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很感激她!我在长沙上学的时候,家里没有钱给我,她就把做工省下来的钱都给了我。要不是她,我很可能早就退学了,也根本不会到这里来。”
罗亦农眨眨眼,戏谑地说:
“你这是对她的爱情呢?还是报答恩情?”
“也许都是。正因为这样,我才爱上她的,试想,爱情不就包括互相鼓舞互相支持吗?”
“喝!中国色彩的爱情观。”
“中国色彩也好,咱们都是中国人嘛!你和你的妻子呢?”
“不谈这些了,你快写你的信吧,我睡觉了。回国以后,我一定要去看看你的那位‘小妹妹’。”
“快睡你的吧。”
罗亦农睡下了,任弼时又准备写信,经过刚才的交谈,他的心里更是难以平静。当他铺开信纸的时候,手里的笔仍是久久难以落下。他虽然已经给父母和琮英写过信,可是一拿起笔来,心里还是激动。眼前又呈现出父亲衰老的面容,母亲期盼的目光,未婚妻娇小的身姿。啊!亲人们,你们好!你们正在干什么呢?我想念你们啊!我多么想立即飞回到你们的身边去,可是……想到这里,他的笔在纸上迅速飞动起来:
父母亲大人及诸妹妹!
一月以前,曾寄单挂号信一封,并附有照片,可否收到?你们近来的健康如何?
我在莫身体如常,学识已稍有进步,饮食起居当自谨慎,你们尽可放心。
莫城天气渐暖了,街衢的积雪渐溶化了,树木快发芽了,春天快到了,一年最快乐时光天天接近起来。我现在已准备着怎样好好的度过这样时光,结果如何待将来再告。
写到这里,他停住笔抬头看看窗外。漆黑的夜空,有几粒星星,一轮残月,洒下苍白的微光。在这个季节,故乡的夜是温馨的,虫鸣唧唧,暗香浮动。他的心头又泛起思念的潮水,笔也落到了纸上,流出他的思情:
在中国已是春季,我记起我们乡下的春景,鲜红的野花,活泼的飞鸟,何等的有趣!可恨远隔异土,不能与你们共享这种幽乐!但我不惜!因为我们以后共享的日子还多。
禹彝升去年由法来俄,现与我同校念书,他情形还好。
我今天本来是没话可写,不过因为有便回国,特草数行,以慰你们的望念,旁不多及,此致健康!这好,并望回音!各亲属即安!
3月15号二南寄于莫城
弼时写完给父母的信,又开始给陈琮英写。浓情蜜意,一片真诚,从笔端流出,倾到纸上。他向琮英讲了自己学习、身体和生活的情况,流露出无限的思念和爱慕之情。可惜,这封信没有保存下来,在战乱中已经丢失,我们现在无法读到它了!
弼时写完信,放下笔,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推开门来到阳台上。他看到了对面的《真理报》社的大门以及楼窗里的灯光,看到静谧的普希金广场。那里,是他和同学们常去散步的地方。踏着落叶和游客们留下的葵花籽壳,相互交谈共产主义理想,交谈学习的体会,交谈国内的斗争情况。有时,还一起朗诵苏俄诗人的诗句……”
看着想着,他忽默诵起杜甫的诗句:
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少女的绵绵思绪,在心头萦回,向着遥远的地方飞翔,飞翔,日日夜夜地飞翔……
夜已经很深了,周围一片寂静。陈琮英还是不能入睡,也不想入睡,怕一睡下就进入梦乡。她不喜欢梦中的相会。梦里的东西越美好,醒来之后越感到惆怅,越感到冷清。
微凉的秋风,丝丝缕缕穿过窗户,吹进屋内来;皎洁的月光,如水似的洒在床前的地面,洒在陈琮英的身上,为她剪下一幅倩影。
已经21岁的陈琮英,是个大姑娘了。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女孩子,都早已结婚,不少还当上了妈妈。可是她呢?还孤身独处,白天一个人去工厂上班,晚上回到家里也是一个人。尽管和父亲住在一起,终归不一样。她要与之结婚的人,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啊!
“琮英,你的那位‘哥哥’什么时候回来?”
不断有女友这样问,话语是关心的。
每当有人这样问时,她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总要难受好半天。今天下班的路上,有人又这样问,她依然笑一笑,没有回答什么。回到家里,她感到手臂酸痛,浑身疲乏,饭也吃得很少,早早地就躲进自己的屋里。几个小时过去了,睡意却一点儿也没有。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依在窗台边,向夜空眺望。蓝蓝的天幕上,月儿那么明亮,星儿闪闪烁烁,使她想起嫦娥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可惜她没有读过古代的诗词,要不,她也会默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借以发抒少女的情怀。只是她没有读过,所以,她的心里只有想念、想念、想念,睡不安,坐不宁,真真正正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
窗外的远处,隐隐传来湘江流水的喧响,岳麓山林涛的轰鸣,一声高,一声低,一声紧,一声缓,撩拨着她的心弦,扯动着她的思绪。
星月,秋风,江水,林涛,更加重了她心中的思念。
秋天了,一个秋天,一个秋天,又一个秋天。北去的大雁,已第三次飞回南方,而北去的人,却不能像大雁一样地如期归来。他走了三个年头了!三年,一千多个白天,一千多个黑夜,是够长的了。这其间,她接到过他的来信,却不能见到他的面。有信来,当然比毫无音讯好得多,但比起见面,可就差得远了。她只能靠读信宽慰自己。
陈琮英拿出一封他的来信。信封有些磨损,信纸也揉皱了。这封信是几天前收到的,从发信的日期上推算,在途中走了很长时间。收到信的时候她就背着人偷偷地读过,后来也读过好多遍。此刻,她又吃力地读起来。那上面的字,她还认不准,有些字只能靠猜测。即使这样,她也感到满意。自己毕竟能读信了,他如果知道,一定也会非常高兴的。她想。
任弼时到上海后,就给陈岳云写了信,谈陈琮英的读书部问题,临离开上海前,又在给他父亲的信中谈到此事,请老人设法帮助和督促陈琮英读书,说这是“乃儿为终身之谋”。
这些陈琮英都知道了。她十分理解未婚夫的心意,打算好好认字。但感到尤为迫切的是事实,面对的事实,那就是读信。
任弼时走后不久,就通过邮局寄来了信,也托熟人带来过信。可是那时陈琮英还不认识字。她手里拿着信,心里焦急得像火烧的一样。有什么办法呢?母亲的过早去世,家境的逐渐冷落,使她没有机会踏进学校的大门,走进课堂去读书。原先还不觉得怎么样,现在连思念的人来的信也看不懂,太难过了。这是只有自己才有权看的信呀,怎么能将它给别人看呢?可是不找别人看,就什么也不知道。她不得不悄悄找到女友,让她们把信念给自己听。
倔强的姑娘啊,不愿意这样长期求人念信,更不愿意他来的信让别的女孩子读到。她要独自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和幸福。她要学习认字,让自己能读他的来信。当然,她的心里还有一个秘密:他是个有文化的人,自己要能够配得上他。就这样,她报名上了职工学校。上午,她到职工学校去读书,下午到工厂去上班。风雨无阻,天天如此,从来也不间断。
对于她这样的年龄来说,学文化并不比摇织袜机来得轻松。一切从零开始,上、下、大、小、天、地、人这样普通而简单的字,在她都是生疏的,都得一笔一划的辨认,一个一个的记住。难啊!
她看到过父亲读书,看到过哥哥读书,也看到过“二南哥”读书,曾暗自伤心自己不能读书,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会读书。她原以为,一辈子的命运大概就是这样了:做一个好媳妇,做一个好妻子,做一个好妈妈。情况的变化,改变了她的看法,逼迫她做出新的决定。虽然这是她早就向往的决定,可实行起来,却如此不容易,上午上课,下午做工,晚上还得照顾父亲,料理家务,想把白天学过的功课复习一遍,就得在灯光下进行。深夜,疲劳和瞌睡联合起来向她进攻,那些字也好像故意和她作对似的,学一遍,忘记了,再学一遍,又忘记了,还得从头再学。有时,她真有点灰心了。每当这时,一个形象总会出现在她的眼前——
一个四岁的孩子,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练习写字。因为人小,坐到椅子上,手还够不到红漆书桌的桌面。他就把小凳子放到大椅子上,爬上去再写。有一次,小凳子滑了下来,他也从上面摔下来,手臂擦出了血。但他一声没吭,重新又放好凳子,爬上去再写,坚持抄完一页纸的字……
蜿蜒曲折的黄泥小路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顶着烈日,步行来到长沙求学。和那些纨绔子弟相比,显得一身寒酸相和泥土气味。可是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取得了好的学习成绩,受到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钦佩……
在热闹的城市中,他的口袋里却没有钱,常常连饭也吃不上,又不愿接受她的钱,当硬给他时,他也是一脸愧色。即使这样,他也没有退学,而是忍耐着继续读书……
这就是她所思念的人!是他,关心着她的读书;是他,给了她力量、信心和坚持学习的毅力。爱,已经过早地显示出了它神奇的魔力。
陈芝轩看到这情形,十分心痛女儿,亲切而关心地说:
“妹子,你这样长期下去,身体可是受不了呀!你实在是太累了。”
“不碍事的,阿爸。我能受得了。”
听到女儿这样坚决的话语,父亲的心头像被针扎的一样。自己原来是教书的,教过许多学生认识了字,可自己的女儿却是个“睁眼瞎”,他很抱愧,他觉得对不起女儿。可他毕竟是那个年代的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在他的头脑中还很顽固地占有着很大的位置。尽管他已经猜到了女儿的心事,知道女儿为什么这么用功读书的真正原因,但还是说:
“要是困难就算了吧。我看培国是个靠得住的孩子,他不会因为你没有文化就变心的。”
琮英发现自己心中的秘密被父亲窥破了,脸上浮起一片红晕,心里却怪父亲不理解自己。停了一会,她仍是坚决地说:
“不!我还是要学,再苦再难,我都不怕!不管他变不变心,我都要学下去!”
姑娘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感动了父亲。从此以后,他不但不再劝阻,还经常帮助琮英学习,有时,主动多干一些家务活,让女儿能多有些读书的时间……
如今好了!我认识了字,可以自己读信了。陈琮英高兴而又欣慰地想着。
这封从遥远的地方寄来的信,又一次吸引住了她的目光,温暖了她的心。她从信中知道了他的生活,知道了他的学习,也知道了他心中的思念。他在思念家乡,思念受苦受难的人民,思念年迈的父母,也思念她——他的未婚妻。
读着读着,陈琮英不由得笑了,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心里涌动着股股热流。啊!他没有忘记自己,他在想着自己。她感到幸福,感到甜蜜,感到满足。灯光,照着她皎美的脸庞,一双乌亮的大眼睛里,闪射着亢奋的光彩。她想到他回来以后,他们就结婚,有一个新的家。不论他教书,还是干别的什么工作,自己都会一心一意地协助他,支持他,使得家里温暖、和睦……少女的心哟,陶醉在了美好的憧憬之中。
过了一会,她的心里又慢慢地不安起来。此刻,在千万里之外,在这样的夜里,他都做什么呢?听说那里热得晚,冷得早,而且时间长,冷得厉害,他的衣服鞋袜暖和吗?他手头是否缺钱花?尽管那个地方对她还是个神秘的谜,但她凭着自己的想象,猜测那里是冷是热,他的身体是好是坏,最后猜测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啊!快该回来了吧,快回来吧!你的家乡在等待你,你的父母在等待你,你的未婚妻在等待你。陈琮英望着信,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在呼唤,无声地呼唤,深情地呼唤,不断地呼唤!
她轻轻收起信,轻轻地折叠好,轻轻地装进信封。在站起身的刹那间,她猛然想到,这消息应该告诉他的父母亲,让两位老人家也高兴高兴。也许,他同时给父母亲写信了。以往常常是这样的。因为他知道,父母也在时时想念他。
自从他走后,陈琮英经常抽空去看望公婆——她自己心里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嘴里不好意思说罢了。每一次,她都看到,两位老人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思念,足以加速人的衰老,何况又是在那样的年月,他又是他们惟一的儿子呢?每当她带着点心等礼品去看望老人时,都能看到华发苍颜的老人唏嘘嗟叹,但他们又总是强忍着心头的难过,装出笑脸来宽慰她,那是怕她难过。但父母亲对儿子的感情又怎么能掩盖得住呢?
陈琮英还记得,培国走后,他的父亲专程到长沙来过,是来打听儿子的情况的,就住在她的家里。她热情地招待公公,做了好菜好饭,还买了酒,让公公和她的父亲在一起喝酒说话。当父亲知道儿子已远去异国,神色顿时黯然颓丧,眼眶湿润起来,喝了很多酒,叹了好多气。言谈之中,流露出对儿子的思念,说自己的身体不好,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儿子。在旁边的琮英听了,也觉得鼻子酸酸的。想劝说,又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她的心里也难受啊!
她也记得第一次去看望公公婆婆时,婆婆还不知道儿子去了什么地方,显然是公公怕她难过,没有告诉她。当听说儿子去了俄国时,立即流下滚滚泪水,嘴里喃喃地说:
“到俄国去了?俄国在哪里呀?在哪里呀……?”
公公没有说话,使劲抽着水烟筒。过了好大一会,才把水烟筒往地上重重一放说:
“去就去吧,反正如今也没有什么活路!”
她劝慰老人,也劝慰自己。
还有一次,她顶着冷风赶到新屋里,恰巧家里刚收到他从上海寄来的信。她那时还不认识字,是听公公念的,信上说起他父亲到长沙去的事,心里很难过。信中的一段话她还记得:
“大人奔走一世之劳,未稍闲,未稍闲心休养。而家境日趋窘迫,负担日益增加。儿虽时具分劳之心,苦于能力莫及,徒叫奈何。自后儿当努力前图,必使双亲稍得休闲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但儿常自怨身体小弱,心思愚昧,口无化世之能,身无治事之材,前路正茫茫多乖变,恐难成望。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以我辈青年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惟祷双亲长寿康,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儿在外面心亦稍安……既专心去求学,一年几载,并不可奇,一切费用,交涉清楚,只自己努力,想断无变更。至若谋学上海,儿前亦筹此为退步之计,不过均非久安之所,此事既可成功,彼即当作罢论。”……
“嫂子,你怎么不常来呢?”
她耳边又响起小姑子们调皮的喊声。当时,她心里一热,脸上火辣辣的,嘴里却说道:
“别乱讲!谁让你这样叫的?”
小姑们大了,才不管这些呢,做了个鬼脸,说:
“就是嫂子嘛,不然你为什么来?”
这次去,她们还会这样叫的。她心里想着,脸上浮现出羞涩的笑容。
一瞬间,她下定了决心:明天要到新屋里去一趟,去看看老人。天冷了,有没有要拆洗的被褥棉衣?有没有过冬的柴米要她帮助准备?甚至,她还想到,要给公公婆婆带上一些什么好吃的,给小姑子们带点什么东西……
夜更深了,陈琮英仍然没有睡意。
我有棵可爱的玫瑰
1926年早春的上海。黄浦江码头上,还没有一点儿春天的景象。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水,灰蒙蒙的建筑和锚桩,一片荒凉杂乱。几条破旧的客船,有气无力地停靠在岸边。浑浊的波浪击打着船舷,发出一声接一声的喧响,推得船不停地摇动。鸥鸟贴着水面飞翔,不时撩起一朵朵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