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33

第33章 政治军事(2)

古时将官吏年老退休,称为“致仕”,即“还禄位于君”,意为交还官职。周朝初年,随着国家机构的发展,官吏增多,分职任事,“致仕”就已经成为官制中的一项内容。到汉朝时,逐渐形成一套人事行政制度,明确规定了条件和待遇。

周朝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这一制度被历代所沿袭。唐朝也规定,诸职官到了七十岁后,由于精力衰竭,就可以退休了,如果是身体有病或受伤,还可以提前退休。唐以前,一品至五品的高、中级官吏可致仕,元为三品以下,明、清凡官年老告休,则令致仕。但朝廷重臣,有功者,特旨选用者,不受限制。元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即使三品以下,也可例外。如天文、历法专家郭守敬,超过70岁后向朝廷申请退休,朝廷不准,他最后死在太史院任上。

古代官吏退休后,政府在政治和物质上均给予优待。唐对致仕官吏加授级、衔,五品以上官可得半禄,有功之臣,天子恩典,可得全禄。如唐朝名相房玄龄、宋璟退休后,皇上都赐以全禄。明太祖规定:“四品以下者,各升一等,给予诰敕。”高级官吏致仕死亡后还有赠官,赠谥,派人祭奠,准入“贤良阁”等优惠。

古代的休假制度

我国的休假制度由来已久,从汉代起,政府机关便规定每五天休息一日,称作“五日休”。有趣的是,在西汉的一段时间,郎官(皇帝侍从,承担保卫、差遣、顾问等职,有议郎、侍郎、中郎、郎中等)的休假居然是可以买的。只要出钱给宫中添置财物或办公用品,就可以出宫购物,变相休假。相反,要是没钱就别想休假,就是病假也得用休息日补偿。

五日一休制一直延续到隋代。中间偶有间断,如南朝梁代,曾经十日一休。到了唐代,十日一休变成制度,称旬假或旬休,也就是每月初十、二十及月底(小月二十九,大月三十)休息。

除定期的休假日外,还有节假日。唐代中秋节给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给假三日、元宵十日。此外还定有“急假”,以用于官吏处置紧急家事,每年以日为限。对官吏的假日,历代均有严格的规定。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假满之日,必须到衙门报到,否则罚俸一月,有的还因此被罢官免职。

轮到休假的人,在休假日当然可以自由活动。不过,通常多利用休假日洗头、洗澡。所以古代的休假日又称“休沐”〈洗头〉或洗浴〈洗澡〉,似乎假就是为了洗浴。

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礼拜天”这一宗教用语开始在我国出现。辛亥革命后,开始实行星期日休息制。

古代的人才招聘

招聘作为一项选拔官吏和征求人才的办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殷商。据《孟子》记载,商汤曾五次派人“以币聘”伊尹辅治国政。到了周代,人才招聘开始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各方人才。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有的国家利用招聘办法取得贤才,使国家兴盛起来。着名的燕昭王求贤的故事,说燕昭王为郭隗筑宫,树立礼贤样板,卑辞厚币招聘天下贤才,招得乐毅、邹衍、剧辛等贤才。一时间,“士争趋燕”。此外,秦国大量从关东六国征聘人才,使得秦国强盛一时,终有灭六国之举。

两汉时期,人才招聘进入黄金时代,汉高祖发布诏令说:只要发现了贤才,郡守要亲自劝勉,驾车送至京师,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受免职处分。汉武帝即位之初,也下诏招聘人才,当时,应聘者达上千人。

汉代以后,在九品中正制度下,招聘制度开始徒具虚名。特别是在隋朝以后,科举成为主要选官办法,招聘制度渐趋衰微。但是仍有一些帝王,利用招聘制度延揽了一大批人才,如三国曹操、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特别是朱元璋,曾命中书省引拔卓荦奇伟之才,地方官选民间年二十五以上有学识有才干的人,荐举到中书省,与年老官员参用。洪武元年他还下诏“征天下贤才为守令”,“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指示有关部门“以礼聘致贤士”。

古代的“意见箱”与“检举箱”

在现代生活中,意见箱、检举箱等随处可见,也许你还不知道,这些东西并非是现代所独有的,它们在古代也有。

《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执政时,为了维护其统治、网络人才、广开言路,曾命工匠铸铜为“匦”。“匦”就是箱子、匣子。

这种箱子很特别,它四面都有开口而分类。东面名曰“延恩”,是专为那些投诗词文章自荐求仕的人开设的;南面名曰“招谏”,是专为评议朝廷政策得失的人开设的;西面曰“伸冤”,专为那些蒙受冤屈的人开设的;北面曰“通玄”,专为研究自然灾变及提供军事情报的人开设的。

“匦”铸成以后,武则天又责令正谏、补阙、拾遗(古代官名)专门负责。这种“铜匦”,实际上是几个作用不同的箱子的组合。其中的“招谏”一面,就很像现在的“意见箱”,而“伸冤”一面,又类似于现在的“检举箱”。因为事物的内容都要向分门别类发展,因此“铜匦”也逐渐分解开来,慢慢地演变成了“检举箱”、“意见箱”、“投票箱”等等。

后妃制沿革

中国自三代以降,宫中就有所谓“内职”制度,即天子、国君后妃的章制、礼制。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形成完整的礼制统治的时代,周礼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按照周代官制类推,后之地位同天子,三夫人同三公,九嫔则同九卿,世妇同大夫,御妻同士。

秦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秦始皇称帝后,尽收六国宫女充实后宫。秦以皇帝为中心,称皇帝之母为皇太后,祖母为太皇太后,嫡妻为皇后,妾皆为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称。由于秦朝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还未完全确立。

汉初,因刘邦“布衣”称帝,不太重视皇家礼制,后宫也未形成定制。直到汉武帝时,才制定后宫制度。“汉承秦制”,后妃仍同秦制,爵列八品。汉元帝时,后宫嫔妃又扩充至十四个等级:昭仪、婕妤、烃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

魏明帝时,于王后以下定爵秩十三等。晋武帝参照魏制于皇后下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九嫔之下还有美人、才人等爵秩。南北朝时,尊承晋制,只在名称上有所不同。

隋炀帝即位,大选美女,扩充后宫,除设三贵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外,还有六尚、六司、六典,侍奉宫中杂役。唐代后妃制与隋制略同。

北宋重礼仪,内廷宫制与唐代无大差异。辽、夏、金、元虽系游牧民族,但建国后亦以汉族后妃体制为楷模。明初内廷后妃制肃严。明中期以后,皇后以下有六妃(贤妃、淑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又立六局(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和一司(宫正司)。

清朝入关后,重新规定了宫女的数额和等级。至康熙帝以后,后妃体制日臻完备与巩固,皇后居中宫,下有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分居东六宫与西六宫。至此,俗言所说“三宫六院”体系最终形成。为了保持清种族的纯正,宫中规定不蓄汉女,但在清后期已打破这种旧制。

何谓冷兵器

兵器来源于生产工具,在人类最初的原始冲突中,人们用来争斗的武器就是生产工具,比如用于农业生产的石刀、石铲,用于狩猎的弓箭、标枪、石矛等。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常备军开始出现,兵器也开始和生产工具相分离,作为专用的战斗工具,形成了独特的形制。

而所谓的冷兵器,就是相对于火药武器而言的,它主要依靠武器本身的锋刃来杀伤敌人。我国从原始社会后期到唐末,战争中所用的兵器都是冷兵器。五代以后,火器开始进入实战,是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代。直到清末冷兵器基本退出实战,让位于火器为止,冷兵器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与变化。

从冷兵器的制作材料来看,我国在夏朝以前用的是石制兵器,商周春秋时期主要使用铜制兵器,战国以后则以铁制兵器为主。从类型和形制上来说,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由庞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

古代的冷兵器主要有:长兵器,分为矛、戈、戟、枪、刀等;短兵器,分为刀、剑两大类;射远器,主要是弓箭。

弓、弩是怎样发明的

弓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力量的来源,即弓;另一部分就是箭。早在28000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国人便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弓箭。弓箭这种器具,在当时主要用于狩猎。原始社会后期,发生了部落战争,弓箭便演变为作战的武器。

最早的弓箭很简陋,一根树枝或一根竹子一弯就是弓体,用藤或兽筋作弦。这种半月形的弓,由于弓体已经弯曲到很大程度,发射的力量也就小了。后来人们改为“弓”形,使弓体中央部分凹进去,不上弦时弓形没有多大变化,这就可能储备更多的力量,增大发射威力。这种弓发明时代也很早。

到了周代,弓箭制作水平逐渐提高。春秋战国时期,弓箭的制造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较完整的工艺,对选材、配料、制作程序以及规格等都有了严格的规定。魏国曾专门选拔训练弓箭兵,产生了极强的战斗力。

但是,弓箭在战场上虽能起到不交手而收攻杀之效,但毕竟威力有限,而且射箭的技巧不易掌握,后来,人们在弓箭的基础上,改进发明了弩。

所谓弩,是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镞的一种远射兵器。据传我国最早的弩机是战国时的楚琴氏发明的。他发明的弩机制造十分精巧,外面有一个匣,前面有挂弦的钩,后面和照门连接,照门上刻有定距离的分划,匣下有扳机。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对准目标后,一扣扳机,箭即射出。这种弩机的原理和现代的枪、炮击发装置有些类似。

有一种强弩,它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

弩的种类还有很多,小的如背弩、踏弩,可藏于衣内、马蹬之下做暗器使用,大型弩可用于攻坚和守城,甚至有的床弩能发射长约3米的大铁箭,能射穿数百米外坚厚的城墙。

三革、五刃和十八般武艺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里。常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来形容某人武艺高强,众多兵器无所不会。所谓的“十八般武艺”通常指的是“十八般兵器”。《水浒传》中载:“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

这么多兵器是从早期的“三革”、“五刃”发展而来的。所谓“三革”、“五刃”指的就是用犀皮、兕皮、牛皮等制作的甲、胄、盾等三种防护型兵器和刀、剑、矛、戟、矢等五样杀伤型兵器。

到明代后期万历年间,谢肇淛在《五杂俎》卷五中说:“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所谓白打,据明朝朱国桢在《涌幢小品》卷十二“兵器·武艺十八事”中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称打拳,苏州人曰打手。”

那么,十八般武艺究竟是什么,最普遍的说法还是刀、枪、剑、戟、棍、棒、槊、铛、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18种兵器。

尚方宝剑是一把什么剑

“尚方宝剑”,又叫做“上方宝剑”,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在传统戏曲中经常会有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的钦差大臣,威风凛凛地唱道:“本大臣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这说明,持有“尚方宝剑”的人权力很大,要杀谁就杀谁。那么,何谓“尚方宝剑”呢?

“尚方宝剑”,就是“尚方”铸造的宝剑。“尚方”是皇宫里掌管皇帝及皇室衣食住行的衙门少府中的一个部门。从汉朝开始就有,在秦时叫小府。《后汉书》中就有记载:“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可见,从皇宫里造出来的剑,就叫“尚方宝剑”。

持有“尚方宝剑”的人究竟有没有“先斩后奏”的特权呢?这也许在特殊的情况下有。但从历史的记载来看,皇帝一般是不把这样大的权力交给别人的。

火药武器始于何时

在火药发明以后,人们发现火药如果放在某个容器里燃烧还可能发生爆炸,便进一步发明了火药武器。

据记载,早在唐末昭宗天佑元年(904年),已经用火药来制作“灭火”向敌人射击。到了宋时,火药在军事上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南宋初年,虞允文在采石矶大破金兵时,曾使用过一种叫霹雳炮的火器,这种火器是用纸筒装石灰和硫磺制成,点着后先升空再降落爆炸,石灰烟雾四散,用于迷惑敌方人马。

到了明代,这种爆炸型的火器更得到广泛的发展,并从地面发展到地下和水下,出现了地雷和水雷。

火药在燃烧和爆炸时会产生大量气体,于是人们利用这一特点,使之沿某一直线方向喷射,利用其反作用力来推动武器向敌方射出,这就是抛射性火器。概括起来,它有两大类:一类是火箭类火器,一类是管状火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大量引进、仿造西式枪炮,因此,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古代火器便逐渐为近代枪炮所取代,退出了实战舞台。

火箭、火球、火蒺藜

北宋初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相当发达,武器的制造也不断改进。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有个叫唐福的士兵向宋朝政府献上了火箭、火球、火蒺藜三种火药武器。

火箭是在箭上扎一个纸筒,内放火药,尾部引出引火线,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从纸筒后面喷出,利用反作用力推动纸筒前进;火球和火蒺藜都是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菱角形。用火点着药线后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

宋朝的火枪

南宋时,火药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火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有一个叫陈规的人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这在火器史上是一大进步。

陈规的发明虽然叫火枪,但它和我们现在叫的火枪不是一回事。这种火枪是用长竹竿做的,竹管里装满火药。打仗的时候,由两个人拿着,点着了火后发射出去,用它烧敌人。

这种火枪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管形火器,有了管形火器后,人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发射和适当地操纵火药的起爆了。

火枪发明以后,经过不断地改进,到了南宋末年又有人发明了突火枪。

突火枪是用粗毛竹筒做成的,竹筒里放有火药,还放一种叫“子窠”的东西,可能是一种子弹。用火把火药点着以后,起初发出火焰,接着“子窠”就射出去,并且发出炮一样的声音。

火枪的作用只在烧人,突火枪却能发出子窠打人,比火枪又前进了一步。

火枪和突火枪都是用竹管做的。原始的管形火器威力不大,但它们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近代的枪炮就是从它们那里慢慢发展来的。

明朝的两级火箭

我国在明朝时,人们已经发明了原始的两级火箭。

当时有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的火箭,就是用一根五尺长的大竹筒做成一条龙,龙身上前后各扎有两支大火箭。第一级火箭用来推动龙身飞行。在龙腹里也装几支火箭,这是第二级火箭。使用的时候,先发射第一级火箭,它飞到两三里远后引火线又烧着了装在龙腹里的第二级火箭,它们就从龙口中直飞出去,焚烧敌人。火龙出水就是原始的两级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