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6875600000006

第6章 斗智争锋篇(1)

巧断《凉州词》

相传,乾隆皇帝过生日时,纪晓岚在他的宝扇上题写了唐人王之涣的名诗《凉州词》,由于一时疏忽,竟把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写了。

乾隆佯装大怒,说他有“欺君之罪”,要把他处死。纪晓岚急中生智,赶紧解释说“万岁息怒,臣是用王之涣的原诗改填的一阕新词。”于是念道: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见他机智,虽属狡辩,却也辩得有理,就免了他的死罪。

纪晓岚巧断误写的古诗,得以免去“死罪”。可见,标点符号的作用关系到人的生死哩!

二句变三句

明代才子祝枝山很爱和人开玩笑。一年春节,他见人家门上贴上了红纸,就拿笔在红纸上写了12个字: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来。

那家主人一看,念成两句话,“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来”,于是心中大怒,伸出手来就要打祝枝山。

这时,祝枝山笑着解释说:“我写的是好话,是你自己没有看明白!”说着用笔点了两下,那12个字便成了三句话: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来。

主人见了,立刻转怒为喜。

欧阳修巧劝宋祁

宋祁起初写文章非常爱用冷僻字,比如“迅雷不及掩耳”这样的话,他偏要写成“震雷无暇掩聪”。欧阳修和他一起编写《唐书》,对他爱用冷僻字很有意见,于是决心帮助宋祁改掉这个毛病。

一天,欧阳修在宋祁书房的墙上写了“霄寝匪贞,札闼洪休”两句话。宋祁看后,批评欧阳修说:“这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的意思,你何必用这样冷僻的字眼呢?”

欧阳修笑着说:“你在编写《唐书》时,不正是这样的吗?”

宋祁听了以后,脸立刻红了,他知道欧阳修是有意教训他。从此,他决心改正。后来,他不但克服了自己的缺点,还写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被人誉为“红杏尚书”。

白鹤变黑鹤

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游览名胜古迹。一天黄昏时分,见天际飞来一只白鹤,乾隆随即命侍从的文人赋诗咏鹤。有个叫冯诚修的诗人,即景信口吟道:

远见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

冯诚修正要吟第三句时,乾隆皇帝突然对他说:“你不要往下吟了。现在我命你把吟的白鹤变成黑鹤。”

听了乾隆的话,旁边的文人个个瞠目。只见冯诚修略作停顿,然后从容地接着吟道:

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墨池。

这精巧的构思,回天的妙句,使在场的人听了无不交口称赞。

解缙写《有喜》诗

明代才子解缙曾奉旨替朱元璋写一首《有喜》诗,他第一句写道:

君王昨夜降金龙,

这是把皇子喻为金龙,但朱元璋看了说:“生下的是个女孩儿。”解缙略加思索,笔锋一转又写道:

化作嫦娥下九重。

用一个“化”字便改男为女,真是补得天衣无缝,但朱元璋又说:“已经死了。”解缙立刻露出叹惋的神情,马上又走笔写道:

料是世间留不住,

对噩耗的处理多么妥帖!她又回到天上去了。朱元璋接着又说:“已把她抛到水里去了。”解缙随即挥笔写出最后一句:

翻身跳入水晶宫。

明太祖朱元璋边看边说边思量,觉得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构思十分奇妙,他反复吟诵,赞赏不已。

逐留两可

明代江南才子徐渭一次外出访友,正值黄梅季节,阴雨连绵,行走不便,就呆在朋友家中,谈古论今,安吃稳睡。

几天过去了,朋友见徐渭并无离开之意,想逐客又难以启齿,于是就在客厅显目处写了一张纸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不一会,徐渭信步踱到客厅,一眼便瞧见了那张纸条,明白是“逐客令”,不禁十分恼怒,暗想:真不够朋友,你以这种办法对待我,我偏要反其意而行,于是高声朗诵道: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张纸条可由逻辑重音与停顿的不同,产生多种歧义。主人强调“天”与“我”,徐渭强调“留”,并借助停顿,将逐客令变成了留客令,使主人哭笑不得。

原句还可有以下几种标示法: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嫁乎不嫁

相传,浙江绍兴有个小寡妇,迫于生活,托人写了许多状子,要求准许改嫁,县官却置之不理,就这样一拖再拖,长达五六年之久。

后来,小寡妇听说徐渭(字文长)很有文才,而且乐于助人,便前往倾诉苦衷,请求帮忙。面对这女子的不幸遭遇,徐渭深表同情,当时精心写就一份状子,坚定了她的信念。

新的状子很快递到了衙门。县令接过一看,只见书面仅有简短的20个字:

十五嫁,十六寡。公鳏,叔大。

花少叶,叶缺花。嫁乎,不嫁?

县官看了又看,终于无话可说,只得在状子上批道:“嫁、嫁、嫁!”

徐渭状子中简述了小寡妇的处境,博人以同情,并以“嫁乎,不嫁”的升调句型加以责问。令县官显得无奈,最终,以降调的语气,一词一顿,干脆而果断的批示“嫁!”郭沫若智解怪体诗

解放前,我国有一批考古学家在山海关附近的长城脚下,寻找孟姜女之墓,花费了很大气力总算找到了。

待揭开后,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完好的白色丝织手绢,待小心翼翼地拾起手绢,慢慢展开,只见上面排着四行刺绣的字,三字一组,共12个,形体十分古怪:

人们为此感到稀奇,争取传看,但没有一个人明白其中的含意。当时有人提议,郭沫若是着名甲骨文专家,他现正被邀请到北平讲学,此去路程并不远,何不拿去请他指点?

来人将手绢交给郭沫若。郭沫若仔细地反复看了几遍,沉思一时,然后微笑着对来人说:“据我推测,这并非古文字,而是一位有才学的妇女写给修筑万里长城的丈夫的一首怀念情诗。”

来人不解,急问道:“那位妇女为何不直接说呢?”

郭沫若答道:“当时秦始皇实行苛政,封锁甚严,那妇女把所要表达的情义隐约地写在手绢上,既可躲避官吏的检查,又便于托人轻易地交给她丈夫。”

来人十分敬佩郭沫若的高见,并进而要求他剖析诗中内容。郭沫若念道:

半夜三更门半开,小姐等到月儿歪。

山高路远无口信,哭断肝肠没人来。

郭沫若破解这首情诗的依据是:夜字去掉单立人部首,只剩下右边的一半,一夜即成为“半夜”;古代计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或五鼓),每更大约两小时,三个更字相叠代表三更时分;繁体门只剩下一扇关着,故言半开。

姐字写得很小,暗示小姐,形意双关;等字倒写,意即等到;月字斜写,指代月儿歪(偏西),喻等待之久。

山字上面一朵云,山与云层交接,说明山之高;路字由山高而联想路远(或水远),喻夫妻相距千里之遥;信字省去下面的口,表示“无口信”三字。

哭字上下分开,含哭断之意;由肝及肠,合为哭断肝肠繁体,来去掉左右两个人字,仅剩下木,木与没谐音,代表没人来。

妇女的信写得巧,郭沫若解得巧,真可谓巧上加巧!

数字家书

西汉时期,才女卓文君抛离豪富之家,与司马相如私订姻缘,后来定居成都,经营小生意。

成都北郊有座小石桥,传说卓文君曾在这里送别丈夫前往长安求取功名。当时,相如站在桥上,立下铮铮誓言:“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

聪明、美丽而又多情的卓文君不由暗自担心起来:司马相如年轻气盛,才智超群,虽怀才不遇,然施展抱负之志犹坚,一旦功名成就,会不会遗忘旧情?

想到这些,她叮嘱道:“男儿功名,本是大业,但切勿为功名所苦,作茧自缚,郎君即使得不到功名,也须早早归家,千万不要抛弃了夫妻恩爱之情!”

司马相如到达长安后,经人荐举,凭其才华果然受到皇帝赏赐,拜为中郎将。此时此刻,司马相如难免心猿意马,意欲另娶名门千金,许久未给卓文君写信。

多情的卓文君朝思暮想,一晃五年过去了,好不容易才接到丈夫的一封信,送信的差官还催促说:“大人吩咐,立等回文!”

卓文君惊喜交集,连忙展开信来,只见白纸一张,上面写着: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卓文君眉头一皱,顿时明白了,夫君已有嫌她之意,故以怪诞的家书初露心迹。卓文君心头爱恨交织,当即写好复函,交与差官。

司马相如满以为此就能难倒卓文君,不料很快就得到了回信,拆开一看,愣住了!原来卓文君已灵巧地将信上数字依序缀成了一篇如诉如泣、声泪摧心的抒情文: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拆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惦记,千思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三伏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端阳想起有情白娘偏遇无情小许官,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随水流转,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来,你为女来我作男。

司马相如看后,深觉内疚,为卓文君的聪明才智和纯真不渝的爱情所感动,随即驾着驷马,亲自赴临邛迎接卓文君到长安。此后,他杜绝犬马声色,潜心治学,终于成为着名的辞赋家,堪称一代文豪!

司马相如的信中只有数字,卓文君的回信,则缀连数字成句,前后连贯一气呵成,并委婉劝夫,如怨如诉,字字动心,句句真切。她真乃难得的才女!贾似道行酒令

宋咸淳年间,贾似道宴请丞相马廷鸾、江万里。贾似道先举一酒令说:

我有一局棋,寄与洞中仙,洞中仙不受,

云: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马廷鸾说:

我有一鱼竿,寄与渔家傲,渔家傲不受,

云: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江万里说:

我有一犁锄,寄与使牛子,使牛子不受,

云: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贾似道是宋理宗宠爱的贾贵妃之弟,深受皇帝信任,作恶不少,后于漳州木绵庵为郑虎臣杀死。

贾似道之令,借古诗“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隐含“我的势力浩大,你们睁只眼闭只眼,能让着我的就让着点”之意。这是引用、双关之法。

马廷鸾之令,借古诗“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隐含“等你贾某失去了靠山,就只会剩下凄凉和孤独”之意。

江万里之令,借古诗“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暗示“你贾似道行事要留点余地,给自己的后代积点德”,语含讥刺。

三人手法相同。每人所说的第二句和第三句首尾相衔,又属顶真法。

何月仙的数字信

明代着名科学家、散曲大家朱载堉,为朱元璋的九世孙。15岁时,父亲被人诬陷入狱。随后,他在怀庆郑王宫外筑土室,闭门读书,一心研究律学、算术、天文学、计量学、戏曲和舞蹈等。

19年后,父亲冤情得到平反。此时,已是35岁的朱载堉,给离别19年的恋人何月仙寄去一封奇怪的数字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远在他乡的何月仙,收到渴望已久的信,急忙打开来看,始觉迷茫,继而明白朱载堉在试探自己是否变心,同时,也在考她的学识。于是,便用这两行数字,写下两首长短句:

一别之后,二地思念;三月等来四月盼,谁知一等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九夜写完,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思念,千思念,万般无奈叫丫环。小丫环,你休言,十万火急把信传,要花百万银两送差官。临行前,有嘱言,千万要你亲阅览。亿(忆)往昔,情深似海,翘首望,早日花轿抬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