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53

第53章 文词·诗赋(4)

017常州词派的主张是什么

常州词派是清代嘉庆以后出现的重要词派。康乾时期,词坛主要为浙派所左右。其作品多写琐事,记宴游,且有不少无聊的咏物之作。在艺术性方面,则把宋代词人周邦彦、姜夔的风格、格律和技巧,奉为填词的最高境界。

面对这样的现象,常州词人张惠言疾呼词应与《风》、《骚》同科,强调比兴寄托,扫却琐屑、无病呻吟之风。

由于张氏的倡导很贴合实际,因此,和者颇多,蔚然成风,常州词派遂兴起。张氏之后,周济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常州词论更趋完善。

当然,常州词派也有其不足,比如过分寻求前人词作的微言大义而流于穿凿附会;虽勇于立论,然疏于考史等。尽管如此,张氏强调的词作比兴寄托,较之浙派追求的清空醇雅,其格调显然还是高出一筹。因此,对清末词坛影响也很大。

018前七子都有谁

“前七子”是明代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中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在内的文学流派。

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针对当时虚饰、萎弱的文风,鄙弃自西汉以下的所有散文以及自中唐以下的所有诗歌,提倡复古,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他们的主张被当时许多文人所接受,于是形成了影响广泛的复古运动。

“前七子”力倡复古,影响甚巨。当时的唐诗选集,均遵从他们的主张而只收中唐以前的诗歌。作为“后七子”的前导,他们影响了明代文坛达百年之久。但由于过分强调复古,他们的作品创造性显得不足,有的甚至沦为“高处是古人影子耳,其下者已落近代之口”,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流弊。

019后七子都有谁

“后七子”是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成员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称。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称“文自西京、诗白天宝而下,俱无足观”;其创作则“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为绝对。

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了高潮。“后七子”在文坛上活跃的时间比“前七子”长。

“后七子”的创作总体上没有脱离对前人的模仿,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些人后来已表现出某种重视独创和性灵的倾向。故清初仍有人接受他们的观点,创作上也受其影响。

020公安派是怎样的一种文学流派

公安派是晚明文学领域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流派。领袖是荆州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史称“公安三袁”。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从真情实境中流出”的文学主张,这就是“公安派”的旗帜。

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他们的后学随意写作,不加约束,争相使用方言土语,造成了文学的低俗化。但对于解放人们的心灵,破除模拟教条,对当时文坛的发展起到了进步作用。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五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021吴江派推崇哪种戏剧主张

吴江派是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以沈璟为代表,属于这一派的还有顾大典、吕天成、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等。

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他与汤显祖的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的意见相左,产生了戏曲界的“汤沈之争”。

吴江派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但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曲辞不工整,也要符合音律;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对明初的骈俪颓风,但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家常语,因此,也产生了弊病。

吕天成《曲品》主张戏曲创作允许虚构,不必都符合事实,重视戏曲结构,注意舞台演出特点。戏曲创作的实践上,比较突出的当数沈璩、沈自晋和沈自征。“吴江派”活跃于明末,对后世的戏曲创作理论与实践都有重大影响。

022桐城派是怎样的一种散文流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重要流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方、刘、姚又被尊为“桐城派三祖”。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戴名世、姚莹、曾国藩、吴汝纶。

方苞首标“义法”为文章纲领,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义法”就是要求做到二者的统一。他所重者在于“法”,要求文章取舍精当,结构布局合理,以及语言文字雅洁。

刘大魁又提出“神气”、“音节”、“字句”。神气即文章的气势和风格,它要通过具体的章节和字句去表现,因此,刘格外重视音调节奏。他本人的文章音调高朗,读起来铿锵有力。

姚鼐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选辑《古文辞类纂》影响了以后两百多年的学术界。

桐城派的文章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为桐城派的代表作品。

该流派对清代文坛影响极大,无论是其持续时间之长,作家人数之多,还是流行、传播区域之广,在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便是清乾隆年间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

023讲史小说是什么小说流派

“讲史小说”为明清小说流派之一。宋元时期,说书艺人把历代的历史都编成了故事。有的故事较长,还要分几次才能讲完。这些讲史的故事很受时人欢迎。从流传下来的《武王伐纣平话》、《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三国志平活》、《五代史平活》等,随着讲史形式的发展,“讲史”小说便开始有了后世章回体的雏形。

到了明代,“讲史”小说分成了两支。一是“历史演义”,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等;一是“英雄传奇”,如《水浒传》、《说岳全传》等。

“历史演义”多以正史为蓝本,以忠于史实相号召。这在仍是讲史的当时,颇有广告效应,因为人们喜欢听“真实”的故事。“英雄传奇”也写历史人物,但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野史,以虚构的成分居多。

讲史小说对于传播历史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出过一些凤毛麟角的作品,像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都是讲史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024神魔小说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神魔小说”是明代后期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的一类小说。“神魔小说”之名来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他首次称一批表现神魔“斗法”故事的作品为“神魔小说”。

这类小说受宗教思想引导,加上古代神话、六朝志怪以及唐代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得以成型。

神魔小说与讲究相对正统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等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是“奇幻”,以神魔怪异为主题,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种种情节。

这类作品中,以出现最早的《西游记》为代表,其他如《三遂平妖传》、《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封神演义》、《三宝太监下西洋通俗演义》等。这些小说作者很多是以凡人为主人公,往往通过凡人的活动,如西天取经、兴兵伐纣、远航西洋等为展开情节的线索,然后突出神魔间的较量。

发展到后来,一些以神魔为主人公,以斗法为主要情节的小说也被列入此类,如《飞剑记》、《铁树记》、《咒枣记》、《韩湘子全传》、《绿野仙踪》、《女仙外史》等。由此,“神魔小说”正式成为明清小说中一种重要类型。神魔小说受宗教尤其是佛、道教的影响很大,但最终没有脱离中国古代小说的志怪传统。

025公案小说和案件有关吗

明清小说流派,是和案件有关的小说。但凡案件,必有故事性或传奇色彩,这在古今都基本相同。把衙门案件写进小说,曾一度十分流行,在宋代时,就有民间说书艺人“说公案”的记载。其内容多为社会上发生的各类案件,包括斗殴、冤情、奸情、凶杀、打家劫舍等,很能吸引公众的眼球,是人们日常乐于谈论的话题。

这和我们今天的侦破小说、法制文学很有相似之处。公案小说最初都比较短,如《错斩崔宁》、《三现身包龙图断案》等。

到明代后,公案小说极为繁荣,开始出现长篇,如《包公案》、《施公案》、《海公案》、《龙公案》等。它们的行文构思简明,缺少文学技巧,无外乎案发、告状、论判。最后清官结案,真相大白。

这类小说贴合民众心理,因此,很受欢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公案小说有了新发展,主人公多了新的形象,比如行侠仗义的侠客等。也深受百姓喜爱。这类人物的出现让公案小说多了曲折的情节,内容也愈发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有《七侠五义》、《彭公案》等。

026谴责小说是讽刺小说吗

谴责小说是晚清的一个小说流派。戊戌变法被镇压后,清廷内政反动腐朽,外交软弱无能,国势衰微到了极点。在这样的时势下,小说界出现了大量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阴暗与丑恶的作品。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故称之为“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的题材和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官场、商界、华工、女界、战争等各方面,以写官场最为普遍。这类小说的风格很尖锐。

但其出现的最初,为了适应报纸连载,往往缺乏较充裕、完整的构思和写作时间。因此,小说的结构不够严密,多属联缀短篇成长篇的性质,缺乏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在表现手法上,“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缺乏含蓄,描写夸大失实,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鲁迅称其为谴责小说,就是说它还称不上“讽刺小说”。

谴责小说的代表作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

重要作家

001屈原,楚辞的创立者和伟大的诗人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屈原学识渊博,明于治乱,长于辞令。任楚怀王左徒,颇受信任,对内与怀王商议国事,制定政策,发布号令;对外则接待宾客,主张联合当时的齐国抗衡秦国。公元前305年,屈原因反对楚怀王与秦国结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

屈原流放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屈原以前的诗歌,篇幅都比较短,而屈原结合楚国本地民歌的体裁与内容将其发展为长篇巨作。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突破了《诗经》以四字一句为主的格局,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的新诗歌形式——楚辞体,这种体裁辞藻华美、对偶工整,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之”、“于”、“乎”、“夫”、“而”等虚词来协调音节,形成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韵致。

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创造了一系列的艺术形象。

在内容上,他大量采用神话故事和寓言形式,创造出雄伟壮丽的境界,形成浪漫主义的传统。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身汨罗江。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002宋玉的辞赋成就

宋玉(生卒年不详),又名子渊,战国后期楚国辞赋家。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韩诗外传》写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刘向《新序》则说他“因其友而见楚襄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记载宋玉为“楚之鄢人,故宜城有宋玉土冢,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大体可知宋玉生在屈原之后,出身寒微,仕途不得志。

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录有赋十六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

《九辩》是一首自叙性的长篇抒情诗,此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句法多变,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开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肃杀的秋景与悲怆的心境融为一体,宋玉因此被称为“悲秋之祖”,“悲秋”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宋玉赋中描写女性的神情、体貌,想象丰富,长于铺陈,但多佚荡的情思而乏讽喻之意,为后世官体、艳情诗的发端,对于后世辞赋也有一定影响。

宋玉在楚辞与汉赋之间,承前启后,在文学史上常“屈宋”并称,但其成就远不如屈原。

003贾谊的作品主要与政论相关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文学家、政治家,洛阳人。

贾谊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二十多岁被荐任博士,掌文献典籍。受到汉文帝重视后,外任太中大夫,朝廷法令、规章制度多由其主持进行。因部分朝臣不满、散布谣言而被文帝疏远,离开都城任长沙王太傅。后被召回京师长安,任文帝少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身亡,贾谊自惭失职,年仅33岁便郁闷而死。

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58篇,赋7篇。其文主要是政论文和奏疏,前者有《过秦论》,后者有《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

《过秦论》是贾谊最著名的政论作品,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写强秦速亡,引发历史教训;中篇和下篇写秦二世和子婴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挽回败局。艺术价值以上篇最高,全篇极富气势,铺张扬厉,雄辩滔滔,有战国纵横家文章遗风,其恢宏气度,胜过前人;夸张、渲染、对比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语言重修饰铺排,又长短错落,显得跌宕整丽。

《陈政事疏》详尽地讨论了国家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应取的对策。言辞犀利激切,用喻准确,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贾谊辞赋传世很少,代表作为《鹏鸟赋》、《吊屈原赋》。前者采用主客问答方式抒写怀才不遇的愤懑,形式上显示出骚体赋过渡到汉赋的端倪。后者写于赴长沙过湘江时,抒发对屈原的同情并寄寓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

004司马相如的辞赋成就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

司马相如少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后为梁王门客,与邹阳、枚乘等交游,著《子虚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