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6873600000046

第46章 交通邮政(2)

战国时期,由马拉的战车的多少已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等说法。这时的马车,结构先进,性能良好,装饰豪华,制作也十分考究。有的还在车上装有一种叫銮的铃,行车时锵锵作响。

汉代时,车子有了重大的改革,单辕车逐渐减少,双辕车逐渐增多,车的种类繁多,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官僚贵族出行时,按其自身的等级,要保持一个马车组成的车队,以表示其社会地位的显赫。

汉朝最高级的马车是皇帝乘坐的“辂车”和“金根车”。高级官吏乘“轩车”;一般官吏乘“轺车”。如果车身与驾牛的大车基本一致,却用马来拉,即所谓“次车驾马”,则叫“辇车”。

此外,还有专供某一特定用途而制作的专用车辆,如作为仪仗队用的、上立钺斧的“斧车”,在仪仗队中载乐队用的“鼓吹车”,狩猎用的“猎车”,载猛兽或犯人用的“槛车”等等。

木牛流马的传说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运粮伐魏的故事,情节离奇。但木牛、流马到底是怎样的运输工具,后人却有争论。

《宋史》、《后山丛谭》和《稗史类章》中都说木牛流马就是木制独轮小车,汉代称为鹿车,经诸葛亮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

另有人认为木牛、流马是新颖的自动机械,南朝的祖冲之曾模仿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制作了运器。

还有人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物,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或四轮车。根据是成都羊子山2号汉墓出土的(骈车)画像砖,这个画像砖右下角有人推独轮小车的形象。

“轿车”的由来

中国人将小汽车称为“轿车”,为什么这样叫呢?是不是和我国古代的轿子有关呢?那么,先来说说“轿车”这一称谓的由来。

我国在数千年前就出现了马车这种交通工具,古人在生产、运输、往来经商时,都需要用到马车。但是,马车在奔跑起来时,颠簸很大,人坐在里面总会感觉不大舒服,相比而言,坐轿子是既舒服又文雅的。因此,古代的皇帝、高官、绅士都喜欢乘轿,女子出嫁为气派隆重也以坐轿为时尚。

明代时,人们开始将马和驴交配而生的骡用到运输行业中,骡子既有马的力量和速度,又有驴子的能吃苦耐劳的优点,因此就将千年马车改为骡子驾车,并起名“轿车”。

骡车在清代时进入全盛时代。因为人们发现,骡子经过训练和调教,它快步走路的颠簸可减至最小,骡车顿成超越轿子的最先进交通工具。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出现了从国外引进的汽车,第一辆汽车是洋人献给慈禧太后的。由于它比骡轿车性能更优越,于是大家就又把“轿车”这个称呼转送给了汽车,一直沿用至今。

邮驿通信小史

中国是世界上邮驿起源最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最成功的地发现并运用通信规律组织书信传递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创造和积累的一整套治邮经验,并多为世界各国所汲取。

在原始社会时,我们的先民们大概是采取以物示意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到了商代,边疆上开始有了通信兵,负责传递军情。这种形式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组织规模为大。

古代战争中,常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到了西周时,我国已经出现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当时,各诸侯国为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在大道上经常设有驿马和邮车,往返传送官府文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在全国修筑驰道。“车同轨”,“书同文”,更促进了邮驿通信的发展。

到了唐朝,这种制度更是盛极一时。唐朝的邮驿分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共有1600多处,其中水驿260多处,水陆兼办的也有80多处,由驿亭的亭长管理送信的事。那时送信就像跑接力赛一样,一个接一个往前传。遇到军情紧急,就在信封上插根羽毛,驿亭接到插有羽毛的信后,便马不停蹄,飞速地把信传递到收信人的手里。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如陆驿规定马每天走70里,驴50里,车30里。

到了700多年前的元朝,中国的邮驿通信已经非常发达,仅在中国境内,就设有驿站1496处。那时除“马驿”外,还出现了“狗驿”。狗跑得快,又能认路,不需人骑,只要在它身上缚一个装信的小袋,狗就能很快把信送到固定的地点。当时,有个最大的“狗驿”驯养着3000多只专门送信的“邮犬”,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犬驿。

另外,元朝还沿袭宋朝的办法,在各州县广泛设置“急递铺”。这种急递铺是专门传递官府的紧急公文的,有点像现在的军邮,全国估计约有2万处,每铺有几个铺丁,日夜不停地递送文件,一昼夜可行200公里。

明朝驿站,基本上沿袭旧制。清朝中叶以后,近代邮政逐渐发展起来,代替了古老的驿站制度。

何谓廷寄

清军机处设立前,皇帝的诏令是通过六部传达下去的,传递既缓慢又易泄密。

军机处成立后,对军政密件由军机大臣请示皇帝意见后,拟好诏令,封入纸函,盖上军机处银印交兵部加封,令驿站限时送达。送达速度,根据缓急程度在信函上注明,一般是日行150公里,紧急事情有日行200公里、300公里甚至更多。而且促以军令,不准违误,这种行文法称为“廷寄”。

根据受命者的官职不同,廷寄分为不同种类,有军机大臣字寄、军机大臣传谕、军机大臣密寄,其中军机大臣密寄最为机要。

廷寄谕旨传递到受命的官员以后,只许受命者本人拆阅,不许别人代拆。受命大臣领旨以后,须将接到廷寄的时间、承旨寄信者衔名、谕旨的内容以及如何办理的情况,向皇帝复奏明白,以保证皇帝旨意的落实。属于内务府系统的官员,则由总管内务府大臣署衔寄发,款式与军机处廷寄相同。

我国邮政绿标的由来

在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葛显礼把持我国邮政。1897年2月21日,葛显礼规定:信差、船夫穿海军蓝哔叽马褂,夏天,马褂改用蓝灰色,胸前写“大清邮政”四字。

到了1905年1月,邮政改由法国人帛黎办理。帛黎规定:黄、绿两种颜色为邮政信筒、车辆、舟船等邮政事物的专用颜色,并以绿色为主要色调,黄色作点缀。

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绿色已为群众所熟悉、习惯,而且绿色一般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所以我国继续沿用绿色为邮政专用颜色。

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

清朝末年,西太后慈禧60寿诞时,挪用海军军费,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颐和园,搞祝寿活动。当时的总税务官员英国人赫德为取宠于西太后,建议发行纪念邮票一套。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西太后的批准,立即由上海海关造册处职员、法国人弗拉尔设计图案并负责印刷。我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即万寿票)就这样诞生了。

我国最早的电报

清朝同治年间(1870年),大北电报公司架设了一条香港——上海的电报海线。1872年,初次用中文字码通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电报。

我国未有电报线前,英国伦敦的电报须待三个星期才能到达上海。它由西伯利亚和蒙古交界处的电报站接收后,由驿差夜以继日分段送至北京,再用轮船送到上海。洋人们为了加速信息的传递,特设了一条从上海到扬子江的电线,但不到几天,就被农民拆毁了。从欧洲——香港线敷设成功后,上海的洋人们立即向清廷要求敷设上海——香港的海线,以便与欧亚线衔接。要求被批准了,并获准在租界里竖电杆。

数年以后,欧洲遇丝产荒年,我国商人借助电报,获得数百万两银子的巨利。从此,电报才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

古代的信封

信封起着保守秘密的作用。我国最早的信封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战国策·齐策》载:“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其中“书未发”,即指书信未启封。

秦汉时,常见的书信称为“木牍”。木牍一般长一尺,所以也叫“尺牍”。这时的信封是用木板制成的,呈鲤鱼状,有一底一盖,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有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槽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黏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

魏晋以后,流行用纸、帛作书写材料,信封就由木板改为厚茧纸制的两片,两面还画有鲤鱼形,当然已不用封泥封发了。直到唐代,还在仿制鲤鱼形信封。因而,古时以“双鲤”代称书信。我国用纸作信封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沿用至今。

鸡毛信的由来

信函上插羽毛,表示紧急,由来已久,古代叫羽书或羽檄。这种信件是用来征调军队的文书,插上鸟毛,意味着急速得像鸟飞一样,表示军情紧急,必须火速递送。在纸张未出现之前,它用木简制成,大约长40厘米,上面写明军情紧急的情况和征调军队等内容。

《史记》上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的记载,《汉书》也记载过用羽檄征兵的事情。到了唐代,杜甫有“征西车马羽书驰”的诗句。

到了近代,凡需紧急传送的公文信件,就插上几根鸡毛,才称为“鸡毛信”。

信封上“缄”字的由来

“缄”,原意指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解释:“缄,束箧也。”这里的“箧”,就是指箱子类的东西。《汉书》载:“解箧缄”,即解开箱子的绳子。生活中形容人不发言,叫“缄口不言”“缄口如瓶”等,便由此意引申而来。

·“缄”用于公文书信上,又由“捆”引申为“封”。东汉前,公文书信多写在木板和竹简上,并用绳子捆上,称为“扎”;在绳打结处再加一块泥,然后盖上印章,叫做“封泥”;去掉封泥、解开绳子,即称“开缄”。所以,后人投递书信便借用“缄”字来表示此信由某人所“封”。就是人们为什么习惯在信封的落款处写上“某某缄”的由来。

古代贺年片

贺年片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从名片演变而来的。古时候把名片叫做“名刺”。东汉王充所着《论衡·骨相篇》就有记载:“韩生谢遗相工,通刺倪宽,结胶漆之友……”其中所说的通刺即是名片。

到了宋代,互赠贺年片就很盛行了。贺年片古时叫“贺年帖”,有的还叫片子。

明代的贺年片,大多是用梅花纸笺裁切成的,约宽二寸,长三寸,上端写着受片人的地址、姓名,下面署上祝贺者的地址、姓名,中间大都写“新年愉快”、“恭贺新禧”、“万事如意”等祝辞。

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贺年片。当时将贺年片装到锦囊中送给对方,以示庄重。贺年片上印着精美的图画,则是受外国的影响。我国近代邮政第一次发行明信片,是在1896年由清政府发行的。

名片话古

名片是通姓名用的卡片,它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我国最迟在秦汉时就出现了名片。西汉时名片叫做“谒”,又叫“刺”,是用竹木削制而成的。例如《后汉书·祢衡列传》载,建安初,(祢衡)来游许下,始达颍川,怀里藏着一张名片,到了以后没有适合投送名片的地方,一直到名片上刺的字磨损消失。

魏晋南北朝时,纸已普遍使用,名片也就改用纸制作,当时称名片为“名帖”。也有称为“名”或“名纸”的。当时,学生、下级属吏拜谒老师和上级,都得先投递“名帖”,然后方能谒见。

明清两代,名片在社会交往中更加盛行。那时,士人出门拜客,要先行“投刺”之礼。在拜客应酬中,又盛行只投名片、不见面的陋习。

古代名片的格式、样式,与今天普遍使用的名片是不同的。现代的名片一般是白色的小纸片,上面印刷有:单位全称、本人职务、姓名、单位住址、电话号码、邮箱等。古人的名片则是亲手书写,而且因投送对象不同,落款也有所变化,一般要注明名片主人的身份,如“学生某某”、“门婿某某”等等,也就是在名片上注明关系。名片的尺寸规格,唐代以小为贵,只有三四寸见方,明代名片越来越大,宽五寸,长达五尺,否则便是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