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32

第32章 政治军事(1)

中国皇帝之最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汤至纣,共历31王。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仅历1帝。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长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岁。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短的,是北朝时的北周,平均每帝仅享年22岁。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数最长的是清朝,自1644年统治全中国至1911年灭亡,历267年,传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数最短促的是北辽,自1122年3月立国至1123年灭亡,仅历19个月,传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个月。

中国历史上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嬴政,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即爱新觉罗·溥仪,他在位的时间是1909年至1911年。

寿命最长的皇帝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8岁。

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名刘隆,不到1岁即夭折。

即位时年龄最小的是东汉殇帝,刚过100天。

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女皇武则天,67岁即位为武周皇帝。五代十国的荆南王高季兴即位时也是67岁,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时年已65岁。

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康熙皇帝,在位62年。

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仅仅1天即战死。

嫔妃最多的是晋武帝,后宫佳丽达10000多人。

子女最多的是清康熙皇帝,男孩36人,女孩20人。

我国古代共有多少皇帝

从启建夏开始,我国历史上共出了多少皇帝呢?

据史书记载:夏朝共传13代、16帝,商朝17代、3l帝,周朝34帝。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乱,诸侯争雄,没有出现统一的王朝。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我国才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秦朝仅历二世就灭亡了。

两汉共有24帝,其中西汉12帝,东汉12帝。王莽新朝仅1人称帝,后被农民起义灭亡。三国时魏历5帝,蜀汉2帝,吴4帝。两晋共历15帝。晋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继起,先后建立了前汉、前赵、后赵、冉魏、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燕、北凉、夏等小国,亦称王称帝,约20余王。南北朝时南朝宋8帝,南齐7帝,梁6帝,后梁3帝,陈5帝;北朝北魏17帝,东魏2帝,西魏3帝,北齐6帝,北周5帝。

到隋又实现一统,历2帝。唐代20帝,盛极一时,武周1帝,南诏13王,大理22王。五代时后梁3帝,后唐4帝,后晋2帝,后汉2帝,后周3帝;吴4主,南唐3主,吴越5主,楚6主,南汉4主,前蜀2主,后蜀2主,闽6主,荆南5主,北汉4主。

到宋代,共历18帝,辽国9帝,金9帝,西辽5帝,西夏10帝,元朝传位15帝,明代16帝,清传11帝。再加上唐末黄巢所建的齐国,明末李自成所建的大顺,总共算来,我国历史上约有300个帝王,其中天下一统的帝王(从秦始皇算起)约120余位。

何谓禅让

在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议事会选贤举能产生的,这就是禅让制。我国传说中的唐尧、虞舜、夏禹就是通过禅让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帝尧是陶唐氏部落的首领,为黄帝嫡裔,被选举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到他86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想要找一个人来接替他。这时,联盟议事会推举了舜,舜是有虞氏部落首领,深得部落的拥护和支持。尧对舜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察,觉得他确实很能干,于是尧死后,舜就继承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位。

到舜年老时,联盟议事会又推举了夏禹,因为禹治水有功,深得民心。这样,禹就继承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禹继位后,联盟议事会本来推举了皋陶做继承人,但是皋陶死得早,便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在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杀死了伯益,自己当了首领,并建立了夏朝。禅让制于是宣告结束,中国从此从原始社会迈入了奴隶社会。

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九品中正制度又称门阀制度,创建于曹魏初期。东汉时期,出现的一批大地主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称为世家大族。曹操当政时,许多世家大族认为曹操出身低微,不肯合作,使得曹操很伤脑筋。后来,曹丕篡汉建魏,采纳陈群的建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所谓“平流进取,望至公卿”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积弊的抨击,这样就形成了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士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开始有了士族和庶族之分,形成了士族制度。到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士族在经济上占有大批土地和劳动力,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高门士族世世代代担任重要的官职。

士族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他们讲究身份和门第的高低,不与庶族通婚、共坐,不穿同样的衣服,甚至不互相往来。士族子弟不学无术,整天游荡,吃喝玩乐,纵情声色。他们“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骨脆肤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出则车舆,入则扶持”,是一群极端腐朽的社会寄生虫。

南方士族势力到南朝末年才逐渐削弱。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实行了科举制度,重视门第高低的观念不复存在,士族更加趋于衰弱。到唐末农民起义时,在黄巢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士族制度彻底瓦解。

谈谈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职官制度上影响较为深远。

“三省六部”都是封建政府的中央机构。

“三省”是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隋朝时称为内史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掌管行政,长官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中书省掌管军国政令,负责起草制定政策,也是决策机关,长官是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核,进行议论封驳,政令不善者可以驳回,长官是侍中(隋朝时称纳言)和门下侍郎。三省长官号为宰相。

“六部”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即吏部、户部(隋朝时称度支)、礼部、兵部、刑部(隋朝时称都宫)、工部,具体负责人事、财政、礼仪、科举、军事、刑法、工程等国家事务。

三公在不同朝代代表什么

三公是我国古代三个具有崇高地位与荣誉的职位和官位的尊称。对三公的称呼,历代差别很大。

周朝时,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都是宗族的长老,对中央政务负有全面指导之责,且负责指导、辅政、监护国王,在国王年幼时可单独或共同代行王权。

秦及汉初时,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他们分别是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的最高级官员。

西汉成帝以后,将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并以改称后的三大臣为三公,同行相权,并称宰相。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因尚书台上升为政务中枢,三公渐成虚位,仅“备员而已”。

魏晋南北朝时,除北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外,其他朝代都沿袭了东汉的制度。隋、唐、宋、辽也沿东汉之制,但不常置,只用来作为安置老臣显贵的荣誉职。

明清时,又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仅以最高荣衔加于某些大臣。

三公的演变揭露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基本现象:尽量保留原有的职衔和荣誉,但却以新的职官接管其实权而架空之,从而巧妙地防止位高权重之臣威胁和侵夺皇权。

御史台的历史

御史台别称宪台,是我国古代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最早设于战国时的秦国,秦统一六国后仍置,以御史大夫掌章奏与监察,为副丞相。

汉初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面参与朝政,一面又“制监百司,纠绳不法”。汉成帝时,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东汉称司空,为三公之一,掌水土营建军事,非监察职。御史中丞遂为御史府长官,东汉始称御史台,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

自魏始,御史台脱离少府而独立,仍以御史中丞为其首长,其下有治书侍御史、治书执法御史、侍御史,分曹监察。“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通典·卷二十四·中丞》)。

隋唐因之,但改御史大夫为御史台首长,御史中丞为辅佐官,内部机构也有较大变化。唐时御史台分为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掌巡按郡县和六部的稽查监察以及监军等。唐末,节度使、观察使多兼御史中丞衔,其幕府有“外台”之称。

宋因唐制而略有损益,御史大夫不常授人,遂复以御史中丞为台主。且另设他官监察地方,察院遂专察。

元代,例由皇太子兼御史大夫,其台主实际上仍为御史中丞。下辖机构为殿中司和察院,并在22道监察区设肃政廉访使。为加强对其领导,遂于江南与陕西两地设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行御史台。

明清时期,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御史称巡按御史,系“代天子巡狩”,权力很大。

翰林院的由来

翰林院最早设于唐代。唐玄宗时,置翰林院,内设有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后来又称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之官。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被称为翰林学士。后来,翰林院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

安史之乱后,军事频繁,“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而且,也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

宋代进一步抬高了翰林学士的地位,设立翰林学士院,与实际掌政事堂(中书门下)枢密院居平等地位,很多宰相都从翰林院学士中选拔。

辽代设置翰林院,掌汉文文书及刑狱诸事。元代设翰林院兼国史院,分别掌管制定诏旨,章修国史和翻译文学等。

明代开始将修史、着作、图书等事务归并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清代翰林院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其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章修、检讨等官。

军机处的由来

清朝时,军机处是秉承皇帝意旨办理军机事务,后扩及所有机要政事的中枢机构。其设立年月,说法不一,有起于雍正七年(1729年)、八年、十年诸说。

军机处之职掌主要是:掌书谕旨,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考其山川道里、兵马钱粮之数,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

军机处无正式衙署,其办公处所设于内廷隆宗门内,称为值房,无专职官员,全部工作由军机大臣主持,设军机章京办理一切事务。

军机大臣,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分设满、汉员,由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官员奉特旨充当,均为兼差。其数无定额,任期无限止。

什么是庙号、谥号、年号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皇帝的家庙)立室祭祀时所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期,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

后来,人们觉得直呼已死的先帝、先王有些不妥。于是,夏商时祭祀时就用他们的生日天干来称呼,以表示恭敬。如夏朝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从汉朝开始,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

谥号是古代帝王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平事迹以示褒贬所给予的称号。它最早出现于周朝。

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称他周武王。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就称他周文王。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

一般说来,诸侯卿大夫、高官显宦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谥号“忠武”,欧阳修谥号“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东汉以后,也曾出现私谥。它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儒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年号是皇帝在位期间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皇帝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改元。同一个皇帝在位时,也有改元的。明清两代皇帝基本上不改元,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可用年号作为皇帝的称谓。如:明神宗年号叫万历,被称为万历帝;清高宗年号乾隆,被称为乾隆帝。

郡县制的设立缘由

郡县制作为一种地方体制,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确立完善于秦朝。春秋初期,楚、秦、晋等国已开始在边地设县,后来又开始在内地推行,县的长官可以世袭,与后来的县不尽相同。

春秋末年,各国相继在边地设郡,面积比县大,但地处偏远,故行政建制一般比县低。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

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一郡辖若干县。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下置郡尉,辅佐郡守并掌管全郡的军事;又置监察史,掌管监察,为中央在地方上的耳目。县分大小,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县设县长,掌管全县事务,受郡守节制。另置县尉,辅佐县令、县长并掌管全县军事;置县丞,掌文字、仓储和刑狱。

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命,领取俸禄,不世袭;而且郡、县的行政、军政和监察诸权分立,尤其是独立而直受中央领导的监察权,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政体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其后历代沿用,虽然行政的建制名称也有发展和变化,但所置略同。郡县制对中央集权政体的行政建制有深远影响。

古代皇帝的日常政务活动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旧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场面:皇帝早朝时,大会百官,身旁的太监往往宣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似乎皇帝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其实不然。

古代皇帝有两种朝会,一种是大朝,即大会文武百官、王国诸侯和外国使臣的朝会。大朝非常隆重,往往在特定的节日举行,仅仅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处理国政。另一种是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会见政府官员,处理一些日常政务。这种朝会,类似于官府中的早衙与晚衙。

但朝会并不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全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政务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所以,有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

古代皇帝所处理的政务,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政务,就是指这种常规性的统治活动;一类是非日常性政务,这是因国家政治中出现了动乱,皇帝往往要和主要官员商议对策。以上这些才构成皇帝的日常政务生活。

退休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