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拉希达对这个决定有所保留。她一方面感谢有关部门考虑得周到,一方面说明包尔汉年龄大,一个人生活有困难,执意要陪同包尔汉一起去新疆,妻子毕竟熟悉丈夫,照顾起来也方便。当然她心里想得更多。既然是夫妻,就应该甘苦与共,有难同当。特别是在这样的年月,她不能让丈夫一个人去,她不应该也不愿意离开他。因此,她把几个儿女们全留在了北京,同包尔汉一起踏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
开始,他们要求乘坐飞机,这样快得多,省去路途上的麻烦事。可没有得到同意,而且送来的是两张硬座车票。从北京到新疆,坐火车要走三个黑夜四个白天,年轻力壮的人走一趟也会精疲力竭,劳累不堪,而包尔汉是个73岁的老人,怎么能够受得了?80多个小时的旅途颠箕啊!
火车上,比原来想象的难得多,就是那两张硬座票的位置也没有了。护(押)送包尔汉和拉希达的两个人,前去找列车长,不知他们怎么同列车长讲的,才把包尔汉这个过去出门可以坐包厢、坐专机的人和他的妻子拉希达,领进了这间小小的列车员室。
过了石家庄,过了安阳,过了郑州……列车向西,向西。
此刻,包尔汉的鼻梁上架一副眼镜,目不转睛地看着车窗外。远处的田野、村庄,打着旋儿向后退去,近处的树木、电杆,从眼前一掠而过。他无目的地看着,头脑里乱得很,似乎什么也没有想,像一片空旷的荒漠。忽然,前方有一群人在走动,他下意识地挪动双脚,眉头使劲皱了一下。
拉希达看到丈夫皱眉,柔声地问道:
“你的腿上痛吗?”
包尔汉听到妻子的问话,慢慢转过脸,把目光从车窗外收回来。怎么能不痛呢?刚才就是因为膝盖的剧痛,才使他皱眉的。他伸出手,抚摸着膝部。
那天在中央民族学院,他被按着跪在煤渣上,两个膝盖全刺破了。晚上学生把他送到门前,他是一瘸一拐回到屋里的。妻子拉希达和女儿伊丽千看到这情景,忙过来搀扶他坐下,卷起裤腿一看,吓了一跳。两个膝盖上烂糊糊的,有的青,有的紫,有的已经红肿化脓,表面上还沾着煤渣煤灰,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伊丽千背过脸去抽泣,拉希达噙着泪水进行清洗、包扎。伤口虽然好了一些,可是一活动,走路、坐下、站起,或不小心碰着了,都会钻心地痛。他的精力全部集中在车窗外的景物上时,还不觉得怎么样,刚才动了一下,就痛得十分厉害。当看到妻子忧愁的面孔和担心的目光时,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摇了摇头。他不愿让妻子更难过,更揪心。她为我受的罪、担的忧已经够多的了!
“让我看一看?”
拉希达知道丈夫在安慰她。膝盖伤成了这个样子,怎么会不痛呢?她和他在一起生活30年了,深深了解他的性格,既坚强,又有巨大的忍耐力。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曲折以至危险,他都默默地独自承当,尽力不让她为他担心。越是这样想,拉希达就越要看看伤口。她不放心啊!
包尔汉拗不过妻子的温柔和体贴,转过身子,伸出两条腿,平静地说:
“这不是很好嘛,不痛了!”
拉希达蹲下身子,轻轻地把裤腿往上卷,生怕碰着伤的地方。当露出膝盖时,她的手发抖了,鼻子酸酸的。还说不痛呢。这个样子能不痛?敷在膝盖上面的纱布全湿透了,流着脓和血水。怪不得他在皱眉头啊!
她想给他换换药,重新包扎一下,但没有药,也没有纱布。我太疏忽了,伊丽千也疏忽了,怎么没有想到这些呢?她在心里责备自己。如果到车厢里去找一找,或许可以找得到。但她不敢去,那些学生中有不少是新疆的红卫兵,假如他们知道包尔汉就在这列火车上,那还了得!说不定会惹出什么样的麻烦呢?在这个年头里,躲还躲不及,怎么能再送上门呢?
拉希达小心翼翼地将裤腿放下来。包尔汉又把眼睛转向窗外。
田野向后退去,村庄向后退去,树木向后退去,行人向后退去,一切都向后退去。
列车驶过洛阳,驶过三门峡……向西,向西。
包尔汉揉揉眼睛,疲倦的脸上隐隐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啊!我在向故乡驰去。
朦胧中,他觉得自己是坐在一辆马车上。尘土飞扬,道路坎坷。马车颠颠簸簸,摇摇晃晃,嗒嗒的马蹄声,叩着9月的大地。在俄国的边界巴克图,军警检查了护照和行李,马车就直奔中国的塔城飞驰。他坐在车上,心里格外舒畅,高兴中还夹杂着几分焦急。马儿呀,你跑得再快些,早一点送我回到亲爱的祖国。那里,是我祖先劳动和生息的土地,有我日思夜想的故园,它时时牵动着我的情思。
啊!跨过了边界,跨进了祖国的土地。顿时,他感到空气那么甜润,阳光那么明亮,牛羊那么肥壮。虽然是第一次相见,他却感到那么亲切、熟悉。祖国啊,故乡啊,在游子的心目中,你从来都是这样,再陌生的景物也是熟悉的……
火车猛地一晃,接着停下来了。包尔汉看看窗外,才意识到那是自己1912年回国时的情景,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而出现在眼前的,不是边地塔城,而是古城西安。他知道,西安是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闻名的大雁塔,有母系氏族公社的完整村落半坡村,同时还有“西安事变”的遗址,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故址……他对这里保留着美好的记忆。
可是现在,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站台上,挤着一群群的红卫兵,有男有女,扛着旗子,背着背包,潮水一样往车上挤。车上已经满满的,早已超负荷了,哪里挤得进。这样一来,前边的人上不去,后面的人往前拥,僵在了那里。火车不能开,停在了这里。车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好像是无可奈何地声声哀叹:怎么这样多的人呢?
看着看着,包尔汉睡着了。他两手横放在小桌上,头搁在上面,身子蜷曲着,睡得很香。仿佛工作得太久,实在累得厉害,趴在那里作短暂的小憩。拉希达看他睡得那么香,就没有叫他。让他歇一会吧,他太疲劳了,离开北京两三天了,他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这样的条件,太委屈他了!
等他醒来时,列车已经开出西安车站。算一算在这里停了一天的时间。护送的人送来了两盒饭。在这样的年头,在这样拥挤的火车上,能搞到饭,也算护送的人有本事。
拉希达接过饭盒,放在紧连着车厢的小桌上,对包尔汉说:
“你吃一点吧。”
包尔汉点点头,端起一盒,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那么甜,那么香。多少年了,他参加过多少宴会,中国的,外国的,可谓十分丰富。毛泽东、刘少奇都在家里设宴请过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十年来,他什么样的好饭好菜都吃过。会在火车上吃这样的饭菜,他确实连想也没有想到啊!
吃着吃着,他停下下了,他看到妻子端着饭盒在出神,便问道:
“你怎么不吃呀!”
拉希达其实是在为包尔汉担心,他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可又不好直讲,只是说:
“我吃不下去。”
他端着饭盒,叹了一口气,转而又爽快地说:
“拉希达,你也要吃,不吃身体怎么能挺得住!”
关心,体贴,鼓励,都包含在这一句话里面了。妻子看看丈夫,体会到了话中的含意。只有吃饭,才能保证身体不垮下去,才能经得住即将到来的更严峻的考验。
列车驶过潼关,驶过宝鸡……向西,向西。
不知是有人传出了消息,还是有人认出来了,当列车到达兰州站的时候,学生们要在火车上批斗包尔汉。
开始,包尔汉和拉希达都不知道学生要批斗他们的事。他们只看到有许多学生围在他们坐的那节车厢前吵吵嚷嚷,而护送的人则极力劝说。时间不长,拉希达就看出了学生们想要干什么,心里担忧,脸上露出惊慌的神色,一会看看车厢外边,一会看看丈夫。包尔汉大概也看出了学生们的目的,只是没有说出来,反而神态自若地坐在那里,好像是早已做好了应付一切事情的思想准备。
学生们要揪斗包尔汉,护送的人坚决不让,双方僵持不下。火车无法向前开,在兰州站又停下了。
包尔汉看着车窗外的兰州市,又想起了1949年2月的那次兰州之行。那是他就任新疆省主席不久,参加张治中将军召集的一次西北三省(甘青新)首脑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马步芳、马鸿逵试探过他,想争取利用他进行反共反人民的活动,他却没有动摇,而是听取了张治中向他所作的对新疆形势的分析:第一种可能是国共合作,成立联合政府;第二种可能是成立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府。正是张治中的分析,促使他考虑新疆的前途和命运,并且选择了张治中的第二种估计,开始向和平解放新疆的目标铺设道路……
膝盖又痛了,他轻轻抚摸一下,唏嘘了一声,又忍住了。
两天以后,火车终于从兰州开出,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奔驰。经过乌鞘岭,经过星星峡,到达哈密,透过车窗,天山的雪峰遥遥在望了。
包尔汉的目光顿时明亮起来。他凝眸注视着皑皑的天山雪峰。这是新疆的象征,是他故乡的象征。那高高的博格达峰,那清粼粼的天池水,他都那么熟悉,那么喜爱。他出生在异国的土地上,回到祖国后,他就生活在乌鲁木齐,对这水草丰美的地方,他有着难离难舍的眷恋之情。开始,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后来离开了,仍是常常想念它。有多少次,他在出访的途中,满载着祖国和各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飞经白雪皑皑的天山群峰时,总是抑制不住从飞机的舷窗俯视那群峰、那山川、那大地,那新盖的高楼和厂房,那新开辟的水渠与田庄,慰藉他胸中强烈的乡思和乡情……
啊!73岁的老人,仰起泪光莹莹的双眼,望着天山雪峰,在心里默默地说:亲爱的故乡,五十多年前,你敞开宽大的胸怀,欢迎从异国回来的儿子;这一次,你将怎样对待落魄而归的儿子呢?
拉希达凝视着包尔汉,她完全能理解丈夫此时的心境。
虎落平阳受犬欺
又到了开饭的时间,拉希达拿起两个搪瓷碗,告诉包尔汉说她去打饭了,就跨出他们夫妇的住室,朝食堂走去。
这一对夫妇被送到新疆之后,押送的人什么也没有交待,就把两位老人留在新疆大学他们便回北京去了。几个月来,包尔汉和拉希达如同一对摘去了翅膀的鸟儿,不能并肩飞翔,不能放声歌唱,只有相伴厮守,送日出日落,望月转星移。没有一分钱,没有一两粮票,惟一的财产是两个碗和两双筷子,每顿饭自己到食堂里去打着吃,钱和粮票由食堂记在账上。
天气已经变得很冷了。“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季节早已过了那个时令。冷风呼呼地吹来,夹着冰凉的雪花,刺得人的脸上如针扎一般。拉希达走在通往食堂的路上,脚步迈得很快,早一点到食堂里,也会好受一些。屋里毕竟比外面挡风少挨冻啊!
那是一个革命口号喊得最响的年月,也是一个物质最贫乏的年月。当拉希达拿着碗来到食堂时,卖饭的窗口前已经排了长长的队。她摇摇头,无可奈何地站在队尾,耐心地等待看。
这时的包尔汉,也在住室里等待着,等待着妻子端来饭菜。过去,他忙起工作来,常常忘记吃饭,甚至不吃也不感到饿,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或妻子儿女三番五次地催,他才坐到餐桌前。每在这个时候,他都认为吃饭是个负担。现在没事可做,吃饭便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那怕晚吃一会,也会引起一种莫名其妙的焦急感。此刻,他仰起头,看着屋顶和四壁,这屋又低又矮又窄小,只有十个平方米左右。墙壁上的泥土已经陈旧多处,一块一块地剥落下来。屋内,摆着一张双人床和一个火炉,除此之外,再无别的东西了。因此,这狭窄的房间仍然显得空旷。他看着,脸上浮出一丝苦笑。
确切地说,这里算不上什么屋子。据说它原来是一间工棚,很久不使用了,也没有修理过。包尔汉和拉希达到新疆就住在这破败透风的所谓屋子里。在这座新疆最高学府中,房子是很多的,按说,包尔汉夫妇可以住得好一些。可现在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他们是任人宰割的人,也就只有资格住在这样的地方了。
包尔汉站起身,漫步走到门口,望着寂静冷落的校园。对这所学校,他是十分熟悉的。这所大学的前身叫新疆学院,包尔汉曾兼任过院长的职务,不止一次到这里来讲过话,决定过这里的一切事情。后来,他的儿子努斯热提又当这里的副校长。过去,他来到这里是怎样的情景啊!到处有欢迎的掌声,到处有带笑的脸庞和问候,可是眼前,却连个起码的住的地方也没有,只能挤居在这样的旧工棚内!
他又把目光从院里收回来,转到了炉子上。这是供他们取暖用的,10月以后就生上了。一则因为新疆冷得早,二则因为房子四处透风,三则因为他们年纪大。对年轻人来说,生炉子是一件麻烦事,何况这对夫妇都是年老之人呢?当然,对此事拉希达管得多些,她处处照顾着丈夫。
可是包尔汉也想多干点活,怕妻子太累。无形之中,这一对老人作了这样的分工:拉希达每去打饭时,包尔汉就把炉子生得旺旺的,使得屋子里暖暖和和。另外,从食堂里打来的饭菜,冰凉冰凉的,必须热了后才能吃。因而这炉子除了取暖外,又有了第二个用场:热饭,热菜。
对于收拾炉子,包尔汉并不陌生。他很小就到一家书店里去当学徒,负责清扫店堂和给邮购者包装、付邮,晚上睡在伙房里,并给总经理做家务,打扫房屋,给他的孩子洗衣服。尽管如此,可已经好多年没有动手干过了,所以一开始常常生不好炉子,有时火头不旺,有时甚至灭了。于是,他让妻子从垃圾堆里捡来一根破皮管子,当火燃得不旺时,就用皮管子吹,像鼓风机似的。有一次,他正吹着,皮管子破裂了,发出很大的声响,还弄得他的脸上和身上全是灰。现在,他摆弄着炉子,掏灰,加煤,动作那么熟练、轻快,根本不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
拉希达怎么还没有回来呢?包尔汉抬头看看门外,以往打饭从来没有用这么长的时间啊!
拉希达这时还在食堂里。队列缓慢向窗口前移动,窗口在向她靠近,越来越近。她看清楚了,这顿饭吃的是面条,怪不得排队的人特别多。这算不上什么好饭,但比较起米饭来,总还是好一些。她知道,包尔汉最喜欢吃的是馕。这是维吾尔族的民族食品,她自己虽然是一位塔塔尔族人,由于同包尔汉一起生活了30多年,也养成了吃馕的习惯。可是来到这里以后却吃不上。她曾向有关的人提出过,要求给他们馕吃,可是有谁理睬她呢?不但不给,还招惹来一顿斥责甚至喝骂。所以她也就打消了吃馕的念头,坚持顿顿吃米饭。今天换了花样,她还是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