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64

第64章 史学·典籍(4)

该书的署名有两种情况:一是全书署“魏征等撰”;一是把纪、传和志分开,纪、传体魏征撰,志体长孙无忌撰。魏氏和长孙氏都是位在宰辅的唐初名臣,其实他们只是监修者(魏征写了一些序论),编撰者为颜师古、孔颖达、李淳风等。

《隋书》的志原本叫《五代史志》,单独成书,后来编入《隋书》。因此,《隋书》的志虽然比帝纪、列传卷数要少,篇幅则不相上下。

《隋书》的十志(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内容丰富。比如,天文、律历二志记载魏晋以来特别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历法学家的成就和流派,并作了比较和评论。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张子信和刘焯关于“日行盈缩”的探讨,以及汉魏以来历代度量衡变迁的情况,志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又如《经籍志》,概括自汉至隋600年来书籍的情况,叙学术源流,考书籍存亡,是《汉书·艺文志》以来对中国古代书籍的第二次总结,提供了一部非常重要的书目,在学术文化史上贡献突出。

018《旧唐书》,最早记录唐代历史的史籍

《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本来称《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

全书200卷,包括帝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五代后晋时,刘晌、张昭远等撰。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哀帝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共290年的历史。

基本上,《旧唐书》只是抄录现成的唐史有关文献,照抄国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仍然保留;唐武宗以后的宣、懿、僖、昭、哀五代,无实录存下,则杂采各家传闻和《艚年补录》、《唐末三朝闻见录》诸书。因此,《旧唐书》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价值。

但《旧唐书》出于多人之手,全书比较粗糙,多有缺失。诸如,前半部分颇为详明,后半部分则或烦琐冗杂,或缺漏较多;列传有重复,前后表、疏也有重出的,等等。因此,在北宋《新唐书》修成刊行以后,该书受到冷遇。

019《新唐书》比之《旧唐书》有什么优缺点

《新唐书》由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为宋代官修唐史。它修成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前后共历达17年。其中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始终参与其事,撰成列传150卷;欧阳修在设立唐书局10年后奉命参加,负责编修纪、志与表,并审定全书。全书225卷,包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相比《旧唐书》,《新唐书》有很多优点。比如编者很重视志,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等,分记军事制度、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仪仗服饰等。其中,《兵志》属《新唐书》首创;《食货志》、《地理志》等都比前书系统、翔实;《天文志》、《历志》、《艺文志》则在篇幅上超过了以往。

《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结束了《史记》、《汉书》以后正史无表的情况。

另外,编修者皆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无论文笔、态度都十分谨严。由于有众多过人之处,书修成后,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自然,《新唐书》也有其不足,比如编者对隋末、唐末农民起义大加挞伐,如称黄巢为“逆臣”;评述隋末窦建德等农民军时,用语更是恶毒,如“猬毛而奋”、“磨牙摇毒”、“孽气腥焰”等,不一而足。其观念之正统,远过《旧唐书》。其他如排斥佛教、过度删减《旧唐书》史料等,都是该书的遗憾之处。

虽是如此,《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刊行版本亦多于《旧唐书》。后世对《新唐书》进行纠谬、辨证的著作也有很多,如吴缜的《新唐书纠谬》,王若虚的《新唐书辨》,罗振常的《南监本新唐书斟义》等。

020《旧五代史》有哪些历史价值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记述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薛居正等撰。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

全书共150卷。含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以五代断代为书。有《梁书》24卷,《唐书》50卷,《晋书》24卷,《汉书》11卷,《周书》22卷,志12卷。少数民族如契丹、吐蕃、回鹘、党项等则写入《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

该书以范质《五代通录》作底本,并参考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期各朝实录,至公元974年成书,前后只用了一年。正因为成书太快,因而来不及对史料加以慎重的鉴别,有的照抄五代时期的实录,以至把当时明显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歪曲史实和溢美人物的不实之词录入书中。

但是从史料角度说,《旧五代史》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尤其经过长期南北分裂混乱,许多五代时期的“实录”和其他第一手材料大部分已散佚,因而这部近乎“实录”压缩本的史书,价值就更高了。

《旧五代史》修成后约80年,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面世,旧史读者日渐减少;金代立《新五代史》于学官后,该书渐废。至明初只有内府才有传本,《永乐大典》和《大事记续编》曾大量地引用该书。清初已不见其本。

021《新五代史》,宋代唯一的私修正史

《新五代史》是宋代唯一的私修正史,原名《五代史记》,为与薛居正撰《五代史》相区别,故称《新五代史》。由北宋欧阳修编撰。

《新五代史》共74卷,包括纪12卷、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材料多从薛居正《五代史》,加以删削,并兼采小说、笔记资料,补充了薛史之缺。体例上,薛居正之书系五代分叙,该书则将五代融而为一。传都用类传,有家人、死节、死事、一行、唐六臣、义儿、伶官、杂传等传目,多为新创。

编撰此书的目的,欧阳修以为五代时期是“自古未之有”之乱世,因此,他仿照《春秋》“因乱世而立法”,作史以匡正世风人心。

《新五代史》的编撰比《旧五代史》的成书晚了60多年,这使它在《旧五代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史料。和《旧五代史》相比,《新五代史》的特点是比较明显的。

《旧五代史》将五代分别叙述,《新五代史》将五代融而为一。《新五代史》最有特色的是列传,它采用类传的形式,设立《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每类传目,内寓特定含义,用以贯彻作者的“褒贬”义例。譬如,将相大臣,凡专事一朝的在《臣传》,历事几朝的则列《杂传》;又如,根据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等,头等的进《死节传》,次等的入《死事传》。

作者认为五代是个名分纲常颠倒的乱世,其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所以,将《旧五代史》的“志”改为了“考”,只有《司天考》、《职方考》,分别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郡县志》。

《新五代史》的世家及世家年谱,大致相当于《旧五代史》的《世袭列传》和《僭伪列传》,明确将中原以外的割据政权分为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十国。各小国的划分编排,条理清晰,首尾完具,显然胜于旧史。《四夷附录》相当于旧史的《外国列传》。

欧阳修还恢复设表,《史记》创立十表,以后只有班固采用,欧阳修加以恢复。其本纪连叙五代,诏令全删去,事迹简净。

欧史的“春秋笔法”旨在维护君臣、父子的封建秩序,有些评价未免失当,史料的主观取舍则有玷史笔。因此,这一点受到了后代许多史家的批评。

022《宋史》,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

《宋史》是记述宋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它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496卷。作者署名脱脱。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两年半时问,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便匆匆成书。

《宋史》卷帙浩繁,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它向来被批评为繁芜杂乱,但又有许多漏略,大体上是北宋详而南宋略。不过,史家认为,繁芜固是不足,但对保存史料却是长处。此外,《宋史》志和表的参考价值较高。列传里又有《忠义传》,在《儒林传》外又有《道学传》,也反映了宋代的一些历史特点。

同时《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现在几乎全部散佚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系统的一部书。

023《辽史》、《金史》有什么独特之处

《辽史》、《金史》是分别记述辽、金两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两书署名作者均为元丞相脱脱,实则以翰林学士欧阳玄等人出力居多。

《辽史》全书116卷,包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本书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

但《辽史》记录简略,篇幅很不相称。此外,往往同一事实分见于纪、志、表、传,重复甚多;前人讥讽《辽史》编撰为“纵横舞剑”,即指此类而言。

《金史》全书135卷,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由于《金史》有比较完整的《实录》以及相关史著为依据,元初以来又经几次修撰,实际上是经营已久,与宋、辽二史仓促成书不同,故在三史之中号称最善。

《辽史》、《金史》都在书末附有《国语解》,内容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制、宫卫、部族等进行简略注释,以便让读者能明了其义。这是两史的独特之点,很有益处。

024《元史》为何受到学者非难

《元史》是记述元朝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洪武二年,以宋濂、王祚总裁、汪克宽等16人为纂修,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从洪武二年二月到八月,用188天的时间,修成顺帝以前各朝的历史,共159卷。

接着,明朝政府派欧阳佑持等12人到全国各地征集顺帝一朝的资料。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仍由宋濂、王祚任总裁,但纂修人员作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次纂修共15人,只有赵埙曾参与第一次工作,其余都是新人。八月书成,共53卷,历时143天。

前后两次修成的文稿经过统一加工,共210卷,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两次开局共历时331天。

该书由于仓促成书,又出于众人之手,留下了不少错误,受到许多学者的非难。主要问题是随得随抄、不加剪裁,前后重复、羝牾;蒙文、汉文的译改失实,有的竟与原义相反;照抄案牍,有的有姓无名、有职无名;史料中没有庙号的皇帝改写时弄错不少;纂修者对前代和元蒙典章制度不熟,出现错误。所以,清代史学家嘲笑“修《元史》者,皆草泽腐儒,不谙掌故”,因此,下笔“无不差谬”。

其实,《元史》在保存史料方面不仅不比别的正史差,而且有超出之处。元代十三朝的实录和《经世大典》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全书一半,虽不合正例,却起到了保存史料的作用;列传部分对于蒙古、色目人的记录也远较其他史书详尽。因此,《元史》仍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极其珍贵的文献。

025《明史》,官修史书中历时最长的一部

《明史》,全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另有目录4卷,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00多年的历史。

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明史》体例多有不同于前代正史或其他史书者。《历志》中的图表,简便易明,为过去所未有;《艺文志》只记述明代著述,不同于前代正史《艺文志》的历朝并录;在表的部分,较前代诸史增加了《七卿表》;另专门立有《阉党》、《流贼》、《土司》等列传,突出记述了明代的主要社会问题。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史事的贯通、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虽然它的篇幅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读者并不感到冗长而生厌。

026《清史稿》为什么未被列入正史

《清史稿》是记述清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民国赵尔巽主编。这部书未被列入正史,原因在于它是初稿(所以叫《清史稿》),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但后来由于并无定本,也无新修权威清史面世,故也有人把它与二十四部正史合在一起,称“二十五史”。

《清史稿》修于民国年间。1914年起修,1927年修成,1928年刊印。共印1100部,其中700部存北京,称“关内本”;另400部存东北,称“关外本”。现在的标点本就是用“关外本”为底本刊行的。

《清史稿》共529卷,包括本纪25卷,共12类;志135卷,共16类;交通、邦交二志为前史所无;表53卷,共10类;列传316卷,畴人、藩部、属国三传为新建。

该书详细叙述了清代的人物、史事及典章制度,是一部比较重要的大型清史著作。但又存在许多谬误和缺陷,编撰者多系清朝遗老,其书一味颂扬清“德”,敌视晚清革命,疏略亦多,致使该书价值有所降低。

027《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