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02

第2章 民俗·礼仪(1)

伦理常识

001“仁”,儒家学说的核心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即已出现,但最早却可以追溯至商周时代。《尚书·商书》中说:“民罔常怀,怀于有仁。”认为百姓归心仁者。《尚书·金滕》中说:“予仁若考。”意谓我仁爱且敬顺祖考。强调的都是仁之美德。到了春秋时,孔子以这个被普遍认同的范畴来表达自己的一种人生境界。

仁的内容包含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通俗的认为,是人们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凡事不能光想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能爱人。做到这三点即为仁。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也曾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曾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究竟何者为“仁”,一直也是孔门师徒反复探讨的命题,没有精确的定义。在孔子看来,“仁者爱人”也好,“克己复礼”也罢,甚至恭、宽、信、敏、惠、智、勇、忠、孝、悌等传统美德,都包含在这一字之中。这样一来,“仁”便成了一种道德的极致,成“仁”、成“圣”也成了孔门的终极关怀。

在孔子之后,孟子在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仁政说,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孟子曾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指称王。孟子力倡当政者施仁政,实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与法家的“霸政”相对。将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02“义”,含义极广的一种道德范畴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述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此后,“忠孝”、“仁义”、“侠义”等随之派生而出。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就是“义”之典型,他对刘备忠心不二,当有机会擒获曹操时后能念及旧恩,网开一面。《水浒传》中,梁山群雄,侠义之士比比皆是,不分帝王子孙还是富豪将吏。他们所具备的除暴安良、扶弱济贫、仗义疏财等义举,在国人看来就是对“义”的最好诠释。

“义”诞生于封建王朝,但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简单地说,就是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或者,在别人需要时,及时出手,帮别人一两下,即为义。

003“礼”,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礼”,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礼”的范围甚广,广义的礼,可以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比如夏礼、周礼等;狭义的礼,则专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

礼的起源与原始人类认为,鬼神、祖先是能对人类生活进行干预的力量这一宗教观念有关。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仅以祭鬼神、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了,因此,礼便开始脱离现实生活而成为具文,构成了传统理学的核心和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中国古代有三部最著名的礼典,即《周礼》、《仪礼》、《礼记》,总称“三礼”,是关于各种礼制的百科全书。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礼记》偏重对礼的各个分支作出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理论说明。由这三部“礼”所涉及的内容总和,就是礼的全部内涵。

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公制礼乐,奠定了以礼为治的教化传统,而孔子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除了倡导以礼治国外,更加注重修身,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

作为封建“五常”之一,“礼”对人的视听言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颇受今人诟病,觉得是对人性的扼杀、摧残,而“吃人的礼教”也因而成了著名的文学比喻,在近代作品中比比皆是。

“五常”之礼,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然而事实上,在社会中,人必定不能事事我行我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改变和调整。

004“智”,儒家倡导的价值范畴

“智”,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这里的“智”,不是佛家之顿悟,也不是科学智慧,而是指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

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

孟子认为,“智”为“是非之心”,人只要尽心,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道德智慧,就能知性,知天,继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实现“达德”必须要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005“信”,人与人交往的起码准则

“信”,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信”,意思是诚实,讲信用,不虚伪。被儒家视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起码准则。

孔子教授弟子,“忠信”并提,他举例说,人要是没有信,就好比马车没有车轮,不能远行。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一就是“与朋友交往时守信与否”,意思是,你和朋友交往守信了吗?

“信”还被孔子推及到治理国家的层面上。他认为,“信”是立国、治国的根本。在“足食”、“足兵”与“取信于民”三者间,首先要“取信于民”。他说:“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人生自古谁都免不了一死,而国家一旦不能取得国民的信任,就无法立足。”

这种以诚信立国的观念,除了儒家外,法家等门派也有主张。如著名的商鞅变法,其树立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威信。当然,相对于法家“南面立木,下设黄金”,儒家的“信”更侧重于君子品德的修为。

到了汉代,董仲舒极力提倡“信”的重要性,“信”也因此被列入“五常”。“诚实”、“不欺”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从此便被普遍认同了。

006“孝”,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扶养、顺从、送终、守灵等。

孝的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其时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孝”字)。到了西周,随着宗法制度的建立,孝的观念被不断加强。

春秋时期,孔子曾这样解释“孝”的具体内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亦始终将“孝”作为其人生哲学的基点,其门下也以“孝”为仁之本。

《孟子·离娄章句下》中有一篇是公都子与孟子谈论匡章的。公都子很疑惑,全国的人都说匡章不孝,而孟子却与他交游,就问孟子为什么。孟子回答:“一般认为不孝有五种:一、懒惰,不赡养父母;二、赌博喝酒,把钱都花光了,而不赡养父母;三、吝啬钱财,有了老婆把父母丢到一边;四、自己行事乖张,放纵欲望,使父母蒙羞;五、平常好勇斗狠,使父母受到连累。”

到了汉代,统治者也力倡孝道,主张“以孝治天下”,连官员的选拔也要“孝”字当头。像“孝廉”就是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此后,历朝历代都制定各种制度,来保证这一道德规范的实行。例如,至亲亡故,要奔丧、守丧;如果不孝,重者会被定罪,给以极严厉的处罚。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但其中有些内容不仅迂腐,而且不近人情,像“卖身葬父”、“卧冰求鱼”乃至寻死等,这些在古代看来留名青史的故事,在今天看来并不足取。无怪乎鲁迅先生曾撰文批判,揭露礼教的吃人本质和孝道对国民的巨大危害,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尽管如此,“孝”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道德,已深入人心,虽然到了现代,有所淡化,但像祭祖、奔丧、守灵、戴孝及对团圆的讲究等,仍是不可动摇的。

007儒家为何重视“悌”

“悌”,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

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

009“忠”,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

“忠”,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在先秦时期,“忠”泛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如孔门弟子曾参每日三省其身,第一省即“为人谋而不忠乎?”意思是,为人做事,尽心尽力了吗?“忠”,就是“尽己之心”。到了汉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最早把“忠”解释为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是法家人物韩非子,他说:“人臣不要称赞尧舜禅让的贤德,不要赞誉汤武弑君的功绩,尽力守法,专心事主,这才是忠臣。”

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出现了“君为臣纲”,王权的至高无上,成为臣民绝对服从于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忠”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对君王诚惶诚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008“一夫一妻多妾制”是怎样的一种形式

《礼记·曲礼》中说:“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使是皇帝也只有一个正房妻子,但那个时候只要有条件,可以娶很多个妾,但不能称妻,只能叫妾。妾下面还有通房丫头。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丫头才能称妾。

一夫一妻多妾制起源于周朝,是与“嫡长子继承制”相辅相成的,它成功地解决了王位继承的难题。所谓“一夫一妻”是指按照西周宗法制度的要求,从天子到诸侯、百姓,一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即正妻,也称嫡妻,正妻必须经过聘娶大礼迎娶;“多妾”则指国王与贵族占有的其他女人。

“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核心在于区分嫡庶,即所谓“法无二嫡”,正妻所生子是为“嫡系”,妾媵所生子是为“庶出”。其政治意义在于它能帮助王族与各方贵族很好地解决王位与爵位的继承问题,并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实施做好了铺垫。

010“三纲领”说的是哪三者

《大学》开篇便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南宋朱熹云:“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三纲领”由此而来。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前一个“明”为动词,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善性。《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所以,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扬人的善性。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儒家向来主张修己是为了安人的,因此,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亲民”。

“止于至善”,这是大学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它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道德趋于完善。

《大学》的“三纲领”是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礼教目的的施教主张。

011“孔门三戒”是指哪“三戒”

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外,还要重视用“戒、畏、思”三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言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是孔子倡导的人生戒色、戒斗、戒贪的“三戒”修养要诀。他告诫人们:年轻的时候,血气未足,莫贪恋女色;青壮年,血气旺盛,性格暴戾,易失去理智,切勿好勇斗狠:待到老年,血气已衰,要戒贪得无厌。

宋朝朱熹对此在《论语集注》中引用说:“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君子得的是志气。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至今,“孔门三戒”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012“三不朽”是指哪三种人生

《春秋左氏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三种人生,即“三不朽”。

具体来说,“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其中,立德为上圣,如尧、舜、周公、孔子;立功为次圣,如大禹、后稷;立言为大贤,如老子、庄子、荀子、孟子、管子、孙子及史家司马迁、班固等。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认为,人生数十年,死后形体会朽弊消亡,只有人的品德、功业和言论能够昭垂永远。人生不应追求高官厚禄,享受快乐,而应该实践自己理想的道德原则,永远成为道德榜样;建功立业,对百姓、国家作出贡献;留下经典名言,垂教后世。

013“三从四德”是指哪“三从”,哪“四德”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史里,制定了许多限制妇女自由的封建礼法、制度,“三从四德”便是其中之一。所谓“三从四德”,其实就是儒家为妇女规定的三种道德关系和四种品德。

“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相关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复传》;“四德”是封建时代女子应具备的四种德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于《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东汉郑玄注:“妇德谓贞顺(品德),妇言谓辞合(言语),妇容谓婉婉(仪态),妇功谓丝怠(手艺)。”

“三从四德”作为封建社会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综合要求,规定了妇女要无条件屈从男权,谨守所谓的道德仪礼,它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广大妇女的沉重精神枷锁。

014“五伦”指的是什么

“五伦”,又称“人伦”,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道德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常”,即调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仁、义、礼、智、信。

这在《礼记·昏义》和《孟子·滕文公上》皆有论述。《孟子·滕文公上》中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就是一张覆盖的网,由这五种关系编织而成,人就置于网下,应按部就班地生活,脱离这五种关系就是大逆不道,与禽兽无异。

015何谓“五礼”

在古代,“礼”字本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礼,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比如夏礼、周礼等;狭义的礼,则专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

春秋以后,社会发生变革,古代礼仪逐渐被废弃,礼家着手整理、阐析其意义,并加以系统总结,编辑为五大类,以吉、凶、宾、军、嘉为类目名称,总称为“五礼”。

五礼之首是吉礼。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古人祭礼为求吉祥,故称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祇)”,将祭礼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每类之下又细分若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