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6890200000005

第5章 诗·思无邪(4)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宦游”和“独”说明诗人异地为官的凄清,诗人从自身写起,突出了其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为下文伤春做足铺垫,以揭示其思乡心境,引起读者共鸣。中间两联写江南新春的物候变化特点,诗人独特的视角使江南仲春的风光里充满了怀念中原故土暮春的情意,句句写春,却又处处怀乡。

尾联以“忽闻”作过渡,流露出诗人意外的语气,成为其触景生情的转折点,巧妙地表现出好友的诗在无意中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思乡情,因而伤心流泪。首尾相呼应,点明了作者思归和伤春的本意,使得诗歌因物兴感的中心内容更加鲜明动人。该诗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千金,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渡湘江

迟日①园林悲昔游②,今春花鸟作边愁③。

独怜京国人④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①迟日:春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

②悲昔游:因放逐再次经过感到悲伤。

③边愁:因被流放边远地区产生的愁绪。

④京国人:指诗人自己。

忆起当年,悲叹春日在园林里游玩的情景,如今,无论是春天的鸟语还是花香,都更引发我在边疆的惆怅。可叹我远离京师,被往南流放,真羡慕那湘江之水,可以一路向北流淌。

这首诗创作于唐中宗时,当时诗人被流放到南方偏远的峰州。正值万物复苏的早春时节,诗人顺湘江南行,眼见春光明媚,绿水青山,四周春意盎然,江水滚滚向北流逝,秀丽的异乡风光撩人意绪。然而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此时的境遇,然后缅怀过去,遐想未来,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怅惘、失落,悲凉之感油然而生,便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一个“悲”字,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重来此地,却今非昔比,诗人用昔日反衬今春,用园游反衬边愁,使诗意更显悲凉。“独怜京国人南窜”,该句是这首诗的中心所在,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不似湘江水北流”,最后一句扣题,紧承第三句点题作结。“人南窜”与“水北流”对偶工整,诗人用江水北流反衬斯人南窜,诗人绵绵的愁绪就像是湘江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哀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

全诗成功地运用了反衬和对比的手法,融情于景,通过时空、景物的不同对比,把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得真切生动,极富艺术特色。

9.宋之问:清新朴易,感情真挚

宋之问(656-712),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出身低微,自幼受父亲影响,勤奋好学,工专文词。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宋之问进士及第,历任洛州(今河南洛阳东北)参军、尚书监丞、司礼主簿等职,武周时期,逐渐陷入政治漩涡,唐中宗执政后,因攀附张易之,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市)参军,其后再度受赏识,任鸿胪主簿、考功员外郎。后被太平公主诬蔑,因政治斗争于景龙三年(公元709年)被贬为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被唐玄宗赐死。

宋之问作品多靡丽,历经仕途浮尘后,风格逐渐平实清新,有《宋之问集》传于世。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①。

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我离开家乡,在岭南与家人断了音讯,不知熬过了几度冬春。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快到家乡了,心里却又害怕起来,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向乡人打听家里的情况。

诗人曾因攀附张易之而被贬泷州,这首诗是诗人由泷州逃回家乡的途中,经过汉江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除了描写自己远离家乡的悲凉生活,还表达了自己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的忐忑不安的矛盾心情,犹恐听到了坏的消息,会伤了自己好的愿望。

诗的前两句概括描述了诗人在岭南的生活状况。第一句从空间上叙述了诗人和家人相隔万里,音讯全无的情况,第二句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远离家乡,时间长久。这些都反映了诗人此次逃回的原因——对于家乡和亲人难以抑制的思念。这两句虽平铺直叙,却流露了诗人被贬后生活的孤寂、苦闷,真实客观,为后面两句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此两句情真意切,真实地再现了诗人的心理状态。诗人自被贬出去后,和家人失去联系很长时间,不知道家里人是否都平安,因而诗人并没有像通常回乡的游子一样,离家乡越近而越感到喜悦。相反,诗人不知道自己的罪过是否牵连到家人,同时也害怕被家乡人认出来,所以,他离家乡越近越害怕、忐忑,这样的矛盾心情更加真实感人。“怯”“不敢”两词,将作者欲问又不敢问,复杂微妙的心理极真切地表达了出来,语极浅近,不事造作,淳朴自然,有着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故而被广为传颂。

10.陈子昂:质朴明朗,苍凉激越

陈子昂(约659—702),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字伯玉。出身富豪之家,少以仗义闻名,乐善好施,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中进士,时值二十四岁。武后时,升为右拾遗,敢于直言进谏,但未被采纳,后被降职。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陈子昂辞官回乡,为权臣武三思所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陈子昂的诗词义激昂,在文学创作方面反对柔靡之风,主张文学的社会现实意义,有《陈子昂集》,存诗一百二十首。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登幽州台①歌

前不见古人②,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③,独怆然④而涕下!

①幽州台: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来招纳贤才。

②古人:指燕昭王和古代的贤人。

③悠悠:遥远的样子。

④怆(chuàng)然:伤感的样子。

见不到往昔的圣君豪杰,看不到后世的明主贤人。想到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我深感人生无奈,止不住满怀悲伤,眼泪纵横。

本诗为诗人登幽州台时的抒怀之作,是公认的传世名篇。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族人攻破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不善谋略,次年兵败,诗人向他进谏,但却屡受打击,最后武攸宜竟将陈子昂降职为军曹。诗人由于不断受到挫折,心情郁郁悲愤。本诗就是诗人感时伤怀之作,意在抒发因仕途艰难而产生的悲愤和孤独之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此两句横贯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气势宏大。利用古今对照,诗人那种生不逢时之感不言自明,对现实环境的憎恶之情也溢于言表。后两句直抒胸臆,描绘了诗人没有遇到贤主,孤单寂寞、备感孤独的情绪,读罢不禁潸然泪下。

全诗语言奔放,是具有“魏晋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极富感染力。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情感深厚,大气磅礴,音律上多变又不显凌乱,代表了一大批怀才不遇人士的共同心声,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因此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历来被广为传颂,被奉为千古名篇。

11.贺知章:雍容省阀,高浼豁达

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好饮酒,善诗歌。其少时就以诗文著名,武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升礼部侍郎,青云直上任至太子宾客、秘书监,因此又被称为“贺秘监”。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因难忍李林甫在朝中的专权还乡为道士,皇太子率百官为其饯行。归乡不久去世,年八十六。其诗以七绝见长,清新婉曲,常与李白、苏晋、崔宗之、李适之、焦遂、张旭饮酒作诗,时称“醉八仙”。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碧玉①妆成一树②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③。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碧玉:碧绿的玉。此处用来比喻柳树。

②一树:满树。

③绿丝绦(tāo):绿丝带,比喻柳丝。

如同玉雕的柳树分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柔嫩轻盈,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细细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一把神奇灵巧的剪刀。

此诗为天宝三年所作,贺知章辞官回到家乡,正是早春二月,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万千条丝带,贺知章心里非常高兴,于是一时兴起,写就这篇佳作。本篇是咏物诗中出色的代表作,借把柳树描绘得生机勃勃,赞叹美丽的春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首句写柳树整体,用“碧玉”形容翠绿的柳叶,突出它的颜色美,以一个“妆”字做拟人动词,传神地描绘出了柳树绰约的形象。第二句用“丝绦”这个形象的比喻把柳枝的轻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引出春风,一问一答,立意新巧:试问这可爱小巧的柳叶是谁裁出的呢?春风就是那剪刀。这样就从赞美柳枝升华到赞美整个春天,诗境变得更为开阔。同时这首诗借咏柳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回乡的高兴心情,而且“柳”又有“留”之意,也表现了诗人终于能在家乡安静生活的舒畅心情。

整首诗层次分明,清新美好,读来让人备感轻松愉快,因此也就成为了咏柳诗中当之无愧的佳作。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①衰(cuī):稀疏。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老了才返回,我口音虽未改变,但两鬓却已经花白。儿童们看见我,个个都不认识,他们笑着问客人是从哪里来。

贺知章在少年时便已离开家乡,在京为官几十年,辞官返回故乡之时已年逾八十,容貌也由少年出门时的英姿勃发变为回乡时的花白银丝。面对多年未见的家乡,诗人不禁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世事沧桑,于是写就了这首诗。

首句交代写诗的背景,诗人刚刚到达家乡,“少小离家老大回”,表明自己已经离家很长时间了。所谓“近乡情更怯”,虽然乡音没有改变,应该还能与乡亲交流,但诗人却不知道家乡的人是否认识自己,所以内心也很忐忑,多年漂泊的沧桑感和失落感顿时涌上心头。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接着,诗人遇上了村里的儿童,他们笑着问:“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这两句从儿童的方面着笔,极富生活情趣。家乡人果真都不认识作者了,似乎也早已将他当成了来访的客人,令暮年的诗人感慨不已,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全诗并未直接抒情,内容平淡,但却暗含着诗人心里难以言表的苦涩,感情自然、逼真,朴实无华,毫不雕琢。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看似突兀,却意境深远,动人心弦,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12.张九龄:自然质朴,感情真挚

张九龄(约678—740),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字子寿,出生官宦人家,自幼善写诗文。武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中进士,曾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后又为左拾遗,为人耿直,以直言进谏闻名,因与宰相姚崇不合,告病辞官归乡。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被任为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受谗言诬蔑被罢相,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卒,终年六十七。张九龄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执政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文学上诗风朴实,成为张说之后的文坛领袖。著有《曲江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①怨遥夜②,竟夕③起相思。

灭烛怜④光满,披衣觉露滋⑤。

不堪盈手⑥赠,还寝梦佳期。

①情人:有情之人。

②遥夜:长夜。

③竟夕:一整夜。

④怜:爱。

⑤觉露滋:察觉到露水沾湿了自己的身体。

⑥盈手:双手捧满。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边的你我同样在望着月亮。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使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熄灭了蜡烛,怜爱这满屋皎洁的月光,我披衣走到屋外,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满满地捧在手里送给你,倒不如回去睡觉,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这首诗为月夜怀人之作,乃望月怀思的名篇,是诗人客居他乡时,望月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诗的意境幽清淡远,深情绵邈,语言明快,尤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更是千古流传的佳句,历来被人传诵。

首联由景入情,海面上冉冉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诗人看见明月升起,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友人,他们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虽然相隔遥远,但却能做同一件事,同沐浴在一片月光下,其中的距离感似乎拉近了一些。此句中的“生”字用的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此外,“海上”“天涯”等词汇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面,使这一句“天涯共此时”展现的境界更为辽阔,意境更为雄浑豁达。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颔联写思念之怨,对仗工整,描写细腻。诗人因为思念远人而无法入睡,彻夜不眠,内心不免烦躁,一个“怨”字饱含了诗人因为思念而产生的痛。颈联是对颔联的进一步深化,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得到充分的表达,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儿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尾联写诗人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就萌生出把月亮捧送给亲人的想法。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更衬托出他思念远人的真挚情感,全诗在这里戛然而止,读之余韵犹存,让人不觉神往。

13.王之涣:大气磅礴,意境开阔

王之涣(约688—742),并州(山西太原)人,字季陵,出身普通官宦家庭,自小喜欢行侠仗义,高祖时迁绛州(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职内因受到诬告,辞官而去,过了十五年闲散生活,其间游历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后来补任文安郡文安县尉,以清白、公正著名,卒于职上。其作品常被乐工制为歌曲加以传唱,因而闻名一时,尤其善于写边塞诗。但其作品保留至今的只有六首,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雀楼》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①

黄河远上②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③山。

羌笛④何须怨杨柳⑤,春风不度玉门关⑥。

①凉州词:是凉州歌的歌词,又名《凉州歌》。

②远上:远远直上。

③万仞: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极高的高度。

④羌笛:羌人的一种管乐器,笛身有两个孔。

⑤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其音凄苦,古诗文中常以折杨柳比喻送别。

⑥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黄河远远地奔流不息,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依傍着万丈高山。何必用羌笛吹奏出凄凉的《折杨柳》,温暖的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这是一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开元中、后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耳畔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抒发征人离情别绪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