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54

第54章 文词·诗赋(5)

梁王死后司马相如归蜀,投奔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成望门新寡。司马相如趁做客卓家的机会,借琴曲《凤求凰》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卓文君听后怦然心动,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于是二人一起私奔回成都。

卓王孙对二人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发誓不给文君钱财。因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他们只得回临邛,在街上开了一家酒店,文君坐柜台打酒,相如穿上围裙,端酒送菜,洗碗刷碟子。这让卓王孙很是难堪,无奈之下给文君夫妇钱百万,奴仆百人,二人才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二人的姻缘也就此成了一段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汉武帝即位后,读了他的《子虚赋》,大为叹赏,于是将他召入宫中,成为宫廷辞赋家。著有《子虚赋》、《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司马相如的辞赋成就较高,后世常将其与司马迁相提并论,称为“文章西汉两司马”。《子虚赋》和《上林赋》为其代表作。两赋假设楚国子虚、齐国乌有先生各以本国山川湖泽之广、物产珍宝之丰、国王田猎之盛互相夸耀辩难,歌颂了大一统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与声威,同时又委婉劝谏统治者不要过分奢侈。

两赋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铺采摘文,张扬物色,穷声极貌,气势恢弘;同时也堆砌典故,连篇累牍,搬弄文字,刻意求新,粉饰太平,劝百讽一,真正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散体大赋的特点。

005班固的文学成就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世宦之家。班固从小受家庭熏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入洛阳读太学。在太学,他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为日后撰写《汉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书》书成之后,产生过很大影响。前人每以《史》、《汉》并称,认为“古来词章,无论骈散,凡雅词丽藻,大半皆出其中,文章之美,无待于言”。作为文章楷模,《汉书》可与《史记》并驾齐驱而无愧。

班固的著作除《汉书》外,还有记录章帝时白虎观议五经同异情况的《白虎通义》四卷。

他的辞赋和散文,被后人辑编为《班兰台集》。他在《两都赋序》里称赋是“古诗之流”,“或以抒下情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他的赋作自然离不开歌功颂德的内容和雍容华丽的艺术风格。

《两都赋》中的《西都赋》和《东都赋》都是颂扬朝廷声威的鸿篇巨制。形式上模仿司马相如,缺乏独创性。但是叙述两都盛事时赡而不秽、详而有节,亦体现出班固的文史之才。《答宾戏》是一篇散文赋,表示自己决心“专笃志于儒学,以著述为业”。形式上模拟东方朔的《答客难》和扬雄的《解嘲》,但反对东方朔等,“曾不折之以正道”。这篇作品文辞繁富,但是缺乏骨力。

006曹植为何被称为“建安之杰”

曹植(公元192年~公元232年),字子建,谯(今安徽亳县)人。他是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

曹植自幼聪慧,十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宠爱,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不满,最终立其兄长曹丕为太子。曹丕称帝后,曹植备受猜忌与迫害,屡遭贬爵、迁封,后忧郁而死。

曹植志向高远,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且自视甚高,也不乏卓见。他思想驳杂,杂糅儒道、阴阳,法家也有涉猎。勤于著述,诗、赋、各体散文,不论数量质量,都冠绝当时。谢灵运曾说:“天下文章只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后世称赞人有才华为“才高八斗”即由此而来。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的五言诗不仅体现了建安“雅好慷慨”的诗风,还在继承汉代乐府以叙事为主的基础上,使其兼具抒情、说理、写景、赠答等功能,完成五言诗由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为确立五言诗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有《白马歌》、《野田黄雀行》、《洛神赋》等。

007阮籍的诗作体现了哪些思想

阮籍(公元210年~公元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在魏时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魏高贵乡公时阮籍曾封关内侯,任散骑侍郎。入晋后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历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职。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政治上倾向于曹魏,对司马氏高压政治不满,但明哲保身,纵酒佯狂,口不臧否人物。

阮籍不拘礼节,豪放高傲,任性不羁,行为怪异放荡。他家门口有个卖酒的铺子,老板娘很漂亮。阮籍常去饮酒,醉后就睡在老板娘身边,毫不避嫌。他家里的人都爱喝酒,以至于养的猪也爱喝酒,于是便和猪一起喝。

他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蔑视和否定束缚人生自由的封建礼法,也瞧不起拘泥于封建礼法的儒生。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的眸子黑白分明,当志同道合者来访时,他用青眼看人;当儒者来访的时候,则用白眼看人。比如母亲过世时,嵇喜来吊丧,他翻白眼不理人。嵇喜回去后不久,嵇康(嵇喜的弟弟)拿着酒带着琴来,阮籍一看大悦,立即以青眼示人。

他的诗多抒发个人的忧愤,故被认为“颇多感慨之词”。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咏怀诗》在艺术上往往大量运用比兴手法,或借自然界的景象,或借历史故事,或描绘主观心态,以象征的手法创造意象表达情意,这就构成了《咏怀诗》含蓄蕴藉、隐约曲折的独特风格。因而他的诗可以从总体上加以体味,却无法一一指实,所以,钟嵘说他的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

阮籍的咏怀诗在命题方式上具有开创意义,后来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咏怀》、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

008陶渊明为何被誉为“田园诗祖”

陶渊明(约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本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其曾任彭泽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晋末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29岁时双亲相继过世,家道中落。早期的陶渊明,曾有“大济苍生”的愿望,曾任江州祭酒,但由于忍受不了俗吏事务,不久便自动辞归,躬耕自给。以后又屡官屡辞。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后他不再“为五斗米而折腰”,躬耕隐居,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陶渊明所作诗歌,现存120多篇,辞赋3篇,散文8篇,而以诗歌的成就为最高。其诗歌从内容上又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诗有四分之一是田园诗,这些诗歌多方面表现了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他的诗描写出幽美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感情。在这些诗中,作者把田园自然风光当作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另一世界,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因而寄寓了美好的人生理想,如《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此后,“世外桃源”便成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纯净乐土的代名词,更是历代文人遭受挫折后所向往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作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以及诗中所反映的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田园诗祖”。

009谢灵运为何被称为“山水诗祖”

谢灵运(公元385年~公元433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南朝晋宋间著名诗人,被称为“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族人因名为“客儿”,世又称“谢客”。袭封康乐公,由于性情狂傲,与朝廷发生矛盾,后被降至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

谢灵运曾任永嘉太守,因政治上不得意而肆意游山玩水。后来隐居会稽始宁,大建别墅,寻山探幽。文帝时曾任临川内史,后被诬谋反而流放广州,最终被杀。

谢灵运诗大都描写永嘉、会稽等地的山水名胜与自然风景,如《登池上楼》、《过白岸亭》、《游南亭》、《石门岩上宿》等,有些诗表达了对时政不满、渴望归隐的思想。谢诗扭转玄诗诗风,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开创了山水诗派。其诗刻画景物清新细致,景中寓情,注重声色渲染,时人誉为“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鲍照)。唐代的李、杜、王、孟、韦、柳诸大家,都曾从谢诗中汲取过营养。

除诗文创作外,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赞他的诗和字为“二宝”。

010庾信,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

庾信(公元513年~公元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

庾信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之乱后出使西魏,其间梁亡,因此,被留在西魏。此后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

虽然庾信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但却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这个时期他的创作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

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文学成就达到了“穷南北之胜”的高度,既吸收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的修辞技巧,又接受了北朝文学刚健的文风,是南北文学互相借鉴、融合的典范,为唐代新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即所谓的“庾信文章老更成”。而以抒发乡关情思的作品的成就为最高,代表作是《咏怀》二十七首。

011陈子昂的文学表现了革新精神

陈子昂(公元661年~公元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代诗人。

陈子昂青年时期发愤读书,有远大抱负。24岁时举进士,一度得到武后赏识,官至右拾遗。25岁和36岁两次从军出征,先后到过西北边塞和燕京一带。因在朝十余年始终抑郁不得志,38岁便辞职还乡。最后因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加以迫害,死时仅42岁。

陈子昂工诗擅文。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极强的革新精神。他反对唐初诗歌沿习六朝内容空虚、偏重形式的柔靡诗风,标举汉魏风骨,强调比兴寄托,要求诗歌有政治倾向、思想感情及现实内容。

陈子昂代表作为《登幽州台歌》。诗中辽阔苍茫的时空境界,慨然独立的主体形象,孤高悲凉的情感格调,在后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012孟浩然的诗作为何被称为“盛唐之音”第一声

孟浩然(公元689年~公元740年),盛唐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40岁前在家种菜养竹,闭门读书。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到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失意而归;其间曾赋诗太学、名动公卿,并与王维交游。其后在江淮吴越漫游几年之后,重归故乡。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张九龄任荆州刺史,他曾应邀作过幕僚,但不久便又归隐鹿门。后病逝于襄阳。一生未仕,人称“孟山人”。

孟浩然洁身自好,不事逢迎,其耿介性格和高尚情操,为时人和后人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白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维曾画孟浩然像于郢州一亭,题“浩然亭”,后人因崇敬他,不愿直呼其名,改称“孟亭”。可见,人们对他的崇敬达到了一定程度。

孟浩然的山水诗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游历南北各地所写的山水景色;另一部分是隐居故乡襄阳所写的自然风光。他在漫游途中描摹的山水景物生动逼真,而且富于变化,显示了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孟浩然在这一类诗中追求的是一个“清”字。他的作品善于运用清淡平和的语言描绘清幽绝俗的意境,出语洒脱,诗风平易,怡然自得,韵致高远,“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陆时雍《诗镜总论》)。

孟浩然的田园诗数量远比山水诗少,但是其风格特色却很值得称道。脍炙人口的《过故人庄》一诗,用口语,写眼前景,叙家常事,成功地表现了简朴亲切的田园生活、真淳动人的故人情谊;全篇于自然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

孟浩然是唐代大量写作山水景色与隐逸生活的第一人。作为初唐诗歌向盛唐高峰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他的作品虽然还留有某些过渡的痕迹,但却体现了鲜明的个性,因而独标风韵,自成境界,成为“盛唐之音”的第一声。

013李白为什么会有“诗仙”之誉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的父亲李客是商人,家境富裕。李白青少年时期在家博览群书,除儒家经籍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爱好剑术,轻财任侠,善作诗赋。

二十五岁时,李白开始了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他游至安陆,与退休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并定居安陆,又先后北游、东游、南游,遍及大半个中国。在漫游中,他时而纵横游说,时而上疏请命,时而隐居求仕。

李白在长安期间,结识了卫尉张卿,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在长安,李白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与贺知章的结识颇有趣味:一次,李白去紫极宫,意外遇见贺知章。李白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邂逅让他欣喜不已,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读后十分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竟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

天宝元年,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入翰林。但玄宗所赏识的是李白的才华,把他看作是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这不能不使李白感到政治理想的破灭。三年的翰林供奉,使他逐步认识到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政治的黑暗。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隐居庐山,次年冬入永王李磷幕府。李磷因夺其兄肃宗帝位未果被灭,李白因此获罪下狱。出狱后,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此时,李白已58岁,行至巫山,幸遇大赦,才得东归。

上元二年,李白已61岁,从政热情未减,从金陵上路,准备从李光弼部平史朝义叛乱,不幸途中生病折回,次年病逝于当涂(今安徽当涂),终年62岁。

一千多年来李白被称为“谪仙”、“诗仙”。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经历坎坷,思想庞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