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为生命而歌
6874400000023

第23章 科研篇(12)

(4)以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研究。

(5)小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的研究。

(五)实验方法

(1)教育实验法:通过优化和操纵自变量,控制干扰变量,观察、检测因变量,对策略科学性、实践性进行归因分析。

(2)行为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行为、活动情况以及各界对实验研究的反映的调查、情况收集、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3)教育统计法:运用制定的相应检测评价标准、方式和方法,对实验的因变量进行观察、检测、测量,并按教育学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

(4)文献法:在收集整理自己的实验资料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随时把握研究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查新研究问题,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吸取他人的实践经验成果,总结自己的新鲜经验,提炼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

(六)实验检测

对实验效果的评价指标,基本按照课程计划中的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各科教学大纲、《小学生守则》《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基本要求。主要采用西南师范大学张庆林教授主编的《中小学生主体性调查问卷》量表,并用相应的电脑软件进行分析,同时辅以统计分析方法检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对于研究效果检测主要采取情况调查、观察变化的方法进行。对于参研班级、年级与平行班级、年级的研究,按照统计学原理,进行严格的问卷抽样统计检验,做出严密、科学的分析,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三、实验的过程

(一)实验的准备阶段(2001年9月~2002年3月)

(1)先期探索:2001年9~11月。查新、学习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寻找新领域,酝酿选题、积累经验,拟订初步研究方案。

(2)选题、立项:2001年12月~2002年3月。立项、完善实验方案,落实课题研究计划,培训实验教师,添置实验硬软件,进行实验前测,举行开题报告会。

(3)确定研究对象:实验在全校实施,每个年级随机抽样作为重点跟踪观测班。

(二)实验的实施阶段(2002年3月~2003年3月)

(1)按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具体研究的主攻方向,全面展开课题研究。

(2)采集、遴选、编制、辑录实验研究所需小学各学科教育信息资源,包括影视录像、VCD光盘、CAI课件等。

(3)在实验班进行微型实验,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建构新模式。

(4)开专题研讨会、小结会、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行程检测,分析测查结果,写出阶段报告、研究论文,积累实验成果。

(5)课题研究在省教科所中期评估的基础上,调整了研究重点,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关系的研究”调整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重在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策略。

(三)实验总结及推广与深化阶段(2004年3~9月)

2004年3~9月,在实验总结的基础上全校推广实验研究的经验成果,进行深化研究,同时,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资料,进行成果检验,理性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结题,申报验收。

四、实验的成果

(一)实验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涵形成了具体的认识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态。这是指教与学的活动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包括在多媒体演示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络和互联网等环境中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包括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商与合作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教学环节。在实验中,课题组通过理论学习、研讨和经验成果的总结,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形成了较系统的具体认识。

1.明确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内容

常说的多媒体教学是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一种教学方式。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授师书恩指出的:“多媒体教学是将计算机作为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进行学习的方式。”由此,多媒体教学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1)既是辅助教师教,又是辅助学生学。即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教与计算机辅助学,英文缩写既为CAI和CAL。CAI即计算机辅助教,辅助指导。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统治时,教学被理解为“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或者说是“教”。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也只能理解为辅助“教”,从这个意义上看,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英文CAI的本意一致,使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CAI成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代名词。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传统教育思想受到强烈冲击,“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软件,既可以用来辅助教,又可以用来辅助学,且辅学是今后发展的主流。欧美等英语国家也早就创造了另外一个缩写CAL(即计算机辅助学),以区别CAI(即计算机辅助教)。

由于汉语“教学”含义的两重性,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理解为计算机辅助教与辅助学,但是使英文缩写CAI就出毛病了。过去,不少的人认为CAI包括了教与学,即CAI和CAL;有的说的是CAI,有的说是CAL。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究竟是CAI课件,还是CAL课件应该区别开。近年来,我国有些官方文件不再用CAI这个缩写,而宁可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就是此原因。特别是有的课件既包含教的成分,又包含学的成分。

(2)辅教辅学不能混淆,又要相互融入。如前所述,多媒体教学在认识层面上辅教与辅学是不能混淆的。但从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层面上讲,辅教、辅学又应该有机溶入,相互交织融合。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交融的过程。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达到有机交融的状态才是教学活动的良好状态。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是计算机辅助教与辅助学的简单相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是师、机、生三者灵活且有机沟通的过程。

既然是辅助教学,主要应该将计算机多媒体与其他媒体进行合理分工,与其他教学因素有机结合,去高质量完成教学活动。不能试图用计算机屏幕去代替教师必要的讲授、演示、板书或文字教材,这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也注定不会成功的。重点要搞好计算机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情趣;用交互性功能转变教师角色,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使教与学的方式多样化;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提供信息化资源和环境。

在多媒体教学中,定位辅助教,应该包含辅助学,要留有学生能够参与学习,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学生交互的时间和空间。定位辅助学,教师又应该加强对机器运行环境和软件使用的指导,资源利用方式和范围圈点的指导,应该注意学生学习过程的适度调控。计算机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不完全是学生自己学习,不是学生自流状态下的学习。教师要能透过辅助教看到辅助学,看到自己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者或合作者。学生要能通过计算机看到同学,看到老师,看到社会,看到自然,进行着丰富、多样、生动的学习。

2.领会了辅教辅学课件的功能特点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总体上讲,定位辅教,其课件就不能采用辅学的设计框架;定位辅学,就要有必要的帮助和交互性设计。

(1)辅教课件(CAI课件)的特点和功能:

①是个性化的,针对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差异。

②按讲授者的思路组织教学内容、知识结构。

③其课件内容不是讲授提纲、重点,包括展示的图表、音像功能或动画,在屏幕上展现教学内容。

④屏幕应当尽量简洁、大方,使距屏幕远一点的学生能看清楚。

⑤课件的画面情境和音乐不能成为讲授的干扰源。

⑥应注意使教师讲授时方便、快捷地操作。

⑦提供必要的交互,以便教师讲授时随机应变。

⑧留下方便的接口供教师自己修改,以满足不同教师讲授和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2)辅学课件(CAL课件)的特点和功能:

①按学生认知和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②重在自学、自测、自检和自己动手上,不能简单重复文字教材。

③屏幕界面尤要匀称、协调和美观,运动和变化部分使用者不随时中断。

④据内容需要配上的解说和背景音乐,由学生选择是否播放。

⑤提供多种交互手段,供学生按需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

⑥讲究趣味性和艺术性,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⑦提供学生方便掌握和使用的帮助和提示,或必要导航信息,使学生不至于迷失方向。

(3)辅助教与辅助学课件设计思想的比较:

3.交互学习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流取向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功能。信息化教学活动除讲授、演示外,整个过程包括师、机、生三者交互:师—机交互、生—机交互,师—机—生交互,生—机—生交互等多种状态。这为变革教与学方式,师生、生生互动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撑、环境支撑,为小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新课程强调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为能够自主学习奠定了观念、技术、方法、资源等思想与物化的基础。

(二)实验探讨了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要处理好的关系。

1.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教学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应以教学设计ID2理论为指导。人们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称为ID1理论,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称为ID2理论。ID2理论要求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把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内容、教学工具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等因素,合理地融入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整个现代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必须按教学设计的ID2理论的总体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二是要将计算机媒体作为一个要素融入教学过程;三是要将其他教学因素全部考虑在内进行教学设计。对于一项具体教学活动,计算机运用的比例有时可能很小,有时可能较大,有时可能是全部。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人机交互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计算机媒体最突出的特征是人机交互。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要从教学实践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这一特征,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在实验研究中,课题组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化了认识。

(1)运用交互功能可以营造多元的学习空间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孤立的空间不能最终完成全面和高质量的学习,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从多种形式的渠道学习知识,包括向媒体学习,向老师学习,同学之间的学习。科学地发挥计算机媒体的交互功能,能建构多元化的学习空间,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与媒体、与教师、与学生、与课程的充分交互,使学生更好地向媒体学习、向老师学习、与同学相互学习。

(2)交互功能的应用要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的建立,一是计算机媒体特征的启发;二是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从这两个基本点出发,既要坚持发挥计算机的所有优势,诸如交互性特征、多媒体呈现、学习环境营造、数据信息处理和传输等功能,又要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把计算机溶入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去考虑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优点。不能为计算机而计算机,为人机交互而交互,把计算机神圣化和孤立化。要像对待其他媒体一样对待计算机媒体,借助过去使用视听媒体积累的经验来理解计算机媒体,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与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紧密结合,才算真正有生命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真正创造教学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主体

(1)要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有以下特征:如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有意注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而计算机教学识体系博大精深,我们应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探索小学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做到精简不失实用,严肃不失活泼。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出适合小学生的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和教育规律。

(2)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从行为主义到人本主义,从控制主体到自由主体,两个方面撞击到有机融合,使现代教育思想走向成熟,主体教育思想是其中之一。主体教育要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把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个性和自由意识的人,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只有靠学生自己来完成。

(3)要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指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能动性、自主性和自由性。

积极性指主体内部动力的外显;能动性表现为主体能力,包括主体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自主性表现为主体权力,包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力,学生尊重自己的权力;自为性是主体自主性的逻辑延伸,自主是自为的前提,自为是自主的目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从教与学思想、教与学理论,到教与学设计、教与学策略、教与学方法都要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4)主导与主体的辨证演绎仍是主旋律

合理高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一要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使之积极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同时要懂得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自己学习。

二要使计算机能根据教学需要得到充分发挥,使之与教学课程、与教和学有机溶入,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实施教学活动。

三要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被优美地强调与确立,实现控制与自由的良好均衡,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下,达到有效且是高效的学习。

(三)探索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引发主动学习的相关性

1.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积极主动指具有向上的、进取的、热心的内在动机、态度、情绪、情感和自觉的行动。积极主动学习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兴趣、动机、需要是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向上、进取、热心、热爱是积极主动学习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