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运河
运河,是指人工开挖的水道。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统治者为巩固政权,战事频繁,征伐不断,为保证军事行动所需之大量粮草的运输,在水运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年代,开凿运河就成了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
我国最早的运河是公元前6世纪初期楚国和吴国开的沟渠。但是,最着名的还是隋代大运河。
隋统一中国后,人民得到安定的社会条件从事生产,社会经济逐渐恢复。隋文帝于584年命宇文恺率众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是,大规模的修造,还是在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是为隋大运河。
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还在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从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此外,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并把京师、东都、涿郡(幽州)、浚仪(汴州)、梁郡(宁州)、山阳(楚州)、江都(扬州)、吴郡(苏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缀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后来的各个朝代,从维护统治阶级切身利益出发,都继续使用和修筑了大运河。到了13世纪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移到这里。依然使用隋运河。然而,隋运河就纵贯南北来说,并不很直,实际上是拐了一个大弯子。这条航线费时费工,运价也高。忽必烈因而意识到,只要开出一条直通南北的河道,就是一条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益的人工长河。
于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89年下令开凿会通河。这条河北始临清,南到东平路(今山东境内)的安山。又从北京到通县间开了一条通惠河,与原有的旧河道沟通。这样一来,由杭州到北京,就可以不绕道洛阳,直接到达。而隋朝开掘的部分河道由于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渐废弃了。元朝开凿的河道,称之为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较隋朝大运河大幅度东移,依然是连通北京和杭州,却只有1794公里,比隋大运河缩短近800公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运河。
古代是如何造船的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就有18000多公里。又有6000多个岛屿环列于大陆周围,岛屿岸线长14000多公里,它们绵延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辽阔水域并与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紧紧相连,这就为我们的祖先进行海上活动,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要进行航海活动就要有船只。我国的造船史绵亘数千年,早在远古就开始了。
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10000年~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海洋,为我国的航海业奠定了基础。据考证,筏,舟船发明以前出现的第一种水上运载工具,就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部的百越人发明的。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据古书记载,秦始皇曾派大将率领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楚国。统一中国后,他又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到了汉朝,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据说打一次战役,汉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当然,楼船是最重要的船舰,是水师的主力。楼船是汉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发展也是造船技术高超的标志。
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隋朝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联结要坚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方法。
明朝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由于元朝经办以运粮为主的海运,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的先进造船工艺和技术,大量建造了各类船只,其数量与质量远远超过前代。郑和下西洋时,在第7次航行中,共出动船舰62艘.共载27551人,其中最大的船长1500米.宽60米.舵杆长11米,张2帆,可容1000余人。这标志着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船闸是怎样发明的
在世界上,我国是第一个建造船闸的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军在进入湖南、广东、广西交界的五岭时,被逶迤的山势所阻,行军和运输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于是,秦始皇决定在五岭开凿一条运河,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秦始皇命令史禄开灵渠,路线选定在湘江和珠江支流漓江的分水岭上,渠长60公里,因为灵渠处在高山之上,湘江和漓江的水位相差很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当时发明了斗门。斗门,又称陡门,就是现在的船闸的闸门。在运河水位比降较大的地方筑起一个个斗门,控制河段水位。每过一个斗门,船就进入水位较高的河段。这样,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运河就出现了。
轮船的由来
“轮船”一词出现于唐代。
唐代的李皋发明了一种“桨轮船”,这就是初级的轮船。李皋对当时的船的动力进行了改革,他在船的舷侧或尾部装上了大型的带叶的桨轮,转轮外装有呈放射状的拨水板,依靠人力踩动桨轮轴,带动轮轴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身前进。
这种经过改造的新型船只的桨轮的下半部浸埋于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所以称为“明轮船”或“轮船”,以区别于那些人工划桨的木船和依靠风力推行的帆船。
随着蒸汽、煤油等动力船的出现和“明轮船”的消失,“轮”已不复存在,但人们仍习惯地把机动船称为“轮船”。
我国古代的桥梁
我国古代建造的桥梁,已经具备了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梁桥、拱桥、索桥三种基本体系,有不少建筑技术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壮举。
我国最早见于古文献的桥梁,是西周初周文王为了迎亲,用船在渭水上搭的浮桥。另据《史记·秦本纪》载,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时,在山西蒲州(今风陵渡)黄河上架设了大浮桥,这是历史上跨越黄河的第一座桥。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桥梁形象,是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上描绘的桥。
在我国的石梁桥中,以陕西西安的灞桥和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最为有名。
拱桥在我国也出现得很早。最早见于古文献的拱桥是公元282年,在河南洛阳东六七里建成的“旅人桥”。保留到今天的最古老、最着名的石拱桥,是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大石桥)。
索桥也是由我国首创的,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谷深水急,无法筑墩建桥,古代人民就发明了用竹、藤、铁等作索为桥。据记载,我国早在北魏时的新疆地区就出现了索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现在最着名的索桥是四川灌县的夫妻桥和泸定县的铁索桥。
古代公路小史
“公路”一词是以其作为公共交通的路得名的。在古文中,“公路”一词并不存在,它是一种近代的说法。
我国筑路修道的历史相当久远,相传,史前先民由于作战与生活的需要,黄帝“命竖亥通道路”。“道路”一词出现了,名称也由此而定。帝尧时,路名“康衢”。
西周时,路按等级分别命名,“路”容乘车三轨。“道”容二轨,“涂”容一轨,“畛”走牛车,“径”为仅走马的田间小路。
“秦治驰道”为中国公路史上空前大的工程。“驰道”又名“真道”,为天子驰车马之道。又广筑非官道。秦汉以后历朝,路名“驰道”或“驿道”,元称“大道”。清称“官路”和“大路”。
清朝后期,国外有人开始在碎石路上铺浇沥青,成为沥青路,这可以说是公路史上的一大突破。我国最早建设的一条沥青路,是百年前光绪年间铺设的广西龙州至镇南关的公路。
中国铁路小史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又于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也开始出现修建铁路的议论,一些外国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筑中国铁路的大规模综合计划。
1865年,一个名叫杜兰德的英国资本家,在北京宣武门外修筑了一条长仅一里的铁路,试行小火车,有人认为虽然这只是一条展览路不具备多大的实用价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毁,但仍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条铁路。
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了淞沪铁路。这段铁路全长30公里,运行正常,搭客载货,但后来出现了重大伤亡事故,被清政府拆毁。它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条营运铁路。
1887年,由开平矿务局投资,筑成了一条唐胥铁路(唐山-胥各庄),该铁路长10公里,为我国第一条自建的标准轨铁路。
1905~1909年,在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设计和主持下,我国修建了一条起于北京,终达张家口的京张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规模之大,工艺技术之复杂,在当时世界上实属罕见。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车的由来
相传,我国最早的车是4000年前由黄帝创造的,是采用牛拉的。到了夏禹时代,奚仲驯马拉车,人们就乘坐马车了。
商代时,车有了改进,并同其他珍贵物品一样,被列为殉葬品。这些车已经包括了车架、车轴、车轮三部分,有一车四马二人的,或一车二马三人的。
到了西周,车在制作上又有了改进,并被广泛地使用。《说文》上说,南禹县辛村周墓,出土车12辆,马骨竟有72架,可见一车六马的车。
战国时,车有了更大的改进,特别是车辕已由单辕改为双辕,这就更加牢固,载重量也更大了。
汉代时,出现了严格的乘车等级制度,“轺车”即无帷的小车,是低级官吏坐的。“轩车”是一种高大的棚车,供高级官吏乘坐。装有帷幕的“辎车”,则是贵族妇女乘坐的。一般的车只驾一马,四马的车是统治阶级乘坐,即所谓“驷马安车”。
到东汉,以牛车为贵的风气渐渐盛行。
古代的牛车
牛车,先秦时称为“大车”,是指用牛拉的车。先秦时,这种车只用来拉笨重的东西。到了汉代,统治阶级转而喜乘牛车,以牛车为贵的风气开始盛行。这是由于牛车行进较慢,行走起来较为平稳,而且车身高大严密,可以障帷设几,任意坐卧。
牛车分“通櫶牛车”、“偏櫶牛车”和“敞棚牛车”三种。通櫶牛车地位最高。这种车在车顶上自前到后张一顶大幔子,偏櫶牛车的幔子则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子在幔子底下还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较浅。
到唐朝时,棚檐已变得很深,叫做“长檐车”。没有棚的车叫敞棚车。
宋代以后,制车技术的重点逐渐由乘人的车转到载货的车。宋代的大车叫“太平车”,用5~7头牛拖曳。
古代的马车
马车,先秦时称为“小车”,当时,马车除供贵族出行外,还用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