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宰相传(全二册)
6906700000019

第19章 费祎

费祎(?-253),蜀后主时丞相。字文伟,江夏郡黾县(今河南信阳东北)人。他继蒋琬之后,出任蜀国丞相。谥号“敬侯”。任相8年,继承诸葛丞相成规,竭力维持摇摇欲坠的蜀汉政权。

费祎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难以维持生计的费祎母子只好依附族父伯仁。伯仁的姑母是刘璋的母亲,因此和刘璋有亲戚关系。所以,当刘璋派使者接伯仁去益州,费祎也就跟随伯仁来到益州求学。

伯仁到达益州时,正值刘备刚从刘璋手中夺取了这块地方。费祎也就留在了益州,与汝南郡人许淑龙、南郡人董允齐名。但他处事却与众不同。一次,许靖死了儿子,董允和费祎要一同到许靖儿子的安葬地相会。董允父亲董和,让他们乘坐一辆侍从使用的小车前去。董允认为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表现出难以乘坐的样子,而费祎却丝毫没有犹豫,便上了车。到达办丧事的地方,正巧诸葛亮和一些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在那里,车辆也都很华贵耀眼。董允于是神色不安,而费祎却安然自若。

董和听驾车之人详细地叙述了当时的情景后,对董允说:“我常常怀疑你和文伟优劣没有区别,但现在我已经心里有数了!”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费祎和董允同任舍人,又升为庶子。后主刘禅即位后,费祎任黄门侍郎。

费祎一直受到诸葛亮的重视和照顾。诸葛亮南征回来,群臣僚属都到几十里以外迎接,年纪和职位大多在费祎之上,而诸葛亮唯独只叫费祎与他同车。因此,大家也都对费祎另眼相看。之后,诸葛亮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孙权生性滑稽,调笑诙谐没有限度。诸葛恪等人才识渊博,善于辞令,辩论诘难锋利之至。而费祎言辞顺达,语意实在,据事答辩,没有使蜀国尊严受损。

有一次,费祎在孙权的不断劝酒之下开怀畅饮。孙权看到费祎已经大醉,便借机向他问及国家大事,并论及当世之务,言辞锐利。费祎言明自己酒醉,回去之后便将孙权所问依次记录下来,然后逐条给予答复,竟没有一件事情被遗漏。

孙权十分赏识费祎卓越的外交才能。当费祎与孙权告别时,孙权认为费祎品德美好,将来定为蜀国重臣而不能多来吴国与之相见,恋恋之情溢于言表。

从吴国出访回来,费祎就被升为侍中。诸葛亮北进汉中时,请费祎为参军。后来,费祎又奉命多次出使东吴,也都圆满地完成任务。

建兴八年(230),费祎转任中护军,后来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每当他们坐在一起争论,魏延就举刀对着杨仪比划,杨仪则涕泪交集。多亏费祎从中规劝,并坐在中间将他们分开。诸葛亮在世时,魏延和杨仪之所以能各尽其用,完全是费祎从中周旋、匡正补救的结果。诸葛亮去世以后,费祎任后军师,不久代替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后,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蒋琬逝世以后,费祎就挑起了丞相这副重担。费祎总理军政大权,依然承继诸葛丞相遗训,对内治国安民,对外北伐以求实现统一。延熙七年(244),曹魏军队驻扎在兴势山,后主授与费祎符节,命他率领人马前往抗击。前来送别的光禄大夫来敏要求和费祎下棋。而这时,军事文书交相传递,兵士都已穿上战甲,车马都已准备完毕,而费祎却与来敏安然对弈,面色全无厌倦的样子。来敏说费祎临危不惧,是位能干之人,贼寇必能被平定。

延熙十一年(248),费祎出兵进驻汉中。他和蒋琬一样,虽然人在外地,但朝廷有何庆贺赏赐、惩恶扬威的事,都要先通过他的询问决断,方可施行。

延熙十六年(253)初,蜀汉大聚会,曹魏投降过来的人郭循也在座。酒宴上,因高兴而大饮的费祎酩酊大醉,郭循乘此机会突然举剑刺向费祎,身为丞相的费祎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于非命。谥号“敬侯”。