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56

第56章 琴棋·书画(1)

001我国古代主要乐器的特征

我国古代乐器分吹、拉、弹、打四大类。它们产生的先后次序是:打击乐、吹奏乐、弹弦乐、拉弦乐。

音乐来源于现实生活。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为了歌颂他们的狩猎生话,于是便创造了打击乐和吹奏乐。当时的乐器本身常常带有鲜明的生产功能色彩,既是劳动工具,又有审美功能。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我国乐器有了大规模发展。随着社会分工和手工技艺的发展,乐器从生产工具中独立出来,被赋予专业化的意义。这时出现了青铜器、弹弦乐、八音体系。

到了封建社会时期,随着对外交往的频繁,我国的乐器有了更大的发展,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大量吸收外来乐器的优点,外为中用。虽然这些乐器脱胎于外来乐器,但它们经过我国音乐家的消化和改良,又成为我国自己的乐器了。

我国各代的主要乐器,形成了东方乐器特有的体系。它曾得益于各国文化交流的成果,也归功于各代能工巧匠的发明、改造和利用。

趣味链接:鼓的演变

远在上古时代,我们勤劳的祖先就学会用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据说,我们的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发现敲打枯树干和实心树干会发出完全不同的声音,并且发现中空物体有增大音量的效果。于是,他们用兽皮或蟒皮蒙在空心树干上,木鼓便这样产生了。他们在娱乐时常常以击鼓来助兴。

鼓的种类从汉代开始便渐渐多了起来,大约有20多个品种、60多个规格,常见的有大鼓、铜鼓、手鼓、花鼓、腰鼓、缸鼓、铃鼓、书鼓和八角鼓等。

另外,各民族在各自的生产生活中也发明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鼓:朝鲜族和瑶族有长鼓,傣族有象脚鼓,藏族和维吾尔族有手鼓,苗族有铜鼓等。

002古琴与古琴曲

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古代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

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表示天圆地方。有西方音乐人评价:这个乐器的构造,是依据中国天与地之间关系的观念而设计的,使人联想到传说中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听得到的音乐。

在我国关于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严密的制琴工艺和众多的造琴名家。南朝梁代丘明(494~590年)传谱的《碣石调幽兰》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明代朱权(1378~1448年)编订的《神奇秘谱》为现在最早的琴曲谱集。

在我国历史上,着名的琴曲有《高山流水》、《酒狂》、《潇湘水乐》、《广陵散》、《幽兰》、《离骚》、《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良宵引》、《秋江夜泊》、《静观吟》等,有些已经失传。着名的琴歌有《关山月》、《苏武思君》、《阳关三叠》。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琴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着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他尤其珍爱这个琴,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绿绮”是汉代梁王赠予着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张琴。“绿绮”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焦尾”是东汉着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隐居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用此木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003箫的历史

“箫”是指一种编管乐器,又名洞箫,以竹制成。箫有着悠久的历史。《风俗通》说:“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说明那时的箫并不是单管,而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直排而成的,形制很像飞鸟张开的翅膀。

今日横吹的单管箫,古代叫“笛”,又叫“羌笛”。这种乐器,大约在汉武帝时才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最初,它只有四个按孔,西汉音乐家京房(公元前77年~前37年)在背面加一孔。西晋乐工列和在公元247年左右所演奏的箫,已有6个按孔,与今天的箫很接近。

箫大多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全长70厘米左右。其品种很多,其中产于黔东玉屏县的玉屏箫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曾作为朝廷贡品,有“贡箫”之称。

趣味链接:瑟的历史

瑟是我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多用整木制成,面稍隆起,体中空,下嵌底板。多为25弦,也有23弦或24弦的。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用以调节弦长,确定音高。

瑟这个名称最早见于《诗经》,《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的记载。可见,早在西周时期,瑟就已经出现了。

据有关文献记载,古代宴享仪礼活动中,常用瑟伴奏歌唱。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瑟是相和歌与清商乐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宋末元初的熊朋来(1246~1323年)曾编着6卷本《瑟谱》,包括介绍瑟的形制及演奏方法、旧谱12首和他所创新谱20首。从中可知当时的瑟张弦25根,按12律吕半音排列,指法有擘、托、抹、勾等8种,用拇、食、中、无名各指分别向内外方向拨弦演奏。从古代有关诗文的记述推断,瑟似乎宜于表现悲哀幽怨的情调。

004雅乐与俗乐

雅乐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享时所用的正统音乐。相传孔子听了尽善尽美的雅乐《大韶》后,竟至“三月不知肉味”。

雅乐最早出现在周公时期,是为巩固统治所制定的一套礼乐制度。西周雅乐有“六代之乐”,歌颂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有“诗乐”,即后来《诗经》中“风”、“雅”、“颂”的内容;有“四夷之乐”及敬神礼鬼的宗教性乐舞。雅乐的应用有严格的等级区别。王的乐队排四面,诸侯的排三面,卿、大夫的排两面,士只排一面。

雅乐的演奏乐器由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材料制成,主要是编钟和编磬。

俗乐,指在民间流行的音乐。《诗经》十五国风中的郑风与卫风,也即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属于俗乐。

由于俗乐历来受到儒家的排斥,因此自战国时代起,雅乐和俗乐就成了历代音乐的两大壁垒。但在隋、唐以前,还没有明确区分雅乐和俗乐,宫廷宴会时二者都可采用。隋文帝时音乐分雅、俗二部。唐玄宗时设左右教坊,选乐工演奏俗乐,教法取自梨园,称为皇帝梨园弟子,于是俗乐达到极盛。俗乐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清乐”和“燕乐”。

趣味链接:何谓女乐

“女乐”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专业舞蹈表演艺术家。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产生了模拟劳动动作或动物情态,直接表现劳动生活及自然界的原始舞蹈。但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表演艺术的产生,是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出现了以表演歌舞供奴隶主娱乐消遣的专职乐舞女奴,这就是后世女乐的端绪。据《吕氏春秋·泆乐》记载:夏桀和殷纣这两位暴君的宫中就有“女乐数万”,她们常常被迫表演放荡淫泆的群舞,且“以巨为美,以众为观”。这应当是夏、商奴隶制王朝存在乐舞女奴的反映。

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诸侯们每当宴享群臣,总是“女乐罗列”,国与国之间也常以女乐相互馈赠,拥有众多的女乐舞伎,已成为当时日常享乐及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汇聚了原六国的音乐舞蹈艺术,以致女乐舞伎,充盈宫室。汉代时,上起宫廷,下至豪门,收养女乐成风,歌舞伎乐盛行一时。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当时的女乐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现今的各种舞蹈形式,如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抒情舞、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在汉代女乐舞蹈中都已出现。

到了隋唐,女乐的发展更达到它的鼎盛时期,隋炀帝大业年间,在洛阳举行过一次大规模演出,曾集中了歌舞伎三万人,为制作舞衣竟把长安、洛阳的锦缎彩绸抢购一空。唐时,皇室宫廷中有宫伎,军队有营伎,地方政府部门有官伎,官僚富户有家伎,即便是平常士人之家也养有一定数量的女乐舞伎。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盛极而衰,繁盛的女乐也开始步入了曲终筵散、逐步衰落的时期。正如杜甫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一诗中所感叹的:“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宋代以后,随着市民文艺的兴盛,除宫廷贵族间尚有部分女乐遗留外,原来的女乐舞伎队伍开始分化,大多转向了城市的瓦肆勾栏,成为职业的歌舞演员。

005古代的“六舞”

“六舞”又称“六乐”,它是由周公制定的。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厦》、《大汉》、《大武》6首乐舞。以后的历朝统治者都奉之为乐舞的最高典范,称它为“先王之舞”。

这6个舞蹈又可分为文武两类。黄帝、尧、舜、禹等以文德服天下,所以他们的乐舞是文舞;汤与武王都是以武功征服天下,所以是武舞。

“六舞”的演出仪制有明确规定,表演者都是在“大司乐”门下受教育的贵族子弟。贵族子弟们在隆重的典礼中俯仰回旋,应律合节。在这里,统治阶级除了达到祭祀天地山川、夸耀政治修明隆盛、歌功颂德的目的之外,还使他们的下一代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统治阶级礼教的感化。但慢慢地,统治阶级的极力神化使“六舞”僵化在固定的程式中。结果连统治阶级都不爱看了。

趣味链接:软舞和健舞

“软舞”、“健舞”是唐代按照风格特点划分的两个舞蹈品种,多为单、双人的小型表演性舞蹈。

一般来说,“健舞”动作刚健豪迈,节奏明快,中间偶尔有舒缓的段落。“软舞”动作优美柔软,节奏舒缓,但是有的时候也有快节奏的舞段。

《胡旋舞》是健舞的一个重要节目,以快速、轻盈、连续旋转的高超技艺为主要特征。这种舞蹈在唐代风靡一时,杨贵妃、安禄山都是表演胡旋舞的好手。据说安禄山大肚垂膝,但是跳起胡旋舞来却像风一样敏捷、轻盈,很得唐玄宗的喜欢。

此外,着名的健舞还有《胡腾舞》、《柘枝舞》。软舞则以《绿腰》、《凉州》和《甘州》等为代表。

006围棋的历史

围棋是我国传统棋艺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围棋在我国起源很早,先秦史官编的《世本》说:“尧造围棋”;晋张华《博物志》说:“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尧、舜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这类记载并不可靠。迄今发现的有关围棋的最早的文字是《左传》中以围棋来比喻卫国国政的记载,说的是公元前559年的事情,距今2500多年了。这说明当时围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

围棋在古代颇为风行,不管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常以弈为尚。春秋战国出现了像“弈秋”这样的围棋高手,可谓围棋的鼻祖。春秋时,围棋理论逐渐形成,对于围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国时,围棋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涌现出大批围棋高手。由于社会贤达的喜爱和注意,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有关围棋的专着。魏末晋初,兴玄学,作为娱乐工具的围棋也风靡一时。南北朝时围棋在宫廷中受宠,刘宋时曾举行全国性的围棋比赛,选拔出278位围棋高手。宋明帝在位时还给棋家设置官署,授以俸禄,梁武帝萧衍就亲自撰写过《棋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围棋着作是从敦煌石室发现的北周时期的手抄本《棋经》,记载了当时的围棋规则和棋艺。

唐时,围棋有了空前发展,唐玄宗为棋手们设置了官阶九品的“棋待制”,使棋手成为国家的高级文职官员,从而促使围棋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南宋更是出现了有理论、有经验、有指导的系统围棋着作《忘忧清乐集》。

明代,围棋高手辈出,女棋手薛素素颇负盛名。清王朝的前期,也是中国围棋高手辈出的时代。黄龙士、徐星友、施襄夏、范西屏的棋艺至今仍为中外人士称道。但是到了清道光年间,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清政府的腐败,经济文化衰退,围棋的命运也日益艰难,这是围棋史上最衰退的时期。这种情况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得以恢复。

趣味链接:古典诗文中的围棋

我国古典咏棋诗文,堪称艺苑一枝奇葩。古代文人大都嗜棋,有诗曰:“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班固撰《弈旨》;杜甫与杨氏夫人纹枰对坐;吴承恩结交当时的两大国手鲍一中和李釜,写下了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咏棋诗。

唐代张说的传奇《虬髯客传》,生动地描述了虬公与李世民对弈的故事。虬公欲谋天下,但在与李“手谈”中发现李的才能非凡,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故事不免夸张,但道出了个中真谛:咫尺纹枰,实为万里沙场。明人曾把它改编成剧本《红拂记》。

战略家学棋,有利于驾驭战争;普通百姓则能收到怡情养性之效。梁任昉《述异记》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樵夫王质在石桥山观两童子下棋,看得入味,忘了回家;待至回家,斧柄已烂,同时代的人只剩他一人。后人常以“烂柯山”为题咏叹这个故事。如唐孟郊诗云:“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双棋未编局,万般皆为空。樵客问归路,斧柯烂从风。惟余石桥在,独自凌丹虹。”又如明徐文长《题王质烂柯图》:“闲看数着烂樵柯,涧草闲花一刹那。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

从围棋中还可以悟出人生哲理。大诗人白居易是个棋迷,他在《放言五首之二》中以棋喻世:“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纲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把这首诗与《放言五首之三》贯通起来,它们的基本主题都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棋局与时局,棋局与人才鉴识,都要由时间检验,由实践检验。

吴承恩也是个棋迷。他在《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棋局。他为刘几《诸侯将略》作序说:“夫兵家之法,犹弈旨医经,而史氏所载,则棋之势,药之方也。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棋不必拘势,而妙于用势者必赢……”确实,兵法、医术、棋道乃至一切工作,切忌拘于“定式”,墨守成规。

007象棋的起源

象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大约起源于商周时代,那时盛行着一种文博象棋,每方有棋子6枚。棋子的名称,有枭、卢、雉、犊、塞。塞有两枚。枭为首,即主帅。

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中韩信作象棋的传说的影响,由后人附加的。据传说:韩信带兵攻打赵、齐等国,一段时间打仗,一段时间休整,在休整时作象棋以教士兵。

唐代,象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一些变革,已有“将、马、车、卒”4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后来又参照我国的围棋,把64个方格变为90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