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6873500000070

第70章 俗语·成语(1)

001走后门的由来

生活中,常见到一些人通过关系购买紧俏商品或通过送礼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由于这些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而是从不够光明正大或不愿意被人看见的渠道取得的,故人们讥讽为“走后门”。

“走后门”是有典故的。相传,宋哲宗死后,徽宗继位,以蔡京为相。蔡京是个贪赃枉法,妒才嫉能,排斥旧吏的宰相。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但由于他位高权重,老百姓都敢怒不敢言,为此人们总想找个方法来讽刺他一下。

有一年元宵节,在京的艺人们自动组织起来在街头自编自演了一出名叫“走后门”的戏。内容大概是:有一天,某县官正在升堂办案,来了一个老和尚要求离京出游,知县一看他的度牒是哲宗年间的,就下令让他还俗。赶走这个老和尚后,又来了一个道士,说遗失了度牒,要求补发,知县得知他是哲宗年间出家的,就剥了他的道袍。

正在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语道:“大老爷!黄员外给您送来了一千两银子,不过这些银子都是先帝年间铸造的,下官不知怎办,特来禀告。”知县听了,略作沉思,悄悄地说:“先把箱子装好,不要被他人看见,从后门搬进来吧!”

这出戏,巧妙地抨击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贪赃枉法的行为,从那以后,“走后门”一语就流传了下来。

趣味链接:宋徽宗走后门的故事

宋徽宗赵佶身为皇帝,却经常出没于烟花柳巷。一日,赵佶听说汴京城里出了个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名妓李师师,便着便装溜出了京城,与李师师搭上了关系,一时为李师师所倾倒。

赵佶为了便于与名妓李师师幽会而又不被人发现,就命人在皇宫后修了一条地道,一直通到李师师住处的后门。从此,赵佶就可以“走后门”了。

据说,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归顺朝廷,也是利用李师师的后门,打通关节,接受招安的。现在用“走后门”来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以求达到某种目的。

002历史上第一个“二百五”

日常生活中,“二百五”往往指那些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这个说法的确切来源已经很难考证了,有人说这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故事。

战国时期,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苏秦在齐国被人暗杀,齐王很生气,想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为了引凶手现形,他想出了一条计策。于是,他在城内外贴榜文说:“苏秦里通外国,是个奸贼,杀了他便为齐国立了功,请杀苏秦的人亲自来领赏黄金千两,加升官职。”

榜文贴出去没多久,便有四个人揭了榜文,声称苏秦是他们杀的,要求应召。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是自己干的。齐王查实之后,假意称赞他们是勇士,并问:“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趣味链接:“二板五”与“二百五”

“二百五”与推牌九还有点关系呢。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里称为“毙十”。

“毙十”是牌九里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幺五的简称)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二百五”了。

003为什么会“红得发紫”

红得发紫是说某人运气好,一路是个大红人,红到了极限。生活中常可以说某个当官的红得发紫,也可以说某影星红得发紫。这里的红紫是指衣服的颜色。可为什么偏偏说红得发“紫”呢?

古时对衣着颜色有明确的要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着齐桓公喜好穿紫衣并禁止百姓服紫的故事:“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可止之。’于是三日境内莫衣紫者。”

至隋代时,官员服饰的颜色已经有了明文规定,《隋书·礼仪志》曰:大业元年,炀帝诏牛弘、宇文恺等创造章服差等。五品以上通着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这种规定官民服色的传统被以后的唐代所继承。

唐代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着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着绿袍,无鱼袋。”在官场之外,也以紫色为贵,僧人们若能得到紫色袈裟,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由此可以看出,穿红着紫的都是经常出入朝廷的人,于是,人们便以红色作为发达的标志,而达到紫色则是位居皇帝之下的高官了。“红得发紫”正是来源于这种服色制度。故而,人们常以“红得发紫”来形容那些官运亨通、仕途畅达的人。

趣味链接:“青衣”为何指称丫鬟

在古代,丫鬟常常被称为“青衣”,这与古代衣冠服饰的贵贱、等级之分有关。

早在夏商时期,服饰制度的等级之分就已初见端倪,到周代时,更是趋于完善,并被纳入“礼治”的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汉代的染织工艺、刺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饰的变化,中国完整的服饰等级制度也是在汉代最终确立的。

汉时,统治者就对各个阶层的服装原料和颜色有了明确的规定,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这就是所谓“非其人不得其服”、“天下见其服而知其贵贱”。

因此,百姓和奴仆的衣着只能是以青色为主,不能穿其他颜色的服饰。丫鬟是古代奴仆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和主人区分,她们的服装颜色更是有严格规定,不允许她们穿颜色艳丽的衣裳,因此后来人们就将青衣作为丫鬟的代名词。

004照葫芦画瓢

“照葫芦画瓢”最初写为“依样画葫芦”,是指没有自己的发挥,全部模仿别人的东西。由于这个成语形象传神,常被人们用来教育训导他人。

“依样画葫芦”来源于《宋史》中的一个小典故。北宋年间,一位名叫陶谷的翰林学士,想到外地去做官,便托人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推荐自己。不料,赵匡胤一听说是陶谷,便笑着说:“这位老先生起草文件时总是照抄前人的旧本,只不过改头换面地编编而已。”于是,陶谷没有被任用。

这些话后来传到陶谷的耳朵里,他写诗自我解嘲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他以此来悲叹自己缺少独创精神。

后来,“依样画葫芦”这句诗,逐渐演变成了“照葫芦画瓢”的俗语。“照葫芦画瓢“常被用来比喻事情简单、容易,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办到,也比喻头脑简单,只知道马马虎虎模仿,不能发挥创造性,成了“毫无创见”的同义语,并一直沿用至今。

趣味链接:葫芦瓢

葫芦成熟后,摘回来挂在屋檐下风干。做瓢时,只需用锯将风干的葫芦截成两半,去掉中间的瓤,农家使用的“葫芦瓢”就成了。

葫芦瓢结实耐用,可以舀水、淘米。一般来说,一个葫芦,可以锯做两个瓢。

005人不可貌相

“人不可貌相”是指不要光从外表上去判断一个人,这样往往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说法出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开班讲学,十里八乡的年轻人都来报名,其中有一个青年叫澹台灭明,字子羽,他相貌丑陋,还带有几分凶相,也请求孔子收他为弟子。

孔子见他长得难看,又不知道他的品性怎样,怕影响教学,就有心拒绝,但转念一想自己是个圣人,不能这样做,就勉强收下了他。子羽入学后,勤奋好学,品行端正,不久便出类拔萃。

后来,子羽到南方一些国家讲学,深受爱戴,一时间弟子竟达3000人,成了知名学者。孔子感慨万分,后悔当初不该怠慢子羽,他痛心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就是“人不可貌相”的来历。

趣味链接: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是中国教育的祖师,相传孔子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有较大成就者七十二人,人称“孔门七十二贤”。但七十二并非实数,人数远比这个数要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有七十七人之多,有的书中甚至达到了九十人之多。

这些人分别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燕汲、宓子贱、原宪、公冶长、南宫适、公皙哀、曾点、颜无繇、叔仲会、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缭、司马耕、樊须、有若、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奚容箴、公祖句兹、施之常、秦祖、漆雕哆、颜高、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后处、秦冉、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旗、县成、左人郢、郑国、秦非、颜哙、步叔乘、乐欬、廉絜、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葴、琴张、林放、陈亢、申枨、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颜祖、鄡单、句井疆、宰父黑、孟懿子、南宫敬叔、颜浊邹、鞠语、孺悲、惠叔兰、孔璇、原亢籍、公西舆如。

006化干戈为玉帛

春秋时期,秦国的秦穆公和晋国的晋惠公很友好,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借粮,秦穆公十分慷慨,开仓放粮,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可天有不测风云,多年后秦国也遭遇了同样的麻烦,秦穆公向晋惠公开口借粮,晋惠公却死活不肯答应,这可激怒了秦穆公,秦穆公大骂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决心动用国库保底的粮食攻打晋国。

秦、晋两军在韩地交战,也许是天意,刚交战不久,晋惠公的战车就陷在泥坑中,结果被秦军俘虏了。秦穆公打算把晋惠公带回国都审理,可是他的夫人穆姬不同意。

原来,晋惠公夷吾是晋献公的儿子,秦穆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秦穆夫人认为她弟弟有如此下场,是一种报应,也是她的奇耻大辱,很不想见这个丧尽天良、忘恩负义的弟弟,故而不同意秦穆公带他回国都。

秦穆夫人说要是带晋惠公回来,她宁愿去死。这天,秦穆夫人领着太子莹、儿子弘和女儿简璧,一起登上一座堆满柴草的高台,准备烧死自己和孩子。并派侍者去通知秦穆公说:“秦国和晋国本是友好邻邦,但却不能用玉帛相见,而是兴师动众,大起兵戈,厮杀不断,这是天上降下的灾祸,我决意不见夷吾,如果你领夷吾早晨进入国都,那么我晚上就自焚而死;如果你领他晚上进入国都,那么我早上就自焚而死,请你自己拿定主意吧!”

秦穆公没有办法,就想听听大夫们是什么意见,有的大夫主张杀死晋惠公,有的提议留他的太子当人质,秦穆公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放回晋惠公,允许晋国与秦国媾和。

后人从该文中概括出一句“干戈化玉帛”,意思是放下武器成为好朋友。再后来,根据表达习惯的不同,就演变成了“化干戈为玉帛”。

趣味链接:“秦晋之好”怎么来的

“秦晋之好”也称“秦晋之盟”,是指两姓联姻婚配。这里的“秦”和“晋”分别指春秋时代的秦国和晋国。

秦国为嬴姓,位置在今陕西一带,至秦始皇时统一中国。晋国故址在今山西和河北南部、陕西中部和河南西北部,后被韩、赵、魏所分。

秦国和晋国是春秋时期的两大强国,又是近邻。但两大统治集团为了生存和竞争常常兵戎相见。同时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又常常互相利用,以通婚的形式,结成关系密切的亲家同盟。

秦晋两家世代婚姻的例子很多,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就是晋献公的女儿;而晋献公的儿子——也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他的夫人文嬴,便是秦穆公的女儿。

秦、晋两国世代联姻的特点,在春秋各国中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后人就称两家联姻为“互结秦晋”或“秦晋之好”。

007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俗语由来已久,据传这句俗语由来于诸葛亮的故事。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次火烧曹操的故事。

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惇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下二十人。当时,人们把这三把战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传到后来,人们便把它说成“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并不是说新官上任真要点三把火,而是讲新上任的官员,开始上任有些劲头,必先做两三件于百姓有益之事。其含意是指,事后是否还会不断做好事则难说了,此乃人们的经验之谈,这里的“三把火”是比喻的用法。

现在人们使用这句话,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一种是说新官上任,热情高、干劲大;一种是说,新官上任开头还行,过一段时间就不行了;还有一种是说,新官上任故作声势,做样子唬人。

趣味链接:下“逐客令”

“逐客令”一词最早出现于秦国时期。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想修一条灌溉水渠,当时朝中有个叫郑国的韩国人,是个水利专家,他便毛遂自荐要主持修建这条水渠。

修灌溉渠本是一件富国利民的好事,不成想郑国是韩国派遣的间谍,他修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秦国劳民伤财,削弱秦国的军事力量,使它不能向东方各国攻伐。秦国的宗室贵族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要求秦王政驱逐郑国。

秦王政接受建议,果真发布了“逐客令”。朝中官员李斯考虑再三,认为这样做有些不妥,决定向秦王政建言,于是就写了着名的《谏逐客书》。李斯在文中指出四代秦王都用客卿(外来人才),这些客卿为秦国的富强作了很多贡献,说客卿是无负于秦国的,不能随意驱逐。

如果不用这些客卿,就不利于秦国的发展,将使秦国“无富利之实”、“无强大之名”。并且,这些人才若被驱逐,这就等于帮助了你的敌国,变成祸患,“损民益仇”,自属蠢事。

秦王政看完这封上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即行废除逐客之令,继续让郑国主持水渠修建工作,这便有了影响后世的郑国渠。这条渠道总长三百余里,渠道所经之处,都能灌溉。

所谓“逐客令”即来源于此。后来,凡是主人对客人表示不欢迎,明着叫他离去的言辞或者运用比譬作出的暗示,都可以说是“逐客令”。

008浪子回头金不换

“浪子回头金不换”是说不务正业的人,一旦改邪归正变好了,是种难能可贵的精神,甚至比金子还宝贵。

我国晋代有个着名的医学家叫皇甫谧,他生于河南新安县一个官吏家庭,他从小娇生惯养,可是,一场战乱使他家破人亡,失去了父母,他被叔母收养下来,本来经过这一场变故,皇甫谧应该成熟起来。

可是情形并非如此,叔母见他这么小就父母双亡,十分可怜他,不忍心去斥责他。皇甫谧自己也不思进取,并且还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他经常和一些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混在一起,消磨岁月,无所作为,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浪子。

叔母见他变成了这个样子,非常痛心,觉得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皇甫家的列祖列宗,忧愤、愧疚和操劳,不久就病倒了。

皇甫谧回想叔母的养育之恩,再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惭愧和悔恨。于是他痛改前非,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做一个有用的人。从此,他早起晚睡耕作劳动,勤奋攻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