨贵妃口中。对此,朝中大臣很是看不下去,所以对杨贵妃侧目而视,怨恨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席间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因此把弦弄断了。

唐明皇相信了他的话,就下旨说,以后不管是哪位大臣,只要见到杨贵妃,都要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又因为杨贵妃平时总喜欢穿绣有石榴花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后来这句话便渐渐地从宫廷传向民间,并流传开来。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墨守成规的同义语,意思是小心谨慎,不敢逾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这里的“雷池”,是古代的一个湖名,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至望江县东南,积而成池,称为“雷池”。

“不敢越雷池一步”,出自古文原句“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即“请你不要越过雷池一步啊!”

这个典故出自东晋时期的一个故事,晋明帝的大舅、护国将军庾亮执掌朝廷大权。因为他凡事从国家全局出发,刚正廉明,任人唯贤,所以在朝廷内外,颇有威信。

明帝以后,成帝即位,庾亮派温峤担任江州刺史,镇守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咸和二年,历阳太守苏峻发兵作乱,带领大军直逼东晋的都城建业(南京)。温峤得到消息后,为了保卫都城,就想援兵东进,和苏峻交战。庾亮知道后,马上派人送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说我担心西部防线,远远超过东边叛军起兵的历阳一带,请你不可越过雷池一步。

原来,庾亮早就知道苏峻在历阳招兵买马,妄图谋反,所以,下了诏书让苏峻到京城来任大司农一职。这样,苏峻离开老巢就不能有什么作为了。苏峻逼不得已只好提前起兵作乱,而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准备充分,即使是造反,也构不成很大的威胁了;温峤哪里明白这许多曲折,所以急率地想要发兵征讨。这样就可能使西北边陲防备门户大开,其他国家军队势必长驱直入,和苏峻叛军恰好可以里应外合,这样平乱反而会成为灭国之举。

“雷池”这一地名,现在已不重要了,它已变成了“特定界限”的意思。

宰相肚里能撑船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谚语意思是说宰相的心胸很宽阔,豁达大度,可以在肚子里面行船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基于“大人有大量”的基础之上的。它最初也确实是由一位宰相之口说出的。

宋神宗时期,朝廷在向契丹、西夏的军事斗争中屡屡失利,不得不每年“纳岁币”给契丹、西夏,这样就造成了人民沉重的负担,国家财力耗费甚巨,再加上国家机构繁多,官员严重超编,办事效率也不是很理想,使得国家更加内外交困。

在这种情形下,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提出了改革的计划,对一系列的国家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于改革的步骤过快,有些做法过于偏激,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新法实行不久便遇到来自保守派的强大阻力,宋神宗在阻力面前不了了之,变法失败了。

王安石见变法不成,便告病还家。他只带一名童仆就走了,为避免沿途地方官前来迎送,打扰居民,他嘱咐童仆不要透露他的官职,只称作过往游客。童仆不依,反问说:“相公微服潜名,倘或途中有人毁谤于你,如之奈何?”王安石从容地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从来人言不足恤;言我善者,不足为喜,道我恶者,不足为怒。只当耳边风过去罢了,切莫揽事。”

就这样,主仆二人一路缓缓而行,一路上,王安石遇到不少对他推行新法进行攻击谩骂的人,但他都以一种宽大的胸怀,宽容了他们。人们因此非常佩服他。就这样,“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便流传了开来。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贪欲没有止境,就像小小的蛇,竟要吞下庞然大物的象一样,这个俗语原来是从成语“巴蛇吞象”演变而来的。

“巴蛇吞象”一词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有一种传说中的巴蛇,生长在南海中,身子黑色,脑袋青色,长800尺。这种巨蛇能吞吃大象。它吞下一只象后,要消化三年,才把象的骨头吐出来。人要是服食了这种巴蛇吐出的象骨,就可以治疗各种腹内疾病。

由此可见,神话中的巨蛇要吞食大象也不容易,更不要说那些普通的蛇了。于是,人们便以此来比喻人心贪得无厌。久而久之,即演变为“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俗语了。

关于这句俗语的来源,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