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53

第53章 文史·典籍(2)

“楚辞”之名始见于汉初的《史记·酷吏列传》,以后沿用不变。它不仅是一种文体的名称,也是一部诗歌集的名字。

趣味链接:《楚辞》

西汉末年,大学者刘向将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等的作品和汉人的一些拟作,包括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宋玉《九辩》,景差《大招》,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计16篇,汇为一编,名为《楚辞》。

其中屈原的《离骚》为《楚辞》的代表作,故也称这种诗体为“骚体”。《楚辞》的诞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007什么是“演义”

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体裁之一。它具有如下的特点: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形式写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

演义最初是在宋代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但“演义”这个名称并没有出现。讲史话本以讲唱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取材于正史或野史,有虚构,篇幅较长,分段与标题比较明确。

“演义”这个名称出现在元末明初之时,但还是用来指称这类讲史话本,并没有引入到小说这个概念中来。作为话本的“演义”,一般认为是援引古事,敷陈其义而加以引申的意思。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编纂的《三国演义》是演义小说发展的起点。从此,各朝史事,都有演义,它们同二十四史并驾齐驱,成为我国小说创作的一个传统。

趣味链接:什么叫“传奇”

“传奇”是小说体裁之一。在中国小说里,传奇一般是指那些唐代、宋代文人写的短篇小说。唐代以前,我国的短篇小说大多写鬼怪故事。到了唐代,小说创作跨入了一个新阶段,作家们写的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和刻画个性,故事曲折动人,叙述婉转,文辞华艳。它们虽以现实人生为描写对象,但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因为这些唐宋时的传奇小说大多成为宋元时代的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明清戏剧改编的题材,所以这些说唱本子和戏剧也被称为“传奇”。

所谓的“传奇性”也是指此而言的,是指文学作品具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等。

008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的起源有种种说法,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实,汉字的起源并不是来源于什么传说,而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在考古中,发掘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陶器上刻画的字样符号,经研究认为是汉字的原始形态,考古资料与神话传说相印证,表明汉字至今已有6000余年的历史了。

3000余年前的甲骨文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古文字。从商代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文,汉字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变化,逐渐成熟,成为今天方块汉字的基础。

汉字的构成方式,大致有象形法、会意法和形声法三种。据统计,所有的汉字里面,形声字占90%左右。汉字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趣味链接:汉字“六书”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关于六书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种说法:

《汉书·艺文志》称:“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注《周礼》称:“六书”是指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认为,“六书”是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清代以后的文字学家认为,“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与造字无关。

009汉字“横行”始于何时

早期,汉字是刻在竹简上的。木简、竹简狭窄而长,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中国汉字一直是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这一习惯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到了汉代,书写材料发生了变化,纸被发明出来了。但竖写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过来。隋唐雕版印刷出现,到宋代活字印刷发明,都仍是竖排竖行。

到了清代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的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1909年,我国已有了用“横行”排版的书,这就是提倡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一书。刘世恩在书中讲解拼音方案,说“无师自通,兼识汉字”。

到了近代,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也提出了汉字横写的建议。1917年第3卷第3期的《新青年》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信中写道:“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到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后来,钱玄同又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从那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趣味链接:汉字为什么不是拼音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主要分为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两种。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而拼音文字主要是指英语和法语等。日语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那汉字注音是怎么来的呢?

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为了方便学习,他最初是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不过这只是最初的探索阶段,很不成熟。1610年利玛窦去世,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1618年金尼阁返回欧洲,募集了七千部与字音相关的图书带到中国。

之后,金尼阁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后来,他在山西结识了精于音学的韩云,两人经过半年研究,将成果整理为初稿。

从此,二人“互相质证,细加评核”,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学习汉字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修订编制成中国第一部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书——《西儒耳目资》。时为1626年,人称“利金方案”。

尽管此书尚不完备,但它准确地记录了明末的汉语读音,展示了现代辞书的雏形,成为汉字改革的先声,对近四百年的汉语发展史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

010我国字典的起源和发展

我们现在常用的字典,是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分别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一种工具书。

我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以说是字典的雏形。今天所见是收录在《说文解字》中的《史篇》及所录的“籀文”223字。

我国最早的正式字典要算《说文解字》。该字典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计15卷,共收字10516个。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了部首编排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典之一。原本已失传,现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铉兄弟重新整理的。

康熙四十九年,清朝康熙皇帝下令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领衔,负责编纂一部大型字典,历时6年成书。全书共42卷。康熙皇帝认为这部书“善美兼具,可奉为‘典常’”,并取名曰“字典”,即《康熙字典》。它是我国当时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趣味链接:《康熙字典》收了多少字

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的《康熙字典》,是我国当时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字典对于我们学习古汉语仍有很大的帮助。那么,这部着名的字典到底收了多少个字呢?

刘叶秋着的《中国字典史略》说:“《康熙字典》共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该段文字的注释说,清汪汲撰《字典纪字》一卷,对于《康熙字典》的字数曾作了详细的统计。古《冷庐杂识》卷二“字典”云:“字典十二集,二百十四部,旁及备考,补遗,合四万七千三十五字。”其中所说的“字典”即指《康熙字典》。

011“二十四史”有哪些

“二十四史”是我国的一套珍贵的历史巨着,主要是指以下24部史书: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130卷;

《汉书》,东汉班固撰,120卷;

《后汉书》,南朝范晔撰,130卷;

《三国志》,西晋陈寿撰,65卷;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130卷;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100卷;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60卷;

《梁书》,唐姚思廉撰,36卷;

《陈书》,唐姚思廉撰,45卷;

《魏书》,北齐魏收撰,130卷;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50卷;

《周书》,唐令狐德棻撰,50卷;

《隋书》,唐魏征撰,85卷;

《南史》,唐李延寿撰,80卷;

《北史》,唐李延寿撰,100卷;

《旧唐书》,后晋刘啕等撰,200卷;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撰,225卷;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撰,150卷;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74卷;

《宋史》,元脱脱撰,496卷;

《辽史》,元脱脱等撰,116卷;

《金史》,元脱脱等撰,135卷;

《元史》,明宋濂等撰,210卷;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332卷。

上述二十四史,整个编撰过程长达1800多年,共4000万字左右,3249卷,连缀起来,构成我国古代断代史的总集。

趣味链接:“二十四史”的由来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经有“三史”的说法。“三史”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南朝刘宋时,《后汉书》撰成后,开始取代《东观汉记》,被列为“三史”之一。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在“十史”的基础上,加上了《史记》、《汉书》、《后汉书》。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四种,合称“二十一史”。

清代乾隆时期,《明史》撰成,与前面的“二十一史”一起合称“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形成以后,刊印全套“二十四史”的,主要有过三种版本。即:清代乾隆年间的武英殿刻本,清代末年由金陵、淮南、浙江、江苏、湖北五个书局刻印的“局本”,以及民国时期由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

012《史记》本来无书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起初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史记》撰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年)。司马迁完成这部巨着后,为这部史书写了一篇自序,名曰《太史公自序》,但这只能表明它是由司马迁写成的而已。

在西汉末年着名目录学家刘歆所撰的《七略》中,把司马迁的这部书称为《太史公百三十篇》。其后,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编写《汉书·艺文志》时沿用了这种说法。同时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中称其为《太史公记》或《太史记》,而班彪的《略论》、王充的《论衡》中则称之为《太史公书》。凡此种种,就是不见“史记”之名。

至于《史记》这一书名,据梁启超考证,大概起始于魏晋,实际上是《太史公记》的略称(略掉了“太”、“公”二字)。此后,这书名便逐渐得到公认,传承下来。

趣味链接:中国第一部妇女专史

我国第一部妇女专史是西汉时期刘向撰的《列女传》。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他是汉高祖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成帝时任光禄大夫。他曾受命校阅宫中藏书,着述甚丰,是中国着名的文献学家、史学家。

当时成帝贪恋女色,宠爱赵皇后、赵昭仪姊妹及卫婕妤,不理朝政,而使皇权旁落到外戚集团手中。刘向不愿看到刘氏皇族就此衰微,便将古籍中贤妃贞妇兴国振家和淫乱孽嬖亡国灭宗的妇女事迹编为《列女传》一书以作鉴戒,力图以此由内廷而外朝振兴王教朝纲。

今传本《列女传》已非刘向原着,全书七卷,分记七类妇女,每类15人,因第一类亡佚一篇,共记载了104位古代妇女。其“母仪传”记“行为仪表,言则中义”,能教子成才的模范母亲;“贤明传”记“咸晓事理,知世纪纲”,能助夫成业的贤惠妻子;“仁智传”记“归义从安,危险必避”,能见微知着的才女;“贞顺传”记“避嫌远别”、“终不更二”,能守义死节的节烈妇女;“节义传”记“好善慕节,终不背义”,能舍己为人的守义妇女;“辨通传”记“文辞可从”、“连类引譬”,富有言智的妇女;“孽嬖传”记“淫妒荧惑,背节弃义”,色美而德薄的妇女。

013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并对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回顾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程和各朝各代治国安邦政策的得失来警醒世人。在历史上,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着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奉英宗诏令评论历代名臣事迹,遂编撰《通鉴》,以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司马光编成编年史《通志》8卷,并向神宗进读《通志》,深受赞赏,赐名《资治通鉴》,并由神宗亲自写序。因为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政,所以退居洛阳续撰《通鉴》。

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年),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司马光倾其毕生精力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19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由此可见他对此书的用心之专。

《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古代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着作。

《资治通鉴》史实丰富,以政治军事为主,兼收经济、文化、制度,时间记载精确,凡有事件发生,年月以数序,日以干支记,时又有春夏秋冬,叙过重要史实之后,又有分析和评论。

《资治通鉴》的取材极严,所记的每一个史实都是从多种史料中比较选取,精详考证,有疑问者,又另着《考异》三十卷,用以辨正各种史实的不同记载。因此这部史书内容文义精到而不失浅明。

趣味链接:何谓编年体

编年体的体例特点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记事,按年代的顺序叙述每年发生的历史大事,所谓“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使史实发展的秩序分明,条理清晰。

编年体史书的早期代表作是西晋初年在汲郡战国古墓中出土的《竹书纪年》和孔子据鲁国史书编纂的《春秋》。

但《春秋》文义晦涩,于是鲁国人左丘明又作《左传》进行注释,按《春秋》的编年线索,补充叙述《春秋》中未详的重要史实,让读者了解《春秋》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褒贬含义。

后代仿效《春秋》和《左传》者很多,但独以宋代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最为经典,成为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规模最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

但编年体也有很大的缺陷,即机械地按年份来记载各种历史事件,而把单一历史事件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连续发展顺序割裂开来,造成了“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的僵局。所以,在编年体盛行后不久,纪传体随之而出。

014唐宋八大家的由来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那么,“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