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67

第67章 国粹·技艺(2)

现存《胡笳十八拍》有琴曲与琴歌两种。琴歌曲作者佚名,词作者为诗人蔡琰,即蔡文姬。她是汉末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但生活坎坷,曾被匈奴部将所虏,遂远嫁匈奴,后被曹操赎了回来。

《胡笳十八拍》具有不羁而雄浑的气魄,滚滚怒涛一样不可遏抑的悲愤。这18段乐曲,音调哀婉凄楚。调式变化丰富,层次发展分明,表现了文姬既思念故土、又怀念幼子的痛苦情怀,真切感人,催人泪下。

该曲18段,每段歌词8句、10句、12句不等,因此,与之相配合的音乐也长短不一。每段音乐是完整独立的,可以单独或连接演唱。同时,全曲内在上和谐统一。清初《澄鉴堂琴谱》载有全曲。

019《十面埋伏》,用音乐演绎楚汉相争的史诗场面

《十面埋伏》为一琵琶独奏曲,又名《淮阳平楚》。该曲以公元前202年我国历史上楚汉相争为题材,音乐扣人心弦,有很强的戏剧性和一定的写实性,表现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

全曲时间约6分36秒,由三个大部分十个小段组成。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反映古代重大历史题材时,抓住了典型时间、典型环境,在描写楚汉相争这一特定历史背景时,选择了最有代表意义的垓下决战场面,在表现垓下大战中又突出了呐喊,形成全曲高潮,完成了对汉军这一攻击者、追击者、胜利者生龙活虎的形象塑造,成功地展现出古代战场上激烈壮观的场景。

020围棋的起源

围棋是我国传统棋艺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围棋在我国起源很早,先秦史官编的《世本》说:“尧造围棋”;晋张华《博物志》说:“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尧、舜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这类记载并不可靠。迄今发现的有关围棋最早的文字是《左传》中以围棋来比喻卫国国政的记载,说的是公元前559年的事情,距今2500多年了。这说明当时围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

围棋在古代颇为风行,不管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常以奕为尚。春秋战国出现了像“奕秋”这样的围棋高手,可谓围棋的鼻祖。春秋时,围棋理论逐渐形成,对于围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国时,围棋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涌现出大批围棋高手。由于社会贤达的喜爱和注意,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有关围棋的专著,魏末晋初,兴玄学,作为娱乐工具的围棋也风靡一时,南北朝时围棋在宫廷中受宠,刘宋时曾举行全国性的围棋比赛,选拔出278个围棋高手。宋明帝在位时还给棋家设置官署,授以俸禄,梁武帝萧衍曾亲自撰写《棋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围棋著作是从敦煌石室发现的北周时期的手抄本《棋经》,记载了当时的围棋规则和棋艺。

唐时,围棋有了空前发展,唐玄宗为棋手们设置了官阶九品的“棋待制”,使棋手成为国家的高级文职官员,从而促使围棋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南宋更是出现了有理论、有经验、有指导的系统围棋著作《忘忧清乐集》。

明朝,围棋高手辈出,女棋手薛素素颇负盛名。清王朝的前期,也是中国围棋高手辈出的时代。黄龙士、徐星友、施襄夏、范西屏的棋艺至今仍为中外人士所称道。但是到了清道光年间,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清朝政府的腐败,经济文化衰退,围棋的命运也日益艰难,这是围棋史上最衰退的时期。这种情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恢复。

021象棋的起源

象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大约起源于商周时代,那时盛行着一种文博象棋,每方有棋子6枚。棋子,有枭、卢、雉、犊、塞。塞有2枚。枭为首,即主帅。

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韩信做象棋的传说的影响,由后人附加的。据传说:韩信带兵攻打赵、齐等国,一段时间打仗,一段时间休整,在休整时做象棋以教士兵。

唐代,象棋在我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一些变革,已有“将、马、车、卒”4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后来又参照我国的围棋,把64个方格变为90个点。

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和“象”。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象棋谱。据发现的宋代象棋实物,一副象棋正是32子,其中,将2枚,士4枚,象4枚,马4枚,车4枚,炮4枚,卒10枚,双方各16枚,棋正面刻上楷体汉字,背面刻有相应的图案。元代象棋已演变为今天的黑卒红兵制度。

到了明代,为了便于下棋和记忆,才将一方的“将”改为“帅”,和现代中国象棋一样了。

现在,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022五子棋的起源

五子棋,亦称“连五子”、“串珠”等,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

五子棋相传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有关早期五子棋的文史资料与围棋有相似之处,因为古代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是完全相同的。

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有“女娲造人,伏羲做棋”一说,《增山海经》中记载:“休舆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鹑卵。”李善注引三国魏邯郸淳《艺经》中曰:“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可见,五子棋颇有渊源,亦有传说。

在古代,五子棋具虽然与围棋类同,但是下法却是完全不同的。正如《辞海》中所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至于国人中有将五子棋称为“连五子”、“串珠”,也许是源于史书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汉书》)。

023何谓碑、碣

古代人称长方形的刻石为“碑”,称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为“碣”。

秦始皇刻石纪功,树碑立碣的风气也由此盛行。东汉以后,碑碣渐多,有碑颂、碑记,又有墓碑,用以纪事颂德,碑的形制也有了一定的格式。唐代规定,五品以上的人用碑,五品以下的则用碣,但到后来,碑碣往往也混用了。

碑的正面谓“阳”,刻碑文;碑的反面谓阴,刻题名;碑首称“额”,题标题用;碑座称“趺”,有龟趺、方趺等形式。碑碣上的文字,经常有善书者乃至书法名家题写,而碑碣保存时间长久,往往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范本,比如《泰山刻石》、《龙门二十品》、《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等皆是。

但书法经过工匠刻刀,再加上多年风雨剥蚀,在增加其刀笔之味、古朴之气的同时,也让后学者不易见到其原来的风貌。因此,在学习碑碣书法的时候,要善于“透过刀锋看笔锋”。

024法帖,古人学习书法的范本

法帖,指摹刻在石版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片。

在纸张发明之前,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字,称简牍或简书;书写在丝织品上称为帖。在造纸发明以后,凡书写在纸或丝织品上篇幅较小的文字均称之为帖。在唐代,由于帝王的喜爱,出现勾摹前人墨迹的集帖,到宋代又出现了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将其镌刻在石版或木版上,然后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的刻帖。刻帖既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又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所以,又称为法帖。

明清之际,汇集前人书法墨迹,镌刻法帖的规模越来越大。著名的法帖有《万岁通天帖》、《淳化阁帖》、《绛帖》、《潭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真赏斋帖》、《停云馆帖》、《余清斋帖》、《墨池堂选帖》、《快雪堂法书》、《式古堂法书》、《三希堂法帖》等。

025榜书有什么特点

榜书也叫膀书,古名“署书”。原指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把招牌一类的大字,统称为榜书,特别大的榜书字又称为“擘窠书”。

据记载,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秦丞相李斯,而汉丞相萧何则是第一位运用榜书艺术装饰帝王宫殿的书家。随着社会的发展,榜书从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家宫殿苑囿,发展到题写重臣宅第、寺宇庙堂、要塞城楼、园林景观、名山大川,最后进入寻常百姓家,商家则用以书写招牌。

榜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形体大,使人远观可见;二是易识,因而多用规矩的隶书、楷书、行书题写,而很少用篆书或草书。

026“永”字有哪八法

“永字八法”为以“永”字的八种笔画概括正楷用笔的一种方法。相传为隋代智永所传,一说为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

“永”字的八个笔画是书法中的基本笔画,分别是侧、勒、努、超、策、掠、啄、磔。其法称点为“侧”,须侧锋峻落,势足收锋;横画为“勒”,须逆锋落纸,缓去急回;直笔为“努”,须直中见曲,直而不僵;钩为“起”,须驻锋突提,力透笔尖;提为“策”,须发笔用力,得力画末;长撇为“掠”,须出锋稍肥,送力稳到;短撇为“啄”,须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须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至末收锋。因永字八法为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其作为书法的代称。

027“颜筋柳骨”说的是谁

唐朝是中国书法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有唐一代近300年间,杰出的书法家辈出,楷书、草书、隶书、行书如林花璀璨、鲜艳夺目。

初唐书坛上唱主角的是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名家。其后则以张旭的草书最为人称道,再后,则以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最具特色。

颜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因曾任平原太守,赐爵鲁郡开国公,人称为“颜平原”,亦称“颜鲁公”,是我国盛唐——中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一生曾与杨国忠、鱼朝恩、元载、卢杞等奸相权臣进行不屈的斗争。安史之乱发生后,他又是叛乱与分裂的坚决反对者,作为国家重臣,他置生死于度外,竭尽全力平息叛乱,在他76岁时终于以身殉国。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师从张旭,作为集大成者,颜真卿熔铸汉魏两晋以来书法艺术的造型经验,汲取了篆、隶、行、楷、草的字形构架、线条形式和用笔特点。他所开创的“蚕头燕尾”笔法,点画更显得遒劲有力,故世称“颜筋”。

在楷书造型上,颜真卿汲取篆隶特点,以篆隶入楷,正面取势,使左右竖划略带弧形,且横轻竖重,使笔下的楷字具有立体感,这是不少书家的楷书不宜写成大字,而颜真卿楷书写成大字更妙的原因。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墨迹及碑刻拓本约有70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楷书有《多宝塔碑》、《大唐中兴颂》、《颜氏家庙碑》、《祭侄稿》等。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属陕西)人。他是唐代继颜真卿之后又一位楷书的集大成者,他的楷书,人称“柳体”,历来是学习楷书者必学的重要书体,而且往往是楷书入门必学的范本。柳公权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028钟繇创制了楷书

钟繇(公元15l年~公元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官至太傅,世称“钟太傅”。三国魏书法家。

钟繇的书法师承曹喜、蔡邕、刘德升等名家,博采众长,善写各体书。相传钟繇为了练字,曾十六年足不出户。睡在床上,也会情不自禁地以指划被,以至把被子都划穿了。

据说楷书就是钟繇最初衍化而来的,后以其正楷书法享誉一时。钟繇所处的正是隶楷错变的时代,因此,在他的真书中也带有浓厚的隶意。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遒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

钟繇传世书作真迹已无存。宋以来法帖中所刻《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等都出于后人临摹。

029王羲之为何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因做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或“王会稽”。

王羲之初学书法时,拜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后来见识渐长,又博采众家,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并遍学李斯、蔡邕、张旭等人的篆、隶书体,终于推陈出新,自成一家。他的行书和草书写得姿媚潇洒,一改汉魏以来质朴厚重的书风。很受时人喜爱。

唐太宗曾尊王羲之为“书圣”,对他的书法极为喜爱,盛赞王羲之的书法“详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还借帝王之尊,广泛搜罗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并请名家临摹复制。

时至今日,王羲之的真迹虽难寻觅,但传世的摹本和刻本却为数不少,如今草书《十七贴》,行书《快雪时晴贴》、《兰亭序》,楷书《黄庭经》、《曹娥碑》,都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后代书法评论家认为,王羲之的各种书体中,以行书最好,笔迹遒润,天资自然,继钟繇之后,臻于顶峰,草书虽圆丰妍美,却缺乏神气。

王羲之字不但写得好,对书法理论也很有见地。他提出,书法创作一定要经过充分的酝酿构思,做到“意在笔前”。王羲之的艺术理论和实践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坚实基础,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榜样。但效法失当,不得右军神韵,徒然讲求形态的姿媚,成为一种“馆阁体”,就会流于唐代韩愈所批评的“俗书”。

王羲之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其艺术特点是非常突出的。他博采诸家之长,草、隶、八分、飞白、章、行诸体皆精,尤其以行楷见长。

王羲之的书风妩媚多姿,颇具神韵美。其落笔之字气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难怪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推崇备至。在王羲之的字中,古朴、潇洒、妍美三者相结合,又各具所长。

030张旭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曾官金吾长史(一说右率府长史),人称张长史。

在书法上,张旭尤擅长于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被时人称为“三绝”。

张旭喜欢喝酒,与李白、贺知章等当时的名士合称“酒中八仙”。每次大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据李肇《国史补》说,张旭每次饮酒后就写草书,写时,挥笔大叫,把头浸在墨汁里,用头发抒写。他的“发书”飘逸奇妙,异趣横生,连他自己酒醒之后也大为惊奇,这恐怕有夸张之嫌。

张旭《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40188字。无款,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原迹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明董其昌定为张旭书,后人多沿此说,但也颇有争议。

031以草书著名的怀素

怀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字藏真,零陵郡(今湖南永州市)人。怀素7岁时到零陵县城河西20华里之外的“书堂寺”为僧,后到东门外的“绿天庵”为僧。但怀素性情疏放,对佛门戒律时有违反。常常吃鱼吃肉,又喜豪饮,一日九醉,每至酒醉兴发,即提笔挥洒。

因无钱买纸练字,怀素就在寺旁空地种下许多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经长期勤学精研,秃笔成堆,埋于山下,名曰“笔冢”。旁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现永州的绿天庵、浯溪碑林、高山寺都留有怀素的遗迹。永州现存怀素的作品有《千字文碑》、《瑞石帖》、《秋兴八首》等,属中国书法珍品。

怀素最擅长草书,他的草书继承了张旭草书的特点,气势如暴风骤雨,万马奔腾。他的草书在篇章布局上讲究疏密、斜正、大小、虚实、枯润的对照,线条瘦劲凝练而圆转自如,富于弹性。前人有“藏真妙于瘦”的评语。至其晚年,书风逐渐超于平淡雅致,但圆熟丰美,又有一种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