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65

第65章 史学·典籍(5)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花了整整十九年的精力,日夜操劳,奉敕编撰《资治通鉴》,旨在有助于国家政治,而将整个历史作为借鉴。本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记载了十六个朝代1326年的历史事件。

该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分别是:《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卷》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卷帙浩繁,规模空前。

《通鉴》由司马光综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识,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

这部书选材广泛,除了有依据的正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非常严格,力求真实。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义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同时往往用追叙和结语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此书使编年体史书又一次为史家所重视,续书、仿作层出不穷。

叙事之外,《通鉴》还选录了前人史论97篇,司马光自己又撰写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其政治、历史观点。

《通鉴》编成后,宋神宗十分看重,认为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特赐书名《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而对《资治通鉴》的称誉,更是除《史记》之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媲美了。

028《史通》,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

《史通》是唐朝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撰写的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它兼有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方面内容,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巨著。

刘知几(公元661年~公元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门,父兄都是唐高宗和唐玄宗时的官僚。家学渊源,博览群书,但他仕途颇不得意,于是私家撰写《史通》来阐述他的思想和主张,到公元710年完成。

《史通》全书共分为20卷,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各为10卷。内篇有39篇,外篇有13篇,合计52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史通》在我国史学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历述了中国史馆的起源及变迁,列举历代官修和私撰的各种史书,以及各家史书的体裁,加以评论,形成了唐以前史学史的规模,为我国史学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还对历史编纂学提出了一些可贵的见解。《史通》主张删除天文、艺文、五行三种,而增加都邑、方物、氏族等志。在编纂方法方面,指出叙事是撰史的重要手法,而叙事最避忌繁芜,提出使用“当世口语”撰史。

此外,刘知几指出对史料须加以选择和鉴别。这些主张都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史通》著成之后,受到人们的重视,给予高度评价。如曾与刘知几合作修纂《武后实录》的徐坚就认为历史研究者应该将此书置于座右。不过,此书的某些评论也有过激之处。

029《通典》,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编者为唐代杜佑。

杜佑(公元735年~公元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出生于名门大族,文化修养深厚,青年步入仕途,40岁以后任岭南、淮南等地的长官,近70岁时任宰相。多年的从政经历使杜佑既能以史学家的眼光把握现实问题,又能以政治家的见识撰写历史著作。他于大历初年(约公元766年)开始撰写《通典》,至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上表进书,历时三十六年。

《通典》全书200卷,内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每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共计1584条,正文约170万字。记述了中国唐代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

《通典》取材十分广泛,凡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大事记、《大唐开元礼》及私家著述等,博采众收。材料皆以时间为序分类编撰。全书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各典于历代制度多究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参以己见,见其得失。

《通典》亦有其不足,比如,仅《礼典》就有100卷,占了全书的一半,而兵、刑部分却没有记载军事制度的发展变迁。如此,不免给人以全局失衡之感。但从总体来看,《通典》编排得是整齐有序,条理井然,很便于读者查阅。

《通典》在历史编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典章制度专史的开创之作。杜佑“统前史之书志,而撰述取法乎《官礼》”,创造性地撰成综合性制度通史,在中国史学发展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后世所谓的“三通”、“九通”、“十通”都与《通典》有关。清代乾隆皇帝把《通典》视为“恢恢乎经国之良模”。其影响之大,可以想象。

030《唐会要》,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

《唐会要》是记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是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宋人王溥撰。

王溥(公元922年~公元982年),字齐物,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周宰相,宋初罢相,迁官至太子太师。书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

《唐会要》共100卷,分帝系、礼、宫殿、舆服、乐、学校、刑、历象、封建、佛道、官制、食货、四裔13类,下又细分514目,另在不少条目下有杂录,将与该条有关联又不便另立条目的史事列入。书中所记史事有不少为两《唐书》和《通典》所无。唐起居注、实录已亡佚,部分内容多靠此书保存,所以,弥足珍贵。

《唐会要》所记,以宣宗前的内容较丰富,宣宗以后因编者无所因循,加以唐末历史资料散佚,故所述较为简略。

031《通志》是怎样的一部通史

《通志》是记载历代史料的通史,南宋郑樵撰。

郑樵(公元1103年~公元1162年),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他从十六岁开始谢绝人事,闭门读书,深居夹漈山讲学三十年,人称夹漈先生。郑樵出身贫寒,却靠艰苦自学,成为罕见的史学家,花费了数十年心血成就了一部包罗各代历史的《通志》。

《通志》全书共200卷,有帝纪18卷、皇后列传2卷、年谱4卷、略51卷、列传125卷。上起三皇,下迄隋代(礼、乐、刑、政至唐)。

《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有过一定的影响。清乾隆年间所修的《续通志》和《清朝通志》,就是根据《通志》的体例和方法修成的。甚至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以及《九通》中的其他著作,在体例上也吸取了《通志》的成果。

“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郑樵在“总序”和“二十略”中用了他大部分的精力,提出了一些超越一般史家水平的卓越见解。这二十略有些是郑樵独创的,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由于郑樵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通志》也存在一些不足,譬如,它仍然没有突破正统的旧史的格式;在史料的考订方面,也难免有主观片面的臆断。还有其立场观点上的问题,对农民起义持批判态度。此外,郑樵还存在着地理史观、宿命论以及复古主义思想等。

032《文献通考》是怎样的一部典志体史书

《文献通考》是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简称《通考》,元人马端临撰。

马端临(约公元1254年~公元1323年),字贵与,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右相马廷鸾之子。以荫补承事郎,宋亡,隐居不仕,据说,其从34岁左右开始编纂《文献通考》,以20余年精力著成。《文献通考》可补唐杜佑《通典》之不足。

该书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经史、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即“文”),臣僚的奏疏、诸儒的评论以及名流的燕谈、稗官的记录(即“献”),并通过这些材料,对各项典章制度进行原始要终、融会贯通,故名《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共348卷,24门(有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19门,又加入了《通典》所没有的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5门)。

自《经籍》至《物异》5门为《通典》所未有者,另19门均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本书的取材中唐前以《通典》为基础,并进行适当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氏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为《宋史》所无者。取材广博,网罗宏富,可以说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

此外,《通典》以《食货》为首,说明杜佑对国家经济的重视;郑樵《通志》移之于《选举》、《刑法》之后;而马端临更将之列于全书之首,且增加为8门之多,可知马氏对经济的重视更超过杜氏、郑氏。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又都以“通”字为书名,故后人合称为“三通”。

033《册府元龟》是怎样的一部史学类书

《册府元龟》是史学类书,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王钦若等编修,成书于大中祥府六年(公元1013年)。书名为宋真宗赵恒诏题,“册府”是帝王藏书的地方,“元龟”是大龟,古代用以占卜国家大事;书名之意,即指此书可作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

该书历八年而成,取材十分严格,均以正史为主(间及经书、子书),小说、杂书一律不收;类目以人物、事类为中心,不及其余。体例以编年体和列传体相结合,共3l部,1104门。门有小序,述其宗旨。

由于该书征引繁富,也成为后世文人学士运用典故、引据考证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唐朝、五代实录史料极其丰富,是《册府元龟》的精华所在,不少史料为该书所仅见,即使与正史重复者,也有校勘价值。其中收集的大量的《旧唐书》史料,由于《旧唐书》失佚已久,要复原此书,必须大量引用《册府元龟》。

034《明儒学案》,中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

《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史专著,它系统记载、总结论述了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和流派,是明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的专著。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编纂。

全书共62卷,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成书。全书一共记载了明代的210位学者。“明儒”是指明朝的读书人,“学案”的“学”指学术、流派,而“案”则谓考察、按据。

首列《师说》一篇,作为全书总纲;以下略按时代先后和学术流别,以及各家治学宗旨分类,共列祟仁、白沙、河东、三原、姚江、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止修、泰州、扩泉、诸儒、东林、蕺山17个学案。

每个学案前面为案序,略述该学派师承渊源、主要代表人物、学术宗旨等内容;其次是学者小传,首列学派创始人作为案主,然后按照师承或地域列本派学者个案;小传之后摘录传主的主要学术著作或言论之精华,编成《语录》,间或撰有案语加以评论,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每个学案的学术风貌。

《明儒学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史学上的学案体史书体裁,适应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思想繁荣的需要。

《明儒学案》中未为李贽立案,对颜钧、何心隐只在《泰州学案》叙论中提到,也不免偏见。

035《华阳国志》,地方志中最值得称道的一部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东晋人常璩在东晋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到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所著,它记载了巴蜀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等诸多情况,它是古代地方性史地书中较为完整的一部,向来受人称道。

常璩,字道将,生卒年不详,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东南)人,曾在十六国中的成汉政权担任散骑常侍,掌管文书。东晋大将军桓温灭成汉后,常璩被桓温任命为参军,后随桓温一起到了建康。

常璩之所以写下《华阳国志》,一方面是因为心怀故土;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存蜀地文化。在编撰体系上,《华阳国志》自成体系,它把东晋初年以前的梁、益、宁三州的历史面貌、政治变迁、不同时期的人物传记,由远及近、由广而微地编撰成一书,是一部地方史的杰作。

《华阳国志》对西南30多个少数民族和部落的名称、分布进行了详细记述,特别是一些部落的历史、传说、风俗、与汉族皇朝关系的记载,为研究民族的起源、迁徙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036《洛阳伽蓝纪》,我国早期地区专业志的佳作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伽蓝”为梵文音译“僧伽蓝摩”的简称,即寺庙。作者是东魏杨衙之,北平郡(今河北卢龙)人。

洛阳曾是北魏都城,当时有千余寺庙。北魏灭亡后,该城日渐破败,寺庙也都毁败不堪。杨衙之亲睹洛阳城佛寺兴衰,感慨系之,乃撰此记。

本书所记只有43寺。书中以兴废沿革为纲,然后按远近次序,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各为1卷。其体例为先写立寺人、寺庙防卫及建筑风格,再写相关人物、事件、传说、逸闻等,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也保存了许多洛阳地区的掌故、风土人情和中外交流诸事,此外,其文笔生动优美,“秩丽秀逸,烦而不厌“,兼用骈俪,风格与《世说新语》相似,亦是上品文章,为我国早期地区专业志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