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03

第3章 民俗·礼仪(2)

祀天神:主要包括祭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雨师等。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天子点燃积柴,烧着牺牲、玉壁、缯帛等祭品,烟焰飞升,上闻于天,是为燔燎,又称“禋祀”。

祭地祗:主要包括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不用燔燎,而用瘗冓埋,即祭后挖穴将牺牲、玉帛等埋入土中。

祭人鬼:主要包括祭先王、先祖,祭必于宗庙之中。周代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四时孟月而祭。

凶礼,是用于吊慰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对死者表示哀痛与哀悼之情的礼仪)、荒礼(遇到荒年饥馑或瘟疫流行时,统治阶层表达体察灾情、与民同苦之意的礼仪)、吊礼(当他国或他人遭受自然灾害后,统治阶层派人慰问的礼仪)、恤礼(邻国遭乱时,统治者派人慰问的礼仪)、袷礼(当他国遭敌人袭击而残破后,同盟诸侯筹集财物予以援助的礼仪)五个项目。后多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军礼,是指军队操练征伐之礼,与战事相关。《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军礼同邦国。”《周礼》所说的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之礼(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之礼(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之礼(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之礼(整修疆界、道路、沟渠)。此外,如校阅、刑赏、献俘、凯旋、马政等也都属于军礼之列。

嘉礼,是指和谐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嘉礼亲万民。”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宗族内部通过聚酒饮食以加深联络和感情);婚、冠之礼(古代男女成人后的加冠、加笄及婚礼);宾射之礼(射击比赛的礼仪);飨燕之礼(国君宴饮及设宴款待宾客的隆重礼仪);贺庆之礼(对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之国,在其有喜庆之时,致送礼物,以示祝贺)。

宾礼,具体来讲,是诸侯朝见天子及诸侯间相互拜访时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宾礼亲邦。”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朝贡或宴请诸侯(使者)等。由于宾礼以天子为主,视诸侯为宾,因来宾身份、时间、目的的不同而又各有称呼,如朝、觐、宗、遇、会、同、问、视等。

古代宾礼的主要意义是维护邦交,而随着“邦国”的不复存在,宾礼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后世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亦纳入宾礼范畴。

016何谓古代婚姻的“六礼”

六礼,是古代的婚姻礼仪。以六礼为代表的婚姻礼仪,是古代婚姻礼制的主干,在我国延续了2000多年。

“六礼”,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六礼的名称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是婚姻程序的开始,即男方派人送礼品到女家,表示愿和女家结亲。女方如不同意,便拒绝收礼。

问名,即女家接受男家的求婚意向后,男家修书与女家,询问女方的生辰年月,以及姓名排行等。问名不单专对女方,男方也要向女方出具其子的姓名、生辰等。

纳吉,即男家将探问的结果,送到宗庙里卜问这门婚姻的吉凶,如得凶签,便止婚,如得吉签,就通知女家,双方婚姻关系正式敲定。

纳征,也叫“纳币”,即男方便遣使带财礼与女家订立婚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下彩礼”、“下茶礼”,这是正式的订婚仪式。通常以深红和浅红的衣物、束帛、鹿皮作为聘礼,不重不丰,多是礼敬的象征。

请期,即男家确定婚期后,就将日期写在帖上,备上世礼物通知女家。女家若收下礼物,说明女家同意这个婚期;若不收,婚期只好另择。这就是后世所称的“下日子”、“定日子”和“下婚书”。

亲迎,即婚姻六礼的高潮,指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先去女方家,女方父亲在门外迎接,带女婿去祠庙拜祭祖先:车或花轿停在大门外:女方来到车(轿)旁,男方长揖,请女方上车(轿)与之同归,亲迎以后,整套婚仪便结束。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

017一般说的“五服”是指什么

五服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统治阶层的五等服饰,即天子之服、诸侯之服、卿之服、大夫之服和士之服。二是天子直接管辖地区以外的地方,以五百里为率,视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依次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三是指丧葬中用的五种服饰,五服由重至轻的名称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一般说的“五服”,即丧葬中用的五服。

丧服又叫孝服。穿孝、戴孝,或叫“成服”,按“五服制度”来穿孝、戴孝,称作“遵礼成服”。一般来说,服制越重,其丧服形式越复杂,以示不同程度的哀痛之情,而一般是关系越近,服制越重。

最重的孝服是“斩衰”。这种孝服上身曰“衰”,下身曰“裳”。所谓“斩”,就是孝服不缉边。斩衰裳并非贴身而穿,内衬白色的孝衣,后来有的直接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故有“披麻戴孝”的说法。斩衰之服的居丧期是三年(一说是25个月,一说是27个月)。

次于斩衰的孝服是“齐衰”。齐衰又分为四等,即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五月、齐衰三月,这四等连同斩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八等”。齐衰丧服用较斩衰略细的粗麻布做,齐谓衣边缝缉而显齐整。齐衰三年丧期名为三年,实际上25个月(一说或27个月)而毕。

大功丧期为九个月。丧服用熟麻布做。小功丧期为五个月,丧服以较细的熟麻布做。缌麻丧期为三个月,丧服以细麻布做。

以上“五服”根据服孝人与死者血缘关系及其他具体情况,还有所谓“正服”、“义服”、“加服”、“降服”的说法。此外,还有“殇服”的规定。对尚未举行冠笄礼就死去的男女的服丧规定,叫殇服,“殇”之丧轻于成人,一律从大功开始。

018“五祀”包括哪些内容

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

周代,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019“七出”是指哪七种理由

七出,是我国古代男子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充分表现了封建礼教宗法制度对妇女的残酷迫害。

《仪礼·丧服》说“出妻之子为母”,包括不顺父母、无子、淫、恶疾、嫉妒、多口舌、盗窃。丈夫可以这其中的任何一条为借口,将妻子休弃,因此,称“七出”。

不顺父母,就是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即自己的公婆。理由是“逆德”,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要比自己的父母更具有重要性,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因此,也被放在了“七出”的首位。

“无子”,就是妻子没有生儿子,理由是“绝世”。在“七出”中,对被休的妇人而言,最是无辜。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按照父系传承的原则,只有儿子才是延续香火的后代。因此,妇女不得不担起“无子”的“罪名”。

淫,就是妻子和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即认为淫会造成妻所生的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历代对犯淫妇女的处罚都很严厉,在湖南一些地方,妇人犯淫要被绑在竹木板上沉塘底淹死。

恶疾,古人认为妇人恶疾,不能事宗庙,因此,出之。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的重要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

嫉妒,针对的是那些对丈夫纳妾不满、敢于表现在语言和行动上的正妻。因为有背“妇德”中的柔顺之德、贤惠之道,所以,也要出之。

多口舌,就是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发表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只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

盗窃,不是指在外盗窃他人财物,而是“私假(借)”、“私与(给)”财物给外人。古时候的妇女没有独立的财产权,积攒财物,存私房钱都是不允许的,即使娘家的馈赠也要交给婆婆。这一条的设置是为了更大程度地维护夫权家族的财产利益。

从今天的眼光看,“七出”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这也使得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

020“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出《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其意思就是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所要求的。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

021“礼义廉耻”,古代治国的四大纲纪

礼义廉耻为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治国的四大纲纪,又称“四维”。语出《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管子认为:“礼”,就是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道德规范;“义”,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即廉洁不贪;“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耻。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

欧阳修曾对管子之言倍加赞赏,还在《新五代史》中阐释说:“礼义是治人的大法,廉耻是立人的大节。不廉就会无所不取,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若寡廉丧耻,贪得无厌,灾祸就会接踵而来。若国家大臣寡廉丧耻,恣意妄为,那么国家必定会灭亡。”可以说,管子对“礼义廉耻”的认识不输于以德治著称的儒家,与孔孟之道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022“寡欲”是说要减少人的欲望吗

“欲”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是无止境的,而且还会因为欲壑难填而给自己带来祸端。正因为此,从古至今,便不断有人围绕着“欲”做文章。

很多宗教,都因此而提倡禁欲。道教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个人修养都要对欲望加以抑制。佛教更视欲望为洪水猛兽,统归戒绝之列。

由于欲望是人之本能,一味制约并不合常理。儒家对此则有着温和的看法,孔子主张“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最好,即承认人类原始的欲望,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但要用礼对之进行约束,反对放纵。这和“去欲”、“禁欲”相比,已经颇合中庸之道。

南宋理学家朱熹对先儒的主张十分赞同,他虽讲“存天理、灭人欲”,但反对的也是过分追求美味美色。他认为,饮食男女,天经地义,本无罪过,奢求食色乃“人欲”,才是万恶之始。因此,倡“清心寡欲”。

从先秦孔孟到理学朱熹,限欲也好,少欲也罢,都在要求人不要有进一步的欲望,这毕竟不合常情。人在满足基本的温饱后,有更向上的追求是必然的。这也使得无论是“禁欲”还是“寡欲”,都只能是少数圣贤的一厢情愿。

023“知耻”,儒家的修身主张

知耻是个人对道德的反省,属儒家的修身范畴。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羞耻感。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言人若能以无耻为可耻,终身就不会再有耻辱之累。

后代儒家则以“知耻”为处世立身的大节,甚至视之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发展至明清时,“知耻”的范畴也不断扩充。思想家顾炎武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知耻”从最初的修身要则,转而与国家荣辱密切相连,内涵被进一步升华。

024何谓儒家的“忠恕”之道

“忠恕”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朱熹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尽心尽力地做事,为“忠”;能够推己及人,宽容他人,为“恕”。

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

儒家的“忠恕”之道,影响深远,不但在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也对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法国的罗伯斯庇尔、伏尔泰等,都把孔子的言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的信条。

02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信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

026“孔颜气象”是什么精神

“孔颜气象”,是儒家倡导的一种精神。它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磅礴抱负,也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学,而仅仅是孔子和颜渊所代表的一种人格境界。

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他生活极其清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的就是他。他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孔子还曾请几个学生言说志向,有的说要当高官,有的说要治国平天下,到了曾皙,他说,我的愿望就是,在沂水中游泳,在舞雩台沐风乘凉,然后哼着歌儿惬意地回家。孔子深表赞同。在他看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能够选择,有什么能比拥有轻松简约的生活更好的呢。由此可知,为后世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气象”,其实指的就是一种胸怀:旷达、安贫乐道。

027“节烈”对古代妇女有哪些毒害

在封建社会,礼数要求妇女坚守节操,宁死不受辱。“节”,指女子守贞操,不事二夫,夫死不再改嫁;“烈”,指女子在丈夫死后,自杀殉节。

“节烈”大致出现于宋代以后。宋朝以前并不苛刻。西汉时,有“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的说法,那时候妇女改嫁是比较随意的。寡妇改嫁,那时称为“再醮”,意思是再举行一次酒宴,并没有禁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